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P10

  ..續本文上一頁都是很了不得的呀!是諸善男子、善女人,“皆爲一切諸佛之所護念,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這些善男子,善女人,都是十方一切諸佛,就是十方叁世一切諸佛都在護念。這個護念,就是保護他,惦念他,挂念他。這就告訴我們能夠聽到《阿彌陀經》,能夠依教奉行,照著這樣深信切願,認真念佛,這種人就能夠得到十方叁世一切諸佛的護念。得到十方叁世諸佛的護念啦,這種加持力量就不可思議。我們通過這句話,可以理解這部經的功德是不可思議的,也可以曉得諸佛名號的功德不可思議。我們能聞諸佛的名號,這是我們過去生中種得有很大的善根,有很好的因緣,所以就能得到佛的護念。這個也告訴我們修其它的法門,單靠自己的力量,必須要斷無明,要見性才能夠得到諸佛的護念,這個當然就很難很難,淨土法門就不同,只要我們聞到這部經的名號,聞到佛的名號,能生起信心,能一心念佛,就能得到十方一切諸神佛的保護和惦念,那真是不簡單啦。《華嚴經》上偈語說“甯受地獄苦,得聞諸佛名”,就是情願在地獄受罪受苦,只要能聞到諸佛的名號。“不願生天中,而不聞佛名”。不願坐在天上享樂而聞不到佛的名號。爲什麼呢?因爲你能夠聞到佛名,就知道念佛,就能得到佛的接引,最後就能往生淨土。雖然你在地獄裏面,但這個時間是暫時的,如果你能夠往生了,這個時間就是永久的了。你在天道現在雖然在享福,也是暫時的,最後福報享完了,你還是依然墮入叁惡道裏面去。所以這首偈語告訴我們,不聞佛名就永遠不能脫離生死苦海。這說明聞佛名的重要,聞佛名的功德之大,爲什麼聽到這部經的經名,聽到以後就能得到一切諸佛的惦念?這說明了《阿彌陀經》的功德不可思議,也說明了諸佛的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我們能聽到就是有大因緣,有大善根。所以就能得到一切諸佛的護念,這很不容易呀!所以佛陀接著又說:“是故舍利弗”,又喊到舍利弗說:“汝等皆當信受我語及諸佛所說”。喊到舍利弗告訴他,當然也包括了我們在內,也是對我們的開示,“應當信受我語”,信受我所說的及諸佛所說的。“佛言不信,何言可信?”佛的話你都不信,那麼信什麼人的話?但是我們這些凡夫,對佛語並不是一下子就能夠接受啊。原因在哪裏?原因就是我們自身的業障太重了,所以佛經上說, 不信佛語者是從惡道中來的。所以這種人就愚癡,就無法相信,也得不到解脫。這說明不信佛語的人就要認真忏悔。要消除業障才能信得下去。

  下面這一段主要講,只要發願,就能夠往生,這就叫有願必成,這非常重要。下面佛這樣說:“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就是說如果有人已經發願,現在發願,將來發願就是說已經發了願的,那麼他已經往生了;現在發願,現在就可以往生;將來發願將來就可以往生。也說明了只要發願,沒有一個人不能往生,關鍵在哪裏呢?關鍵就是一定要願離娑婆,必須有願離娑婆的心,就是求出離的心,要懂得生死苦海的痛苦,你才發得起這個心。你都不想脫離生死苦海,就不可能對極樂世界産生歡喜心,這是發願最根本的問題,沒有出離心,沒有生歡喜極樂世界這個心,你就是天天在念佛也不能往生。因爲你沒有願嗎,你不願離開娑婆世界嗎。雖然你在念佛,但是你還是覺得娑婆世界很好。說到這裏,我們有些同修,在發願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個問題,就是我們對娑婆世界還有啥子留念,沒有解決的問題,一定要很好的對待。當然各人的情況不同,有些人今生很苦,受了一輩子的苦,想下一輩子過點好日子,這種人並不少。在前不久有一位同修說:他就是發的這個心,他這一輩子太苦了,現在既然懂得了佛法,好好的念佛,下輩子過點好日子,這是很危險的。這就是不想脫離娑婆世界嘛,你曉得娑婆世界苦又還想來生享福,就是沒有懂得娑婆世界生死苦海的苦在那裏?這個苦的根本,並不是說我們生活的環境不好,沒有錢或者家庭不和,這些算不得什麼苦,這個苦的根本,是生了要死,死了還要去投生。變人已經是苦多樂少了,如果到地獄、餓鬼、畜生叁惡道裏面去,那真是 苦不可言哇。這個才是生死苦海根本所在。不懂得這個,當然就認爲我下一世來享福很好。他就不懂得享福,就是消福。享福就會製造惡業,所以你的福報越大,造的罪業越多,最後還是把自己送到叁惡道裏面去,這個是非常危險的一條道路。還有一種人這樣懷疑,他說:你勸人都發心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極樂世界究竟有好寬,好大,大家都去能不能住得下?這個也是以凡夫知見,來推測佛的境界。我們舉一件事情就可以說明這個問題,維摩诘居士,他的房間就是一丈見方叫做丈室,方丈室,一丈見方的房間當然很小哇,但他的房間可以容納叁萬二千個獅子座,那些來賓都是大菩薩,都是坐的獅子座。獅子座不是我們這種很小的椅子,是很大的座位。一間一丈見方的房間,可以容納叁萬二千個獅子座,這怎樣解釋?佛的境界不是凡夫能夠推測的。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所成就的,他那個環境,他那個容量,不是我們能夠想象得到的,決不會說人多容納不了,房子不夠住,決不會有這個問題。我們不要去鑽牛角尖,去亂想這些問題。我們只能很好的准備資糧,就是往生的盤纏錢。要作好這個准備工作,只要你條件具備了,就能夠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宣化上人說,我們朝西方極樂世界移民,他說這個不受限製,不需要你簽證,不限製你進口,沒得這個問題。只要我們認真按照佛的要求深信、切願、認真的念佛,這叫萬人修萬人去。一萬個人修念佛法門,一萬個人都能往生淨土。

  下面佛陀又喊到舍利弗說:“是故舍利弗,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如果他們相信這個法門,“應當發願,生彼國土”,有了信心了,就應該發願往生到這個國土去。這是佛陀在這部經裏面第叁次勸大家發願。第一次勸,就是說:“衆生聞者,應當發願,願生彼國”。衆生聽到我講《阿彌陀經》以後,應當發願,願生彼國,這是第一次勸發願。第二次,“若有衆生,聞是說者”,就是說如果有衆生聽到我講《阿彌陀經》的,“應當發願,生彼國土”,這是第二次發願。剛才念的這段就是第叁次勸發願。佛陀在這一部經裏面,再叁勸告我們,讓我們發願往生極樂國,這是佛陀的大悲心,我們如不辜負本有的佛性,當然應當發願往生極樂世界。

  佛陀又喊到舍利弗說:“舍利弗,如我今者,稱贊諸佛不可思議功德,彼諸佛等,亦稱贊我不可思議功德,而作是言,釋迦牟尼佛,能爲甚難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衆生濁、命濁中得啊耨多鑼叁藐叁菩提,爲諸衆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這一段經文就是前面說了,六方諸佛,都在稱贊淨土法門的功德不可思議,同時他們也在稱贊釋迦牟尼佛的功德不可思議。下面就是說釋迦牟尼佛能夠在這個五濁惡世,證得了無上菩提的佛果,這個是非常困難的。“五濁惡世”我們大家都生在這個五濁惡世裏面。我們應該對五濁惡世有一個了解。五濁惡世的衆生,本性非常之剛強,很難調伏,都在公開的造惡,所以這個世界叫做五濁惡世。五濁的濁字,混濁不清,五種混濁把衆生清淨心都汙染了,所以叫五濁。哪五濁呢?下面簡單的介紹:

  第一是劫濁。劫濁就是時代的汙濁。這是大劫的時代,在這時代裏面,就有成、住、壞、空四個中劫,每一個中劫裏面又有二十個小劫,每到一個壞劫來了,就會産生種種大的災難。每到一個小劫的最後一個階段,也會發生叁種小災難。所以這個時代裏頭啊,就有下面這幾種濁穢,就造成了時代的汙濁,這稱爲劫濁,劫就是時代。

  第二個叫做見濁。見就是種種的妄見,有五種妄見。這五種妄見力量很大,使衆生製造種種的惡業,在生死輪回裏面出不來。第一叫做身見,身就是身體,也就是我見,把這個軀殼執著成我。因爲有了這個軀殼,才産生種種的分別,你喜歡的就拿過來,就製造了種種的惡業。殺、盜、淫、妄、貪、嗔、癡都是由這個身見引起的。這個身體就是造罪的總根子,這就是身見。所以學佛就要從破身見入手,我們不受它的害哇。虛妄的見解,認爲這個軀殼就是我,如果我見破不了,學佛就很困難,就是障礙啊!第二叫做邊見,邊見就是偏到一邊的見解,有兩種邊見。一個叫斷見,斷見認爲人死如燈滅,死了就了,這叫斷見。這種看法是錯誤的,認爲人只有一世,不相信叁世因果,對衆生危害很大,所以好多人就敢于造惡,認爲反正一死了之。另一方面,這種見解,容易使人不願意行善,因爲你行了善,最後也是一死了之。它也使人不願學佛哇,你辛辛苦苦的學佛,結果死了不起作用。還有一種見解叫做常見,認爲一切事情都是依然如此。你今生變人,死以後還是變人;他變畜牲,死了以後還是變畜牲,永遠這樣。這也是錯誤的,也很危險。你這一生變人了,殺、盜、淫、妄種種的事都敢做,反正我有保證,下一生又是人。一些違法犯罪的分子,把他押到刑場去了,他說我不怕,你把我槍決了,二十年後我又是一個小夥子。就是受了這種邪見的害。他們不相信有六道輪回。你造了衆多惡業,下一世還能變人嗎?這種見解就能使人敢于胡作非爲。第叁種叫做戒取見。過去印度外道執著這些邪見,行一些無益的苦行。認爲我能夠持戒,實際上他這種持戒本身就是錯誤的。比如說一些外道,持牛狗戒,他說他看到牛能吃草,能耕田,認爲能夠學牛這樣的生活,就可以升天。還有些外道他看到狗給人家守門,晚上不睡覺,他認爲學狗這樣生活,這樣修行,將來可以升天。他就不懂得牛吃草耕田,狗守門,晚上不睡覺,都是過去生中種的惡因,與升天毫無關系。所以這個見解上的錯誤,使人修毫無意義的苦行。第四種叫見取見,就是執著自己的見解,不承認錯誤,不分是非,不分黑白。比如說有修四禅定的人,這個四禅…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