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來果禅師開示錄▪P12

  ..續本文上一頁當下就要立定志向,非做到不可,這就是成佛的因。有的聽了心中歡喜踴躍:「我將來把生死了過,還要度一切衆生。」這就是菩薩因。還有人聽了,心裏想把工夫用上,住住山,住住洞,世界上苦得很,這是緣覺、聲聞因。還有人聽了,心裏以爲:「你到說得好聽,那裏會行得到?我們還是持持戒,求求福罷!」這是天、人因。再有,或是聽了,心裏大爲不然說:「討厭得很!天天都是這一句話,聽了不樂聽!說點新時話我們聽聽,到還好!」既是討厭,就是鎮因;鎮因,就是修羅因。其余破戒、悭、貪、邪□,種種之惡,就是叁塗因。如是合成這十法界的因,就在我一句話,你一百人聽了各有思想不同,就是各人所種的因不同。十法界因,就是十法界的生死。你們想想:一天到晚,東打一個妄想,西打一個妄想,歡喜的,鎮恚的,一切煩惱、無明種種的因種下去,生死還有了期嗎?還有出頭的日子嗎?連氣也透不出來!你們研究研究,是不是這個樣子?那麼,生死有這麼多,要怎樣子才能了?念佛可以了嗎?我說可以;但是,念佛只可收一切念,「念佛是誰」它能離一切念。譬如:你們正在那裏打妄想,造生死,忙的不得了;一個「念佛是誰」馬上替你們把造生死的念頭就離開了。你們大家想想:「念佛是誰」的力量還大嗎?我說它的力量大;再說得大,要你們相信,似不容易。你們自己試驗一下子,就會知道了,你們找一個妄想打一下子,正在打的時間,把「念佛是誰」明明白白的提一下,到底是誰?究竟是誰?這麼一參,妄想的影子還有嗎?你看它的力量是多麼的大啦!你們能可以心心這麼參,念念這麼參,後來的事我與你商量。──參!

  十一月十叁日雙解七考工開示(四七第七日)

  已經打了四個七,你們的工夫當然有了深入處。第一個七不知用功,第二個七知道用功,第叁個七工夫就用上了,第四個七當然會有深入。在此起七中忙了一些人:堂裏的班首師傅時時刻刻照應你們,講話多了,恐怕你們動念頭;減了又減,深怕多講一句,動師傅們的念頭。講開示、公案、典章,不帶一句經典、語錄;乃至外面任何境況,都不與你們講一句。爲甚麼呢?因爲,你們參的是「念佛是誰」,其他一切言句都不合這一法,這是他們的苦心。及至看見你們這裏也不對,那裏也不對,心裏挨不過,要說,要講;說出來,又怕師傅們動念,只好自己放下來,此亦複是成就師傅們的道念。維那師傅堂裏、堂外的照應,乃至跑香長,深怕師傅們傷氣;跑短,又怕師傅們精神不足,坐起香來容易睡覺;催起香來,深怕打著師傅們的耳朵,或打傷了退師傅們的道心。一天到晚在你們身上用心,一副精神完全用在你們身上。一切監香師、香燈師、司水、悅衆,內、外護七,外寮、庫房、客堂,都是爲你們用功辦道,成就你們打七。今天打了四個七,還說工夫沒有深入!考工的規矩與上次同,一考就要答。但是,答出來要天搖、地動;不然,不是火葬,就是水埋。交代在先!(考工、解七從略)

  十一月十五日開示(五七第二日)

  前四個七的講話,都是教你們用功。最初是不知道用功做甚麼?又不曉得甚麼叫做用功?漸漸知道要用功,又不曉得怎麼用法,從甚麼地方下手。再則,初初的知道一個「念佛是誰」,又不深信,這都是你們過去的程序。所以一向講的爲甚麼要用功。但工夫下手的路途,岔路多得很,故此要領你們走這一條正路;路上的荊棘又替你們打掃得光光的,這條路教你們走,不教有一點障礙;一層、一層的說給你們聽。今天四個七打下來,你們不知道也知道,不用功也要用功,不肯向這條路上走的人,也向這條路來了;大家都上了路,不能再說未上路的話,要替你們講講工夫話了。但在你們當中還有好幾位,連「念佛是誰」尚沒有相信,怎麼參,怎麼起疑情,一回也沒有做一下子;人家跑,你也跟到跑跑;人家坐,你也跟到坐;根本沒有動一腳,那裏說得上已經走上了正路的話?若要以你們這個樣子看,工夫話還要說嗎?說,還有甚麼用呢?本來是沒有口開,而又不能不講,大概有一、二位又需要我講工夫程度的;即使一個人也沒有,我又不能因沒有而不講。你們以爲我沒得口開,是你們工夫用到了沒口開的地方;你們真用到沒得口開的地方,我走叁個空圈子,我是不言之言,你是不聽之聽:不言之言,是真言;不聽之聽,是真聽;那是很好的!恐怕不是這個沒得口開罷!是因爲你們工夫的程度一點也沒有。能可我講的話在前,你們就跟我的話行在後;譬如行路,我在前一裏路,你在後一裏路,你也看到我,我也看到你,這樣才對。今天,光得我在前頭講,你在後頭行不上,我到講了十裏、八裏下去,你一裏路還沒有走;你也看不到我,我也看不到你;我講向南,你到向北,還能對嗎?我的話講來,還能言、行相應嗎?既不能相應,不是不要開口嗎?我是這樣沒得口開,並不是工夫上沒得口開。或者有人說:「你這樣講,恐怕委屈人。」也許你委屈人;但是,甯可以我委屈你,是很好的,恐怕不委屈。你以爲:「你那裏知道人家心裏的事?」雖然你的心在你肚子裏,你的人站在這裏,我把你一看,望到對過清清爽爽的,如一個琉璃瓶一樣,裏頭心、肝、五髒,看到一點也不差,你心上的事,我還看不到?我還委屈你嗎?宗門下的事,不是說說就了,也不是付于來日的。教下開座講經,可以下座睡睡覺,外面跑一跑;因爲今天講過,就付于來日。宗門下不是:要今天說的今天行,明日說的明日行;我說的,就是你們行的;你們行的,也就是我說的;言、行要相應;倘若言、行不相應,不是宗門事。你們有不少的人,未進禅堂以前,以爲禅堂了不起,十方諸佛、菩薩、諸祖師出身之所;禅宗一法,極玄而妙,是很相信。今天住到禅堂,反過頭來;「不好了!外面說禅堂怎麼好,而今進堂以來,七也打過叁、四個,沒有甚麼了不得,不過就是這樣子罷!在外面聽到人家的話,恐怕是人家騙我的!我到要想過旁的事幹幹才好!」你們這一種人,可憐!可憫!真是不可說!我亦要替你們把這一種病源指出來,使你們知道是病,可以向前走走。這一種人,「念佛是誰」影子也沒有,我問你「念佛是誰」,你還有點影子嗎?不但沒有,還以爲:「不好了!我所學來的,會到來的,很多很多的,以前提一個題,似乎湧湧的言句就可以說出來。今天,把禅堂一住,七一打,反過來,文章想不起,一句也想不出來,一想,再想,終歸想不起;好像肚子裏空了,似乎不相應,七不能再打了!再打,恐怕將我費了許多辛苦學來的《楞嚴》、《法華》都忘去了!恐怕空費許多的經濟,空費多少困苦;這樣子,七不願意打了!把肚子打得空空的!」你還是這一種心理。我說:你們不要弄錯了!這是好事,不是壞事。你們還相信嗎?我說:你們學到來的忘掉,會到來的忘掉,不算事;還要你們連學的是甚麼人還要忘掉!連會的是甚麼人也要忘掉!你們大家領會一下子,還要深一層,把我問你們學來的忘掉,學的人忘掉了沒有?可憐!可憐!學到來的還是滿滿一肚,那裏肯把它忘了!天天坐下來,還要摸索摸索,深怕忘了;學的人忘掉,那裏說得上!宗門下,首先要你空!要你忘!空了,忘了,那個時候,我自然會再與你商量。你爲甚麼不肯空?不肯忘?世界上甚麼事都要講求進步,就是你們學教,亦複要進步;你們今天住禅堂,爲生死大事,求成佛、作祖的,爲甚麼不講進步?學來的,會來的,少許忘了一點,還不願意,你們自己想想:可憐不可憐?所以要你們大家認識。能可以把我能學、所學忘得光光的,這是好事;不忘,還要勇猛忘了才是。那麼,你不用功的人,光打七覺得很好的,坐坐,跑跑,睡就睡,一下子到也不怕,很受用。用功的人,反過來,到是五心煩躁,身、心不安。爲甚麼呢?因爲,用功的人,他知道生死非了不可;我的生死是苦,大地衆生的生死更苦;若要令他們離苦,必須我先離苦,而後再度他們的苦。我要離苦,非用功不可;我要度衆生離苦,亦非用功不可。所以一天到晚,刻刻用功,時時研究工夫,深怕工夫打失,總要工夫成片;因不得成片,總是自己克責自己;因爲大事未明,是這樣的不安。但是,你們大家在這裏還有一半人是這樣?或者叁分之一是這樣?恐怕也沒有!假使有一個、兩個,也是好的!還算是一個道場!若要一個也沒有,這一句話是怎麼講法?教我開口講話,還有味道嗎?你們想想看!我看你們都不是這樣,是甚麼樣呢?「常住上真是向我們要命!八個七打了就罷了!爲甚麼又添兩個七?這不是與我們爲難嗎?還說得好聽,成就我們!真實不要你成就,早點解七罷!讓我們睡睡覺,休息、休息;似乎現在去睡才好!」那裏還有精進、勇猛的一句話!想快活、快活,適意、適意,才對呢!對嗎?你們自己想想看:這樣,還是一個辦道的人嗎?師傅們!要認真吃一番苦,這樣快活適意,不能算事的;還得把「念佛是誰」提起來,參去!才有受用。──參!

  十一月十六日開示, (五七第叁日)

  「一念不覺生叁細,境緣才動成六粗。」宗門下的事,不講根、塵、五識,六、七、八識,一概不講;只講粗、細。對于「念佛是誰」當然要講:因爲這一法是發明我們本有的一法。雖然,它可以發明本有,不說也不能使人行這一法。或者有人說:「既然有說、有講,莫非是教宗嗎?因爲有言、有說。」你們會錯了!宗門下所講、所說,不與教同,亦不與宗同;反過來,也與教同,亦與宗同,與佛同,與祖同,一同一切同。今天與你們講粗;本來,宗門下細亦不可得,說甚麼粗?實在是方便之方便,替你們中、下根的人,不得不講;上根利智的人,是一超直入,不假說粗、說細。甚麼是中、下根的人?因爲與上根的人稍次一點,故此說是中、下根人;恐怕還是與你們客氣。何以呢?這個粗,你們還知道嗎?是個甚麼東西?是大、是小?是…

《來果禅師開示錄》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