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福,至其塔所,一香一華,禮拜供養,右繞行道,由是功德,官位榮耀,不求自至。壽命富饒,不祈自增。怨家盜賊,不討自敗。怨念咒詛,不厭歸本。疫疠邪氣,不拔自避。善夫良婦,不求自得。賢男美女,不禱自生。一切所願,任意滿足。況有衆人,或見塔形,或聞铎聲,或聞其名,或當其影,罪障悉滅,所求如意。《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箧印陀羅尼經》
﹝7﹞《缁門崇行錄》雲:「唐.子鄰,範氏子,母王氏,不信叁寶,鄰逃東都依廣受寺慶修律師出家,忽思親歸甯,父失明,母已故叁載。因詣嶽廟敷坐具,誦《法華》,誓見嶽帝,求母生處。其夜嶽帝召謂曰:汝母禁獄現受諸苦,鄰悲泣請免!帝曰:可往鄮山禮育王塔,庶可救也!鄰即詣塔,哀泣禮拜,至于四萬,俄聞有呼鄰聲,望空中見母謝曰:承汝之力,得生忉利天矣。倏然不見。」
伍、關于佛塔的經典故事
一、須瑞迦塔的故事 ── 繞行聖境的利益
從前有個叫做須瑞迦塔的人,他到了八十歲時,才發願跟隨舍利弗尊者出家。然而舍利弗經過審查之後,他找不到須瑞迦塔有出家爲僧的業,就對他說:「在寺院中,出家人一般必須學習,如果沒有辦法學習,就要服事其他的僧衆,做清掃工作等等。你太老了,如果出家爲僧,既不能學習,又不能工作。」因此,舍利弗拒絕爲老人剃度。
爲此須瑞迦塔感到十分苦惱,哭了又哭。佛陀以遍智心恒時照見一切有情,于是他便出現在老人面前,問他出了什麼事。
須瑞迦塔說明了情況之後,佛便告訴他:「舍利弗還沒有圓滿智慧和方便兩種資糧。我已經圓滿兩種資糧,而且成就圓滿的佛果,所以,我看得出來,你確實具有出家爲僧的業。」
佛向須瑞迦塔說明,在無法計數的過去世之前,他曾經有一世是一只蒼蠅,繞行過一座佛塔──那只蒼蠅尾隨佛塔周圍的牛糞味,因而很幸運地繞塔一周。
雖然蒼蠅不能辨識佛塔是聖境,也不知道繞塔會造下成佛的因,但它不經意的繞塔,仍然淨除了惡業,造下功德,形成安樂因。蒼蠅繞塔的行動,完全出于貪著牛糞的氣味,動機完全不善。然而,基于聖境的力量,它的繞塔變成善業。佛說明了須瑞迦塔出家爲僧的緣由,來自繞塔的微小善業。
後來,須瑞迦塔終于得入佛門修行,並得道成爲聖者。他之能夠出家,是因爲前生身爲蒼蠅時,所造的微小善業。那只蒼蠅根本不曉得佛塔是聖境,可以淨化內心,只是出于貪欲,追逐塔周圍的牛糞氣味,而完成繞塔。然而正因爲佛塔是威力很強大的聖境,甚至連無心地繞塔一周,都足以讓我們淨罪集資。
二、猕猴模仿造塔寺
佛陀在羅閱祇國的時候,曾派遣一位名叫須漫的羅漢,拿著佛的頭發和指甲,到罽賓國建造塔寺。塔寺建好之後,寺裏五百羅漢,經常早晚到塔前燒香,繞塔禮拜。
當時附近的山,住著五百只猕猴,它們看到羅漢供養塔寺,就也學著到溪邊背負泥石,又到林中搬運粗大的木材,開始建造塔寺,建好之後早晚禮拜,就像那五百羅漢一樣。
有一天溪水暴漲,五百猕猴來不及逃走,都淹死在水裏。由于它們建佛塔、禮拜繞塔的因緣,死後轉生到第二忉利天上。五百彌猴成爲天人後,他們心想:「爲什麼我們會在這裏呢?是什麼功德使我們得生天上,成爲天人?」
他們用天眼觀察,才知道是自己模仿羅漢,建造佛塔禮拜的功德,使他們被洪水淹沒卻得生天上,他們心想:「沒有從前的猴子,就沒有現在的我們,我們應該下凡去報答以前的肉體之恩啊!」于是五百天人帶著寶花、妙香等從天而降,來到自己過去的屍體旁散花、燒香,繞屍體七圈。
當時有五百位不信因果報應的婆羅門,他們看見這麼多天人恭恭敬敬地繞行猕猴腐爛的屍體,不禁好奇地問:
「諸位天人,爲什麼你們要供養一堆腐爛的屍體呢?」
天人們鄭重告訴婆羅門:「這些猕猴的屍體,就是我們過去的身體呀!」然後天人們將五百猕猴效法五百羅漢的事,詳細講給五百婆羅門聽,再教化婆羅門舍棄邪念,信奉佛法。
他們對婆羅門說:「只是效法羅漢建造塔寺,就能轉生爲天人,如果我們能親自到耆阇崛山禮拜供養佛陀,獲得的福德將更無邊無量!」
五百婆羅門聽了,也都欣然皈依佛法,並深深感激五百天人度化之恩。他們跟隨著五百天人到了佛陀的住所,五體投地,散寶花、燒妙香地供養。
五百天人禮拜佛陀後,向佛陀詢問:「世尊!請問我們前世因爲什麼樣的因緣而生爲猕猴?又爲什麼我們雖然建造塔寺,後來卻被洪水淹沒?」
佛陀告訴五百天人:「從前有五百個少年婆羅門,結伴入山修道。當時山上有一個沙門,想用泥土建造精舍,便身輕如燕地飛下山谷取水。五百少年婆羅門看了,嫉妒他的神通,一起譏笑他說:『看這沙門上下跳躍,多像只猕猴啊!』
沙門聽了他們的話,也不生氣,只是繼續取水。後來有一天突然山洪暴發,五百婆羅門都被水淹死。
當時那個沙門就是我,而五百少年婆羅門就是後來的五百猕猴。因爲它們譏笑沙門,所以後來才會受到惡報。」
五百婆羅門聽到這樣的因果報應,都不禁感歎因緣果報的奧妙不虛,後來他們便隨佛修行,後來都精進得道。 出自《法句譬喻經•惡行品》
叁、惡少王繞塔脫難
從前,月支國有個名叫「惡少」的國王。惡少王生得虎背熊腰,力大無窮,而且武藝非常高強,他帶領軍隊南征北戰,所戰必勝,普天之下,沒有不伏貼惡少王的。
惡少王的母親笃信佛教。她看到兒子天下無敵,所向披靡,一方面很高興,一方面又很擔心。惡少王雖然百戰百勝,但是樹敵太多,萬一遭遇危險該怎麼辦呢?
于是有一天,她便對兒子說:「兒呀!如果將來你有生死大難時,就到佛寺去避難,記得不要左繞佛塔,而要右繞著佛塔跑,你可千萬要記住!」惡少王聽了母親的話,覺得很奇怪,但還是記住了。
有一次,惡少王帶領大隊人馬攻打純血城。惡少王身先士卒,殺死了大量敵方人馬;因爲孤軍深入,後繼無援,不知不覺中便被敵人包圍了。惡少王見情況不妙,便乘著大象逃向佛寺。
惡少王逃到了一座佛塔前,想起了母親的教誡,便驅象往塔的右邊繞了過去。說來奇怪,追趕他的敵人,本來已經眼看就要捉到惡少王,但一見惡少王繞過佛塔,不知什麼原因,立刻四處逃散開來。而這時的惡少王卻精神大振,奮勇直追,終于攻下了純血城。
惡少王取得勝利之後,想起了母親的教誨,無限感慨地說:「遵從佛法,笃信佛教實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我不是聽了母親的話,哪能逃得性命並獲得勝利呢?」
有了這個教訓,惡少王便號召全國老百姓都尊佛信佛,大興佛教。 出自《經律異相•惡少王繞塔散寇》
陸、關于佛塔的咒語及經典
一、旋塔滅罪陀羅尼——出《種種雜經》
拿谟勃陀夜 拿谟達蠟摩夜
南谟勃陀夜 南谟達啰摩夜
拿谟僧伽夜 拿麼阿唎耶皤盧枳羝铄皤羅夜
南谟僧伽夜 南麼阿唎耶皤盧枳羝铄皤羅夜
菩提娑跢婆夜 麼诃娑跢婆夜 麼诃迦噜奶迦夜
菩提娑跢婆夜 麼诃娑跢婆夜 麼诃迦噜奶迦夜
怛侄他佉蠟皤羝 殊诃皤羝 伽皤羝娑婆诃
怛侄他佉啰皤羝 殊诃皤羝 伽皤羝娑婆诃
若人能至心一念,七日中繞塔行道,誦滿一萬二千一遍,面見觀世音菩薩威力,滅一切罪障,得一切所願。
二、《佛說造塔功德經》 唐中天竺叁藏地婆诃羅 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忉利天宮白玉座上,與大比丘、大菩薩等,及彼天主無量衆俱。時大梵天王、那羅延天、大自在天及五幹闼婆王等,各與眷屬俱,來至佛所,欲問如來造塔之法,及塔所生功德之量。會中有菩薩,名觀世音,知其意,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今此諸天、幹闼婆等,故來至此,欲請如來造塔之法,及塔所生功德之量。唯願世尊爲彼解說,利益一切無量衆生!」
爾時世尊告觀世音菩薩言:「善男子!若此現在諸天衆等,及未來世一切衆生,隨所在方未有塔處,能于其中建立之者,──其狀高妙出過叁界,乃至至小如庵羅果;所有表剎上至梵天,乃至至小猶如針等;所有輪蓋覆彼大千,乃至至小猶如棗葉──,于彼塔內藏掩如來所有舍利、發、牙、髭、爪,下至一分;或置如來所有法藏十二部經,下至于一四句偈。其人功德如彼梵天,命終之後生于梵世。于彼壽盡,生五淨居,與彼諸天等無有異。善男子!如我所說如是之事,是彼塔量功德因緣,汝諸天等應當修學!」
爾時觀世音菩薩複白佛言:「世尊!如向所說,安置舍利及以法藏,我已受持。不審如來四句之義,唯願爲我分別演說!」爾時世尊說是偈言:「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善男子!如是偈義名佛法身,汝當書寫置彼塔內。何以故?一切因緣及所生法,性空寂故,是故我說名爲法身。若有衆生解了如是因緣之義,當知是人即爲見佛。」
爾時觀世音菩薩及彼諸天一切大衆、幹闼婆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叁、《右繞佛塔功德經》 唐于阗國叁藏實叉難陀等 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僧及余無量衆俱,前後圍繞。爾時長老舍利弗即從坐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向佛,以偈請曰:
大威德世尊,願爲我等說,右繞于佛塔,所得之果報!
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右繞于佛塔,所得諸功德,我今說少分,汝等鹹善聽!
一切諸天龍,夜叉鬼神等,皆親近供養,斯由右繞塔。
在在所生處,遠離于八難,常生無難處,斯由右繞塔。
于一切生處,念慧常無失,具足妙色相,斯由右繞塔。
住來天人中,福命悉長遠,常獲大名稱,斯由右繞塔。
…
《造塔功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