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百業經(索達吉堪布 口譯)▪P60

  ..續本文上一頁一些本國人還不知此事,應該讓他們與您一同去朝拜世尊。”說畢不見。國王決定按天人的指點行事,大赦天下,通告舉國臣民之後率衆前去拜見世尊。影勝國王見所率的如海人群,又思及自己的相貌極爲莊嚴,生起傲慢心自以爲很了不起。佛已照見其心,即幻變五百個同他一樣的國王安坐佛前聞佛說法。影勝國王來到佛前表面上也比較恭敬,脫下頂飾、寶傘、寶劍、花鞋等國王嚴飾置于一旁,親自去拜見釋迦牟尼佛。當他見到五百多位國王在那裏聞受佛法時貢高我慢之心刹那消失,覺得釋迦牟尼佛非常了不起,竟然攝受了如此衆多與自己同等的國王。他想應該在世尊前說出自己的名字,否則世尊可能不認識大名鼎鼎的影勝國王,便在世尊前恭敬頂禮陳白叁次:“世尊,我是曼嘎達城的影勝大國王……”世尊說:“影勝國王,請入座。”國王入座後,他的臣民有的在世尊足下頂禮,有的對世尊作各種供養,有的合掌祈請,有的遠遠看著佛陀,有的對世尊生起很大歡喜心,有的看見世尊座下的當傑迦葉和大迦葉時考慮在哪一位前求法。世尊觀知後問當傑迦葉:“你爲何舍棄以往的火供 和各種外道行爲

  ”“世尊,若不舍棄,仍舊如前貪執終究無法製止非法,對世間的一切貪執于自己今生沒有很大意義。世尊的教法中有殊勝的對治貪執的方便法和智慧,所以我舍棄以前的一切行爲。”世尊贊曰:“如是,你以前的神通和神變如何,今可顯示一下。”當傑迦葉即入火瑜伽定 ,刹那間在空中行、住、坐、臥,上身燃火、下身降水,上身降水、下身燃火等,身放白、紅、藍等各種光,之後在世尊足下恭敬頂禮說:“世尊,您是我的本師,我是您的聲聞。”世尊說:“當傑迦葉,你是我的聲聞,我是你的本師。”曼嘎達的人們覺得世尊非常不可思議,當傑迦葉真是世尊弟子,他們對世尊生起更大信心。影勝國王及其臣民亦複如是,皆于世尊前皈依,祈求傳法。世尊爲他們傳授了有關五蘊皆空、無我 (Anatman)我所 (Mama—kara)、十二緣起的順行逆行等諸多教言【藏經中有廣講】。影勝國王及其臣民、八萬天子等都得無垢法要,影勝國王真實了知正法的意義,遠離一切疑惑,得到不可思議的智慧,于世尊足下恭敬頂禮祈求:“世尊,我已得聖者之位,誠心誠意皈依叁寶,願在有生之年常爲優婆塞恭敬承侍您,並供養衣食藥物等一切資具,請世尊和僧衆慈悲前來應供。”此後世尊名聞遐迩。

  

  諸比丘啓問:“世尊,以何因緣影勝國王、八萬天子、曼嘎達的婆羅門及施主等臣民皆皈依得到殊勝法益 ,以此因緣世尊名聲遠揚世界

  祈請開示。”世尊告曰:“不僅現在,以前也是影勝國王、八萬天子、曼嘎達的婆羅門及施主臣民依靠我得到四禅五通並奉行十善,以此緣起我亦名揚世界。

  

  昔日俱住城方主國王執政,舉國上下安甯祥和,無诤無害,人民安居樂業,國王如理如法地治理國家。王妃十月懷胎生下一個相貌莊嚴的太子,國王王妃爲之舉行了隆重的誕生儀式,取名塵。小太子塵由八位保姆精心照料喂養,他如海蓮般地迅速成長起來,長大後學習並精通了文字等世間五明。國王一得力大臣名爲遍入,具有超人的智慧及方便,國王的大小事務均由他來處理,所作所爲深得人心且爲衆人恭敬。他的妻子生下一個莊嚴的孩子,取名火護,精心喂養。火護長大後學習並精通世間的十八種學問,遍入大臣囑咐他按照自己的行爲忠心承侍國王。火護聽從父言,與太子如影隨形,不離左右。遍入大臣去世後國王非常痛苦憂傷,太子問父王何以如此,國王痛心地說:“父王的事業主要依靠遍入這位得力大臣,如今他與世長辭。”“父王不必如此憂傷,遍入大臣雖已謝世,但其子火護的人格、能力各方面絲毫不遜于父,若讓他助政則不必擔憂事業的宏展。”國王聞言心下大慰,即任命火護繼承父業以佐朝政:“今朕將一切國事委托于你。”火護遵命。國王將王位禅讓給太子塵,不久國王駕崩。一日塵王對重臣火護說:“你我之父相繼辭世,希望你很好地配合朕大展宏圖。”火護大臣應命,此後稱爲遍入火護,火護之名逐漸隱沒,君臣和合共同治理朝政,國家太平興盛。塵王的六個弟弟要求各自割地爲王,塵王命火護大臣將自己的國土分出六份給六位王弟,火護遵命奉行,他們各據一方自立爲王。世人因火護非常慈悲,故把他視如遍入梵天一樣亦常如此稱呼他。遍入火護一直揣摩自己該怎麼做,後來想到老婆羅門和上師的教言中說,在夏季四個月中修四無量心,能修成梵天位,梵天亦將親自降臨,便去國王前祈求:“陛下,臣欲閉關四個月修持梵天,期間事務可否請人代爲處理

  ”開明的塵王毅然開許。火護返家專修慈悲喜舍四無量心,久後,周圍一片光芒,梵天果真親自降臨。他稀疑地問:“您是什麼人

  ”“我是你修持的梵天,若有世間的疑問盡管問我,我都爲你解答。”“請問修成人間梵天需要什麼條件

  ”“只需要斷除人間不淨的障礙。”“何爲人間不淨的障礙

  ”“即大妄語、生貪心、嗔心、愚癡心、妄想和吝啬等無明煩惱,斷除此等將來可修成梵天。”說畢不見。火護思維梵天所言,認爲在家裏修持不方便,自己有生之年,應該去寂靜處精進修持梵天。

  

  塵王得知遍入大臣出家之念,親自拜谒,在他前面恭敬頂禮。遍入大臣告訴塵王:“希望陛下以後好好治理國家。現在我對一切權勢都毫無興趣。”塵王懇切要求:“愛卿,是塵王我沒滿您的願還是有人從中作害于您

  不然您爲何不願助我輔政

  ”“既非您未滿我願亦非有人從中作害于我,只是我聽了天人的忠言相告才如是決定。”國王問知火護在修大悲禅定 時所得之應斷人間不淨障的教言後問道:“如果您真想出家,能否等七年後太子長大,我將王位禅讓給太子後一起出家

  ”“您有這個發心很好,但是凡夫人貪欲增長,七年以後您不一定能出家。”“如果您覺得七年太久,我可以提前出家。”“您現在出家最好。”遍入大臣又對另外六個侯國君王說:“我現在准備去寂靜之地剃除須發,穿上僧衣,舍俗出家,您們意下如何

  ”六位侯王說:“待七年小王子能治理朝政時,我們隨您一起出家。”“七年肯定不行,因爲世間人享受妙欲增長貪心,享受財富增長慢心,生死無常,死亡何時到來自己很難把握,所以七年太久。”“六年行不行

  ”“不行!”“五年、四年、叁年、二年、一年

  ”“不行!”“七個月、六個月、五個月、四個月、叁個月、兩個月、一個月怎樣

  ”“不行!”“那麼七天、六天、五天、四天、叁天、兩天、一天呢

  ”遍入大臣說:“享受財富增長驕慢,生死無常,最好盡快出家。”六位侯王說:“七天也太長,那我們今天就出家吧。”他們當即禅讓王位,對各自手下的大臣、四十美女、五百婆羅門、車夫、大勇士、大施主、大婆羅門等宣布:“我今天與火護大臣一起出家,你們意下如何

  ”“我們亦願跟大臣一起出家。”火護大臣說:“我隨喜你們都決定出家的功德。”他們各自將事務安排妥當,廣作布施,剃除須發,身著僧衣,詣寂靜之地結茅安住,精進修持得四禅五通,具大神變。後來塵王也率十萬眷屬在遍入大臣前出家,遍入大 臣爲他們傳相應之法,他們精進修持,皆得四禅五通。遍入大臣成爲他們的上師,弟子們都稱其爲“遍入尊者”、“遍入大師”。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

  當時的遍入尊者就是現在行持菩提的我,塵王就是現在的影勝國王,十萬眷屬就是現在的八萬天子和曼嘎達的婆羅門施主臣民。當時他們依靠我得到四禅五通,令我名聲傳遍世界,今影勝國王及八萬天子等也是依靠我而得到殊勝果位,亦令我名揚世界。”

  

  (123)诤 者

  ——世尊調和 得證聖果

  一時,佛在舍衛城。城內有許多人互說過失,鬥爭不合。

  我等大師、如來正等覺釋迦世尊具二智慧等無量功德,時時刻刻觀照著一切衆生的苦樂,即便是波浪離開大海,佛陀對衆生的大悲心刹那也不會離開。世尊垂憫這些衆生,觀知調化他們的機緣已成熟,即著衣持缽入城化緣。衆人遠見世尊叁十二相,生起很大歡喜心迎請贊歎:“世尊,善來!世尊,善來!”世尊告曰:“你們不要互相诤鬥,應該向另外一個敵人鬥爭。”他們疑惑不解:“世尊,我們應該向哪個敵人鬥爭

  ”世尊告訴他們:“你們若有能力,當與煩惱作鬥爭。”隨即宣說對治煩惱的相應妙法。聞此,衆人嗔火頓熄,蒙佛法之加持,以智慧金剛摧毀薩迦耶見,獲證預流果位,之後在世尊前恭敬頂禮再叁祈求出家受持比丘戒。世尊以“善來比丘”的方便言詞爲他們授予比丘戒,複傳教言。他們精進修持,滅盡煩惱,得證羅漢果位,遠離叁界輪回的一切疑惑,現前黃金和牛糞等同、虛空和手掌無別的境界,諸天人贊歎他們的功德。

  

  時諸比丘啓問:“世尊,以何因緣這些人先互相诤鬥,後來得佛調和獲證究竟果位

  願爲演說。”世尊告曰:“不僅是現在,以前我也曾調和他們,令其獲得四禅五通。昔日一婆羅門爲衆婆羅門發放布施互相産生一些矛盾,附近一位有五百眷屬的仙人,平息爭論,調和矛盾,之後對他們宣說相應妙法,使他們滅盡嗔恨的煩惱。他們對仙人極其恭敬,並于仙人座下出家精進修持,獲得四禅五通。諸比丘,你們是怎麼想的

  當時的仙人即今現證菩提的我,婆羅門即此得聖果的婆羅門,當時我調和他們之間的矛盾使其得到四禅五通,現在我調和他們使其得到聖果。複又他們曾在人天導師、如來、正等覺迦葉佛教法下出家,終生持戒,諸根調伏,故今在我教下出家而獲解脫。”

  

  (124)惡 龍

  ——惡願害人 得佛調化

  一時,佛在舍衛城。勝光國王手下一位大臣因觸犯重罪而被沒收全部家産關進監獄。他在獄中無衣無食,饑寒而死,臨終時發了一個惡願:願下一世變成一個惡劣夜叉報複舍衛城的人。以其願…

《百業經(索達吉堪布 口譯)》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