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之死有何因果
又說神爲天地精氣,精氣何以能成神
算佛學唯識論哪一識
(段樹義)
答:1.神字在此處講,乃鬼道及天道有識者之稱。神居六道,互相升降,循環來往,安有一定。來在何處,住在何處,壽命千差萬別,並不一律,何能備舉。在欲界者,當然飲食。司賞善者及無明輕者,即曰善神;司罰惡者及無明重者,即曰惡神。2.關公成神,乃其生前忠義善果,先生謂未學佛何能成神,大是誤會,成神乃六道內之凡夫,不從學佛而得,成佛乃叁界外之聖人,必由學佛方成。3.精氣爲神,與前述職位之神,其義少別,此神乃精氣所聚,即所謂衆緣而生,試言木禾犀之香,香從何來,此香算哪一識
請參!
問:魔鬼有天魔等,請問行十善的人才能升天福報,哪有上天去作惡的
作惡的如何能升天,魔王有諸大神通,爲什麼不知佛法因果而學佛
魔作惡受因果報應否
(段樹義)
答:作善而希富貴享欲果者,爲有漏善;此類衆生,不解佛道,且不欲聞,所謂富貴人學道難,以其迷于塵欲也。六欲天享樂特殊,不思解脫,極能障道,魔作障解,謂其障礙佛道也。
問:佛學對宇宙之起緣1.怎樣有宇宙生物人生
2.若是因緣所生,緣從何來
例如空瓶子蓋上蓋,瓶子放在家裏不動它,即千百年內中亦無物可睹,瓶內本來空,因何而有物,若說是有物豈不無中生有否
3.本題之結論宇宙人生萬物之起源究從何而有
(李維傑)
答:空中本有密度之原子,瓶蓋若不嚴密,進少空氣,即能生物。有其一,則生二生叁,有叁則萬類化出矣。此仍是衆緣和合而生之理。倘以此緣生懷疑尚能說出他法乎
區區亦願聞之。
問:衆生從無始以來即有貪癡叁毒。1.若無此叁毒還有什麼存在
2.無始若無貪癡是個什麼面目
3.無始又從何而來的
本題之結論無始即無終,大地哪裏有成住壞空之說呢
(李維傑)
答:本來無一物,說個甚面目。無始非物,何能加以來去。“無始即無終”,此語誠然,但成住壞空,等于易經之貞下起元,並非空而後不再成,循環不息,即是無始無終。
問:經論若有一法勝過涅我亦說個如夢如幻1.涅寂靜不生不滅豈不是死灰,死灰當然永不再複燃
豈不是無情,無情不如頑石
2.又說不住涅涅之名不可得又雲涅常樂,豈不是矛盾嗎
(李維傑)
答:學佛應有次第,猶之學算術,必依加減乘除遞進,若開首即講微積分,學者必難接受。涅之理,等于算術之微積分,非可驟然明白。居士謂涅寂靜不生不滅,同于死灰頑石,實則灰與石有生有滅,並不寂靜!涅即是涅,無物可以譬喻,今只可略解不生不滅之義,以釋誤會,“不生”謂本常,“不滅”謂永在,何能說是死頑,惟其本常永在,故曰常樂,安有矛盾。
問:大地衆生皆有佛性,亦是未來之諸佛1.冬天天氣寒,生物即死亡不繁殖,夏天暖生物多,衆生豈不爲熱所生,並無佛性之說否
佛性敵不過氣候只是爲什麼
2.佛出生本地球上已兩千多年是爲度脫衆生,那多一位佛即應少一衆生,爲何到現世界人口不斷增加,動物也是增多減少,證明並未度脫一個衆生否
3.本題結論:菩薩發願,若一衆生未度,誓不取正覺,衆生有增無已,何時能度盡
(李維傑)
答:佛性不是氣候,請問居士能思能想,是氣候否
居士所雲世界,似指地球,此不過無量世界中,億萬分之一,只知此處衆生增,未知他處衆生減也。然增減亦是偶有現像,如水中波,忽卷向東,又卷向西,必須以全海論。各經所載有恒沙諸佛菩薩聲聞緣覺,何能說未度一個衆生。更應知虛空無盡,世界無盡,衆生無盡,菩薩度衆,亦無盡也。
問:人生本是個夢昙花之幻影,遲早終從變滅,1.一切法一切事物本來都是夢幻泡影,殺人豈不是如夢否
例如我今夜想到我生在世上一事無成,受窮苦病患衆苦,末了還得要死,死了與草同腐,我想到本來是夢幻,我亦不怕任何東西天堂地獄,以無我爲觀,提著刀把你殺死了,但是我犯了國法,我看到執法人執行殺我頭,可是我以無我之觀不怕也,豈不是什麼事都可以幹嗎
2.本題之結論:有生必有死,死後怎樣誰也不能知道,因爲只死一次,若說因果所支配,試問美國原子彈轟炸日本,人口死亡廿萬不算,衆生物算算看算也不能統計,當初發明原子彈的也只有叁兩個人吧,以叁兩個發明一種武器殺死恒沙之衆生,豈不天道無知否
(李維傑)
答:夢幻泡影是原則,犯法受刑是過程。喻如人身,有生必有死,死是原則,生後死前一段是過程。不能因著有死,中間一段一切不管,靜等死也。或是妄作非爲,自尋死機,倘人責之,則曰,人遲早是死也。且佛法如醫藥,應病而施,衆生叁毒爲害,故說夢幻以破之,如看電影,雖有珍味華屋!亦不往就之,知其幻也。居士反以其幻而想殺人,是反用其藥矣。更應知“無我”之義,果無我何有叁毒,無叁毒如何能殺人耶
又雲:發明原子彈,殺恒沙衆生,天道無知,亦是誤解,有因有果,叁世乘除,未之或爽,其中至理,研究方曉。
問:人生是因果所支配,所謂叁世因果,今生窮前生未修福以致受苦,請問富人有錢即是貪汙而來也是他的福報嗎
這福報豈不是太不公平嗎
本題之結論,富有前生所修得來,今生不用勞碌生理,能吃苦,有智能當然可以賺錢,怎麼說前生修得來,豈不是矛盾
(李維傑)
答:凡夫作善,多不純淨,大都私多公少,其作善之動機,或爲名利,或爲地位,或爲種種希求,尋一無緣慈悲,毫不著相者幾希。是以所作,或始善而終惡,或始惡而終善,或間善間惡,或善惡相混,其因如是複雜,得果亦自複雜。又雲既前所修,不用勞碌,不知因果成熟,全在緣力,所謂無緣不生也。如一粒瓜種,雖能結瓜,若無水土風日等緣,但置掌中,亦不能突然結瓜。運用智能,便是其緣,惟無因者,雖有智能,亦不賺錢也。俗雲,“百巧百能,還是受窮”,明乎此,豈有矛盾。
問:中國有老子莊子孔孟楊朱淮南墨荀韓非朱子再加上佛學1.中國超過任何國家的學問,尤人倫之學,爲何光出奸臣賊子
2.例如儒者士大夫之流終日懸空靜守槁木死灰,自命清高,不肯接受任何外來新文化,口講仁義之詩文,實則心如蛇之毒也。如仁義,己不仁義,教人仁義。道德,己不道德,叫人道德,法令,己不守法,教人守法。老奸巨猾,刮民膏,喝兵血,如此至今成爲世界上不發達國家,佛教徒無感情無學問乃至老奸巨猾實不乏人,如是何用信儒佛,倒不如信己,有能力多享,無能則罷了
(李維傑)
答:老莊孔孟佛等,俱教人爲善,未教人作奸臣賊子,此在人不接受,非諸聖賢之咎也。至雲不接受任何外來新文化!不知所指何種
殺盜淫之電影,黃色音樂,男女跳舞,汽車,洋樓,大餐,男則西裝革履,女則袒胸裸腿,飛機大炮原子彈等,皆是外來新文化,何嘗未接受耶
佛教徒無感情,無學問,老奸巨猾,乃是不遵佛教所致,非經典教其如是。“信己”,不知己是何等人
若充分之貪癡慢疑,信之恐表現者,尚甚于奸臣賊子老奸巨猾之所爲。最後又講享受,殊不知人之所以爲奸臣賊子老奸巨猾者,即是爲享受所趨迫也。
問:佛家主張愛欲枯幹1.淫是爲首戒,試問中國諸子無妻子嗎
佛陀無妻子嗎
孔說食飯和女人同等重要,玩女是不應該,這是老年人說說倒也可以。青年人除出家外,想斷淫事實上不可能,因爲是生理上需要,良知所判決,非心理作祟否
例如桃樹到春天必然開花結桃,若是使它不開花,除非砍了它,2.本題之結論男人不應同女玩,不然不能修行作佛,性欲與生理無關系
(李維傑)
答:男女斷淫,乃是教真爲了生死者而說,其對在家人只教戒邪淫,邪淫者,指非夫婦行淫而言,並不禁正式夫婦同居也。作佛條件甚多,亦非僅斷淫欲,倘如是簡單,則人人能成佛矣。【附注】總觀八則所問,知居士系不滿現狀之人,故對諸佛聖賢,鹹有微辭。至于看佛書,無非思求出路,然以傲慢責斥心爲之,何能得益,且恐更增過尤。奉勸居士如真有心向道,不妨先放下佛經,物色一冊“了凡四訓”讀之,使略有信仰心後,再看佛經,境界或有進矣。
問:“西方極樂世界”我認爲是一個烏托邦,不然將何事實證明
(丘八)
答:月球中有火山,火星中有人,我也認爲子虛烏有。若說以望遠鏡爲憑,我說釋迦牟尼佛的眼就是望遠鏡。莫說十萬億土很近很大的極樂世界,就是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佛也盡知頭數,若說自己見不到的便不承認,其見似乎太偏,螞蟻眼光不見人。不能就說沒有人。某甲夜間做夢,某乙並見不到,也不能說某甲沒有夢。
問:念佛有何利益
有人說:念佛可國泰民安,那麼全國上下一致念佛好了,如此就能消滅邪惡嗎
可以,我就不必幹了。(丘八)
答:佛學原是一種文化,念佛小而言之,能除邪念,正心術,開智慧。邪念息,自然不害社會;心術正,便能大公無私;智慧開,方得事理分明。此等人辦事必公,爲政必廉,執法必明,從軍必勇。若此豈有不國泰民安之理
否則心術不端,縱有最利之武器,到了利害關頭,種種花樣,恐怕都幹得出來。要知國家的組織,是以種種機構配合成的,單靠文化,固不能消滅邪惡,若廢除一切文化,單靠武力,也怕是辦不通的。
問:對出家人應何尊稱
(丘八)
答:法師或大和尚,皆系尊敬稱呼。
問:法師、居士作何解釋
是否皆是對和尚的尊稱
(丘八)
答:“法師”系通解佛法之人,按經義凡能于經受持、讀誦、解說、書寫,皆可稱之,後來則成爲出家人之專稱。“居士”系在家學佛之人,對和尚不能稱之。
問:佛教對人生的看法如何
(丘八)
答:所雲“看法”者,系指個人之一種觀念,佛法注重實際,是說真實語,無所謂個人意見,故不能講看法。佛家見到的是人心迷惑顛倒,因之行爲多是造作惡業,結果總是招受痛苦。佛家悲憫世人種種錯誤,…
《佛學問答(叁)析疑》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