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法问答▪P10

  ..续本文上一页能来接引你,你才能去极乐世界,要用这种方式跟他讲。

  

  在他未死之前就跟他说,如果你想到第二个问题--讲了,不死呢?那不死不是更好吗?不能说讲了就是要他死掉,你管他死不死,有这种心念就不对了。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人往往在弥留状态,那份罣碍心比什么人都强,他脑袋瓜子都是罣碍,在这种情形之下怎么做?只能把他当小孩子一样,讲故事给他听,引导他。

  

  如果已经断气了,在断气八个小时之内,告诉他--什么都不要想,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好了。然后你一字一字清清楚楚地引他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么一句一句引导他,而且要念得很缓和,不要念得太快,要引导他跟着你念(如果口念不出声,但知道他意念是清清楚楚的跟随着)。就这样引导着,他就会跟着你念。你不能念两句就对他说:你不能胡思乱想、你胡思乱想就不好了,他原来的那句阿弥陀佛就会被打断。在往生的那一时刻,要连续地引导他念,最好在场的都跟着念,那八个小时是最要紧的时刻,他就会什么都不想,跟着大家一起念,会产生一种--大家都在帮助他。人临终时常会造成有的哭、有的安慰......种种混乱场面,那口气断了,你再讲什么都没有用,要讲是在未断气时讲,一旦断气了,只有念南无阿弥陀佛,其他都没有用,这是讲往生。至于往生之后,你要超度他,做什么功德,则视个人的能力、环境去做。

  

  至于西藏的这本书我还没见过,不过据我所知,西藏还没有翻译出什么经本,大部分还是用藏文;西藏喇嘛所念的经,西藏的百姓是不准念的。西藏老百姓能念的是什么?比方旗帜上面所写的,它是公开的;殿堂中喇嘛所翻一页一页的,则只有喇嘛可念。现在你们所见的中文本或......,有很多根本不准翻译的,西藏的佛教比中国的佛教还要严谨。仁波切来到台湾,甚至于什么法王来到台湾,所教的都不是出家喇嘛所学的,是教那些西藏老百姓所学的东西。以前跟各位解释过这个问题:西藏是政教合一的环境,管行政的仁波切所教老百姓的,都是怎么样干干净净,因为西藏很脏、很凌乱,所以,叫他怎样变得整齐点;因很贫穷,所以,给他希望。

  

  比如修财神法,这都是针对环境而行的教化。现在这些仁波切来到台湾,台湾的环境这么好,居然还去学那些偏远地区所学的,我不知道去学这些东西,为的是什么?所以我每提到这些事,还有人很不服气,认为人家是喇嘛,人家是法王。因为在西藏也好,青海、新疆,凡是有喇嘛所在之地,他们喇嘛学的东西绝不教在家人;在家人学的是在家的那一套,而在家的那一套,刚好是处在偏僻、落后、贫穷、凌乱的环境,所以,他们教的也就是那一套。

  

  以前跟各位讲过,现在仁波切、法王都不敢讲出来的事,比如说黄教、红教的问题。红教起于莲华生尊者的时代,以后因为戒行不庄严,改为黄衣,大家穿的是黄色的,称黄教。至于白教在西藏是负责治安,好像我们的警察宪兵,这些人穿白衣;还有花衣,那就好像我们的清洁队员,事实上他是卫生单位、卫生机构,不是什么「教」,是什么「衣」,而现在呢?都把它当成什么教,甚至还冒出有什么「黑教」的,这在台湾笑话很多。为什么西藏本身不讲出这些东西来?任何一个地区有它的一些神秘色彩,这些神秘色彩,对老百姓有帮助的话,就不能公开对别人说他们是专门对这些人,如果公开的话,恐怕连他们的老百姓都不想学了。真正想学喇嘛法,只有一个机会,出家,去学喇嘛,他才会收你,教你出家法,就是喇嘛学的法,否则的话,没有机会。

  

  

  客问:从事护理工作者,应该如何帮助临终的病人?

  

  师答:以从事护理工作的学佛者而言,必须先考量对方的宗教信仰,不能将每个病人当成佛教徒。若对方没有信仰,跟他说佛法,让他起烦恼,也是不慈悲。各种宗教,最好都能涉猎,才能依其不同的信仰帮助他;否则不能达到帮助对方的利益,反而会伤害病人。助人本须善巧方便,不要以为做了就好,更要考虑到其结果是否有饶益的价值。即使在一个家庭中,也不能要求所有的成员都信佛;各人因缘本不相同,不能强求。凡事若可勉强,也就没有所谓业、因缘、因果等问题了。我们能做到的,便是以个己的行为修养去感化、影响家人。

  

  

  客问:老一辈人交代晚辈,他往生后不可以火化,如果火化而未入土为安,其后代会不会受影响?

  

  师答:我们一定要了解,人活着是人的想法,真正死了,尤其在未投胎中阴身之时,可能会赞成,才知道过去想法是错的,为什么?因为中阴身具备五神通,这五神通只有中阴身时有,往往所体会、感受到的与活着时不同。人有一种潜在的能力,这种能力在中阴身时可以表现出来,反而活着时被现实所掩盖住。如果人死了,未投胎之前的中阴身没有这一些条件的话,就不能转识,会停顿在那里,因为没有一种动力嘛!这种动力就是业的力量,比原来活着时淡化。又往生快的话,根本想这些都来不及,所以为什么死了之后,投胎最快六小时,最慢四十九天;时间愈慢,表示人的业障愈重,因为转识投胎愈快表示业愈轻(最重的如地狱众生等除外)。一般人会想,怎知其投胎快或是慢?在中国的佛教,自古以来有很多这方面的记载,第一是身体比较柔软,再则肤色不会变得很快,是慢慢变的,然后是某一些部分还保持某种温度,这种现象通常是业障比较轻;如果一死就很难看,或眼睛都闭不上,反正有一些看起来不好看的,就是业障比较重。

  

  

  客问:什么是恶死?什么是坏死?

  

  师答:恶死与坏死很少人能把握,分别在那里?一是不由自主的死,死得很不好,这种大部分是「坏死」;此外于活着时,已经不由自主,因酒或是情绪恶劣、烦闷、忿怒等,在不正常的情形下,如果死了,就是「恶死」。很多人分不清坏死、恶死,反正死得难看者,一定业障重,过去都是做的不好;其实在人的世界,有很多并不是自己能作得了主,如发生车祸,已够小心,结果还是发生了,在这情形下,可能死得并不好看。又如超车、喝醉酒驾车、吃安非他命,或生气、不平衡状态下死得不好,的确是恶死。像过去有位续祥法师,从寺院下山,要过火车铁道,遇上载货火车经过,他站在铁道旁等火车过去,正巧穿的长衫飞扬起来,刚好被铁钩卷去,拖了三百公尺,死得面目全非,这是不由自主发生的事,而他自己是心平气和的,很多人说这和尚怎样不好,那时我向他们说这是坏死,不是恶死。

  

  

  客问:我有一个朋友车祸往生了,在台中医院,医院找助念团助念几小时以后,他的眼睛张的大大的,送到市立殡仪馆冰了十二天,在火葬那一天,眼睛还是大大的。

  

  师答:要了解,助念不是一般人所说的,当某人快死了,找几个人帮他助念,就一定有效。因助念第一个本身必须已皈依三宝,至少是三宝弟子,这是一个基本的条件,否则不如法。第二个在助念的时候,除了他本身皈依三宝外,助念的人本身的起心动念是不是清净?如果说是不得已,人家拉我来的,就帮他一起念吧!那就没有效了。

  

  在这里还要告诉各位,助念并不能够帮助亡者到西方极乐世界,除非他活着的时候,本来就是修弥陀净土、持念阿弥陀佛。在临死的时刻,人的感情很脆弱,放不下,所以,要有人助念,助念是帮助他提起正念、不要迷失,也就是说你原来的本意想干什么,在这时候提起你的正念,帮助临死的人提起正念。

  

  至于你说眼睛,我们概念的说,关系到父亲跟子女之间的感情问题怎么样?对子女的期望有没有满足他?或者平常他对儿女的期望就很执着,觉得都不理想,一定有他的问题存在,在这种情况之下,通常最好找一位戒相庄严、有修行的法师,帮他开示,就可以很快把眼睛闭起来。我刚说过,助念不一定能够怎么样,不妨找讲堂的师父帮忙,至少让他的儿女安心,就像台湾民俗,有一种叫牵亡,做儿女的可以花钱买人家来哭,那没有用的,并不表示花了钱、请了人,就会有效。

  

  

  客问:请问师父,人往生的时候,是不是可以从亡者的相状,得知他是到善趣或者是恶趣?

  

  师答:要分两方面看,一方面他本身是不是学佛的人?如果是学佛的人,假使他是修弥陀净土,要了解通常人在生命结束的一剎那,一定是内部所有的活动情况都静止,而这静止的时间有长有短,身体会变的冷硬,一定有此现象,如果他在这一生中,修行办道都很认真、很精进,而且本身为人处世都很善良,往往很快就能恢复身体的柔软性。如果不是学佛的人,就在乎他的行为造作,比如坏事做的多,或好事做的多,还要看他是怎么样死的?比如怨恨而死,看了很可怖;如果死的很自在,当然很安详,看起来自然不一样,要在这上面分别的话,我告诉各位,花这个脑筋还不如好好的学佛。

  

  

  客问:请问师父对新的亡者,家属要如何做对他帮助最大?

  

  师答:没有一定要怎么做,反正一句话,活着的时候不好好修行办道,要等到死由别人来度,没有用的,即使做子女的对自己长辈也只能说尽一份心而已,也不要指望一定能得到什么好处,孝顺不孝顺没有关系,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讲,而是你尽了心没有?能把握这个原则,很多事情你都不会产生太多妄想杂念。如果一定要指望怎么做,就有所执着了,那要是有钱还可以,要是没有钱怎么办?就像现在有些人说有钱人才学佛,也是这样造成的,还是知见、观念上的差别。

  

  禅门中说参学要顶门具只眼,什么意思?不是像杨戬有三只眼睛,在于你的脑袋瓜平常吸收一些什么。我记得九岁时,傻傻的拿着一部金刚经去问我师父,现在可不可以学金刚经?他说好啊,我说有问题可不可以问你?…

《佛法问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观行法要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