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红史(亦名乌兰史册)▪P26

  ..续本文上一页2 │

  │ 8.玛哈跋拉 │ 玛希跋拉的儿子 │ 41 │ 前水羊 │ 923—962 │

  │ 9.夏牟跋拉 │ 玛哈跋拉的女婿 │ 12 │ 前水猪 │ 963—974 │

  │ 10.赛夏达跋拉 │ 玛哈跋拉的儿子 │ 3 │ 前木猪 │ 975—977 │

  │ 11.扎 那 噶 │ 国王的舅舅 │ 29 │ 前土虎 │ 978一l009 │

  │ 12.比哈热跋拉 │ 玛哈跋拉的儿子 │ 32 │ 前铁狗 │ lOlO-—1039 │

  │ 13.尼热跋拉 │ 比哈热跋拉的儿子│ 35 │(1)铁龙 │ 1040——1074 │

  │ 14,阿玛跋拉 │ 尼热跋拉的儿子 │ 13 │(1)木兔 │ 1074——1082 │

  │ 15.四 大 臣 │ 阿玛的大臣 │ 8 │(1)水猪 │ 1083——1090 │

  │ 16.哈底跋拉 │ 阿玛跋拉的儿子 │ 15 │(2)铁羊 │ 1091——1105 │

  │ 17.噶夏尼达跋拉 │ 哈底的同母兄 │ 14 │(2)火狗 │ 1106——1119 │

  │ 18.热玛跋拉 │ 哈底跋拉的儿子 │ 46 │(2)铁鸡 │ 1120——1165 │

  │ 19.雅噶夏跋拉 │ 热玛跋拉的儿于 │ 1 │(2)火狗 │ 1166 │

  └──────────┴─────────┴───┴─────┴────────┘

  八十年,见《印度佛教史》。塞那王在位期间,伊斯兰教在中印度的玛喀塔有很大发展。

   (85)达玛跋拉:他是跋拉王族中第四位跋拉王,藏语称他为吉祥护法,在印度历史上他是一位著名的国王,他是热萨跋拉的儿子,达玛跋拉王在西藏饶迥记年前释迦灭寂1322年铁马年到灭寂1397年水鸡年之间(公元790——853年)执政,共计六十四年。根据《印度佛教史》记载:在雅隆陵墓的碑文中说,他和藏王赤松德赞是同时期的人。达玛跋拉王所管辖的地区东至大海边,西至第利地方,北至克什米尔地方,南至比切山。他在印度的玛喀塔北面的恒河边的一个小山顶上建了比扎玛拉室利拉寺,据说有一百零八间经堂。达玛跋拉王的事迹见

  觉囊派多罗那它著的《印度佛教史》第三十章。

   (86)大成就者邬金巴:他是西藏历史上很有名声的主巴噶举的一个喇嘛(藏历第四饶迥铁虎年公元1230年至第五饶迥土鸡年公元1369年)他的家庭是从康区流浪到西藏前藏的,其父名居蕴觉培,母名秋磨吐格玛,生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他为第三子。成年后父亲准备为他娶亲,他不娶,从其戚学习许多密法,成为一个学者,十六岁时来到博多艾寺却杰仁钦则莫身边听了上下对法、因明和中观,却杰郭昌巴贡布多杰给他授居士戒,二十岁时以博多却杰仁钦则莫为堪布,以香萨林巴为大师,以大师索南沃色为密法师,受比丘戒和具足戒,起法名为仁钦贝。此后十二年,静坐修行,禁绝肉食。依止却杰仁钦则莫、贡隆巴那嘎坚赞和时轮师桑杰多杰学习了时轮法的舞、弹、歌赞等修法,成为一个精通时轮和天文历算的学者。又依止却杰郭昌巴喇嘛听受了噶举教法。此后经芒域吉仲到达了克什米尔,在邬坚地方学了很多密宗教法。三十二岁(铁鸡年公元1261年)时前往印度金刚座寺修缮一座佛塔。六十三岁(藏历第五饶迥水龙年、公元l292年)受元朝皇帝忽必烈的邀请,到京城给皇帝和臣民们讲授佛法,皇帝赐给了无数财宝,他一点也没有拿,就返回西藏。八十岁(藏历第五饶迥土鸡年,公元1309年)去世。他的事迹参阅桂译师宣奴贝著的《青史》[8]函129叶7——132叶5和巴卧祖拉陈哇著的《贤者喜宴》[13]函30叶2——32叶6页。

   (87)雅隆赞普陵墓的碑文:吐蕃王塞那累江云(通常叫作牟笛赞布)的墓碑在雅隆地方,以前很多史历学家的传记都有记载。碑文的完整录文迄今还未见到。

   (88)萨迦班智达(萨迦班钦贡噶坚赞)(藏历第三饶迥水虎年、公元1182年——第四饶迥铁猪年、公元1251年):他在祖国内地历史和西藏历史上都很著名,正当藏族遇到危难的关键时刻,他前往元朝皇帝住地,把藏族人民从危难中解救出来。其父是萨迦杰尊扎巴坚赞的弟弟班钦沃波且,母亲名叫玛久迦普玛尼赤,幼名叫贝丹顿珠,以后由其伯父杰尊扎巴坚赞给他授居士戒,改名为贡噶坚赞。从小时候起,他就学习因明学、工艺学、星象学、声律学、医学、般若、中观学、戒律学、俱舍论等显宗经典和密宗四续部,成为淹贯三藏的学者。他的名声遍及印度,印度南方外道学者措谢嘎卧等六位大师来西藏批驳佛教,萨迦班智达也到了芒域吉仲的圣哇第桑波寺,在附近的集市开始辩论,结果印度外道失败,剪下发辫交萨班带回存在萨迦寺的旧护法殿中。二十三岁时(藏历第三饶迥木鸡年、公元1204年),迦湿弥罗班钦释迦室利来到西藏,会见后为萨班授比丘戒。藏历第三饶迥土鸡年、公元1189年,蒙古王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政权。接着领兵征服亚洲东部、欧洲东半部和北半部,后来又统一中国国内的金、宋、西夏,当时不分僧俗,皆出军差和乌拉。藏历第四饶迥木马年、公元1234年,元太宗窝阔台之幼子阔端即位,第六年(藏历第四饶迥的土猪年、公元1239年),西藏地方的萨迦、帕竹、止贡、蔡巴和达垄等头人纷纷请求归顺元朝皇帝和太子们。(萨迦哇和拉德雄巴二人归顺了阔端,止贡巴和藏古磨哇归顺太子蒙哥汗;蔡巴归顺薛禅汗;帕竹、雅桑和唐波且巴归顺旭烈兀;达垄巴归顺太子阿里不哥。)公元1240年阔端派大臣多达那波为首率领军队入藏,途经朵堆、朵麦、索曲等地方时,见居民皆杀,房屋皆焚,财物皆抢。此后又进军卫藏,烧毁澎波杰拉康寺,屠杀五百多僧人。热振寺也惨遭破坏,并宣告对不归顺的地方,要烧杀抢掠,洗劫一空。此时因西藏地方各派势力分裂,无力抵抗,所以陆续归附了蒙古皇帝及其皇子们。从公元 846年起共计三百九十三年的西藏割据混乱状态得以结束,元朝将西藏地方纳入治下,设官授职,建立了交纳贡赋的制度,并访求西藏精通佛教的喇嘛,当时,在西藏地方各教派中势力最大的是萨迦,学识渊博、名声远播的是萨迦班智达,所以阔端在萨迦班六十三岁时(藏历第四饶迥木龙年、公元1244年)派多尔斯衮和本觉达玛二人携带诏书进藏,邀请萨班到蒙古地方传教。(邀请信收录在《萨迦世系史》67叶2页)并附带五大锭银子、镶嵌有六千二百粒珍珠宝石的袈裟一件,硫黄色的长坎肩,靴子、二匹古钱花缎子、二匹彩缎、各种颜色的缎子二十匹等礼品。信中明确指出如若邀请不来,仍派兵入藏。为了藏区和各教派的安全,年迈的萨班不辞辛劳,长途跋涉到蒙古地方,六十五岁(藏历第四饶迥火马年、公元1246年8月)到达了元朝皇帝住地凉洲,阔端从蒙古返回凉洲后,在火羊年一月会见了萨班,萨班为阔端治好了病,阔端赐给佛教徒居于其他宗教僧人之上的特殊权利。萨班为皇帝、大臣、百姓讲解佛法,使蒙古地方的佛教较前有了很大发展,此后又到五台山对很多修行者讲显宗教法,此时在西藏的喇嘛、弟子、学者们多次来信请求萨班返回西藏,故萨班写信给卫、藏、阿里等地的善知识施主大德,(此信收录在《萨迦世系史》中)信中明确写到:蒙古军队多、势力大,如果不归顺,即派兵征服,各地官员要由蒙古人自己委派。若自动归顺,各地官员可由本部族人中委派。蒙古王室的百姓税收和差役非常重,而对归顺的部族百姓们的税收和差役稍轻。对皇帝派往各地方的金字使者和官员如若不好好接待,所派去的人即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激怒皇帝,因此一定要很好地招待皇帝派去的金字使者和官员。皇帝所喜欢和需要的物品都写在信中。西藏的百姓由于见到了萨班的这封信,故对元朝的政策非常相信,支持和促进了元朝统一西藏的伟大事业。萨班在世的八年中,元朝没有向西藏地方进兵,西藏地方得到安定,所以萨班是为西藏地方和祖国统一事业做出很大贡献的一位藏族佛教人士。他于藏历第四饶迥铁猪年、公元1251年死于凉洲,终年七十岁。萨班著作很多,著名的有:《极明能解论典》二十四页,《善说宝藏》(即有名的《萨迦格言》)二十三页,《法理善说论典》三十二页,《乐器的论典》八页,《贤者入门》五十八页,《声明学》二十八页,《修辞学》三十三页,《因明学》二十五页,他自己为这 些著作加的注释共计一百九十五页,《三部律学》四十六页这些著作,对研究西藏文化、因明学和宗教的学者们来说,都是重要的资料。关于萨班的事迹和传记,有众生怙主法王八思巴著的《萨迦班钦传》,萨班亲传弟子堪钦仁钦贝著的《萨迦班智达传》,阿美阿旺贡索南著的《萨迦世系史》47叶5——85叶6行。

   (89)吉祥时轮:此词有时指时轮密法的无上本尊,有时指《时轮根本续》及其注释。文中此处指《时轮根本续》及其注释。时轮教法起源于印度,此后传到西藏。关于时轮计算的起点,在印度佛教中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释迦牟尼成佛的第二年三月十五日,另一种是释迦牟尼灭寂前的三月十五日,西藏大多数学者同意前一种说法。时轮学的…

《红史(亦名乌兰史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觉囊派教法史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