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者,彼人生善趣。"
惡語:刺傷、擾亂他人心的語言。即如所謂的"雖無箭尖利刃語,亦能刺入人心間。"若說殺死你、打倒你、消滅你等等各種各樣的難聽話語;或說"你是狡詐者、盜賊、屠夫"等指責種姓的過失;"你家世惡劣"等指責家族的過失;又說:"你的父輩代代都是如何如何地造罪業"等揭露罪惡;或說:"你是破戒者,毀誓言者"等加以譴責;或說:"聾子、瞎子"等指出別人身體的缺陷;或者說:"你的臉簡直就象獅子面一樣,聲音好似狗叫一般"……取種種惡名,以及無中生有,捏造抹殺都屬于粗語。
當然,上師傳授竅訣教言時要調伏弟子的相續,所以,說粗語是合理的。如阿底峽尊者所說:"殊勝上師(或佛法)爲揭露罪惡,殊勝竅訣爲擊中要害"。又如:"若具悲心無罪過"。若不是上師,那麼,即使別人有錯,也不能揭穿,否則會激怒對方。極重惡語罪是指诋毀佛像佛塔不好,或者對佛菩薩、比丘、沙彌、上師、父母說粗語。此外對破戒比丘、沙彌、在家男女進行惡語中傷,甚至對旁生說是"斷角、跛足"等也有很大罪過。
自己言說或煽動他人說惡語果報完全相同。說惡語主要是由嗔心引起的,但也有以其它煩惱而說的。其異熟果分別墮入叁惡趣中,雖得人身也是聽不到一句悅耳之語,恒時心情煩躁,遭受衆人欺辱,經常擔驚受怕,猶如野獸,心不自在,常遇惡友,並且轉生之地皆是劣境,生生世世中口出惡言。
特別是若指責佛像、佛塔,必受果報。從前,一個人對著一尊斷了手指的佛像說"斷指佛",沒想到,他自己的手指立即斷了。又有一人對著迦葉佛的遺塔譏諷地說:"這佛塔太大了"。結果他于許多世中轉生爲侏儒。有很多這類公案。如果說"這位本尊容貌不莊嚴。"那麼就要感受悲慘的惡果。
常說不吉祥語的人對圓滿的佛陀也口出不遜:古代,名爲金西的一位醫生,他的兒子繼承了父業。當時,有一位比丘患了痔瘡病,請他來檢查。看到汙穢不堪的情景,他不願意予以治療。但是,國王強行命令他去治療。爾時,大慈大悲的導師釋迦牟尼佛因憐愛病人也來到了現場。那位醫生氣沖沖地說:"沙門老爺、仆女之子你過來吧,看看聲聞的肛門爛了。"大慈大悲的導師從衆敬王時起種姓家族毫無過患瑕疵。他竟然惡言粗語侮辱佛陀說"仆女之子"。七天之後這位醫生口吐鮮血死于非命,隨後墮入地獄之中。
若在大庭廣衆之下說惡語,則會傷害諸多菩薩,將感受順現受業:從前,漢地的一位大智士造了一部將僧衆喻爲毒蛇的論典。一次,他與衆多僧人同行至途中時,突然說道:"你們快跑吧!我好象要感受業果了。"剛剛說完,他的兩手粘連在頭上成了蛇頭,雙足粘在一起成了蛇尾,全然變成了一條黑黝黝的毒蛇,向林中竄去。
此外,也不能惡語侮辱年老比丘、沙彌:
曾在舍衛城境內,有一頭老野牛,它去飲水時陷進淤泥裏。舍利子尊者見後將它從泥中拽出,用手把它身上的泥擦得幹幹淨淨,並爲它宣說了叁句法語,之後便離開了。老牛在對舍利子尊者生起信心中死去了,後于舍衛城轉生爲一婆羅門之子。因業力所感他天生體態如牛,並長有兩個咽喉,還能夠反刍食物。長大後出家,最終獲得了阿羅漢果位,即是所稱的"牛主尊者"。這是由于:往昔迦葉佛時,他曾是一位博通叁藏的出家僧人。一次,看到一位年邁的比丘正慢慢悠悠地進餐時,他說:"你象老牛反刍一樣。"後來他知曉了那位老比丘是具功德者(聖者),便誠心忏悔,以致于未墮入地獄。但是,以其惡語等流果而于五百世中轉生爲牛,如今成爲最後有者時也是體態如牛。
曾經在迦葉佛教法中有一位沙彌值事員。一次,諸多比丘對他說:"你將少許清油中炒過的鍋粑放在臼器裏用杵搗碎,然後給我們。"那位沙彌當時很忙,于是對他們說:"諸位上座,請稍等片刻,我再供養。"那些比丘們卻大發雷霆,惡語說道:"如果我們可以接觸杵臼的話,應該把你放在臼器裏面搗碎。"結果他們全部變成了形似杵臼的衆生而墮入地獄中。釋迦牟尼佛在世時曾示現給僧衆看,並講述了此事的來龍去脈。
另有一位通達叁藏的比丘以博學多才而自居,他對其他比丘說:"你們就象牧童一樣。"因而于五百世中轉生爲牧童。
又有一位年青比丘看到了另一位比丘跳過水溝。當時隨口便說:"你好象猴子一樣。"而于五百世中連續轉生爲猴子。
從前,一位商人牽著一條狗上路了。途中,那條狗偷吃了商人們所帶的肉。那些商人們將它的四肢全部砍掉後扔在空曠的荒野中。它感受了異常的痛苦。這是由于:迦葉佛時,它曾是一位聲音悅耳動聽的年青比丘。當時他對一位聲音不好聽的老比丘說:"你的聲音簡直象狗叫一樣。"因此,他于五百世中連續轉生爲狗。
一般而言,那些種族高貴、相貌端嚴、青春美滿、地位顯赫、財産富足、廣聞博學的傲慢之人容易以言語侮辱、傷害他人。往昔,某寺院有位智慧頗高的格西,在辯論過程中無有人能辯勝他。于是他說:"你們真象驢一樣。"並作出姿態。以此惡業死後立即轉生爲驢頭鬼。
又安多地方的一位格西是獲得文殊菩薩加持的高僧大德。一次,來自某大寺院的一位小僧人與其關于"衆生有無新生……"這一問題展開了辯論。當大格西的理證稍有相違時,那位小僧人因此便認爲自己智慧不凡,順口說道:"你真是一無所知,”叁輪”!"(辯論時,對方若理屈詞窮,辯者可說"叁輪"。指對方完全輸了。)以此果報,他即生舌根完全糜爛,最後舌頭斷掉而絕命身亡。
以貪嗔之心進行辯經,若引起互相生嗔,則罪過十分嚴重:昔日,大慈大悲的導師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兩位比丘開始辯論,最後雙方惡語相譏,互不相讓。因爲年青的比丘對老年比丘說了許多粗言惡語,以致于年老比丘懷恨在心,氣憤地回到自己的住處,閉門不出,最終死在那間房屋裏並轉生爲一條毒蛇。當時,世尊吩咐阿難說:"你去告訴那條毒蛇,世尊說:”蛇呀!你是曾于我教法中出家的,本可獲得解脫,但如今你因生嗔心而轉爲毒蛇,你應向所嗔的這位比丘道歉。如果還繼續嗔恨的話,將墮入地獄之中。”"阿難尊者帶著那位年青比丘去敲毒蛇的房門,並一五一十地轉告了世尊的話。可是,那條毒蛇噴散嗔恨的毒氣後仍不肯出來。世尊又命目犍連尊者去了,他也同樣轉述了世尊的話。然而,那條毒蛇只是從鐵門縫中伸了一下頭,就又鑽到裏面去了,還是不願出來。此時,舍衛城到處傳說著一位比丘因嗔心而轉成了毒蛇。致使許多人爲了看熱鬧而聚集在那裏。隨後,世尊也攜眷屬來到了此處。佛陀嚴厲呵責了那條毒蛇。它無法堪忍世尊的語言威力,很快便出來了。世尊將毒蛇帶到祗陀園。它在衆人面前驚恐不已,跑到世尊座下蜷身而居。世尊將它與那位比丘放在一起後,說:"你因以前說了如毒般的嗔怒惡語之業而轉生爲毒蛇,如果現在仍然造向他人射毒箭的惡業,那麼來世你將會怎樣呢?……"講述了許多過患。那條蛇知道自己已投生爲惡劣的衆生後失聲痛哭起來。佛陀說:"你造惡業時理應啼哭(但那時卻未流淚),如今惡果成熟已轉爲旁生,哭又有什麼用呢?快向這位比丘忏悔。這位比丘,你曾經是這條蛇的辯論對手,無疑也應頂禮(忏悔)。"那位比丘向毒蛇頂禮,那條毒蛇也禮拜了比丘。在場的所有人都驚奇不已,更加對佛陀生起信心,對因果生起誠信。世尊也依此因緣而傳授佛法,令許多人獲得功德(得果位)。那條毒蛇也在對佛陀生起信心中死去了。後來轉生到叁十叁天。如此具足戒律、精通叁藏的比丘也因嗔心惡語而轉生爲毒蛇。那麼,象我們這些毫無功德的在家男女們將會如何呢?
因爲當時正值大慈大悲的導師在世、業果迅速便可成熟的緣故,惡業瞬間即可得以清淨。如今在這佛法末期時,積累惡業之力與往昔截然不同,所以在尚未受完果報之前不可能值遇佛陀那樣的導師。當今,爭論嗔恨濁十分猖獗,從出家人到在家人以貪嗔偏袒之心評論教法宗派的好壞或追求地位、聲譽、財産、受用等,這些無有絲毫實義,或者僅爲少許利益,始終懷著如毒般的惡心,惡語好似毒箭一般射出,因而暴發激烈的爭吵糾紛甚至國破家亡,這是在造死後立即墮入地獄的罪業。如頌雲:"在家衆爲受爭論,出家者爲想爭論。"《俱舍論》中也宣說了受想二者是爭論之根本、輪回之因。因此,無論是依靠佛法說粗語還是爲世間輪回瑣事出惡言、惡語,都是嗔恨、爭鬥的根本。所以,我們思維以上的故事公案後應當備加警惕。最初互相說惡語,一生起嗔心就要立刻改變。否則,將于數世中墮入地獄以及轉生爲毒蛇。
此外,取惡名的罪過也極爲嚴重:往昔,迦葉佛時,一位通曉叁藏的比丘名爲西哦色嘉,他出言不遜給諸多聖者比丘起"猶如馬頭"等許多惡名。結果從人壽二萬歲時死去轉生爲龐大鯨魚,身體具馬頭等十八個頭相的旁生,到人壽百歲時釋迦牟尼佛出世之間一直感受痛苦。
現在,人們各自有一個固定的名字代表其本人,若不喊此名,而僅取一些諸如"豁嘴、歪鼻"等惡名,這都是在積累墮入惡趣的罪業。昔日,釋迦族五百女子的丈夫被暴軍斬盡殺絕,她們都成了寡婦。後來帕吉波國王的軍隊又將她們的手腳全部砍斷,之後她們死去了。這是由于:她們曾是迦葉佛教法中的五百僧人,當時,給諸比丘取斷足斷臂等惡名,以此惡業于許多世中墮入地獄,又于五百世中被砍斷手腳而亡。無論是取什麼惡名都會感受五百次那樣的等流果報。若對比丘沙彌等取惡名,其異熟果將墮入地獄。
此外,若對父母口出惡言,其果報也極爲嚴重:從前,邊地具石境內的力部施主有一個兒子名叫珠辛吉。他要前往大海島嶼去取寶時,他的母親極力阻止,但他卻不聽。最後母親傷心地哭了。他氣極敗壞地說:"我要前去取寶,你卻說不吉祥的話,願你見地獄!"用牧…
《極樂願文大疏 4 第一部份》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