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 四▪P2

  ..续本文上一页从现在开始我们同时得到了皈依和发心的两种律仪,心中生起得到之想的时候,上师一弹指,然后大家都口称善哉,这个时候就都得到这些戒律了。下面就跟上师一起重复下面的发心律仪的颂词:

  随其往昔诸善逝 生起无上菩提心

  菩提萨垛诸学处 依彼次第而安住

  如是为诸众生益 菩提心者令发起

  亦于如彼诸学处 如其次第作学修

  现在发菩提心正行的部分讲完了,下面进行的是修行随喜的支分。

  修行随喜支分分成两个部分:1、是于自己修行欢喜;2、是令他人心生欢喜。

  于自己修行欢喜心应这样想,从此时此刻开始,我们已经进入了如来的种姓,成为一切诸佛之子,真正地从内心深处生起了真实的菩提心来。那么这个时候,今生这个暇满的人身宝,具足了广大的利益,因为我们得到了这个人身,现在又遇到佛法和发菩提心的机缘。拥有这样的人身真是非常地好,非常地令自己得到满足的,所以说,对自己能够得到这样一个身体感到非常高兴。因为我们现在就因为善的缘故吧,生到了善道的人中,就是善妙身。所谓善妙身不是一般的那种恶身,我们现在的一切的暇满都能够具足,所以这是一种善身,最胜身,还有上师三宝,他们为我做证,我现在得到了菩提心的律仪。

  令他人心生欢喜。我现在于法界之中迎请一切的众生全部来到我的面前,这是我愿意令一切众生都能成就究竟的安乐,成就究竟的佛果,不是为了一种暂时的人天果报,而是为了究竟的解脱而发出这样殊胜的菩提心的。所以一切的众生应该感到非常地满足并且感到非常地欢喜。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在没有令一切众生成佛之前,一切的众生就象我最尊贵的客人一样安住在安乐之中,也就是说即便是现在没有究竟成佛,也愿意一切众生都能够常具安乐,不为任何的痛苦所染,这是我殊胜的菩提心的力量。愿一切上师三宝和我面前的这些证人,还有吉祥的善方护法神,比如吉祥怙主七十五尊等等的这些善方的护法神大家都能够高兴;也愿一切护法神能为我做证,我从今至菩提之间,愿为一切众生做广大的利乐,希望我此心此誓永不退失。那么,这个时候,如果你真正地这样发起誓愿,就成就严防自心退怯的功德了。就比如说,有时候自己心里要是产生了退怯的话,就心想在上师三宝面前已经发誓了,而且吉祥怙主七十五尊等等一切善方护法神他们都一直在关注着我、看着我,如果我没有按自己的誓愿做的话,那么会非常害羞、非常可耻。所以说这个也成为自己非常谨慎的一个保障。因此,如果能够有这样的发愿的话,能够令一切的上师三宝、令一切善方的天非天乃至于吉祥怙主七十五尊等等的善方护法神全部都能够获得欢喜。这个是于他人修行欢喜的支分。

  以上就是修行随喜的支分。

  以下是:上师念弟子随念随喜、发愿、回向的颂词:

  今世我具善业果 得以善妙人中生

  今日超入佛种姓 愿速成为诸佛子

  从今我随何所作 作业随顺此种姓

  无有过咎极尊贵 不为浊染应如是

  如有盲者于堆中 摸索获得大宝同

  如是随何观察已 菩提心者我发生

  

  如今我于一切救怙前 誓度众生成就善逝位

  其间如客敬请令安稳 一切天非天等令欢欣

  

  胜菩提心仁波切 未发生者令发生

  已生起者无坏损 生而复生令增胜

  与菩提心不分离 安住菩提之法行

  诸佛悉皆圆满摄 诸魔事业愿止遮

  一切菩萨摩诃萨 众生义利愿忆念

  随其怙主所忆念 于诸众生愿圆满

  唯愿一切有情具安稳 亦愿一切恶趣恒空尽

  随住何地菩提萨垛尊 彼等誓愿普皆如愿成

  以上是传授菩提心律仪。

  (二)、菩提心分为世俗菩提心和胜义菩提心。

  世俗菩提心分成自他相换的修行和将违缘转成道用的修行。

  1、修自他相换的支分:

  无边痛苦希求己乐生 圆满大觉成由利他心

  故将己乐与他诸苦痛 真实相换是为佛子行

  我们要知道,在三界六道当中,所有痛苦的来源,就是因为获得自己的利益。而真实圆满的佛果是完全出于对自己没有贪执,而对他人是完全具有利益之心的,爱护他人的发心,所以才圆满了佛陀的功德。因为这种原因,我们现在要开始学习比起来自己更加疼爱别人的发心,要这样来训练自己,我们做任何善业的时候,都要不是为了自己获得快乐,而是为了所有一切的众生都能获得安乐,究竟地成就无上菩提,以这样一种利益他人的发心来修行善业。

  我们现在要这样地想,将所有的善业全部回向给一切的众生,将一切众生身上所有的痛苦,都摄取到自己的身上来,为他承担,要有这样自他相换的发心。

  对我们来讲,要知道,完全为了自我的利益,完全地贪图自我的安乐,是一种非常恶劣的心态,作为学习菩萨道的人就应该彻底地抛弃这种恶念!让自己学习利益他人的真实发心,这就是佛子的行为,佛子寂天菩萨是这样说的:“我们应该将自己一切的快乐施予众生,将一切的痛苦摄取到自己的身上,这是一切诸佛的行径。”

  如果我们只是希求自己的快乐和自我的解脱,那么,这是自我的贪执;如果我们能为了一切众生的快乐和解脱而发心,就能放弃自我的贪执,成就广大的智慧。前者是自我执著的过失,后者是利益他人的功德,这一定要清楚。

  总的来说,我们作任何善业的时候,要这样想:在整个三界轮回的痛苦当中,所有的众生都是因为希求自我的快乐所以才轮回的,就是因为有这种心所以才流浪在轮回当中。而成就佛果的因缘是什么呢?彻底地抛弃自我贪恋的恶念,完全地去守护和慈悯他人,完全去利益他人,有这样的发心才得以究竟成佛。就像寂天菩萨所说的:“所有的事情都要由自己来把握,说很多的语言是没有意义的,所有的心念,都要仔细地作观察,这心是为了利益自己还是为了利益他人?因为利益自己,所以不能成佛,还流浪在轮回当中;而成就佛果,就是因为利益他人的缘故,所以才能够成就圆满的大觉。”

  所以,我们想“我”获得什么快乐,“我”得到什么衣食和财物,“我”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如何,“我”的名声和利益如何,不断地去观察、守护这些,总是为了自己怎么好,这便是轮回道。那么,我们以后就要完全地抛弃这种恶念,就不应该为了自己去想这些事,而是为了利益一切的众生而去发心。

  自他不能相换的过失是什么呢?贪爱自己。不能对别人进行自他相换的话,这是有过失的。这种过失是什么呢?就像寂天菩萨说的:“如果不能做自他相换的话,不仅你不能成就无上佛果,而且在轮回当中也不会有任何真正的快乐!”

  因为这个原因,要对别人像对待自己一样地去爱护,而对自己要放弃这种贪恋自我的爱乐。《修心道次》中所说的,“一定要将自他的恶念驱除,而为了利益一切众生的缘故要生起真实的发心。”所谓恶业的根本,我们要知道,我们过去在三界六道中轮回着,现在也是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我执,就是这个“我”。我们不断在贪执,这是“我”,这是“我的”,这是我的身体,全部都是为了自己,所以在三界的轮回当中漂流。因为贪爱自己,所以产生了我执,就是因为这种自我的贪爱,所以产生轮回中的三毒,产生了烦恼,也产生了轮回。所以如果靠着对自我的贪恋,对自己利益的着想,这样是不可能产生觉悟的。就像阿底峡尊者所说的:“一切三毒烦恼的出生处,就是因为对自我的贪恋和执着。”

  我们对自己的亲友有贪心,对于不喜欢的人把他当成敌人,并且产生嗔恨心,我们不应该这样做!要将所有不快乐的事情自己来承受,所有不欢喜的事情自己来承担,要有这样的发心。如果真正地修行佛法的话,自己所有需要的东西全部布施给他人,别人所有感觉到的痛苦全部摄取于自身,我们把所有一切的利益、守护、恩德全部施予其他的众生,去利益他人,别人有什么灾难、不幸、不快乐的事都摄取自己的身上,我们来受取这一切,我们要把对自我的贪执换成去爱护别人,要爱护别人胜于自己,这是要修行的。

  善知识乾达瓦这样说:“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对自我的执着才造成的,因此我们要感谢所有的众生!”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执和贪恋是造成轮回的根源;而成就佛果,就是对所有的众生修行慈悲心和利益。现在我们能够生起这样的菩提心,并且为了获得觉悟,全部是因为有众生的缘故,我们去利益众生,所以导致自己成就了佛果,因此我们要感激所有的众生!我们获得觉悟的根本,就是要自他相换,我们以前所做所有的善业和善业的因缘全部回向给众生,愿众生能够获得,愿众生所有的痛苦我来承担,要生起这样的愿心。就比如说,我们现在如果得病的话,就不要想,“我现在病的很严重,很难忍受!”不能这样地想,而应该这样地思维,“我现在这些痛苦不算是什么,而在地狱等恶趣众生的痛苦是不可思议的!而如果我们在这短暂的痛苦当中,如果能够忍受的话,所有一切的业力痛苦都可以在一瞬间得以清除!所以我们现在要发愿说,在我现在病痛的时候,能感知一切轮回恶趣的痛苦,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的痛苦!我发愿,在这一瞬间,要让所有一切众生的痛苦在我身上成熟,我替他来承担这种痛苦!将我自己无量生世以来的善业,所有的善缘,毫无观待地回向给一切众生!”能够真正自他相换,这就是真实的菩提心!我们现在就要这样的。我们现在修行佛法不是为了“噢,看看我得到什么名声,我得到什么利养,我得到什么地位”等等,而是要想,是否能够利益众生。如果我们只是为了想自己的话,这就成为轮回的因;所以要从自心中真正地想,所有一切的众生的痛苦是什么样的,我要把善业回向给一切的众生,这样才是真实的佛子行。

  2、违缘转为道用的支分分四个方面:

  (1)将不喜欢的四法转为道用;(2)将二种难忍转为道用;(3)将衰败、繁荣转为道用…

《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 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