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坐花志果·果報錄 上(清·汪道鼎著)▪P17

  ..續本文上一頁了。老先生走了之後,張生私下想,拿這些錢去應試,能否成功沒有把握,有點渺茫。不如用這錢買米買柴,可以半年不愁凍餓,便不想去了。但又顧慮如何對老先生回話。正在躊躇,拿不定主意之時,聽到有人敲門,打開一看,是老先生和一位青年人又來找,對張生說:“這位就是我東家,爲先生高義所感動,早想報答!聽說先生要去趕考,想到先生留有家眷,生活困難。謹備二十金,白米四石奉贈,以解先生後顧之憂。”張生大喜過望,立即搭便船趕往金陵應試。揭榜,果然考中。老先生又和店東家來贈送進京赴試的路費,竟聯捷中了進士,官位做到了觀察使。

  【正文】坐花主人曰:“一念之善,足蓋百愆。出餓鬼而登祿籍,何其捷也!豈非天道無成見,惟視其人之自取乎?雖然張之能爲此,亦其素性豪邁,樂周貧乏,尚有善根耳!豈世之龌龊訟師,助強淩弱,锱铢必較者〖锱铢,音資朱,細微之謂;較,計也。〗所可同日而語哉?”

  【譯文】坐花主人說:“一念之善足以抵銷百惡。靠一念善而超出餓鬼登上祿籍,多麼的快捷!這不正昭示人們天道之理並非一成不變,而重在自己的抉擇取舍嗎!雖然如此,象張生這樣能作到見巨利而不貪,亦是他一貫性情豪邁,樂于周濟貧困的善根所致!比起那些心地肮髒,助強淩弱,分毫必較幫富人打官司的人,能與之相提並論的嗎?!”

  十九、一洋致富

  貧猶周急富之基 誠厚方能格外夷

  倘使不如翁德大 拾金倍蓰亦何裨

  【正文】劉翁,上杭人。少誠笃,不能爲诳語。雖貧,甚好周人急。弱冠失怙恃〖冠,音貫。怙恃,音戶寺。(禮記)二十曰弱冠。(詩經)無父何怙,無母何恃。(按)失怙恃,父母俱亡之謂。〗,無策自振。有戚爲粵東某令,將往依之。貨屋得數十金而行〖貨,猶賣也。〗。

  【譯文】劉老先生,上杭人。少年時就誠懇老實,從來不會說假話。雖然家裏貧窮,卻好周濟急難之人。二十歲就死了父母,沒有辦法自立。他有一位親戚在廣東作縣令,想前去投靠,就賣掉房子,得了數十金,動身前往。

  【正文】至江西,遇一同鄉友。落魄不得歸〖(史記郦生傳)家貧落魄。(按)落魄,猶言潦倒也。〗,將賣其子爲人仆。翁憫之,以己金分半予之。及翁至粵,戚已前殁,妻子輿柩歸矣〖輿,載也。〗!翁寄居逆旅〖逆旅,注詳湯封翁篇。〗,進退維谷〖句出詩經。(注)谷,窮也。〗,遂病。館人憫其少年孤客〖(孟子)館人求之弗得。(按)館人,客舍主人也。〗,爲之延醫調治。病雖愈,而囊無一錢,不能作歸計,且無以償館人。自念四海一身,無所系戀,不如自盡以了余生,遂出五羊城〖(番禺雜記)廣州昔有五仙,騎五羊而至,遂名五羊城。〗。至珠江寂處〖寂,音及,靜也。珠江在廣州府城南。〗,俯瞰洪波〖瞰,音看,視也。〗,聳身欲擲〖欲擲,猶言欲跳也。〗。

  【譯文】來到江西,遇到一位同鄉友人,潦倒落魄,因無力返回家鄉,准備把兒子賣給人家作仆役。劉先生十分同情,把自己帶的錢分了一半給他。等他抵達廣東,親戚在他來之前就死了,妻子已扶送靈柩回老家了。先生寄居旅棧,進退無路,焦急之下病倒了。客棧的人憐憫他年少孤苦,爲他請醫調治。病雖痊愈,但已身無分文,根本無力回家,也不能償還客棧的房錢。心想自己孑然一身,漂流四海,沒有什麼牽挂,不如自盡以了余生。就走出五羊城,來到珠江邊一個無人之地,低頭望著滾滾江水,正想聳身跳下去。

  【正文】忽見江岸有光燦然,即而視之,番銀一元。心念:“江岸安得有遺金?殆天未欲絕我也!”因念粵中標場,以一博叁十,曾于店中見報帖,言今日有標場叁處,不如往博。勝則歸計可成,否則仍從叁闾大夫遊〖楚屈原爲叁闾大夫,谏君被逐,五月五日,懷石自投于汨羅江而死。(按)從叁闾大夫遊,即投江之謂。〗。計亦良得,遂急返至洋行街。遇館人,邀之同往,竟得彩。館人曰:“此去不遠,尚有一局。”複同往,又得彩。遂入城。距店半裏許,過一巨室,見人連袂而入〖袂,音昧,袖也。連袂而入,猶言成群而入也。〗。趨詢之,亦設標者。複偕往,傾囊注之,則又得彩。叁戰叁捷,獲金二萬余,大喜過望。歸寓,告館人曰:“我孤貧遠客,幾成餓殍〖殍,音莩,音漂。(孟子)途有餓莩。(注)莩,餓死人也。〗。賴君之賜,得致此金。今擬不複東歸,立家于此。如能獲利富厚,與君共之。顧何業最善?”館人謝曰:“得金自由命定,某何敢貪天之功?君如欲立家於此,現有兩洋雜貨行將易主,若以兩萬金售之,獲利甚重。”翁從之。悉以委館人,館人亦誠信可倚。於兩洋雜貨之外,兼事居積〖凡貸賤買貴賣,謂之居積。〗,凡所營謀,無不數倍其息。不十年,擁資數十萬,且盡識外夷之商於粵者。

  【譯文】忽然眼前亮光一閃,走近一看,是一塊銀元。心想:“江岸邊哪來失落的銀元,大概是老天不想絕我吧!”就想起廣州城中的標場(賭場),以一押叁十,他曾在客棧見到過這種報帖(宣傳廣告單),說是今天有標場叁處。不如去賭他一回,贏了,回家的計劃就可實現,輸了,再跟叁闾大夫屈原老夫子去!這主意不錯!就急忙返回洋行街,恰好遇到客棧的主人也去,就相伴前往。竟然得了彩。客棧主人說:“離這兒不遠,還有一局!”又一同前去,又得了彩。接著進城,來到離店有半裏路的地方,從一大樓旁經過時,見人成群結隊往裏走。上前打聽,也是設標場。就一起走進去,把全部錢都押上,又得彩。叁戰叁捷,得到二萬多金。劉生大喜過望,回到客棧,對主人說:“我孤身一人,遠遊他鄉,貧困潦倒,幾乎餓死。幸虧有賴你的恩賜,才得了這些錢。現在我不想回老家了,就在這裏安家立業,如果我能發富,和你對半分紅。你看我該做什麼生意最好!”客棧主人說:“得這麼多錢,是你命中注定該得。我怎敢冒認上天的恩賜!先生如果想在此立業,現在正有兩家洋雜行要出售,若用兩萬金買下來,獲利很可觀。”劉生聽從了店主的意見,一切委托他去辦理。店主也很誠信可靠,除買下兩洋雜行外,又同時兼做賤買貴賣的倒貨生意。他所做的一筆筆買賣,都是獲利數倍。不到十年,已擁有資産數十萬,並且結識了所有外國來廣東作生意的商人。

  【正文】翁固至誠君子。與人交,無城府〖(宋史傅堯俞傳)堯俞厚重寡言,遇人不設城府,直行不欺。(按)無城府,謂以直道待人,不設提防也。〗,無宿諾〖諾,應辭也。(論語)子路無宿諾。(注)宿,留也,急于踐言,不留其諾也。〗。而又明爽善決事,遇人有急難,求之無弗應,夷商皆信服之。會是年洋貨大賤,各洋行皆滯銷。有關姓洋行虧本,負客金數百萬。其行有夷商二,運貨四船至粵,久未開艙,而本國信來速之歸。欲寄貨于行,慮爲所侵蝕〖蝕,音食。(漢書韋昭注)虧敗曰蝕。〗。計惟翁誠實可恃,商之通事。某某者,翁之店鄰,嘗以逋官錢系獄〖逋,音哺平聲。(正韻)逋,久也。凡久負官物,亡匿不還,皆謂之逋。〗。責比狼藉〖狼藉,注詳十金篇。(按)此謂血肉狼藉。〗,將盡鬻妻女以償〖鬻,音育,賣也。〗。有繩其女于翁者〖(左傳)蔡侯繩息妫以語楚子。(注)繩,譽也。(按)繩者,稱譽其美也。〗,翁聞之,出錢爲之盡償官逋。某出書券,攜女以獻。翁折券而歸其女,一家團聚。某感之次骨〖(史記杜周傳)內深次骨。(注)次,至也。(按)次骨,猶言深也。〗,方無階以報〖階,猶由也。〗。聞商言力聳之,遂至翁肆以語翁。翁驚曰:“君貨四船值甚巨,傾吾家不及十分之一。設有虧缺,何以償君?”夷商曰:“公第取之,叁年後來收而值,何如?”翁時雖擁厚資,尚未有室,聞叁年約,艴然曰〖艴,音拂,注詳十金篇。〗:“吾無家于此。雖問心不敢負人,然人事難知。設叁年中有意外變,兩君何處取償?”夷商見其不可固與之。時舊館人爲之司出入,亦夷人所信,強之居間。估其值,得百余萬金,僅付十萬金,余期叁年,共立合同,交易遂成。不兩月,西洋以構兵故,洋船均不至,洋貨騰貴。翁售其貨,利市叁倍〖(易經)爲近利市叁倍。(按)利市,猶言利息也。〗。與館人謀儲其本〖儲,音除,猶藏也。〗,馀以營運。日益富,粵之富家大族爭婚之。遂取妻置産,享用埒王侯〖埒,音勒,等也。〗。而翁益誠謹忠厚,廣施與,人多沾其惠。

  【譯文】劉生本來是誠信君子。與人交往,沒有城府,以直心相待,有諾必踐。同時又明朗爽快,善于決斷,遇人有急難,凡有所求,他都必應,所以外商都信得過他。恰好這一年洋貨大跌價,各個洋貨行都滯銷。有一位姓關的開的洋行虧本,欠債數百萬,這個洋行有二家外國供貨商,運來了四船貨抵達廣東,一直沒有開艙。而本國又來信,催他們快回。他們想把貨物寄存在關姓洋行裏,又怕被他侵吞。想到劉先生誠實可靠,就與通事(翻譯)商洽。這位通事恰是劉先生所開店鋪的近鄰,從前曾因久欠官府稅銀而被捕入獄,打得遍體鱗傷無可奈何之際,准備賣掉妻女以還官債,有人就向劉先生介紹此女。先生聽說,就替他家償清了全部官債。這位通事出獄後,寫好契約帶上女兒去找劉先生,求他收下女兒。劉先生把契約撕碎,並把女兒還歸他。一家得以團聚,因此感恩戴德,刻骨銘心,但一直找不到機會報答。這一回聽到外商之意,就極力促成,馬上帶著外商來到劉先生店鋪,將消息通報了。劉先生一聽,就驚傻了,說:“先生這四船貨的價值太大了,把我的家産全部算上,也不及其十分之一。一旦有了虧損,用什麼來償還!”外商說:“先生先收下貨物,叁年以後我們來取本錢,如何?”劉先生當時雖擁有一大筆資産,但還沒有成家,聽說叁年之約,就生氣說:“我在這裏沒有家室,雖然我問心不敢有意辜負別人,但人事滄桑難以預料。如果叁年之中出了意外變故,你們兩位到哪裏去取本錢呢?!”外…

《坐花志果·果報錄 上(清·汪道鼎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