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呢?如果世尊開許我出家,我爲什麼不出家呢?"經世尊開許後,老婆羅門出家了,最終獲得了阿羅漢果位。
思維此理後,高低、強弱所有的人都應當爭取受出家戒而守持一分學處,以便在相續中播下持律藏的種子。
如今總的教法已趨于隱沒,尤其律藏如意寶已接近唯持行相期了。大慈大悲的佛陀再叁說:"邊地魔軍蜂擁而至之時,首先律藏如意寶會隱沒。"如此靈器 與禳解 等(修法儀軌)不會隱沒,即使隱沒也無所謂了。
現在應思維持名號的那些功德而作頂禮,並于自己前方的虛空中觀想:本體爲根本上師、形象爲怙主阿彌陀佛,居于主位,爲十方叁世的所有皈依處(佛、菩薩)所圍繞。再觀想:自己的右側是現世的父親,左側是母親,前面是一切怨親債主,周圍六道衆生猶如宴請賓客一般聚集在一處紛紛頂禮、嗡嗡祈禱。(我們在頂禮時)不能慌慌張張、散漫放逸,而應寂靜調柔、具有正知正念,並觀想手中有一如意寶而合掌。以猛烈信心合掌于頭頂時觀想頂禮諸佛菩薩之身,願淨除自他一切衆生的身障,究竟獲得正等覺的無見頂相;合掌于喉間時觀想頂禮諸佛菩薩之語,願淨除自他一切衆生的語障,最終獲得佛的法語螺音;合掌于胸間時觀想頂禮諸佛菩薩之意,願淨除自他一切衆生的意障,最終獲得佛的智慧吉祥結;五體投地時觀想頂禮佛菩薩的身語意功德事業,願同時淨除叁門的障礙,究竟獲得五身五智。不能如是觀想的人也可以信心、恭敬心意念:頂禮怙主阿彌陀佛您,願淨除自他一切衆生的所有罪障、習氣,(死後)往生極樂世界。
並依次念誦:"頂禮供養皈依真實應供、善逝、出有壞、圓滿正等覺阿彌陀佛。頂禮供養皈依真實應供、善逝、出有壞、圓滿正等覺藥師琉璃光如來。頂禮供養皈依真實應供、善逝、出有壞、圓滿正等覺釋迦牟尼佛,頂禮供養皈依八大隨行菩薩。"再誦:"頂禮阿彌陀佛尊,加持往生極樂刹。"之後念誦:"敬禮遠近無別故……頂禮善逝無量光。"讓大家一同進行頂禮、觀想、念誦頂禮偈,如此完畢後坐在座墊上念誦頂禮增補咒:"納麼瑪則西日耶,納麼色西日耶,納麼厄達瑪西日耶梭哈。"這樣,頂禮一次將感受盡自己身體以下所覆蓋的乃至金剛大地以上所有微塵數的轉輪王之安樂等果報。如《勝出滅神贊》(贊頌釋迦牟尼佛的一部頌歌,古印度佛學家商羯羅主所著。)雲:"誰以誠信或歡喜,及與散亂或疑心,頂禮如月之能王,將獲天人圓滿樂。"而且此人往生極樂世界後定會面見阿彌陀佛尊顔。此處,如果法會中間休息,應回向善根。
戊二、(對治吝啬或貪心之供養支)分叁:一、真實供養;二、意幻供養;叁、自成供養。
吾身受用及善根,一切真實之供品,
意幻七寶瑞相物,本成叁千世界中,
十億日月洲須彌,天人龍之諸受用,
意幻供養無量光,爲利我故悲納受。
如有"以淨飲食作供養,以善意樂來印持"之說。
己一、(真實供養):
所以,既不能供養汙穢的飲食、陳舊的衣服等低劣物品,也不應供養通過盜竊、掠奪或以谄诳等手段得來的邪物,而應以清淨、殊勝的意樂供養自己往昔所積累或者最近辛勤勞作獲得的潔淨飲食、衣服飾品等。如果自己的飲食只能自給自足而無剩余,那麼,首先陳設于叁寶(所依)前作供養,然後觀想叁寶賜與我悉地,這樣自己享用也可以。我們應當供養我執的叁根本(身體、受用、善根),即供養自己所珍愛的身體,滋養身體所需的飲食、財物、牲畜、住宅等一切受用以及叁世所積累的一切善根,這也是修心。所以,盡管我們現在不能夠真實供施自己的身體及一切受用但是應觀想:從而承侍阿彌陀佛的方式供養身體,從而斷除所謂我的身體是我的這種執著,之後精勤行持令一切衆生往生極樂世界之事業;爲使臨終不貪執受用從現在開始供養一切受用;將一切善根觀爲(普賢)供雲而作供養。真實財物中的供水、淨足水、鮮花、熏香、塗香、酥油燈、香水、神馐、樂器等所有的一切供品,都應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而作供養。
擁有財物的那些富人是由于往昔曾積累了福德所致,如今成爲富翁的,現在更應該充分利用所擁有的財食受用來積累福德;無有財物的人們是因往昔未曾積累福德而導致如今成爲窮人,現在雖然十分貧窮,但應將乃至乞討來的飲食以上作供養。所以,富者不應死守不舍,窮人也不能以無有爲借口而將供養當作付稅一樣。應當盡己之力積累福德。
己二、(意幻供養):
將非真實擁有意識幻化的供品--鏡等八瑞物、傘等八瑞相、金輪等輪王七寶……有寂一切圓滿財富作意幻供養。這些供物,除了佛菩薩等具廣大福德者之外,其他人很難擁有。因此,若有(它們的)畫像或塑像,則應觀想成是真實的供品而作供養。在家男女們將七八粒青稞、大米、奶渣等供品觀想成八瑞物、八瑞相、輪王七寶作供養也同樣(獲得功德)。
(接下來)對這些供品略加說明:
八瑞物:昔日,色界天女持光母供養世尊明鏡,佛將它加持成吉祥物。同樣,自己也可供養清澈、明亮的白銀鏡,願自他一切衆生證悟正法實義。依此類推,如村姑妙生女供養世尊奶酪,自己也可供養奶酪,以此願獲得禅定食;如護地大象之子供養牛黃一樣,自己也供養牛黃,以此願遣除惑疾;如賣草童子供養吉祥草一樣,自己也供養吉祥草,以此願獲得無有生死衰老之身;如木天女供養木瓜一樣,自己也供養木瓜,以此願逆次清淨十二緣起而獲得涅槃果位;如帝釋天王供養右旋海螺一樣,自己也供養海螺,以此願能發出法語妙音;如星王婆羅門供養黃丹一樣,自己也供養黃丹,以此願懾服叁界;如金剛手供養白芥子一樣,自己也供養白芥子,以此願圓滿殊勝能力。如是意幻供養。若供養明鏡,則可獲得善妙色相、聰明智慧等相應其因之果報,(其它都可依此類推)。
八瑞相:梵天等供養佛陀並且佛自身也具有頭如傘蓋等各種福德、智慧力而成的不同妙相。爲了自他一切衆生積累福德,我們可觀想八瑞相的形象而意幻供養。觀想如下:以具有金柄、飄曳的各種綢緞以及寶頂的白傘供養阿彌陀佛頭部,從而願解除自他一切衆生煩惱的酷熱;以具璁玉(松兒石)鳍、柔軟纖細的金魚供養佛眼,從而願得智慧眼;以鮮豔奪目、妙香芬芳的千瓣蓮花供養佛舌,從而願猶如蓮花不住水般雖住于輪回中卻不爲輪回過患所染並生生世世獲得斷除妄語、宛如蓮花的舌根;以表示菩薩爲利他衆而投生的吉祥右旋法螺供養佛牙,從而願獲得四十顆皓齒享用殊勝美味,並從螺齒間發出聖法妙音;以具如意樹嚴飾的瓶口、充滿無死甘露的寶瓶供養佛頸部,從而願自相續如盛滿精華汁液的寶瓶般遍滿正法,滿足所化衆生的心願;以虹光自性的珍寶吉祥結供養佛的智慧,從而願自相續中獲得佛的無邊無際、難以揣測的遍知力;以代表佛法不隱沒、天物所成無價之寶的飄曳之绫羅勝幢供養佛身體,從而願擊敗異方的一切辯論並獲得相當于普通人身量兩叁倍的佛身;以表示徹底斷除叁有之煩惱網的*輪供養佛足,從而願懾服一切外道並以廣轉叁乘*輪調伏所化衆生之相續。如是意幻供養八瑞相,願自他一切衆生享受吉祥圓滿如海的安樂。
輪王七寶:金輪寶:昔日,轉輪王們在皇宮頂層說谛實語後以福德力金輪從東方虛空中降到國王面前,依此可以隨心所欲周遊各處,以金輪寶引導行進的同時,其余輪寶也隨之而至;神珠寶:顔色碧藍,毫無瑕疵,所發出的光芒可照亮八十由旬,以此能力遣除四大洲一切衆生的貧窮,如意滿足一切所願等具有許多功德;玉女寶:相貌端莊、見而生喜,遠離女人的一切過患,具足功德,天生具有悅意的妙香、所觸等;大臣寶:財富受用猶如多聞天子一樣圓滿,假設國王下令使叁千大千世界遍滿黃金,則一刹那便可實現,並且具有慷慨博施的福報;白象寶:具有六顆灰白牙齒及紅色頂髻,身體高大,覆蓋寶珠網絡,具有一千頭普通大象的力量,神速無比猶如護地大象之子一般;駿馬寶:身色湛藍猶如孔雀頸羽般賞心悅目,無有疾患,嘶叫聲傳遍整個南瞻部洲,知道國王心中所想,因此稱爲駿馬,一日內可轉繞南瞻部洲叁次,迅疾如風好似巴拉哈馬王 一般;將軍寶:具有堅韌毅力,極爲擅長技藝,並具有作戰的善巧方便,隨行有四大軍隊,僅以挽弓便令對方所有敵軍膽顫心驚,望而怯步,威風凜凜、勢不可擋,猶如帕吉波國王一般。這以上是意幻供養。
己叁、(自成供養):
本來是指最初世間形成時,由衆生共同業力逐漸形成的叁千大千世界的百俱胝四大洲,所有這些四大洲每一個都擁有百俱胝的須彌山、日、月等、以及表示五供的五種自然供品,即東方日月燈火(燈),南方旃檀妙香(香),西方雪山食子(食子),北方清澈甘泉(水),下方遍地金花(花),上方蒼龍樂音等供品。此外,將上方天界的受用、地下龍宮的受用、地上人間的受用全部以意念取來,供養怙主阿彌陀佛及其眷屬,並且如此意念:您們雖然沒有受供的近取(執著),但爲了我與其他一切衆生究竟獲得佛果,暫時往生極樂世界享受安樂,祈請您們以大慈大悲心接受,並以歡喜心享用。如果能夠如是觀想供養,那麼佛菩薩們絕對具有享用的能力,如續部中說:"諸叁千界中,所有佛刹土,以欲妙嚴飾,供養圓滿佛。"這一切自成供品全部是衆生共業所形成的,所以沒有執爲你的、我的,任何人都可以供養。從供品本身來說,也是世俗緣起的遊舞,因此了知其僅爲名稱假立而已、不成實有尤爲重要。如《大方廣寶光明經》雲:"了知供誰如虛空,何者無緣亦無執,彼爲最勝之供養,將獲超思無量智。"所以說,真實道的供養執著實有是過患。如《彙集經》雲:"如享雜毒之食物,佛說緣白法亦爾。"然而,在家人以信心恭敬心作供養是可以的。
因此,我們見到乃至清清的泉水、美麗的花園…
《極樂願文大疏 4 第一部份》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