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上)▪P13

  ..續本文上一頁法,也得十方一切諸佛威神的加持。由此可知,弘法利生的事業,不是一尊佛,是十方叁世一切諸佛的本願。所以升座講經,諸佛如來,像釋迦如來這是一個好例子,都得到一切諸佛的加持。所以經上告訴我們,佛有沒有說法呢?佛沒有。佛給我們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佛說:沒說一句話。這個話是什麽意思?沒說一句話就是,沒有一句話是自己的意思,沒有一句話是自己的創見,沒有。那麽佛所說的是什麽?說的是過去諸佛如來所說。正如同中國孔老夫子所說“述而不作”,孔老夫子沒有創作,他所講的都是古聖先賢所說。你看看人家多麽謙虛!現在的人開口、閉口,創作!我的,版權所有。這個問題嚴重,版權所有麻煩可大了。佛法是一切諸佛、菩薩、祖師大德,祖祖相傳傳到現在,你把它拿過來,以爲自己的創造,自己有版權,限製別人不能翻印。不錯!現在你可以得一點小利,你可以營利,得一點小利,後果不堪設想。爲什麽?盜法!偷佛如來、祖師大德之法,據爲己有,果報在阿鼻地獄。將來那個書一打開,後頭版權所有,那是鐵證,賴都賴不掉,這個證據太厲害了。所以諸位必須要懂得。閻羅王將來判罪,這是事實,你怎麽能抵賴呀!由此可知,如《發起菩薩殊勝志樂經》裏面所說,這部經我們在此地講過。世尊給我們說了幾個故事,其中有一個故事說,過去,那是久遠劫前,有兩個比丘,這是出家人,講經說法,利益衆生。當然比丘講經說法,我們在前面曾經跟諸位說過,我們那有能力說法?能說,都是叁寶加持;諸位能聞,能聽得懂,聽得歡喜,也是諸佛如來的加持。說、聽都是佛力加持,若無佛力加持,我們不能說,諸位也不能聽。那麽這個道場是什麽樣的道場?無論講堂大小,無論聽衆多少,這是諸佛正法的道場。如果你要是存心破壞,造謠毀謗,這個罪過都在地獄;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他在地獄裏面受的果報,以我們人間時間來算,一千八百萬年。諸位想想造作罪業太容易了,地獄的果報是人間的一千八百萬年,而在地獄裏面實際的感受是無量劫,所以地獄裏頭度日如年!他的感受是論劫數來說。這是講的從前,如果要是在今天,你要造謠生事,麻煩可大了!麻煩在那裏呢?現在印刷術發達,如果你要寫成文字,謗佛、謗法,毀謗叁寶,這個書在這個世間流通,你墮地獄,將來什麽時候出頭呢?這個世間,你那個文字的書一本都沒有了,你才能夠離開地獄,地獄才能出來。世間上還有一本書,你就不能離開地獄。同樣一個道理,如果我們流通是錄音帶、錄像帶,或者是CD,要在世間所有統統都沒有了,都消失了,你才會在地獄裏出來,有一片都不行!有一片,你的罪業極重,把你壓在阿鼻地獄裏頭,永遠不得翻身。所以我們言語造罪業比較上容易出來,要是寫成文字,搞成這個錄音帶,麻煩可就大了;流通量越大,你在地獄裏面時間就越長,千萬不能造這種罪業。這個罪業造的時候容易,以後想出離苦報,那就太難太難了!這是我們必須要知道,一定要謹慎,一定要遵循佛菩薩的教誨,不能夠破壞大衆的信心。所以任何一個道場都是叁寶的道場,諸佛護念,龍天善神守護,這個裏面要是造作罪業是極重極重。古大德告訴我們:“佛法大海,信唯能入,智唯能度。”尤其是淨宗,往生的條件叁個,信在第一;信、願、行。清涼判《華嚴》四分的教義:信、解、行、證;信也擺在第一。有信心,信心堅定,信心清淨,沒有懷疑,沒有夾雜,我們才能夠入佛門。入佛門求什麽?求智慧,真實智慧。真實智慧從那裏來的?從清淨心裏面來的,所以心一定要清淨。清淨心是真心,清淨心起作用就是智慧,真實智慧。前面跟諸位說過,戒、定、慧叁學,因戒得定,因定開慧,而清淨心具足了戒、定。念佛人常常稱贊信心念佛,這個信心念佛跟淨宗裏面所講的一心念佛是一個意思。由此可知,信心就是一心,一心就是信心;一心就是清淨心,清淨心能入“大方廣”,清淨心能入彌陀願海。我們肯念佛,一意專求往生,這就是大智慧,無比的智慧,我們這一生決定得度。這是我們說到“如是”兩個字表“信”,這兩個字意思很深很深。《大智度論》裏面給我們講“如是我聞”四個字,就占全書四卷之多,就講這四個字,占了四卷。我們最初學經教,學“如是我聞”怎麽講法,看《大智度論》占那麽大的篇幅,真正是不可思議。如果照《大智度論》那個方法,這四個字恐怕也得講一年。所以古人講,諸佛如來講經說法,他說的是什麽?就是說“如”這個字。我們說講一年有什麽稀奇?釋迦牟尼佛講了四十九年,講什麽?就講個“如”。“如”是什麽?用現在的話來說,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叫“如”。理如其事,事如其理,性如其相,相如其性,叫“如是”。這個話如果我們聽了一下還不能夠體會,我們用比喻來說,比喻也是古大德講的。古大德用金跟金器作比喻,金把它比作性,比作自性,比喻作理;器是把金做成器具,這個器就比喻作事,比喻作現相。我們對於金就是器,器就是金,這個我們很容易了解,金跟器不能分家,分家金也沒有了。器沒有了,金就沒有了;金就是器,器就是金。從這個比喻我們再回到佛法裏面去說,性就是相,相就是性。禅宗裏面所講的明心見性,他從那裏見的性?他豁然覺悟了,原來所有一切現象就是真如本性,所有一切事物就是真如本性,這叫明心見性。這個心開明了,從前我們這個心迷惑顛倒,閉塞了,性相一如擺在面前,不知道。現在這個心開明了,茅塞頓開,豁然大悟,悟個什麽呢?悟了原來相就是性,事就是理,有就是空。有是從事相上講的,空是從性、是從理上講的,性跟理是空寂的,事跟相是有的。既然性相不二,當然空有就一如。所以說空、說有一樁事,不是兩樁事,世尊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就是說的這個。所以你們要說是佛法這麽多,浩如煙海,不曉得從那裏學起,這佛法最簡單不過了,一個字,“如”字!千經萬論就是講這一個“如”字。這種說法是從理上講的,唯如唯是;換句話說,與如相應的就是,就沒錯。我們把這個“如”,“如”這個說法說得很抽象,我自己覺得我已經講得很清楚了,恐怕大家聽了不明白。我們把它落實到本經經題上“大方廣”,“大方廣”就是“如”,與“大方廣”完全相應那就“是”,“是”是那幾個字呢?“佛華嚴”,“佛華嚴”就“是”!如果我們用在念佛這個原理上,是心是佛,這個就是“如”,就是大方廣的意思;是心作佛,那就是“是”。這個說法諸位比較容易理解。唐朝時候真谛法師,他的說法也說得很好,他說:“真不違俗,叫做如。”跟前面講的意思是一樣的。真是講的性,是講的理;俗,是講的事,是講的相。特別是在《華嚴經》上,前面跟諸位介紹五周因果裏面,有差別因果、平等因果。真,就是平等;俗,就是差別。平等不違背差別,平等裏面有差別,這個叫“如”;也就是說相裏頭有性,事裏頭有理,不相妨礙,不相違背,這是“如”的意思。“俗順於真,這就叫是。”也就是現相;事能夠隨順理而不違背理,這就是“是”。真俗不二,性相一如,這叫“如是”。這是從理、事兩方面來說的,說得都很好,都沒錯。如果就我們華嚴本宗《華嚴經》的教義來說,意思更圓滿,更透徹。清涼大師說《華嚴》爲我們顯示四種無障礙的法界∶理無礙、事無礙;理是講理法界無有障礙,事法界裏面也沒有障礙;理事法界沒有障礙,事事法界也沒有障礙;叫四種無障礙的法界。這是世尊唯獨在《華嚴》裏面爲我們說出這個事實的真相。爲什麽會沒有障礙?沒有障礙是真的。我們今天感覺到障礙重重,這個障礙重重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沒有障礙。原本沒有障礙,現在變成無量的障礙。怎麽變的?我們違背了“大方廣”,違背了真如,所以就變成無量無邊的障礙。這一樁事情世尊要在本經裏面給我們作詳細的說明,如果我們明白了,體會到了,我們在現前生活裏面就得到真正的解脫。從那裏解脫?從障礙裏面解脫出來,我們也過自在無障礙的生活,自在無障礙的生活是法身大士所過的生活。由此可知,十法界裏面都有, 障礙,一真法界裏面沒有障礙。如果我們今天明白了、清楚了,我們今天過的是一真法界的生活。一真法界跟十法界不是兩個法界,同時存在,同一個空間,同一個時間。諸佛菩薩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八相成道,教化一切衆生,他住那個法界?他住一真法界,我們住十法界。不但世尊如此,經上講得很清楚、很明白,“一佛出世,千佛擁護。”佛的這些聲聞弟子、菩薩弟子裏面,許許多多都是古佛再來的,他們久遠劫就成佛了。現在示現在世尊這個法會裏面,有出家的比丘,有在家的居士、長者,男女老少、各行各業都有,不是普通人!佛菩薩示現在其中。那我們要問:這些佛菩薩示現在我們世間,他住那個法界?他住一真法界,他住無障礙法界,跟我們不一樣。雖然我們天天在一起,吃飯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我們住六道輪回,人家住一真法界。什麽原因

  呢?他沒有障礙,我們有障礙。爲什麽他沒有障礙,我們有障礙?他心清淨,我心不清淨,他們心裏頭確確實實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我們天天生活在妄想、分別、執著當中。所以要曉得,一真法界跟十法界、無量無邊的法界同時存在,同一個時間,同一個空間,這是事實真相。所以《華嚴》家講:“以無障礙法界叫如,唯此無非這叫是。”這個說法扣在經題上,諸位就很好懂。無障礙法界就是“大方廣”,能與大方廣圓滿相應就是“佛華嚴”。“如是”兩個字我就報告到此地。我們這個長經要略說,遇到難懂的地方我們要多說幾句,遇到微妙的地方,值得微妙欣賞的,多介紹一點,這一般的我們要縮短時間,大意交待清楚就可以了。我們要遵守古大德的教誨,長經短說,短經長說,這個才有味道。《無量壽經》是短經,我們長說…

《《大方廣佛華嚴經》講記(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