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P2

  ..續本文上一頁些情況,所以說沒有辦法計算時間,這只能夠說是一時。就是那個時候,說法的時候,這就叫時成就。 第四個叫主成就。主成就是說法的人,就是佛,就是主講的人。第五個叫處成就,處就是地點。佛在哪裏講這部經?這是祈樹給孤獨園,是在這個地方。這個祗樹給孤獨園簡稱祗園經舍。佛陀講的很多經典都是在這個地方講的。第六個衆成就。就是佛陀講經時聽衆有那些人,這個經的聽衆很多很多,無量無邊的聽衆。但是這個經上就只舉了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僧。這就是主要聽衆,有代表性的聽衆。這個叫六成就。第一個信成就,如是就是真理,佛所說的是永恒的真理。第二個聞成就,是編輯佛經的總編輯阿難尊者親自聽到佛講的。第叁個時成就,佛在那個時候,機緣成熟了,該講經的時候。第四個主成就,主講人是釋迦牟尼佛。第五個處成就,在祗樹給孤獨園,在這個地方講這部分。第六個衆成就,就是聽衆裏面有代表性的。就是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僧,就是六成就。

  下面介紹一下譯者:當時阿難尊者他們編輯這部經是梵文記錄,傳到中國來,翻譯的人很多。我們現在讀的這個本子,就是“姚秦叁藏法師鸠摩羅什”翻譯的。姚秦是時代,就是東晉十六國,當時中國分裂了,南北朝,北方的一個國家叫姚秦,姚是皇帝的姓,秦是國家的國號。爲啥子挂個皇帝的姓在上面?因爲中國的曆史上秦朝有好幾個,秦始皇那個也叫秦。後來符堅建立的也叫秦,叫符秦。姚苌建立的也叫秦國,曆史家爲了好區分就給他挂一個姓,就叫姚秦。就是姚苌他建立的秦國,他的國都就是現在的西安。叁藏法師,叁藏指:“經藏、律藏、論藏”,就是說這個法師精通叁藏之學,所以說就稱他爲叁藏法師。西遊記把玄奘法師稱爲“唐叁藏”,是唐朝大唐國的人。因爲他是精通叁藏的人。所以稱他爲唐叁藏。“鸠摩羅什”、鸠摩羅是他的姓,什是他的名,這位法師是公元叁百四十四年出生,四百一十叁年圓寂的。他這個名字的中文的含義“童壽”。童是兒童的童,壽是年高有德的樣子。就是說雖然他在青春年少的時候,當小孩的時候,他就很有道德。他是中印度的人。那個時候印度分爲五部份,東、西、南、北、中,他是出生中印度。他父親叫鸠摩羅琰。他父親當時是宰相,母親是國王的妹妹。他的母親生了他不久,就發大願出家了,後來他的母親證了叁果羅漢。這位法師當然是了不起的人,七歲的時候就跟著母親出家了。他當小孩的時候,有一次他跟母親到廟子裏去,他看到有一個鐵缽,就把它拿起來,戴到腦殼上。當時他一想,我是小孩子,怎麼會拿得起這個鐵缽呢?這一想就起了分別心,這個鐵缽就掉倒地下了,那時他就懂得了萬法由心造的道理。他每天能夠背誦一千首偈。他先學小乘法,後改修大乘法,很快就精通了大小乘。他很年輕就在西域各國到處弘法,跟很多外道辯論,外道都很佩服他。他每到一個國家講法,國王大臣都跪在旁邊聽。當時這個符秦的國王符堅,聽了他的名聲也很恭敬他,派了一個大將叫呂光,帶領七萬大軍去討伐龜茲國,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塔什。當時新疆屬于西域地區。那是佛教非常盛行的地方,這個龜茲國當然打不贏,就把法師送過來。這個呂光就把法師帶回到現在甘肅當時叫西涼,他走到那裏就聽說符堅被他的部下姚苌殺了。姚苌就自立爲王了。所以就叫姚秦。這個呂光也就不回去了。他就在甘肅的西北部自立爲王。那個時候天下大亂,這些有兵權的人都割踞一地稱王稱帝,他就當西涼國的國王。他把鸠摩羅什法師留在那裏,後來姚苌死了,姚苌的兒子姚興接位了。呂光也死了。呂光的侄兒呂隆接位了。這個姚興就率領大軍討伐西涼國,西涼國打敗了,所以就只好把鸠摩羅什大師交出來了。姚興就把鸠摩羅什大師迎請回長安,就尊封他爲國師。鸠摩羅什大師到了中國,他就發心要翻譯經典。他已經不是一般的人了。他自己在入定的時候,很快的就通達的中文,所以他翻譯經典可以拿起梵文本口頭念出來就是中文。我們現在讀他這部經決不象一個外國人翻譯的。這說明了他的中文那麼流暢優美,都公認爲最好的翻譯本。唐朝的道宣律師,也是一個持戒修行很了不起的高僧。他受到天人的供養,經常他桌子上擺的東西好多都是天上來的。他曾經有一次就問過一位天人,爲什麼大家都喜歡讀鸠摩羅什法師翻譯的經典?那個天人就告訴他:鸠摩羅什法師不是今天才搞翻譯工作,過去七佛出世他都擔任翻譯,他發了個願心,只要有佛出世他都願意擔任翻譯經典工作。鸠摩羅什法師到中國以後名聲非常大,他主持的譯場,就是國立的翻譯館,有不少的高僧大德參加這個工作。當時這個國王姚興,這人也很崇敬佛法,但是必竟不懂得很多道理,他覺得鸠摩羅什法師這種人是了不起的人。他就希望鸠摩羅什結婚生小孩子,他覺得他如果能傳宗接代,這樣就能留下一些了不起的人出來,他就用皇帝的權威賜了十名美女強迫他接受。當然,不接受就是違抗君令,在當時那個封建社會裏他就可以處他的死刑,沒有辦法,鸠摩羅什法師就接受了,就不能住在廟子裏頭。就另外給他修了一幢叫逍遙園,住到那裏後,佛教界的人就議論紛紛了,你這個高僧大德還接受皇帝賜的美女,叫什麼高僧大德?你都可以這樣做,我們也可以這樣做。鸠摩羅什大師就經常在講經的時候給大家說:我們應該學蓮花出汙泥而不染。他這樣講,但這些人呢,思想上總是懷疑的。有一次他在講經的時候,要他的侍者端了一缽縫衣服的針,擺在桌子上,就又給大家講要出汙泥而不染,說完他就把那些針拿來吃了,就像吃胡豆樣的把一缽針都吃完了。這些人通通服了,曉得他不是一般的人。這個就叫心能轉物,他這種人內心完全清淨啦。那個針到肚子裏面去就不是針了,就不會刺著他,所以這些人都服了,知道他不是一般的人。他到了臨命終時,他給弟子說:我這一生翻譯經典很多,如果我翻譯的經典有錯誤,將來火化的時候,我這個舌頭就會燒爛。因爲他是編輯館裏的主要負責人,他不動手。過去翻譯有九道程序,動筆的另外有人,他是最後拍板的,就是說這一句怎樣翻譯,最後到他那裏他口頭表明翻譯這句應該怎樣翻譯再定下來。所以他是用舌頭。他說如果我翻譯的經沒有錯,我的舌頭就燒不爛。如果有錯誤我的舌頭就會燒爛。後來他火化後,他的舌頭燒出來就變成了一個紅顔色的象蓮花一樣,這就證明了他翻譯的經典沒有錯誤。他是我們中國佛教曆史上的四大譯經家的第一位。其它的叁位就是南北朝的真谛法師也是西印度人,另外一位就是唐朝的玄奘大師,再一位就是不空法師,他是北印度的人。這四位大譯經家裏頭有叁位都是印度人,只有玄奘法師是中國人。對于譯者的介紹就簡單講這些。下面就進入經文。

  這個序分裏頭的內容,這不是佛說的,是編輯佛經的大阿羅漢們作的記錄。“如是我聞”,這樣一部《阿彌陀經》是我阿難尊者,親自從佛那裏聽到的,就是說可信。“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就是佛陀講經的地點,當時佛陀在哪裏呢?就在舍衛國的祗樹給孤獨園。這一地方的名稱,祗樹是當時的王太子祗陀太子的花園。給孤獨就是當時一位大富長者給孤獨長者,他喜歡救濟孤獨,所以大家都尊稱他爲長者。他當時發心,要給佛陀建造一座精舍,供給佛陀及他的弟子居住講學,他就看中了這個祗陀太子的這個花園,覺得很好。他就去找祗陀太子商量,祗陀太子當時就給他故意開玩笑說:“你要可以,但是你要用金磚來把地鋪滿了,我就賣給你”。這位長者他真正發心,又很有錢,他馬上就把金庫打開,就用金磚來鋪,這個祗陀太子看見他真的在幹,就很受感動,就說我給你開玩笑的。這個事情我也應該供養佛陀嘛。我們兩個共同來供佛。所以說這個花園就叫祗樹給孤獨園。樹子是同祗陀太子的,因爲有很多地方金磚並沒有鋪滿,他們兩人共同發心的。“與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當時的這些大阿羅漢一千二百五十位在一起。這裏有個問題,把比丘僧列在前排,菩薩還在後面。爲什麼這樣的列法呢?因爲比丘是現的出家相,菩薩就不一定了,菩薩有時候是現的在家相,我們看到的菩薩除了地藏王菩薩,是現出家相以外,其他的菩薩好多都是現的在家相。戴的寶冠,這些都是在家相,另外一個就是,因爲這些比丘是常隨衆,就是基本聽衆,佛陀在哪裏講經他們都跟隨在,菩薩就不一定了。因爲菩薩他有任務到處去教化衆生。不見得每次都出席。所以常隨衆是基本聽衆 就擺在最前面。“皆是大阿羅漢衆所知識”。就說這一批大比丘僧都是大阿羅漢。阿羅漢前面加個大字,比丘是羅漢的因,羅漢是比丘的果。所以修因才能證果。這個羅漢前面又加一個大字,就是成就很大的啦。“衆所知識”,衆人都聞名認識的,衆所知識。

  下面具體提名介紹了十六位尊者。

  “長老舍利弗”,這個長,是指的道行很高,這個老指的是戒臘長,不是指的年齡。就是受戒以後,安居以後,就算一個戒臘,算一年嘛。這樣子,戒臘長的稱爲老,不是指的年齡。這裏長老舍利弗,不單是指的舍利弗,這個長老一直貫到最後一個,阿 耨(?)樓馱尊者一共十六位。這十六位都是長者,這裏面羅睺羅尊者是佛陀的太子年齡並不大嘛,還是稱爲長老,這說明了老不是指的年齡。

  舍利弗尊者,在佛陀的大弟子裏面稱爲智慧第一,他母親懷起他的時候,他的舅舅也是一位論師,很有辯才,平常他母親辯不贏 他的兄弟,但她懷起舍利弗後,她兄弟就辯不贏她了。摩诃俱 豨(?)羅,這位尊者就是他的舅舅,他就曉得他的外侄不是一般的人。果然他出生以後,他僅僅用了七年的時間,就懂得了書法、畫像,他在八歲的時候就登壇說法,戰敗了當時很多有名的論師,這位尊者他在過去生中很早就遇到釋迦牟尼佛,在一起修行。當時佛陀就…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