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特爲指出各種正規,使一切衆生離苦得樂而已,其規法不外要心性啓發智慧,徹底覺悟,行爲要諸惡莫作,衆善奉行;結果要解決一切痛苦,還我本來自由。
問:對宇宙又作何解
(丘八)
答:此非片言可解,佛家見到之宇宙,無量無邊,非如世人坐井觀天,只知有此一個世界,而此無量無邊之世界,皆系衆緣和合假有,實在也不出吾人之心量。
問:出家人爲何要吃素
又爲何不討老婆
(丘八)
答:佛家教義慈悲平等,不把他方血和淚來作自己的享樂,故戒殺生,所以吃素。老婆就名家室,有老婆就有子女,更須求田問舍,這就名家室之累。既雲出家,就是擺脫一切,把身貢獻出來。專作弘法利生之事,猶之當兵上陣,不能帶老婆一樣。這還是世俗說法,若要立志成佛,淫欲是必須斷的。
問:有人說:佛教是消極的,厭世的,迷信的,分利的,絕種的:對此作何答辯
(丘八)
答:不懂佛法的門外漢,任口胡扯,那自可付之一笑。俗人對于升官發財,飲食男女,拼命的去追求,大家便恭維他是不消極不厭世的英豪;對于不畏因果,敢作傷天害理的事,及用盡方法巧取豪奪掠取金錢的,又恭維他是不迷信不分利的時髦。佛家絕對禁止此等行爲,所以一般紙迷金醉的人,看了反覺奇怪,就隨便加些侮辱名詞。你先生教我答辯,這卻不必,我只提出幾條教義來,請作參考,便可大白。華嚴經行願品中略謂:“盡法界,虛空界,十方刹海,所有衆生,種種差別,我皆于彼隨順而轉;種種承事,種種供養,如敬父母,師長,乃至如來,等無有異。于病苦作良醫,失道示正路,暗夜作光明,貧令得伏藏,虛空界盡,衆生界盡,我此隨順,無有窮盡,身語意業,無有疲厭。”又雲:“所有功德,願令衆生常得安樂,惡法不成,善業成就,成就菩提”。這是萬分之一的教義,請看是不是消極厭世
佛家主張明心見性,惟我獨尊,不崇拜鬼,不崇拜神,更不崇拜甚麼天帝。若說佛教迷信,請問什麼宗教不迷信
窮和尚擔負了普度人天的大責任,只日中一食,就罵他是分利,請問除了農夫工人是直接生利的,莫非黨政軍法教商,統統不許他吃飯嗎
佛教教徒原分出家在家兩種,在家的並沒禁止討老婆,又何能談得到絕種
問:佛教究竟對國家社會有何貢獻
(丘八)
答:晉末五胡十六國時代,嗜尚殘殺,賴佛教的宣傳,救了不少人的命;唐朝威服四夷,爲天可汗,遠在海外的日本,亦來中國留學,多半是佛化的力量。明代俺答小王子之役,西北內向;清代蒙藏邊疆之鞏固,何一而非佛教貢獻
要知國之本在民,民族之精髓系乎文化,佛教在中國深入民間,所謂家家觀音、戶戶彌陀,信仰統一,因之精神團結,凡政治家皆明此理,中國自甲戌以後,每一次戰敗,就訂一次不平等條約,裏面都有布教權一條,用意就是分化你的團結,教你慢性自殺,明乎此理,便能了解佛教對國家的貢獻。
問:佛教徒近常自誇其教並不迷信,但仍終日排著些泥木的偶像,向它燒香禮拜祈禱,試問這些泥木偶像有靈魂嗎
泥木有了靈魂是誰賜給它的,若沒靈魂,向它祈禱,能說不是迷信嗎
(真理)
答:佛家見到的真理,乃是用正智體驗得來,並不是靠神賜給的,等于二加叁數即是五。智者一看就知,迷者自然不曉。中國有句俗語,不讀那家書,不識那家字。不去研究,聽也不信。我只總括一句,佛教絕對不迷信。佛教供奉偶像,自有深意,你先生既然意存諷刺,我也不必費辭。請問天主教供瑪利亞像,耶稣教崇拜十字架,中國家家供木主,國家禮國旗,這些事都有靈魂嗎
你先生四大假合之身,這靈魂是誰賜給的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恐怕你先生自己心迷,所以看天下事無不迷也。
問:佛教口稱悲慈,又說救度衆生,請問社會上的慈善事業,公益事業,辦有幾處
我見到的只有和尚向人化緣。(真理)
答:化緣二字,講起來很費事,我們可從俗講,一般人看到和尚向人要錢,名叫化緣。這樣說來,化緣就是要錢。請先生明鏡高懸,社會上伸出手來,用強用柔,或明或暗,向人要錢的,何止恒沙
恐怕不止少數的和尚!辦慈善事業,我是十億萬分的尊崇與希望,只可惜窮佛徒,沒有洋財,那就處處落後了,這是十億萬分抱歉的!
問:現在的國家是軍事第一,終日敲敲木魚,打打鍾磬,就能救國嗎
依我看來,敲木魚鍾磬是救不了國的舉動!(真理)
答:現在軍事第一,誰能否認
但是我看,也正需要佛家的大乘救世精神,來振奮士氣,使全國上下心德一致,來完成抵禦外侮的大業。佛教在曆史上協助國家民族的輝煌事迹,代代皆有。不讀中國史的,就不知道。佛教的主旨,也不是專敲木魚磬子,請問學校裏升降國旗,唱唱國歌,他教也唱唱贊美歌,難道學校裏就是專會唱國歌,他教的教義,僅是唱贊美詩的嗎
問:中國孔聖人,也是信天。嘗說獲罪于天,無所禱也。又在他書上說,汝無貳心,上帝臨汝。佛能超出上天以外嗎
(真理)
答:你先生還算聰明,天是六道凡夫,佛是出世聖人。實在是超出天的範圍,獨立自尊,不但超出,而且爲諸天(天決非一個,故說諸天)之師,佛各處講經,天帝還來侍奉護法。請你先生查看佛經,自然明白。差不多的佛經,都有二千年以上的曆史,這可不是爲著對待你先生我去新造的。我們辯論佛天,尚且說不清楚,請暫不要拉扯孔子,再出歧路。
問:請你把基督教,孔教,佛教,回教,道教合起來,簡單的比較一下,到底哪一教是真理
請你說實話!(真理)
答:我沒有這樣大的學問,也不敢這樣妄爲,未曾去深研各教和經典,哪能輕口發表議論。
問:人死了爲什麼要超薦
死人生前作惡爲非,端賴超薦,便可生西嗎
如此大家不妨作惡爲非。蓋只要死後超薦一番便了生死,豈不太便宜了嗎
(懷疑)
答:淨土經典中,只言念佛修福,求生西方,未言死後超薦,便登蓮品。不過佛法威德,不可思議!作佛事自是善事,善因當結善果,既爲所死之人而作善事,死人當受幾分善果。如地藏雲:“命終之後,眷屬小大,爲造福利,一切聖事,七分之中,而乃獲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這並不是了生死,更談不到討便宜。
問:求簽問蔔是不是迷信,香灰咒水治病是否有效
如果吃死了人,是不是佛教殺人
(懷疑)
答:占相吉凶,佛教斥爲邪命。廟裏設簽筒,不知沿自何時(佛家雖有占察經但真僞至今爭論未息)。這事好比某鎮用魚肉供觀音,實際上觀音並未教他供魚肉。香灰咒水本無毒質,哪能就會毒死人
未免言之太甚!若問治病有效與否,那也不一定,請問盤尼西林及某某特效藥,治病皆有效否
若說准有效,世上就該不死人。
問:燒紙錠銀箔,是什麼意思
既墮地獄受苦,又怎能使用這些金銀紙箔
(懷疑)
答:這是中國的風俗,佛經裏並未提倡。張叁做的事,您先生來責備李四。本李四只好說句:“對不起,不曉得”。
問:孔子是聖人。爲什麼他不主張戒殺
吾人祀孔,也殺叁牲,豈不罪過
(懷疑)
答:孔子何嘗不主張戒殺,儒書上多有記載,論語裏釣而不網,弋不射宿。禮記裏田獵不合圍、不掩群、不殺胎、不覆巢,士無故不殺犬豚。似這一類的限製,不勝枚舉。不過孔子是世間聖人,只順世法用仁慈來方便限製,非如釋迦世尊,是世出世聖人,直談叁世因果,主張戒絕而已。但世尊對初學亦許食五淨肉,也非不講方便。殺牲祀孔,是前代禮製,今無規定,沿用習俗,似屬不宜。【附注】上古茹毛飲血,進化到種食五谷,由于肉食習氣太深,一時不能全改。但中國先聖也曾覺到弱肉強食是殘忍行爲。在夏殷兩代禮製中,卻早定了田澤取獵,專爲祭祀享賓之用。是已寓禁止濫殺之義。至問孔子爲何不戒殺
除前文答複,尚有一說:漢儒鄭康成注釋禮記,曾有“孔子雖有聖德,不敢改先王之法”之語,而孔子亦自己說述而不作。這是孔子治學取的標准。
問:丹霞燒佛,還有罪過否
(叁叁)(按:來稿署名“叁叁”,正不知是前叁叁,或是後叁叁
是法師,抑系居士先生
使我無法稱呼。忽然想起瑜伽焰口中有“歎骷髅”偈一則。開首雲:“昨日荒郊去玩遊,遇見一個大德骷髅”,我便有了辦法。一個骷髅,男體女體,尚不能辨。那裏再分析出法師居士先生來
故取大德二字,籠統恭維,比較圓融;我依此例,稱以大德,亦述而不作之意)
答:此番功德尚無處安住,遑論其他。我要反問一句,大德見佛燒了不曾
問:觀經雲:是心作佛。黃檗雲:不可以心更求于心。聽東的話對,還是聽西的話對
(叁叁)
答:君強分皂白,我不辨東西。
問:淨土是何境
(叁叁)
答:問境只管向外去問,何必來牽扯淨土
問:經雲:供養百千諸佛,不如供養一無心道人,怎麼解
(叁叁)
答:大德多管閑事!
問:聞人說:唯識不了義,般若太籠統;這是互謗語,是真實語
兩宗優劣之處,請略言之!(叁叁)
答:能轉八識成爲四智,這不能說是不了義;斬斷葛藤,一絲不挂,還說甚麼籠統
諸法平等,偏逼我說優劣,我與大德並無冤仇,何苦拖我謗法造罪
問:教家說華嚴爲經中之王,淨家又說阿彌陀經是群經指歸;兩經的最精華處,請舉一二!(叁叁)
答:曾聞古德楊仁山居士有兩句話說:“教遵賢首,法尚彌陀””此語可味;更在阿含中見到稱贊佛經說,初妙中妙竟亦妙。(手中無書是否爲竟字待考)據此,區區心中,凡屬佛經,通體都是精華,所謂譬如食蜜,中邊皆甜,那能指一指二。
問:四谛中的道谛四行相,一時想不起來,辭典中亦未載,祈告!(叁叁)
答:道如行出。
問:八萬四千煩惱,我想此數當如一念叁千,必有數目比倍而成,不是流行成語,然否
(叁叁)
答:十使互具成一百,曆十法界成一千,身口七支業成七千,叁世共成二萬一千;末那識之癡見慢愛四惑各具此二萬一千,合爲八萬四千法數。
問:…
《佛學問答(叁)析疑》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