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述說唯識二十頌(剛曉法師)▪P25

  ..續本文上一頁,就只是“增上緣”或“疏所緣緣”,爲什麼是增上緣呢?因爲我說話的聲波畢竟刺激了你的耳膜,聒得你不能夠睡覺。爲什麼是疏所緣緣呢?雖然說你聽到耳朵裏了,但不能觸動你的心靈(意識)以發生感應,我的聲音“就象跑電了的電池”。

     大家可能要問了,爲什麼我們聽你剛曉的聲音時,不是直接聽你剛曉發出的聲音,而是大家自己在心識上變現的“似剛曉的聲音”,真的這樣嗎?

     大家看,都在聽我說這二十頌,但大家各人的領略保證都不會相同,有人領略深些兒,有人領略淺些兒,至于是不是有人完全聽不懂,我估計大概不會有吧~~即使有人完全聽不懂你也別說出來,不然的話,不但我好沒面子的,你臉上也不光彩。

     既然大家各人的領略都不相同,而我剛曉只一個人,發出的是唯一的聲音,所以只能說是大家各自心識的變現不同。不好意思,佛經上說:“佛以一音演說法,衆生隨類各得解”,都不相同。還有華嚴會上諸大聲聞如盲如聾,這都是因爲雖然耳識所聞相似,但意識的領會不同。

     所以,說法者,或善士或惡友,與聽法者的二識決定,這“二識”是正善之識與邪惡之識。二識不是由外在的善惡知識、邪正法決定的,而是由內在的心識變現所決定的。

     我再說一下。若親近善友,以善友所說的正法爲增上緣,我依賴這增上緣在自己的心識上變現“正法境”而緣,于是正善(性)之識得以決定(成立)。若親近惡友,則惡友所說的邪法就成了增上緣,因爲有這邪法增上緣,于是就在我的心識上變現出“邪法境”,沒有“正法境”可緣,我的心識就只能緣這“邪法境”了,于是邪惡(性)之識得以成立。

     這麼一來,對于說法者來說,說法者的心識變現或正或邪的“見分”、“相分”活動,就是說正法邪法,以這爲增上緣,使得聞法者的心識上,就變現出似此或正或邪的“見分”“相分”,並且緣它,于是,說法者和聞法者的二識皆得決定(成立),而不必非得有識外之境。對于聽法者來說,以說法者的心識所變的正法邪法爲增上緣,在自識上變現親所緣的正法邪法而緣之,于是,“自正性之識”或“自邪行之識”也得以決定。

     總之,雖然沒有外境,但由于彼此的心識可以互爲增上緣,增上緣就不是親因緣,也就是說,善士、惡友所起的作用畢竟是有限的,真正起決定作用的還是自己。所以,唯識無境的道理毫無問題。

     外人聽到這兒,忽然覺得世親的話有了毛病,急忙插話:停一下,你說即使沒有外境,二識也可以決定成立,前邊兒你還說,我們目下所對應的境界其實與夢中的境界並無二致,可是爲什麼醒時所造的善惡之業感的果很明顯,而夢裏造的業果報極其微劣甚至不感果呢?就象你若現在殺了人,一定槍斃你,但你只是做夢殺了人,誰來槍斃你?既然都是殺了人,可是醒時殺人要槍斃而夢中殺人不槍斃,怎麼能說醒時與夢時其境界毫無二致呢?

     世親說:剛才你承認我說的目下的一切與夢中的境界並無二致對了呀~~現在怎麼又反悔呢

  人總不能顛叁倒四吧~~

     外人說:剛才我沒想到這問題。

     既然人家問了,而且又哭淒淒的,世親只得解答。就是後兩句頌子——心由睡眠壞,夢覺果不同。

     世親說,這就涉及到眠心所了。在做夢時,眠心所使得你的心識昏昧,思慮不清,這時,你的意識及思心所不能作出審慮思、決定思和發動思。但是,當你醒時,心識不受眠心所影響——其實是眠心所在這時影響力太小,忽略不計了,因爲與意識相應的心所法是五十一心所全部,一會兒這幾個心所影響大,一會兒那幾個心所影響大——所以緣境時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然勢力強盛,造善造惡,審慮思、決定思、發動思都有。所以,你醒時殺了人,人就殺了,但夢中殺了甲,可甲還活著。

     所以,夢中造業與醒時造業,雖然都不需要實在的外境,但夢時心識由于眠心所影響,而使得它不同于醒時的心識,心識不同,那麼所造的業自然也不同,造的業不同,當然感的果也就不同了。這完全講得通的。

     夢時的心識由于眠心所的影響,勢力昏昧,所以造的業也羸劣,感的果也就微乎其微;醒時心識,沒有眠心所攙雜,力量很大,感果就很明顯。這個與外境根本沒有關系。

     這後半頌,其實是說,果報的輕重是看心力的大小的。在醒時,心力強猛,而夢時呢,由于眠心所的攙雜,使得心力較若,所以夢中殺人與醒時殺人果報不同。重點兒在心力的大小,大家可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我們要舉一反叁,可不要學得太呆板了。比如說,有人不問夢,而說魔症病等怎麼辦?你就沒法了。你是個魔症兒,你殺了人,一個正常人殺了人,都是殺人,果報不同,這還是心力的關系。

     在世親的二十論以及窺基的疏中,還就有部、薩婆多部等的不同之處作了相應的解說,大家可以了解了解。

     下面是又站起來了一個愣頭青,來提了一個問題:

     若外境虛幻,那麼我殺一只羊呀、牛呀什麼的,到底有罪嗎?因爲按你世親的說法,根本就沒有牛羊可得,何來的殺牛殺羊之罪呢?其實這個事兒呢,你只要懂了前邊兒的問題,這個問題可以說就不成爲問題了。既然愣小子這麼問,一定是根本沒聽懂前邊兒的東西。世親只得又解答:

     由他識轉變,有殺害事業,如鬼等意力,令他失念等。

     這就是第十八個頌子。 愣小子這麼問:按你世親所說,唯有心識,而沒有實在的外境,那麼,就不會有身業、口業;既然心外無法,根本無牛羊可得,則哪兒來的牛、羊被我殺呢?可是現實中呢,我確實能造身業、口業,也有牛羊被我殺死。你世親不是在睜大倆眼說瞎話嗎?

     那是從人的角度說,再從牛羊的角度說:若根本沒有我剛曉這個人,牛羊怎麼會被我剛曉殺死呢?假如說你是閻王爺,我剛曉殺了牛羊,牛羊死後找你閻王老爺讓給伸冤,可你確最後證明根本就沒有剛曉這個人,你閻王老爺不成了混球一個嗎?牛羊不會答應吧~~

     殺生之罪絕對不可否認,若有罪,就該有能殺的我剛曉,被殺的牛羊,二者缺一不可。若牛羊根本沒有,殺生也不會有罪!我剛曉沒有,殺生罪也是成立不了的!

     咱先不說世親怎麼解答,大家想想,這二愣子的話有沒有問題。

     大家不說~~那我來說。二愣子說,若牛羊根本沒有,殺生也不會有罪。大家想想,若牛羊根本沒有,你又如何殺牛羊,殺生之事根本就不成立麼~~何來的殺牛羊之罪?殺生了才有殺生之罪,殺生之事不成立,殺生罪當然也就沒有。從人的角度來講,沒有牛羊可得,我殺什麼~~殺生事成立不了;從牛羊角度來說,沒有我剛曉可得,有誰來殺牛羊?殺生事照樣不成立。所以無論從人的角度還是從牛羊角度來說,根本不會有殺生之罪。

     然而,實際上呢,殺生之事是隨處可見的,“千百年來鍋裏羹,冤深似海恨難平,若問世間刀兵劫,但聽夜半屠門聲”,這又爲什麼?

     下面我們看世親解釋。

     一個事物要想成立,需具四緣,你知道吧?

     愣小子說,當然知道了!親因緣、增上緣、等無間緣、所緣緣。

     世親說,太好了,那麼,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殺生這件事的四緣。

     我剛曉殺羊,親因緣是什麼呢?是我剛曉所生起的殺羊心念;等無間緣是我剛曉所起的殺羊心念的心念相續,念念相續;所緣緣是羊;增上緣是羊的被殺心念,這被殺心念從哪兒來?是我剛曉生起的殺羊心念,産生的轉變力量。也就是前邊兒說的,在承認剛曉的心識相續的同時,也承認牛羊的心識相續。不但承認自相續,還承認他相續!就從這兒來!其實這道理還是上邊兒頌子的“展轉增上力,二識成決定”。

     這增上緣的力量可能大家不好懂,我再舉個例子:比如在一輛長途客車上,忽然,有幾個刀客(方言,即強盜),一個刀客拿了把攮子,就是匕首,逼在了甲的脖子上,這時候甲會不會害怕?甚至能嚇得尿一褲子,這就是刀客的心念所産生的力量(使得甲尿了褲子)!

     羊被我殺,親因緣是羊的被殺心念,就象甲産生的被刀客殺的心念一樣;等無間緣是羊的被殺心念的相續,念念相續;所緣緣是我剛曉、刀;增上緣是我剛曉的殺羊心念。

     從我剛曉來說,四緣具備;從羊來說,四緣具備,所以,羊被我剛曉殺了,殺生成立。

     愣小子又說,照你這麼分析,我發現一個問題,就是你的分析中只突出了心念、心識,是不是說,殺生不動手也能行?

     世親聽到這兒,哈哈大笑: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得天下靈(英)才而教之,不亦樂乎”,世親認定他了:我一定要把他收爲學生!

     殺生不動手也行,對這個呢,我們來看看世間的氣功師之類,或者修行有點兒小神通者,這事兒是完全可以的。至于說我們爲什麼不行,那是因爲我們這些兒人的心念不集中,不能專注。

     世親高興了,就給愣小子說:你聽沒聽說過鬼上身了,或者天神、龍神、犍達縛(即乾達婆)、夜叉、仙人等,惱亂衆生,使得某人發狂,再或者胎兒不高興,使得孕婦做噩夢等等這樣的事兒~~氣功師能用意念使刀叉變彎等,當然也有些是作假,但也有真的,這不能一棍子打死。

     這樣的事兒先說咱們在座的大家聽沒聽說過?沒有~~完蛋了,我來說一件:坡頭有我一個姑姑,他們家的鄰居,有個小孩在義馬的一個面粉廠打工,面粉廠具體是怎麼做事兒的我也不清楚。這個小孩出了事故,人被機器打死了,腦袋被機器打了個稀巴爛,肋骨也打斷了好幾根。屍體被運回家裏,要埋了,那天上午,忽然這小孩的嫂子發了狂,說話的聲音也變了,成了小叔子的聲音,哭啊鬧啊的,好幾個鍾頭,鬧得怎麼也出不了殡。剛好那天我在姑姑家,碰上了。

     在…

《述說唯識二十頌(剛曉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