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坐花志果·果报录 上(清·汪道鼎著)▪P17

  ..续本文上一页了。老先生走了之后,张生私下想,拿这些钱去应试,能否成功没有把握,有点渺茫。不如用这钱买米买柴,可以半年不愁冻饿,便不想去了。但又顾虑如何对老先生回话。正在踌躇,拿不定主意之时,听到有人敲门,打开一看,是老先生和一位青年人又来找,对张生说:“这位就是我东家,为先生高义所感动,早想报答!听说先生要去赶考,想到先生留有家眷,生活困难。谨备二十金,白米四石奉赠,以解先生后顾之忧。”张生大喜过望,立即搭便船赶往金陵应试。揭榜,果然考中。老先生又和店东家来赠送进京赴试的路费,竟联捷中了进士,官位做到了观察使。

  【正文】坐花主人曰:“一念之善,足盖百愆。出饿鬼而登禄籍,何其捷也!岂非天道无成见,惟视其人之自取乎?虽然张之能为此,亦其素性豪迈,乐周贫乏,尚有善根耳!岂世之龌龊讼师,助强凌弱,锱铢必较者〖锱铢,音资朱,细微之谓;较,计也。〗所可同日而语哉?”

  【译文】坐花主人说:“一念之善足以抵销百恶。靠一念善而超出饿鬼登上禄籍,多么的快捷!这不正昭示人们天道之理并非一成不变,而重在自己的抉择取舍吗!虽然如此,象张生这样能作到见巨利而不贪,亦是他一贯性情豪迈,乐于周济贫困的善根所致!比起那些心地肮脏,助强凌弱,分毫必较帮富人打官司的人,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吗?!”

  十九、一洋致富

  贫犹周急富之基 诚厚方能格外夷

  倘使不如翁德大 拾金倍蓰亦何裨

  【正文】刘翁,上杭人。少诚笃,不能为诳语。虽贫,甚好周人急。弱冠失怙恃〖冠,音贯。怙恃,音户寺。(礼记)二十曰弱冠。(诗经)无父何怙,无母何恃。(按)失怙恃,父母俱亡之谓。〗,无策自振。有戚为粤东某令,将往依之。货屋得数十金而行〖货,犹卖也。〗。

  【译文】刘老先生,上杭人。少年时就诚恳老实,从来不会说假话。虽然家里贫穷,却好周济急难之人。二十岁就死了父母,没有办法自立。他有一位亲戚在广东作县令,想前去投靠,就卖掉房子,得了数十金,动身前往。

  【正文】至江西,遇一同乡友。落魄不得归〖(史记郦生传)家贫落魄。(按)落魄,犹言潦倒也。〗,将卖其子为人仆。翁悯之,以己金分半予之。及翁至粤,戚已前殁,妻子舆柩归矣〖舆,载也。〗!翁寄居逆旅〖逆旅,注详汤封翁篇。〗,进退维谷〖句出诗经。(注)谷,穷也。〗,遂病。馆人悯其少年孤客〖(孟子)馆人求之弗得。(按)馆人,客舍主人也。〗,为之延医调治。病虽愈,而囊无一钱,不能作归计,且无以偿馆人。自念四海一身,无所系恋,不如自尽以了余生,遂出五羊城〖(番禺杂记)广州昔有五仙,骑五羊而至,遂名五羊城。〗。至珠江寂处〖寂,音及,静也。珠江在广州府城南。〗,俯瞰洪波〖瞰,音看,视也。〗,耸身欲掷〖欲掷,犹言欲跳也。〗。

  【译文】来到江西,遇到一位同乡友人,潦倒落魄,因无力返回家乡,准备把儿子卖给人家作仆役。刘先生十分同情,把自己带的钱分了一半给他。等他抵达广东,亲戚在他来之前就死了,妻子已扶送灵柩回老家了。先生寄居旅栈,进退无路,焦急之下病倒了。客栈的人怜悯他年少孤苦,为他请医调治。病虽痊愈,但已身无分文,根本无力回家,也不能偿还客栈的房钱。心想自己孑然一身,漂流四海,没有什么牵挂,不如自尽以了余生。就走出五羊城,来到珠江边一个无人之地,低头望着滚滚江水,正想耸身跳下去。

  【正文】忽见江岸有光灿然,即而视之,番银一元。心念:“江岸安得有遗金?殆天未欲绝我也!”因念粤中标场,以一博三十,曾于店中见报帖,言今日有标场三处,不如往博。胜则归计可成,否则仍从三闾大夫游〖楚屈原为三闾大夫,谏君被逐,五月五日,怀石自投于汨罗江而死。(按)从三闾大夫游,即投江之谓。〗。计亦良得,遂急返至洋行街。遇馆人,邀之同往,竟得彩。馆人曰:“此去不远,尚有一局。”复同往,又得彩。遂入城。距店半里许,过一巨室,见人连袂而入〖袂,音昧,袖也。连袂而入,犹言成群而入也。〗。趋询之,亦设标者。复偕往,倾囊注之,则又得彩。三战三捷,获金二万余,大喜过望。归寓,告馆人曰:“我孤贫远客,几成饿殍〖殍,音莩,音漂。(孟子)途有饿莩。(注)莩,饿死人也。〗。赖君之赐,得致此金。今拟不复东归,立家于此。如能获利富厚,与君共之。顾何业最善?”馆人谢曰:“得金自由命定,某何敢贪天之功?君如欲立家於此,现有两洋杂货行将易主,若以两万金售之,获利甚重。”翁从之。悉以委馆人,馆人亦诚信可倚。於两洋杂货之外,兼事居积〖凡贷贱买贵卖,谓之居积。〗,凡所营谋,无不数倍其息。不十年,拥资数十万,且尽识外夷之商於粤者。

  【译文】忽然眼前亮光一闪,走近一看,是一块银元。心想:“江岸边哪来失落的银元,大概是老天不想绝我吧!”就想起广州城中的标场(赌场),以一押三十,他曾在客栈见到过这种报帖(宣传广告单),说是今天有标场三处。不如去赌他一回,赢了,回家的计划就可实现,输了,再跟三闾大夫屈原老夫子去!这主意不错!就急忙返回洋行街,恰好遇到客栈的主人也去,就相伴前往。竟然得了彩。客栈主人说:“离这儿不远,还有一局!”又一同前去,又得了彩。接着进城,来到离店有半里路的地方,从一大楼旁经过时,见人成群结队往里走。上前打听,也是设标场。就一起走进去,把全部钱都押上,又得彩。三战三捷,得到二万多金。刘生大喜过望,回到客栈,对主人说:“我孤身一人,远游他乡,贫困潦倒,几乎饿死。幸亏有赖你的恩赐,才得了这些钱。现在我不想回老家了,就在这里安家立业,如果我能发富,和你对半分红。你看我该做什么生意最好!”客栈主人说:“得这么多钱,是你命中注定该得。我怎敢冒认上天的恩赐!先生如果想在此立业,现在正有两家洋杂行要出售,若用两万金买下来,获利很可观。”刘生听从了店主的意见,一切委托他去办理。店主也很诚信可靠,除买下两洋杂行外,又同时兼做贱买贵卖的倒货生意。他所做的一笔笔买卖,都是获利数倍。不到十年,已拥有资产数十万,并且结识了所有外国来广东作生意的商人。

  【正文】翁固至诚君子。与人交,无城府〖(宋史傅尧俞传)尧俞厚重寡言,遇人不设城府,直行不欺。(按)无城府,谓以直道待人,不设提防也。〗,无宿诺〖诺,应辞也。(论语)子路无宿诺。(注)宿,留也,急于践言,不留其诺也。〗。而又明爽善决事,遇人有急难,求之无弗应,夷商皆信服之。会是年洋货大贱,各洋行皆滞销。有关姓洋行亏本,负客金数百万。其行有夷商二,运货四船至粤,久未开舱,而本国信来速之归。欲寄货于行,虑为所侵蚀〖蚀,音食。(汉书韦昭注)亏败曰蚀。〗。计惟翁诚实可恃,商之通事。某某者,翁之店邻,尝以逋官钱系狱〖逋,音哺平声。(正韵)逋,久也。凡久负官物,亡匿不还,皆谓之逋。〗。责比狼藉〖狼藉,注详十金篇。(按)此谓血肉狼藉。〗,将尽鬻妻女以偿〖鬻,音育,卖也。〗。有绳其女于翁者〖(左传)蔡侯绳息妫以语楚子。(注)绳,誉也。(按)绳者,称誉其美也。〗,翁闻之,出钱为之尽偿官逋。某出书券,携女以献。翁折券而归其女,一家团聚。某感之次骨〖(史记杜周传)内深次骨。(注)次,至也。(按)次骨,犹言深也。〗,方无阶以报〖阶,犹由也。〗。闻商言力耸之,遂至翁肆以语翁。翁惊曰:“君货四船值甚巨,倾吾家不及十分之一。设有亏缺,何以偿君?”夷商曰:“公第取之,三年后来收而值,何如?”翁时虽拥厚资,尚未有室,闻三年约,艴然曰〖艴,音拂,注详十金篇。〗:“吾无家于此。虽问心不敢负人,然人事难知。设三年中有意外变,两君何处取偿?”夷商见其不可固与之。时旧馆人为之司出入,亦夷人所信,强之居间。估其值,得百余万金,仅付十万金,余期三年,共立合同,交易遂成。不两月,西洋以构兵故,洋船均不至,洋货腾贵。翁售其货,利市三倍〖(易经)为近利市三倍。(按)利市,犹言利息也。〗。与馆人谋储其本〖储,音除,犹藏也。〗,馀以营运。日益富,粤之富家大族争婚之。遂取妻置产,享用埒王侯〖埒,音勒,等也。〗。而翁益诚谨忠厚,广施与,人多沾其惠。

  【译文】刘生本来是诚信君子。与人交往,没有城府,以直心相待,有诺必践。同时又明朗爽快,善于决断,遇人有急难,凡有所求,他都必应,所以外商都信得过他。恰好这一年洋货大跌价,各个洋货行都滞销。有一位姓关的开的洋行亏本,欠债数百万,这个洋行有二家外国供货商,运来了四船货抵达广东,一直没有开舱。而本国又来信,催他们快回。他们想把货物寄存在关姓洋行里,又怕被他侵吞。想到刘先生诚实可靠,就与通事(翻译)商洽。这位通事恰是刘先生所开店铺的近邻,从前曾因久欠官府税银而被捕入狱,打得遍体鳞伤无可奈何之际,准备卖掉妻女以还官债,有人就向刘先生介绍此女。先生听说,就替他家偿清了全部官债。这位通事出狱后,写好契约带上女儿去找刘先生,求他收下女儿。刘先生把契约撕碎,并把女儿还归他。一家得以团聚,因此感恩戴德,刻骨铭心,但一直找不到机会报答。这一回听到外商之意,就极力促成,马上带着外商来到刘先生店铺,将消息通报了。刘先生一听,就惊傻了,说:“先生这四船货的价值太大了,把我的家产全部算上,也不及其十分之一。一旦有了亏损,用什么来偿还!”外商说:“先生先收下货物,三年以后我们来取本钱,如何?”刘先生当时虽拥有一大笔资产,但还没有成家,听说三年之约,就生气说:“我在这里没有家室,虽然我问心不敢有意辜负别人,但人事沧桑难以预料。如果三年之中出了意外变故,你们两位到哪里去取本钱呢?!”外…

《坐花志果·果报录 上(清·汪道鼎著)》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