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都包括了。“承事”就是奉侍,我们现在人讲伺候,在身边照顾。他的起居、他的饮食、他的工作,他待人接物,就如同一个侍者在旁边,时时刻刻听命,为他服务,这叫承事。供养承事,所有一切法门都包括尽了。下面这一句是非常非常重要,心目当中一切诸佛,没有一个人不是佛,没有一桩事不是佛事,无有一物不是佛,他见的是性。一切有情众生,佛性;无情众生,我们讲植物、矿物、自然现象,叫法性,佛性跟法性是一个性。什麽是佛?法性是佛。所以哪一样不是佛?《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一切皆成佛”,《华严经》上给我们讲,“一切本来成佛”。身众神就介绍到此地。
〔十〕 足、行、神下面足行神。清凉大师对於足行神有两个解释,第一个说“依止足行众生及守护故”,如下面经文里面所说,“善见比丘,足行之神,持华承足”,这是从事上讲,说这一类的神。为什麽叫他做足行神?他对於真正有修行的人,这里举了一个比丘,善见比丘;出家持戒,有修有学的一个比丘。他走路,鬼神拿着花,花是莲花;他脚踏到哪里,那个花他就给它摆在那里,步步都踏在莲花上。那个花是谁放的?足行神放的。这从事上说,说这些神众叫足行神。另外一个意思,“足所行处”,也就是讲道路神。道路神是谁?现在管道路的警察,他们就是足行神。指挥交通的,管交通的,一般现在国家都有。公路有公路警察,铁路有铁路警察,航空有航空警察,这一类的都是属於足行神;由此可知,他是主道路的,管道路交通的。从名义上我们能够体会到,它着重在行,行路。路有正路、有邪路。正路是什麽?成佛之道。佛道也叫菩萨道、大道;声闻、缘觉,小道、小路。小路不能达到目的地,小路可以通到大路。但是小路它不是邪道,为什麽?它能通到大路,通到大道。如果是邪道,最後它是通不到大道,那个道就是邪路。诸位从这个地方去想这个意思,然後你就晓得,此地讲的足行,我们这个足步步踏在菩提大道上,这些神管这个事情。如果我们能够行佛所行,跟他们就相应了。我们护持他,他也护持我们,我们跟这一类的神众就相应。请看经文∶【复有佛世界微尘数足行神。】数量跟前面讲的相同。这个意思就是说明,这一会是尽虚空、遍法界,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如来、诸大菩萨们统统都来了,都来参加了。如果不是这样的程度,他想来也来不了。为什麽?没有智慧、没有神通、没有道力,怎麽能参加世尊华严法会?我们看起来,凡夫知见,看到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在那里打坐;眼观鼻,鼻观心,一点动作都没有,二七日中、三七日中。哪里晓得他在定中讲《华严经》?定中那个境界多大?尽虚空、遍法界。不是一个国土、不是一个世界,尽虚空、遍法界,我们看到出席大会的这些大众就明了。定中突破了一切时空的障碍,所以定中境界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尽虚空、遍法界,没有边际。所以感得一切诸佛菩萨示现六道的众生、六道的形象,示现十法界的形象,都集会在道场。也许有人问,道场能容纳得下吗?此地讲的是法性,在性体之中没有大小、没有广狭。有大小、有远近、有广狭,凡夫知见,是你心在动中,才有这些现象;心如果真正到不动了,这个现象完全没有了。所以说真的境界,没有生灭。我们今天讲性相,没有性相,没有真假,也没有善恶,没有邪正,什麽都没有,没有远近的距离,没有过去、现在、未来,没有,叫一真。世尊在菩提树下坐的是一真法界,这才是真实究竟圆满。这个地方也举了十位上首的德号,我们从名义当中去学习,学习的原则不要忘记,一多不二。【所谓宝印手足行神。】这个意思诸位懂不懂?“印手”,什麽叫印手?印手翻过来叫手印,意思是一样。诸位知道密宗里头非常讲求手印,手印决定不能够错误。手印是什麽?我们现在的话叫手语。盲哑学校里面他学手语,他六根有欠缺,不能发音、不能说话,他跟人交换意见,用手语比划;用手语,所以他也要学习手语,手语表示彼此都能沟通。印手就是手语。“宝印手”,手语之可贵。站在十字街头,指挥交通的,那手语。第一位不就说,如果红绿灯没有了,站在十字街头指挥交通的警察,就是宝印手足行神,你就看到了。【莲华光足行神。】我们从这个地方看起。足行神这一类,前面做了一个概略的介绍,他的意义我们一定要明了。然後才能体会到在我们社会里面,属於这一类的团体,这一类的行业,如何将他自己本分的事情做得圆圆满满,我们在这个里面可以得到许许多多的教诲。第一尊宝印手足行神跟诸位介绍过了,今天这是第二位,“莲华光”,我们看他的别名。莲花、光这两个原则,这是我们处事做人、服务社会大众的两个重要的原则,一定要懂得,要能够坚持把它守住。在中国古时候国家选拔人才,它的标准是孝、廉两个字。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中国古时候有选举,但是不是民间普遍的选举,不是的。什麽人选举?地方的官员。在古时候帝制时代,皇帝派你做这个地方的县市长,那个时候县长叫知县,我们举这个例子来说明。他在这个地方做了三年的县长,如果没有替国家选拔一个人才,他这个官就做不成;就这个理由,他就会被撤职。所以过去地方官员,第一桩大事就要在这个地方去访贤,暗中去打听这个地方上的贤能之人,将他们选举出来,推荐给政府、推荐给帝王。而国家最高的赏赐,像现在讲的勋章、勋赏,最高的赏赐给谁?替国家选拔人才的人,推荐人才的人。所谓说“荐贤受上赏”,你替国家推荐贤人,你受最高的赏赐。所以地方官吏在政绩里面,第一条是选拔人才。选拔人才的标准就是两个字∶孝、廉。如果这个人是个孝子,他要替国家做事,替社会大众服务,他一定很尽忠,一定能把事情做好。为什麽?如果做不好,对不起父母、对不起祖宗,一定要尽心尽力。所谓是“忠臣出孝子之门”,国家需要人才,需要孝。第二个需要廉,廉就不贪污。所以是这两个标准,一个是要你能够认真负责,一个是不贪财,这就是好的官员。这样的人选拔出来多半是童子,年轻人,选拔出来由国家来培养他,给他读书,送到太学,造就人才,将来为国家服务,做各个地方政府的领导人,人才是这麽来的。我们读这一尊足行神的名号,使我们想起这一桩事。莲花表的是廉洁,出污泥而不染,这是廉洁。光是智慧,有智慧的人,哪有不尽忠职守之事?足行神,昨天跟诸位报告,这是国家公务人员里面的一类,主管交通的。昨天我举了几个比喻,像现在一般交通警察,他主管交通的。我们现在铁路有铁路的警察,机场有航空的警察,公路也有专门管公路的警察。足行神是从事於这个工作,为社会大众服务,保护一切人旅游的安全、旅行的安全,维护道路,他们是从事於这个工作,足行神。宝印手的意思跟诸位说过了,是比喻他指挥交通,不一定是在警察的岗亭。警政的首长每一天在策划,那也要用手,也叫宝印手,他要用手去规划,可见得这个意思很深很长。莲花表法的意思,前面曾经说过。告诉我们为社会大众服务,无论自己是从事某一个岗位,都要守住廉洁,一切依照法令规章去做,不可以徇私,不可以有任何的贪欲。做到廉洁、大公无私,这就是智慧光照,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第三尊:【清净华髻足行神。】清净跟前面莲花的意思相同,这地方讲的花就不是说莲花,正是《华严经》上所说的“杂华严饰”。像一个花园,世间所有花的品种统统具足,一样都不缺,美不胜收。花表万行,表菩萨的无量行门,无论哪一个行门;行门也是我们常常在讲席里面,跟诸位同修报告的。我们的日常生活,我们的工作,处事待人接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行,在此地就用花来代表。行不止一端,所以用杂花来表法。无论是哪个行门,一定要保持清净。清净是对心说的,心清净,我们的行就清净,无论是什麽行。佛法里面讲的六度万行,无量无边的行门,样样清净,心清净。清净的心行,在世间一切大众当中,自自然然你就突出,你就与众不同,就是底下髻的意思。“髻”也是高显的意思,这是在一个人,人身是最顶端。因为这些神众,在前面跟诸位报告了,都是女身。在家的女子梳头,古时候梳发髻,头发都梳得很高,发髻上戴花。所以这个髻是高、明显的意思,形容你的清净心。第四尊:【摄诸善见足行神。】“摄”是摄持。“诸”是多,众多的“善见”。这一句我们如何学习?实在讲就是在工作之中,因为足行神主要代表他职业,在他这个行业,在他工作里面,要懂得摄诸善见。用现在的话,接纳别人好的意见,就这个意思。摄是接纳,我们才会有进步。自己的缺点,自己很不容易发现,所以世出世间法我们要想做得有成就、做得很圆满,要不断的改进,把我们的过失缺点改过来,我们就往上提升了。过失缺点一定很多,世间,说老实话,只有两种人没有过失。第一种,诸佛如来没有过失,他是真正功德圆满;换句话说,等觉菩萨还有过失。何况我们凡夫?所以我们时时刻刻要向别人请教,请别人指导,真正虚心接受别人的指导教导,改正自己的缺点,你才会有进步。所以佛没过失。第二种人是自己以为自己没有过失,绝不接受别人的批评,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这个没法子了。除这两种人之外,哪个没有过?所以我们自己要承认,自己的过失无量无边。如果你没有过失,你怎麽会落到今天还作生死凡夫?既然当生死凡夫,那过失就不能够避免。有过不怕,古人常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大善人就是知道改过。中国在历代帝王之中,我们不能不佩服唐太宗。唐太宗为什麽把国家治理得好?为当时,为後人所景仰、所赞叹、所尊敬。他没有别的,就是知过能改,欢喜听别人说他的过失,这是帝王当中非常难得的。欢喜接受批评,认真反省检点改过,所以他成功这一代…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