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中)▪P55

  ..續本文上一頁都包括了。“承事”就是奉侍,我們現在人講伺候,在身邊照顧。他的起居、他的飲食、他的工作,他待人接物,就如同一個侍者在旁邊,時時刻刻聽命,爲他服務,這叫承事。供養承事,所有一切法門都包括盡了。下面這一句是非常非常重要,心目當中一切諸佛,沒有一個人不是佛,沒有一樁事不是佛事,無有一物不是佛,他見的是性。一切有情衆生,佛性;無情衆生,我們講植物、礦物、自然現象,叫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個性。什麽是佛?法性是佛。所以哪一樣不是佛?《無量壽經》上告訴我們,“一切皆成佛”,《華嚴經》上給我們講,“一切本來成佛”。身衆神就介紹到此地。

  〔十〕 足、行、神下面足行神。清涼大師對於足行神有兩個解釋,第一個說“依止足行衆生及守護故”,如下面經文裏面所說,“善見比丘,足行之神,持華承足”,這是從事上講,說這一類的神。爲什麽叫他做足行神?他對於真正有修行的人,這裏舉了一個比丘,善見比丘;出家持戒,有修有學的一個比丘。他走路,鬼神拿著花,花是蓮花;他腳踏到哪裏,那個花他就給它擺在那裏,步步都踏在蓮花上。那個花是誰放的?足行神放的。這從事上說,說這些神衆叫足行神。另外一個意思,“足所行處”,也就是講道路神。道路神是誰?現在管道路的警察,他們就是足行神。指揮交通的,管交通的,一般現在國家都有。公路有公路警察,鐵路有鐵路警察,航空有航空警察,這一類的都是屬於足行神;由此可知,他是主道路的,管道路交通的。從名義上我們能夠體會到,它著重在行,行路。路有正路、有邪路。正路是什麽?成佛之道。佛道也叫菩薩道、大道;聲聞、緣覺,小道、小路。小路不能達到目的地,小路可以通到大路。但是小路它不是邪道,爲什麽?它能通到大路,通到大道。如果是邪道,最後它是通不到大道,那個道就是邪路。諸位從這個地方去想這個意思,然後你就曉得,此地講的足行,我們這個足步步踏在菩提大道上,這些神管這個事情。如果我們能夠行佛所行,跟他們就相應了。我們護持他,他也護持我們,我們跟這一類的神衆就相應。請看經文∶【複有佛世界微塵數足行神。】數量跟前面講的相同。這個意思就是說明,這一會是盡虛空、遍法界,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諸佛如來、諸大菩薩們統統都來了,都來參加了。如果不是這樣的程度,他想來也來不了。爲什麽?沒有智慧、沒有神通、沒有道力,怎麽能參加世尊華嚴法會?我們看起來,凡夫知見,看到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在那裏打坐;眼觀鼻,鼻觀心,一點動作都沒有,二七日中、叁七日中。哪裏曉得他在定中講《華嚴經》?定中那個境界多大?盡虛空、遍法界。不是一個國土、不是一個世界,盡虛空、遍法界,我們看到出席大會的這些大衆就明了。定中突破了一切時空的障礙,所以定中境界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盡虛空、遍法界,沒有邊際。所以感得一切諸佛菩薩示現六道的衆生、六道的形象,示現十法界的形象,都集會在道場。也許有人問,道場能容納得下嗎?此地講的是法性,在性體之中沒有大小、沒有廣狹。有大小、有遠近、有廣狹,凡夫知見,是你心在動中,才有這些現象;心如果真正到不動了,這個現象完全沒有了。所以說真的境界,沒有生滅。我們今天講性相,沒有性相,沒有真假,也沒有善惡,沒有邪正,什麽都沒有,沒有遠近的距離,沒有過去、現在、未來,沒有,叫一真。世尊在菩提樹下坐的是一真法界,這才是真實究竟圓滿。這個地方也舉了十位上首的德號,我們從名義當中去學習,學習的原則不要忘記,一多不二。【所謂寶印手足行神。】這個意思諸位懂不懂?“印手”,什麽叫印手?印手翻過來叫手印,意思是一樣。諸位知道密宗裏頭非常講求手印,手印決定不能夠錯誤。手印是什麽?我們現在的話叫手語。盲啞學校裏面他學手語,他六根有欠缺,不能發音、不能說話,他跟人交換意見,用手語比劃;用手語,所以他也要學習手語,手語表示彼此都能溝通。印手就是手語。“寶印手”,手語之可貴。站在十字街頭,指揮交通的,那手語。第一位不就說,如果紅綠燈沒有了,站在十字街頭指揮交通的警察,就是寶印手足行神,你就看到了。【蓮華光足行神。】我們從這個地方看起。足行神這一類,前面做了一個概略的介紹,他的意義我們一定要明了。然後才能體會到在我們社會裏面,屬於這一類的團體,這一類的行業,如何將他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得圓圓滿滿,我們在這個裏面可以得到許許多多的教誨。第一尊寶印手足行神跟諸位介紹過了,今天這是第二位,“蓮華光”,我們看他的別名。蓮花、光這兩個原則,這是我們處事做人、服務社會大衆的兩個重要的原則,一定要懂得,要能夠堅持把它守住。在中國古時候國家選拔人才,它的標准是孝、廉兩個字。中國古代的選舉製度,中國古時候有選舉,但是不是民間普遍的選舉,不是的。什麽人選舉?地方的官員。在古時候帝製時代,皇帝派你做這個地方的縣市長,那個時候縣長叫知縣,我們舉這個例子來說明。他在這個地方做了叁年的縣長,如果沒有替國家選拔一個人才,他這個官就做不成;就這個理由,他就會被撤職。所以過去地方官員,第一樁大事就要在這個地方去訪賢,暗中去打聽這個地方上的賢能之人,將他們選舉出來,推薦給政府、推薦給帝王。而國家最高的賞賜,像現在講的勳章、勳賞,最高的賞賜給誰?替國家選拔人才的人,推薦人才的人。所謂說“薦賢受上賞”,你替國家推薦賢人,你受最高的賞賜。所以地方官吏在政績裏面,第一條是選拔人才。選拔人才的標准就是兩個字∶孝、廉。如果這個人是個孝子,他要替國家做事,替社會大衆服務,他一定很盡忠,一定能把事情做好。爲什麽?如果做不好,對不起父母、對不起祖宗,一定要盡心盡力。所謂是“忠臣出孝子之門”,國家需要人才,需要孝。第二個需要廉,廉就不貪汙。所以是這兩個標准,一個是要你能夠認真負責,一個是不貪財,這就是好的官員。這樣的人選拔出來多半是童子,年輕人,選拔出來由國家來培養他,給他讀書,送到太學,造就人才,將來爲國家服務,做各個地方政府的領導人,人才是這麽來的。我們讀這一尊足行神的名號,使我們想起這一樁事。蓮花表的是廉潔,出汙泥而不染,這是廉潔。光是智慧,有智慧的人,哪有不盡忠職守之事?足行神,昨天跟諸位報告,這是國家公務人員裏面的一類,主管交通的。昨天我舉了幾個比喻,像現在一般交通警察,他主管交通的。我們現在鐵路有鐵路的警察,機場有航空的警察,公路也有專門管公路的警察。足行神是從事於這個工作,爲社會大衆服務,保護一切人旅遊的安全、旅行的安全,維護道路,他們是從事於這個工作,足行神。寶印手的意思跟諸位說過了,是比喻他指揮交通,不一定是在警察的崗亭。警政的首長每一天在策劃,那也要用手,也叫寶印手,他要用手去規劃,可見得這個意思很深很長。蓮花表法的意思,前面曾經說過。告訴我們爲社會大衆服務,無論自己是從事某一個崗位,都要守住廉潔,一切依照法令規章去做,不可以徇私,不可以有任何的貪欲。做到廉潔、大公無私,這就是智慧光照,這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第叁尊:【清淨華髻足行神。】清淨跟前面蓮花的意思相同,這地方講的花就不是說蓮花,正是《華嚴經》上所說的“雜華嚴飾”。像一個花園,世間所有花的品種統統具足,一樣都不缺,美不勝收。花表萬行,表菩薩的無量行門,無論哪一個行門;行門也是我們常常在講席裏面,跟諸位同修報告的。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的工作,處事待人接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都是行,在此地就用花來代表。行不止一端,所以用雜花來表法。無論是哪個行門,一定要保持清淨。清淨是對心說的,心清淨,我們的行就清淨,無論是什麽行。佛法裏面講的六度萬行,無量無邊的行門,樣樣清淨,心清淨。清淨的心行,在世間一切大衆當中,自自然然你就突出,你就與衆不同,就是底下髻的意思。“髻”也是高顯的意思,這是在一個人,人身是最頂端。因爲這些神衆,在前面跟諸位報告了,都是女身。在家的女子梳頭,古時候梳發髻,頭發都梳得很高,發髻上戴花。所以這個髻是高、明顯的意思,形容你的清淨心。第四尊:【攝諸善見足行神。】“攝”是攝持。“諸”是多,衆多的“善見”。這一句我們如何學習?實在講就是在工作之中,因爲足行神主要代表他職業,在他這個行業,在他工作裏面,要懂得攝諸善見。用現在的話,接納別人好的意見,就這個意思。攝是接納,我們才會有進步。自己的缺點,自己很不容易發現,所以世出世間法我們要想做得有成就、做得很圓滿,要不斷的改進,把我們的過失缺點改過來,我們就往上提升了。過失缺點一定很多,世間,說老實話,只有兩種人沒有過失。第一種,諸佛如來沒有過失,他是真正功德圓滿;換句話說,等覺菩薩還有過失。何況我們凡夫?所以我們時時刻刻要向別人請教,請別人指導,真正虛心接受別人的指導教導,改正自己的缺點,你才會有進步。所以佛沒過失。第二種人是自己以爲自己沒有過失,絕不接受別人的批評,不接受別人的意見,這個沒法子了。除這兩種人之外,哪個沒有過?所以我們自己要承認,自己的過失無量無邊。如果你沒有過失,你怎麽會落到今天還作生死凡夫?既然當生死凡夫,那過失就不能夠避免。有過不怕,古人常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大善人就是知道改過。中國在曆代帝王之中,我們不能不佩服唐太宗。唐太宗爲什麽把國家治理得好?爲當時,爲後人所景仰、所贊歎、所尊敬。他沒有別的,就是知過能改,歡喜聽別人說他的過失,這是帝王當中非常難得的。歡喜接受批評,認真反省檢點改過,所以他成功這一代…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