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老僧好殺。”
(四七一)師因見僧掃地次,遂問:“與麼掃還得淨潔也無?”雲:“轉掃轉多。”師雲:“豈無撥塵者也?”雲:“誰是撥塵者?”師雲:“會麼?”雲:“不會。”師雲:“問取雲居去。”其僧乃去問雲居:“如何是撥塵者?”雲居雲:“者瞎漢。”
(四七二)師問僧:“你在此間多少時也?”僧雲:“七八年。”師雲:“還見老僧麼?”雲:“見。”師雲:“我作一頭驢,你作麼生見?”雲:“入法界見。”師雲:“我將爲你有此一著,枉吃了如許多飯!”僧雲:“請和尚道。”師雲:“因什麼不道“向草料裏見!””
(四七叁)師問菜頭:“今日吃生菜熟菜?”菜頭提起一莖菜,師雲:“知恩者少,負恩者多。”
(四七四)有俗行者到院燒香。師問僧:“伊在那裏燒香禮拜,我又共你在者裏語話,正與麼時,生在那頭?”僧雲:“和尚是什麼?”師雲:“與麼即在那頭也。”雲:“與麼巳是先也。”師笑之。
(四七五)師與小師文遠論義,不得占勝,占勝者輸胡餅。師雲:“我是一頭驢!”遠雲:“我是驢纣。”師雲:“我是驢糞。”遠雲:“我是糞中蟲。”師雲:“你在彼中作麼?”遠雲:“我在彼中過夏。”師雲:“把將胡餅來。”
(四七六)師因入內回,路上見一幢子無一截,僧問雲:“幢子一截上天去也,入地去也?”師雲:“也不上天,也不入地。”雲:“向什麼處去?”師雲:“撲落也。”
(四七七)師坐次,一僧才出禮拜,師雲:“珍重。”僧伸問次,師雲:“又是也。”
(四七八)師因在檐前立,見燕子語,師雲:“者燕子喃喃地,招人言語。”僧問:“未審他還甘也無?”師雲:“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
(四七九)有僧辭去,師雲:“什麼處去?”雲:“閩中去。”師雲:“閩中大有兵馬,你須回避。”雲:“向甚處回避?”師雲:“恰好。”
(四八○)有僧上參次,見師衲衣蓋頭坐次,僧便退。師雲:“阇梨莫道老僧不只對。”
(四八一)師問僧:“從什麼處來?”雲:“南方來。”師雲:“共什麼人爲伴?”雲:“水牯牛。”師雲:“好個師僧,因什麼與畜生爲伴?”雲:“不異故。”師雲:“好個畜生。”雲:“爭肯。”師雲:“不肯且從,還我伴來。”
(四八二)師問僧:“堂中還有祖師也無?”雲:“有。”師雲:“喚來與老僧洗腳。”
(四八叁)堂中有二僧,相推不肯作第一座,主事白和尚,師雲:“總教他作第二座。”雲:“教誰作第一座。”師雲:“裝香著。”雲:“裝香了也。”師雲:“戒香定香。”
(四八四)師問僧:“離什麼處?”雲:“離京中。”師雲:“你還從潼關過麼?”雲:“不曆。”師雲:“今日捉得者販私鹽漢。”
(四八五)因送亡僧,師雲:“只是一個死人,得無量人送。”又雲:“許多死漢,送一個生漢。”時有僧問:“是心生,是身生?”師雲:“身心俱不生。”雲:“者個作麼生?”師雲:“死漢。”
(四八六)有僧見貓兒,問雲:“某甲喚作貓兒,未審和尚喚作什麼?”師雲:“是你喚作貓兒。”
(四八七)因鎮州大王來訪師,侍者來報師,雲:“大王來。”師雲:“大王萬福。”侍者雲:“未在,方到叁門下。”師雲:“又道大王來也。”
(四八八)因上東司召文遠,文遠應諾。師雲:“東司上,不可與你說佛法也。”
(四八九)因在殿上過,乃喚侍者,侍者應諾。師雲:“好一殿功德。”侍者無對。
(四九○)師因到臨濟,方始洗腳,臨濟便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師雲:“正值洗腳。”臨濟乃近前側聆,師雲:“若會便會,若不會更莫啗啄,作麼?”臨濟拂袖去,師雲:“叁十年行腳,今日爲人錯下注腳。”
(四九一)師因到天臺國清寺,見寒山、拾得,師雲:“久向寒山、拾得,到來只見兩頭水牯牛。”寒山、拾得便作牛鬥,師雲:“叱叱。”寒山、拾得咬齒相看,師便歸堂。二人來堂內,問師:“適來因緣作麼生?”師乃呵呵大笑。”
(四九二)一日,二人問師:“什麼處去來?”師雲:“禮拜五百尊者來。”二人雲:“五百頭水牯牛聻,尊者。”師雲:“爲什麼作五百頭水牯牛去?”山雲:“蒼天蒼天!”師呵呵大笑。
(四九叁)師行腳時,見二庵主。一人作丫角童。師問訊,二人殊不顧。來日早晨,丫角童將一铛飯來,放地上,分作叁分。庵主將席子近前坐。丫角童亦將席近前,相對坐,亦不喚師。師乃亦將席子近前坐。丫童目顧于師,庵主雲:“莫言侵早起,更有夜行人。”師雲:“何不教诏這行者。”庵主雲:“他是人家男女。”師雲:“洎合放過。”丫童便起,顧視庵主,雲:“多口作麼?”丫童從此入山不見。
(四九四)師因看經次,沙彌文遠入來,師乃將經側示之。沙彌乃出去。師隨後把住,雲:“速道!速道!”文遠雲:“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師便歸方丈。”
(四九五)因沙彌童行參,師向侍者道:“教伊去。”侍者向行者道:“和尚教去。”行者便珍重。師雲:“沙彌童行得入門,侍者在門外。”
(四九六)師行腳時,到一尊宿院,才入門相見,便雲:“有麼?有麼?”尊宿豎起拳頭,師雲:“水淺船難泊。”便出去。
又到一院,見尊宿,便雲:“有麼?有麼?”尊宿豎起拳頭。師雲:“能縱能奪,能取能撮。”禮拜便出去。”
(四九七)師一日拈數珠,問新羅長老:“彼中還有者個也無?”雲:“有。”師雲:“何似者個?”雲:“不似者個。”師雲:“既有,爲什麼不似?”長老無語。師自代雲:“不見道新羅、大唐。”
(四九八)問新到:“什麼處來?”雲:“南方來。”師豎起指雲:“會麼?”雲:“不會。”師雲:“動止萬福。不會?”
(四九九)師行腳時,問大慈:“般若以何爲體?”慈雲:“般若以何爲體?”師便呵呵大笑而出。
大慈來日見師掃地次,問:“般若以何爲體。”師放下掃帚,呵呵大笑而去。大慈便歸方丈。
(五○○)師到百丈,百丈問:“從什麼處來?”雲:“南泉來。”百丈雲:“南泉有何言句示人?”師雲:“有時道:“未得之人亦須峭然去。””百丈叱之。師容愕然。百丈雲:“大好峭然。”師便作舞而出。
(五○一)師到投子處,對坐齋。投子將蒸餅與師吃。師雲:“不吃。”不久下糊餅。投子教沙彌度與師。師接得餅,卻禮沙彌叁拜。投子默然。
(五○二)因僧寫師真呈師,師雲:“若似老僧,即打殺我。若不似,即燒卻。”
(五○叁)師因與文遠行次,乃以手指一片地,雲:“這裏好造一個巡鋪子。”文遠便去彼中立,雲:“把將公驗來。”師便打一掴。”遠雲:“公驗分明過。”
(五○四)師問新到:“近離甚處?”雲:“臺山。”師雲:“還見文殊也無?”僧展手。師雲:“展手頗多,文殊難睹?”雲:“只守氣急殺人。”師雲:“不睹雲中雁,焉知沙塞寒。”
(五○五)問:“遠遠投師,請師一接。”師雲:“孫膑門下,因什麼鑽龜?”僧拂袖出去。師雲:“將爲當榮,折他雙足。”
(五○六)師與首座看石橋,乃問首座:“是什麼人造?”雲:“李膺造。”師雲:“造時向什麼處下手?”座無對。師雲:“尋常說石橋,問著下手處也不知。”
(五○七)有新羅院主請師齋,師到門首,問:“此是什麼院?”雲:“新羅院。”師雲:“我與你隔海。”
(五○八)問僧:“什麼處來?”雲:“雲居來。”師雲:“雲居有什麼言句?”雲:“有僧問:“羚羊挂角時如何?”雲居雲:“六六叁十六。””師雲:“雲居師兄猶在。”僧卻問:“未審和尚尊意如何?”師雲:“九九八十一。”
(五○九)有一婆子日晚入院來,師雲:“作什麼?”婆雲:“寄宿。”師雲:“者裏是什麼所在?”婆呵呵大笑而去。
(五一○)師出外,逢見一個婆子提一個籃子,師便問:“什麼處去?”雲:“偷趙州筍去。”師雲:“忽見趙州,又作麼生?”婆子近前,打一掌。
(五一一)師因見院主送生飯,鴉子見便總飛去。師雲:“鴉子兒見你爲什麼卻飛去?”院主雲:“怕某甲。”師雲:“是什麼語話?”師代雲:“爲某甲有殺心在。”
(五一二)師問僧:“什麼處來?”雲:“江西來。”師雲:“趙州著在什麼處?”僧無對。
(五一叁)師從殿上過,見一僧禮拜,師打一棒,雲:“禮拜也是好事。”師雲:“好事不如無。”
(五一四)師因參潼關,潼關問師雲:“你還知有潼關麼?”師雲:“知有潼關。”雲:“有公驗者即得過,無公驗者不得過。”師雲:“忽遇銮駕來時如何?”關雲:“也須檢點過。”雲:“你要造反。”
(五一五)師到寶壽,寶壽見師來,遂乃背面而坐。師便展坐具。寶壽起立,師便出去。
(五一六)師在南泉時,泉牽一頭水牯牛,入僧堂內,巡堂而轉。首座乃向牛背上叁拍,泉便休去。師後將一束草安首座面前,首座無對。
(五一七)有秀才見師,乃贊歎師雲。”和尚是古佛。”師雲:“秀才是新如來。”
(五一八)有僧問:“如何是涅槃?”師雲:“我耳重。”僧再問,師雲:“我不害耳聾。”乃有頌:
騰騰大道者,對面涅槃門。
但坐念無際,來年春又春。
(五一九)有僧問:“生死二路是同是別?”師乃有頌:
道人問生死,生死若爲論?
雙林一池水,朗月耀乾坤。
喚他句上識,此是弄精魂。
欲會個生死,顛人說夢春。
(五二○)有僧問:“諸佛有難,火焰裏藏身。和尚有難,向什麼處藏身?”師乃有頌:
渠說佛有難,我說渠有災。
但看我避難,何處有相隨。
有無不是說,去來非去來。
爲你說難法,對面識得來。
(五二一)見起塔,乃有頌:
本自圓成,何勞疊石。
名邈雕镌,與吾懸隔。
若人借問,終不指畫。
(五二二)因見諸方見解異途,乃有頌:
趙州南,石橋北,觀音院裏有彌勒。
祖師遺下一只履,直至如今覓不得。
(五二叁)因魚鼓有頌:
四大猶來造化功,有聲全貴裏頭空。
莫怪不與凡夫說,只爲宮商調不同。
(五二四)因蓮花有頌:
奇異根苗帶雪鮮,不知何代別西天。
淤泥深淺人不識,出水方知是白蓮。
(五二五)十二時歌
雞鳴醜,愁見起來還漏逗。裙子褊衫個也無,袈裟形相些些有。裩無腰,袴無口,頭上青灰叁五鬥。比望修行利濟人,誰知變作不唧溜。
平旦寅,荒村破院實難論。解齋粥米全無粒,空對閑窗與隙塵。唯雀噪,勿人親,獨坐時聞落葉頻。誰道出家憎愛斷,思量不覺淚沾巾。
日出卯,清淨卻翻爲煩惱。有爲功德被塵幔,無限田地未曾掃。攢眉多,稱心少,叵耐東村黑黃老。供利不曾將得來,放驢吃我堂前草。
食時辰,煙火徒勞望四鄰。饅頭□子前年別,今日思量空咽津。持念少,嗟歎頻,一百家中無善人。來者只道覓茶吃,不得茶噇去又瞋。
禹中巳,削發誰知到如此。無端被請作村僧,屈辱饑淒受欲死。胡張叁,黑李四,恭敬不曾生些子。適來忽爾到門頭,唯道借茶兼借紙。
日南午,茶飯輪還無定度。行卻南家到北家,果至北家不推注。苦沙鹽,大麥醋,蜀黍米飯薤莴苣。唯稱供養不等閑,和尚道心須堅固。
日昳未,者回不踐光陰地。曾聞一飽忘百饑,今日老僧身便是。不習禅,不論義,鋪個破席日裏睡。想料上方兜率天,也無如此日炙背。
晡時申,也有燒香禮拜人。五個老婆叁個瘿,一雙面子黑皴皴。油麻茶,實是珍,金剛不用苦張筋。願我來年蠶麥熟,羅睺羅兒與一文。
日入酉,除卻荒涼更何守。雲水高流定委無,曆寺沙彌鎮長有。出格言,不到口,枉續牟尼子孫後。一條拄杖粗棘藜,不但登山兼打狗。
黃昏戌,獨坐一間空暗室。陽焰燈光永不逢,眼前純是金州漆。鍾不聞,虛度日,唯聞老鼠鬧啾唧。憑何更得有心情,思量念個波羅蜜。
人定亥,門前明月誰人愛。向裏唯愁臥去時,勿個衣裳著甚蓋。劉維那,趙五戒,口頭說善甚奇怪。任你山僧囊罄空,問著都緣總不會。
半夜子,心境何曾得暫止。思量天下出家人,似我住持能有幾。土榻床,破蘆席,老榆木枕全無被。尊像不燒安息香,灰裏唯聞牛糞氣。
《趙州禅師語錄(淨慧禅師重編)》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