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能來接引你,你才能去極樂世界,要用這種方式跟他講。
在他未死之前就跟他說,如果你想到第二個問題--講了,不死呢?那不死不是更好嗎?不能說講了就是要他死掉,你管他死不死,有這種心念就不對了。之所以要這麼做是因爲人往往在彌留狀態,那份罣礙心比什麼人都強,他腦袋瓜子都是罣礙,在這種情形之下怎麼做?只能把他當小孩子一樣,講故事給他聽,引導他。
如果已經斷氣了,在斷氣八個小時之內,告訴他--什麼都不要想,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好了。然後你一字一字清清楚楚地引他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麼一句一句引導他,而且要念得很緩和,不要念得太快,要引導他跟著你念(如果口念不出聲,但知道他意念是清清楚楚的跟隨著)。就這樣引導著,他就會跟著你念。你不能念兩句就對他說:你不能胡思亂想、你胡思亂想就不好了,他原來的那句阿彌陀佛就會被打斷。在往生的那一時刻,要連續地引導他念,最好在場的都跟著念,那八個小時是最要緊的時刻,他就會什麼都不想,跟著大家一起念,會産生一種--大家都在幫助他。人臨終時常會造成有的哭、有的安慰......種種混亂場面,那口氣斷了,你再講什麼都沒有用,要講是在未斷氣時講,一旦斷氣了,只有念南無阿彌陀佛,其他都沒有用,這是講往生。至于往生之後,你要超度他,做什麼功德,則視個人的能力、環境去做。
至于西藏的這本書我還沒見過,不過據我所知,西藏還沒有翻譯出什麼經本,大部分還是用藏文;西藏喇嘛所念的經,西藏的百姓是不准念的。西藏老百姓能念的是什麼?比方旗幟上面所寫的,它是公開的;殿堂中喇嘛所翻一頁一頁的,則只有喇嘛可念。現在你們所見的中文本或......,有很多根本不准翻譯的,西藏的佛教比中國的佛教還要嚴謹。仁波切來到臺灣,甚至于什麼法王來到臺灣,所教的都不是出家喇嘛所學的,是教那些西藏老百姓所學的東西。以前跟各位解釋過這個問題:西藏是政教合一的環境,管行政的仁波切所教老百姓的,都是怎麼樣幹幹淨淨,因爲西藏很髒、很淩亂,所以,叫他怎樣變得整齊點;因很貧窮,所以,給他希望。
比如修財神法,這都是針對環境而行的教化。現在這些仁波切來到臺灣,臺灣的環境這麼好,居然還去學那些偏遠地區所學的,我不知道去學這些東西,爲的是什麼?所以我每提到這些事,還有人很不服氣,認爲人家是喇嘛,人家是法王。因爲在西藏也好,青海、新疆,凡是有喇嘛所在之地,他們喇嘛學的東西絕不教在家人;在家人學的是在家的那一套,而在家的那一套,剛好是處在偏僻、落後、貧窮、淩亂的環境,所以,他們教的也就是那一套。
以前跟各位講過,現在仁波切、法王都不敢講出來的事,比如說黃教、紅教的問題。紅教起于蓮華生尊者的時代,以後因爲戒行不莊嚴,改爲黃衣,大家穿的是黃色的,稱黃教。至于白教在西藏是負責治安,好像我們的警察憲兵,這些人穿白衣;還有花衣,那就好像我們的清潔隊員,事實上他是衛生單位、衛生機構,不是什麼「教」,是什麼「衣」,而現在呢?都把它當成什麼教,甚至還冒出有什麼「黑教」的,這在臺灣笑話很多。爲什麼西藏本身不講出這些東西來?任何一個地區有它的一些神秘色彩,這些神秘色彩,對老百姓有幫助的話,就不能公開對別人說他們是專門對這些人,如果公開的話,恐怕連他們的老百姓都不想學了。真正想學喇嘛法,只有一個機會,出家,去學喇嘛,他才會收你,教你出家法,就是喇嘛學的法,否則的話,沒有機會。
客問:從事護理工作者,應該如何幫助臨終的病人?
師答:以從事護理工作的學佛者而言,必須先考量對方的宗教信仰,不能將每個病人當成佛教徒。若對方沒有信仰,跟他說佛法,讓他起煩惱,也是不慈悲。各種宗教,最好都能涉獵,才能依其不同的信仰幫助他;否則不能達到幫助對方的利益,反而會傷害病人。助人本須善巧方便,不要以爲做了就好,更要考慮到其結果是否有饒益的價值。即使在一個家庭中,也不能要求所有的成員都信佛;各人因緣本不相同,不能強求。凡事若可勉強,也就沒有所謂業、因緣、因果等問題了。我們能做到的,便是以個己的行爲修養去感化、影響家人。
客問:老一輩人交代晚輩,他往生後不可以火化,如果火化而未入土爲安,其後代會不會受影響?
師答:我們一定要了解,人活著是人的想法,真正死了,尤其在未投胎中陰身之時,可能會贊成,才知道過去想法是錯的,爲什麼?因爲中陰身具備五神通,這五神通只有中陰身時有,往往所體會、感受到的與活著時不同。人有一種潛在的能力,這種能力在中陰身時可以表現出來,反而活著時被現實所掩蓋住。如果人死了,未投胎之前的中陰身沒有這一些條件的話,就不能轉識,會停頓在那裏,因爲沒有一種動力嘛!這種動力就是業的力量,比原來活著時淡化。又往生快的話,根本想這些都來不及,所以爲什麼死了之後,投胎最快六小時,最慢四十九天;時間愈慢,表示人的業障愈重,因爲轉識投胎愈快表示業愈輕(最重的如地獄衆生等除外)。一般人會想,怎知其投胎快或是慢?在中國的佛教,自古以來有很多這方面的記載,第一是身體比較柔軟,再則膚色不會變得很快,是慢慢變的,然後是某一些部分還保持某種溫度,這種現象通常是業障比較輕;如果一死就很難看,或眼睛都閉不上,反正有一些看起來不好看的,就是業障比較重。
客問:什麼是惡死?什麼是壞死?
師答:惡死與壞死很少人能把握,分別在那裏?一是不由自主的死,死得很不好,這種大部分是「壞死」;此外于活著時,已經不由自主,因酒或是情緒惡劣、煩悶、忿怒等,在不正常的情形下,如果死了,就是「惡死」。很多人分不清壞死、惡死,反正死得難看者,一定業障重,過去都是做的不好;其實在人的世界,有很多並不是自己能作得了主,如發生車禍,已夠小心,結果還是發生了,在這情形下,可能死得並不好看。又如超車、喝醉酒駕車、吃安非他命,或生氣、不平衡狀態下死得不好,的確是惡死。像過去有位續祥法師,從寺院下山,要過火車鐵道,遇上載貨火車經過,他站在鐵道旁等火車過去,正巧穿的長衫飛揚起來,剛好被鐵鈎卷去,拖了叁百公尺,死得面目全非,這是不由自主發生的事,而他自己是心平氣和的,很多人說這和尚怎樣不好,那時我向他們說這是壞死,不是惡死。
客問:我有一個朋友車禍往生了,在臺中醫院,醫院找助念團助念幾小時以後,他的眼睛張的大大的,送到市立殡儀館冰了十二天,在火葬那一天,眼睛還是大大的。
師答:要了解,助念不是一般人所說的,當某人快死了,找幾個人幫他助念,就一定有效。因助念第一個本身必須已皈依叁寶,至少是叁寶弟子,這是一個基本的條件,否則不如法。第二個在助念的時候,除了他本身皈依叁寶外,助念的人本身的起心動念是不是清淨?如果說是不得已,人家拉我來的,就幫他一起念吧!那就沒有效了。
在這裏還要告訴各位,助念並不能夠幫助亡者到西方極樂世界,除非他活著的時候,本來就是修彌陀淨土、持念阿彌陀佛。在臨死的時刻,人的感情很脆弱,放不下,所以,要有人助念,助念是幫助他提起正念、不要迷失,也就是說你原來的本意想幹什麼,在這時候提起你的正念,幫助臨死的人提起正念。
至于你說眼睛,我們概念的說,關系到父親跟子女之間的感情問題怎麼樣?對子女的期望有沒有滿足他?或者平常他對兒女的期望就很執著,覺得都不理想,一定有他的問題存在,在這種情況之下,通常最好找一位戒相莊嚴、有修行的法師,幫他開示,就可以很快把眼睛閉起來。我剛說過,助念不一定能夠怎麼樣,不妨找講堂的師父幫忙,至少讓他的兒女安心,就像臺灣民俗,有一種叫牽亡,做兒女的可以花錢買人家來哭,那沒有用的,並不表示花了錢、請了人,就會有效。
客問:請問師父,人往生的時候,是不是可以從亡者的相狀,得知他是到善趣或者是惡趣?
師答:要分兩方面看,一方面他本身是不是學佛的人?如果是學佛的人,假使他是修彌陀淨土,要了解通常人在生命結束的一剎那,一定是內部所有的活動情況都靜止,而這靜止的時間有長有短,身體會變的冷硬,一定有此現象,如果他在這一生中,修行辦道都很認真、很精進,而且本身爲人處世都很善良,往往很快就能恢複身體的柔軟性。如果不是學佛的人,就在乎他的行爲造作,比如壞事做的多,或好事做的多,還要看他是怎麼樣死的?比如怨恨而死,看了很可怖;如果死的很自在,當然很安詳,看起來自然不一樣,要在這上面分別的話,我告訴各位,花這個腦筋還不如好好的學佛。
客問:請問師父對新的亡者,家屬要如何做對他幫助最大?
師答:沒有一定要怎麼做,反正一句話,活著的時候不好好修行辦道,要等到死由別人來度,沒有用的,即使做子女的對自己長輩也只能說盡一份心而已,也不要指望一定能得到什麼好處,孝順不孝順沒有關系,不要在乎別人怎麼講,而是你盡了心沒有?能把握這個原則,很多事情你都不會産生太多妄想雜念。如果一定要指望怎麼做,就有所執著了,那要是有錢還可以,要是沒有錢怎麼辦?就像現在有些人說有錢人才學佛,也是這樣造成的,還是知見、觀念上的差別。
禅門中說參學要頂門具只眼,什麼意思?不是像楊戬有叁只眼睛,在于你的腦袋瓜平常吸收一些什麼。我記得九歲時,傻傻的拿著一部金剛經去問我師父,現在可不可以學金剛經?他說好啊,我說有問題可不可以問你?…
《佛法問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