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坐花志果·果報錄 上(清·汪道鼎著)▪P23

  ..續本文上一頁你兩人誰真誰假!”大家聽了某乙的話,都七嘴八舌議論開了,認爲老婦人不對。老婦人有口難辯,氣郁而回,實在想不通,就上吊自殺了。

  【正文】子歸殓之,不知其致死之由,痛極而病。沈綿中,夢母至曰:“明日觀前有一震兩人者,我冤可白。原金可複歸,汝盍扶病往觀之?”次日子果扶病往。日方亭午〖(孫綽天臺山賦)義和亭午。(注)亭,至也;午,日中也。〗,天氣清明。忽雲卷風號,震雷驟擊,甲與乙各持一銀包對跪而斃。乙旋複醒,向衆備言:“是日老婦托收銀後,甲起意鯨吞〖鯨,音京。(舊唐書蕭銑等傳論)大則鯨吞虎據。(按)鯨,海中大魚,口大而善吞故吞曰鯨吞。〗,與我叁七分用,不虞其共幹天怒也。冥司以起意由甲,特免我死罪,命我對衆宣揚,並令將原銀交還氏子,但不知其人姓名,奈何?”時有知其事者,指氏子謂曰:“是非失主乎?”子對衆收其銀而歸。呈之靈幾一恸〖恸,音洞,痛哭也。〗,而病爽然若失。乙臥床半年始能起,一手一足皆折,終身殘廢。

  【譯文】兒子回來,見母親已自缢身亡,又不知是何原因,悲痛無比,只好將母殓葬。遭此突然意外,又無處找到緣由,痛極而病。昏沈之中,夢見母親前來告訴他說:“兒啊,明天圓妙觀前,天雷要擊死兩個人,我的冤屈就可大白。我們的錢,可以得以歸還,你應該抱病到那裏去看!”第二天,兒子果然帶病前去,到了觀前,只見天氣一片睛好。不多久,突然烏雲湧起,雷電大作,一聲巨響,閃電下擊,甲和乙各自手持一包銀子,相對跪在地上,已被擊斃了。過了一會兒,乙蘇醒過來,對圍觀衆人詳細說了情況:“那天老婦人把銀子托放給甲某後,甲就生了歹意企圖誣吞銀子,與我叁七分贓。不料我兩人冒犯天怒。冥司因起意之罪在甲,特免我死罪,命我對衆人宣說,並要我把銀子交還老婦之子。我又不知他的姓名,該怎麼辦呢?”在場的人中有知道這件事的人,指著她兒子說:“這不是那位失主麼!”兒子當衆收取了銀子,回到家裏,將錢供在母親靈牌前,大哭了一場,身體也就完全恢複了健康。乙臥床半年,才能走動,但是一只手和一只腳已經折斷,成了終身殘廢。

  叁十、火漆藏銀

  販魚原是小經營 濟急扶危最有心

  預兆吉來真獲寶 見機而作漆塗銀

  【正文】嘉興于氏,郡之巨室,市房甚多。有朱某者,販魚爲業,租于氏屋以居。屋即在于府旁,爲于太夫人贈嫁産。每歲底,太夫人遣一媪若婢,來徵其租〖媪,音襖,老婦也。徵,收也。〗。不假手于仆隸,無追呼之擾〖追呼,謂催租也。〗。朱便而安之,如是者亦有年。

  【譯文】嘉興于姓家族,是一郡之中的大戶,出租很多房子。有一個姓朱的,販魚爲生,租了于家房子居住。這屋就在于府旁,是于太老夫人的陪嫁産。每到年終時,太老夫人就派一老婆子和一貼身婢女前來收取房租,從不讓其它仆役插手。因此朱某並不感到催逼之擾,也就安然而居,已有多年了。

  【正文】朱雖小負販,然性豪曠,能急人之難。嘗于市中遇男婦二人,攜一子約十齡,相持而哭,哀動路人。朱詢之,曰淮安人。因家遭水厄,流亡至此。聞今年大稔〖稔,音忍,熟也。〗,將歸而無資。欲賣妻,志既不可奪;欲賣子,情又不忍離。徘徊無策〖徘徊,音排懷,觀望貌。〗,饑火中燒,故相持一恸〖恸,音洞,猶哭也。〗。朱詢其需錢幾何,可挈妻〖挈,音切,扶持也。〗子同返鄉闾?曰:“但得二千文足矣!”朱竟招之歸,如數給之。人鹹誹笑之〖誹,音非,猶譏也。鹹,皆也。〗,其行誼類如是者多。

  【譯文】朱某雖是小販,而性格豪放曠達,能急人之難。曾經在街市上遇到一對夫婦帶著一個十來歲的男孩,相抱而哭,哀傷情感動了許多過路的人。朱某就上前詢問,回答說他們是淮安縣人,因家鄉遭水災而流亡到這裏。聽說今年家鄉大豐收,想回家去,卻沒有路費,打算賣了妻子,但妻子堅決不從,又想賣掉兒子,情感上又舍不得。進退兩難,徘徊無策,肚子又餓得難熬,所以哭作一團。朱某問他們需要多少錢,才能攜妻帶子回家,回說:“只要有兩千文錢就足夠了!”朱某就招呼他們跟他一起回到家裏,拿出如數的錢給了他們。人們都譏諷嘲笑這姓朱的太傻!他類似這樣的行爲還很多。

  【正文】禾俗歲底祀神〖禾,嘉興別名。〗。恒多市紙镪〖镪,音強,上聲。紙镪,紙銀也。市,買也。恒,常也。〗,置筐篚中〖筐篚,音匡菲,籃類。〗。兩人扛之入內,力若勿勝者,而言曰:“今日掘藏矣〖藏,去聲,音髒。〗!”以是爲來年富厚之兆。然特闾巷小民行之,士大夫家弗屑爲,亦不知也。是歲朱夫婦祀神甫畢,適于氏徵租婢至,二人延之飲曰:“祀事方竣,財神即來,來歲定當大發。請飲此散福酒,再持房金去。歸以實對太夫人,當不而責也〖而,汝也。〗。”婢笑曰:“我此已再來矣!初來正當賢夫婦掘藏時,不敢驚動。歸以白太夫人,夫人行年七十,金寶珠玉所見甚夥〖夥,音火,多也。〗。未見藏銀,欲丐一錠觀之〖丐,乞也。〗,以新耳目。故今複來,暫假即歸,幸勿有吝。”朱笑曰:“此禾俗過年之口采,非真獲藏也。安所得銀,以奉太夫人?”婢艴然曰〖艴,音拂。(孟子注)艴然,怒色也。〗:“若真小家氣!太夫人豈肯昧汝一錠銀者,而飾詞以拒我!”朱夫婦力辯其無,婢大怒曰:“此屋本太夫人産,藏銀出此屋中,汝何得據爲己有?歸白太夫人,當令司事者問汝!”拂衣迳去。朱夫婦相對驚詫。

  【譯文】嘉興當地有種風俗,年底祀神的時候,要買一些錫箔紙做的元寶,裝滿一筐,由兩人擡著,神態要裝作財大氣粗的樣子,一步一挪,擡進家裏,並且口中要高喊:“今天掘到寶藏了!”等吉利話,表示來年將發大財。這種風俗只在闾巷小街的平民百姓中流行,士大夫家中不屑作也不知道有這種習俗。這一年歲底,朱家夫婦剛祀完神祖,于老夫人派來收租的婢女到了。夫婦二人請她進來喝杯酒,說:“剛好祀完神,財神就來了,明年一定大發!請飲此杯散福酒,再拿房租回去,以實禀告太夫人,一定不會責備你的!”婢女笑著說:“我這已是第二次來了。第一次來時,正當你們夫婦二位在掘寶,未敢驚動。回去向太夫人禀白了。太夫人都快七十歲的人了,金寶珠玉見得多了,但從未見過藏在地裏的銀子,想要一錠回去見識見識,開開眼界!所以我才又來的。暫借一錠,看完就還給你們,不會吝啬吧?”朱某笑著說:“這是此地的風俗,過年討個吉利的口彩,不是真的掘到藏銀了,哪裏有什麼銀子能拿給太夫人看呢!”婢女臉色一變,生氣說:“你真小家子氣,太夫人難道要騙你一錠銀子不成!找這些借口來拒絕我!”朱氏夫婦極力說明沒有此事,婢女大怒,說:“這屋子是太夫人的産業,從這屋裏挖出的藏銀,你怎敢據爲己有!回去我就禀告太夫人,讓官府的人來問你!”轉身就走。朱氏夫婦驚詫相對,說不出話來。

  【正文】有頃,婢複將命〖將命,傳命也。〗,持元寶二,以予朱曰:“太夫人知掘藏者,忌驟用,驟用則易盡。今請以二易一,爲若將來營運獲利必倍之兆,幸毋再卻。”朱尚欲有言,婦視之以目,謂婢曰:“既承太夫人諄谕,何敢終秘?但請飲杯酒,當取以奉獻。”遂招夫出,予以銀一錠曰:“速熔火漆和泥以塗之。”如其言,色黟然而黑〖黟,音衣。黟然,黑貌。〗,土色斑斓〖斑斓,音班闌,色雜貌。〗,望而知爲出自窖中者〖窖,古孝切,音教,地穴也;又讀告。〗。舉以予婢曰:“太夫人銀本不敢當,顧俗忌既爾,謹當暫領,以俟複命。婢喜攜之去。旋複來曰:“藏銀太夫人留以示子孫矣!命以二寶及今年房租爲贈。”朱夫婦皆大喜過望。既意外得五十金,遂棄販魚業,將設小雜貨店以自贍。因持于氏所贈寶,開單赴銀批價。行主即于氏之族,見而哂之曰:“汝大財星,尚作此小買賣耶?”還其銀,十倍其貨以予之。辭不獲命〖(禮記)固辭不獲命。(按)不獲命,猶言辭不脫也。〗。顧念計亦良得,遂別賃門面〖賃,音吝,租也。〗,擇日大開。開則存銀者,附本者,合分者,紛至沓來〖沓,徒合切,重疊也。〗,應接不暇。竟不費一錢,而百事俱集。所居貨〖(史記呂不韋傳)奇貨可居,(按)居,猶積也。〗獲利恒數倍。不數年,富與于氏埒〖埒,音勒,等也。〗。

  【譯文】過了一會兒,婢女又回來傳話。拿了兩錠銀子遞給朱氏夫婦,說:“太夫人知道獲藏銀的人,忌諱馬上就用。馬上動用,很快就會用完。現在要我拿兩錠,請換一錠,算作你們將來能獲利雙倍之吉兆!請不要再推辭了!”朱某還想說什麼,妻子遞了個眼色給他,對婢女說:“既然承蒙太夫人諄諄告谕,我們也不敢秘而不告。請先喝杯酒,我這就去拿來奉獻給太老夫人!”她立即把丈夫叫出來,遞給他一錠銀子,說:“快去拿點火漆燒化,摻點泥土,塗在上面!”朱某照此處理以後,果然銀色黟暗,土迹斑駁,一看真像是從地窖中挖出來的。拿來給那婢女,說:“太老夫人的銀子,本不該收下,但習俗禁忌,權當我們暫時領受,也好讓你回去回複太老夫人!”婢女高高興興地拿了那錠銀子去了。一會兒又回來,說:“那錠藏銀,太夫人留下將來要傳給子孫後代。命我轉告,把先前那兩錠銀子和今年的房租,全部作爲回贈,送給你們!”朱氏夫婦大喜過望,意外得到了五十兩銀子,決定不再作販魚買賣,准備開小雜貨店。就拿了于老夫人所贈之銀錠,到批發商行去進貨。行主就是于氏家族中人,見了這錠銀子,笑著說:“你是個大財星啊!還作這種小買賣!”不但沒有要他那錠銀子,又發了十倍價值的貨給朱某,朱某堅辭不掉。心想這樣也好,就另租了一間大鋪面,擇日開張。開張以後,前來存銀子的,投資的,要求合股的,紛至沓來,應接不暇,竟然未費一錢,而百事齊備。所積居之貨,獲利常是數倍之多,沒過幾年,財富竟然與于氏家族不…

《坐花志果·果報錄 上(清·汪道鼎著)》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