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子行叁十七頌講記 四▪P3

  ..續本文上一頁;(4)將貪、瞋之心轉爲道用。

  將財産被奪轉爲道用:

  若有誰人以大貪求心 盡奪我財或令他奪等

  當以身及受用叁世善 回向其人是爲佛子行

  “若有”,指任何人的意思,比如說現在有很多的小偷、強盜,他們是爲了貪求快樂,所以要將別人所擁有的財物,以各種方式來謀取、掠奪,他們也以各種方法來搶奪我們的東西,或者叫別人把我們的東西都搶走。就比如說在色達縣的路上,他們突然躥出來,將你所有的財物全部搶走了,我們不僅對他們不應産生嗔恨心,而且要想,“非常地感謝!哎呀,太好了!”這樣將一切的過失和災難完全地轉成爲道用。不僅自己不認爲這是一種災難,而且要想,“這正是奉行佛子行的時候,我不僅把這些財物給他,而且我的身體、生命,我叁世所集的一切受用,對我進行傷害的人全部都做回向,讓他獲得快樂和善業,要這樣地才對!正像佛子寂天菩薩所說的:“我們是爲了希求解脫,我們是修行人,修行人不是爲了獲得什麼名聲,所謂修行人需要的是什麼呢?需要的是菩提心,比如別人來打我們,搶我們的東西,我們不僅不應該對他們産生嗔恨心,而且還要對他們生起慈心、悲心和菩提心!”

  如果對他們産生嗔恨心,是肯定有過失的!對于敵怨不僅不應該有嗔恨心,而且就像母親對于獨生子一樣的寬容而且疼愛他,特別像我們現在對于別人給予一些財物這方面,有貪心肯定是有罪業的。就像我,有很多人供養財物,從暫時看起來又有金、又有銀,有各種財寶,真是不錯,但有朝一日,你回頭想一想,這完全是在修集罪業的,只是暫時和最終之間的差別,爲什麼呢?因爲只要是對財物産生了貪心,這就是産生一切罪過的源泉。特別是對敵怨,比如你到了成都,如果你是一個窮人,身上一分錢也沒有的話,走到哪裏你心裏是非常安心的,不怕別人搶奪,如果你身上帶了很多的錢,那你自己心裏就有負擔,你會想著:我的錢財會不會被別人搶啊?有了錢財的時候,就出現了敵人,沒有錢財的時候就沒有敵人,所以錢財是聚集各種敵人、盜匪,各種罪惡和仇怨的因緣!你身上帶著錢財,就好像是跟小偷強盜說:“你們來找我吧!”那是沒有差別的,所以財物是這樣的。像我這樣一個人,沒有任何的功德,現在有很多人給了我許多的財物,有朝一日必然使我完全地墮落,並且品嘗痛苦的因緣,所以財物是産生一切罪過的源泉。

  而且你應該這樣地想,當你受到別人傷害的時候,其實是因爲我過去世曾經傷害過他人的果報,我沒有這樣做過他是不會報應到我的身上的,所以這就是因果真實無虛的標志。就像阿底峽尊者所說的:“對于傷害自己的人不要去産生嗔心,如果你産生嗔心的話,那拿什麼來修行忍辱呢?”

  我們在奉行六度的時候,這裏面就提醒我們要修行忍辱,修行的究竟是什麼忍辱呢?並不是在自己親近的人跟前,喝飽了茶之後,嘴頭上說:“我要修行忍辱。”這樣修行忍辱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所謂修行忍辱是當自己不愛樂的事情到了自己頭上的時候,自己完全包容並且接受它。比如別人對你說了惡口,或者別人搶奪你的東西,或者是诋毀你,拿了你的財物,你如果對他産生了嗔心的話,那你修行了什麼樣的忍辱了呢?所謂忍辱,就是痛苦的時候能夠去面對這才叫忍辱,如果沒有人對你造成傷害,沒有忍辱的對境,所有的人都喜歡你,對你頂禮,供養你,這個時候你還修什麼忍辱呢?就像我現在這樣,所有的人都對我非常的好,如果有的人想打我一頓,跑到我屋裏面把我的東西拿走,拿刀來威脅要殺死我,這個時候,所謂忍辱是什麼?就在這個時候,才知道你是否在修行忍辱,這時候不修行忍辱是不可以的,所以我們要把所有的收獲、名聲、地位完全地放棄,讓自己完全地把心放在法上,特別是對于財物、受用這些獲得或者是這方面的尋求、希望完全地放棄。比如像我這樣的,國內外許多人想見我,大家都非常地尊敬我,而且很多省、市的人們非常地恭敬,現在看起來我的地位很高了,這個時候,對于別人的惱害就産生了嗔恨心,不允許別人傷害我,這樣是不可以的,因爲作爲一個修行人,應該知道,不論任何的時候,應該調服自己的心,如果到我們面臨死亡的時候,關鍵是自己的心要爲自己作證人,要想,即便是死了,我也非常地快樂,自己的心中沒有任何的畏懼。

  我們對財物、名聞利養這些全部都要放棄,修行人碰到任何痛苦的時候,自己心裏都覺得這樣非常的好,沒有什麼不好的,讓自己的心中産生力量才行,要修行歡喜!比如說,希求和名聲這是罪惡的罥索,聶須卡繞貢瓊說:“名聲和利養是輪回的繩索,福德是修行的障道!”

  別人對你很恭敬,給你各種各樣的供養,這是讓你漂流到輪回大海中的絹索!就像我現在,經常受到很多人的供養,但如果沒有這些事,就可以安安心心地好好修法,但因爲現在有這麼多弟子,爲了護這些人的面子,要看看這個的面子,那個的面子,我現在快六十五歲了,這麼大年紀的人,又是一個病人,現在還是不斷地在行世間的行爲,不斷地在護人的面子,不論如何這都是不如法的,這是修行善業的違緣!我並不是說,你們多考慮這方面的事,而我卻不用想,恰恰是我自己就該好好地考慮這個問題!比如說我是喜歡財物的,那麼我們的財物被別人全部搶走了,我現在連一口飯都沒的吃的時候,這個時候正是我們要好好地憶念,“我是現在修行菩薩道的人,我是曾經獲得了菩提心戒律的人,所以現在這樣的太好了!搶奪走我東西的人就像上師和善知識一樣,對我來說恩德非常重!我現在有了修行忍辱的對境,過去的時候,有許多的善知識就是這樣修行的,因爲過去時劫是非常善妙的!但是我們現在和他們的情形不同了,而我們現在各種各樣的違緣也非常多,會出現各種各樣的不同的情形,比如小偷、強盜的偷盜、掠奪等等的事,這正是修行忍辱的時候,我們要這樣地發願,“將我自己的生命和我所有的受用,乃至一切的善業全部爲了利益衆生而做回向!自己的身體、財物,所有屬于自己的東西,包括自己叁世所集的善根,全部都結合在一起作回向。”

  沒有過失卻受傷害,將痛苦轉爲道用:

  己雖未作絲毫過失等 他人卻欲令我身首分

  藉大悲力將彼一切罪 受取自身是爲佛子行

  我們沒有做絲毫的過失,一生當中對別人絲毫傷害也沒有做過,但是別人卻是想將我的腦袋和身體分開,即便他們發自內心地想傷害我,哪怕把我殺死,我們也不能産生一瞬間這樣的想法:“與其你把我殺死,不如我殺死你!”不能有這樣的發心。比如有個人過來想傷害我,拿著刀把我們的手指砍下去,在這時我們也絕對不能想,“這家夥是來殺我的,我要找武器把他殺了!”這樣是根本不行的,哪怕別人把你的腦袋砍斷了,這個時候也一定要修行忍辱,不僅不能對他生嗔恨心,還要對他産生大悲心這樣才可以。不僅不去報複,還要想:“這是我過去世造過的惡業,現在是清淨罪業的機緣,他現在要是殺了我,他會造了極大的罪業,造了這種罪業之後,他會墮入惡趣和輪回的苦海中去,他這樣真的是非常的可憐,所以心中對他生起極大的悲心!暫時看起來他在傷害我,但是最終他自己也會造下惡業,獲得各種各樣的苦果,我願意把未來他將要成熟的所有罪業,都攝取到我的身上,願我替他來承擔這種痛苦!”這是將痛苦轉爲道用的修法。

  過去有忍辱仙人的故事,我們的導師釋迦牟尼佛在修行忍辱道的時候,他轉生爲忍辱仙人。在那個國家當中有叫索雄國王的,有一天,國王和大臣王妃們到森林裏去遊玩,忍辱仙人正在森林裏入定修行,這時王妃們看到了忍辱仙人在修法,就跑到忍辱仙人跟前,問他說,“您叫什麼名字?”他說:“我叫忍辱仙人。”王妃們對他很有信心,于是圍繞他向他頂禮。有人就向國王說,“您的王妃們和一個和尚在一起,她們向和尚頂禮了。”這時國王非常地生氣,說:“我的王妃怎麼向他們去頂禮呢?”于是就派人把忍辱仙人抓過來,他們馬上就把忍辱仙人捆了過來。索雄國王說:“你叫什麼名字?”他說:“我叫忍辱仙人。”“你能忍什麼呢?”他說:“我能夠忍受任何的痛苦,並且修行悲心。”當時國王聽了之後,說:“既然這樣,我看你能否忍受這種痛苦!”于是叫屠手將他的手砍斷了,接著又砍斷了腿,然後又將他的身體一節一節的砍斷,同時還問他,“你現在還能忍的了嗎?”這時候忍辱仙人說:“我沒有什麼不能忍受的,但是我想到未來有一天,你在我身上施加的這些痛苦會在你身上成熟,所以我對你産生了很大的悲心!對于我個人來,我是一個修行佛法的人,我的來生能夠獲得善趣和解脫的佛果,我沒有什麼好痛苦的,而對于你來講我真的是特別的悲憫!”就這樣國王把他的四肢全部砍斷了。因爲忍辱仙人是真正獲得了大菩薩地的聖者,所以他被砍斷了的手、腿中,流出了像牛奶一樣的血液,這個時候,國王也很奇怪,“你爲什麼不流血卻流出奶了呢?”忍辱仙人說:“因爲我許多生世以來唯獨對衆生生慈悲心,沒有任何的惱害,這種果報使我這樣。現在因爲你將我的身體節節斷壞,所以現在我發願,在未來世等我成就無上菩提究竟佛果的時候,用我智慧的寶劍也把你的我慢和執著,把你的分別念和習氣也全部一節一節地斬斷,讓你成爲我眷屬當中最初被度化的弟子。”說完之後忍辱仙人就去世了。之後,大地六種震動,天雨鬘陀羅華,到最後,我們大悲導師釋迦牟尼佛成就佛果,佛陀最初的五個弟子之一喬陳如就是當時的索雄國王。這就是佛陀的願力,因爲過去他發起這樣殊勝的菩提心,所以即便是他被拿刀子一斷一斷地砍斷了,但是因爲願力的緣故,成爲佛陀最初的上首五弟子之一。所以不管對我怎樣的有傷害,我除了對他有利益心之外,不會對他進行任何的傷害的,這就是菩薩的行爲。

  我們現在不論碰到了任何…

《佛子行叁十七頌講記 四》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