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紹鄭頌英居士一篇文章,江蘇南通有一個叫徐益修的教授,他在解放前曾經害病,一個通宵都停止了呼吸,但沒有死,第二天早上他醒了就向家人說他到了極樂世界了,看到那裏的環境之好,那個環境與《阿彌陀經》上描述是一樣的,空中有樓閣。他走到一個地方看見很多人,在那裏繞佛念佛,殿堂裏面供奉的鮮花從來沒有看見過,有這樣好的鮮花,大家都圍繞著當中供的鮮花繞佛念佛。然後他走到一個地方看見那些欄杆都是玉做的,他坐在那裏,感覺得環境實在是說不出的好。空中有樓閣,空中也有菩薩在那裏經行。他心想:到底這個是什麼地方?當時耳邊有人給他說,這裏是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他非常高興,當時看見觀世音菩薩在空中用楊枝甘露向下灑,灑在他身上,他感覺很清涼。正在這個時候就聽見他家裏人的聲音在喊他,他才醒來。醒來後,家裏的人說你通夜都停止了呼吸,以爲你死了。病好後他趕緊把這件事情記下來,後來一直到解放後在五十年代他才往生。在往生的時候情況非常好,臨終前十多分鍾,他坐起來寫,說我已經看見“觀世音菩薩”了,沒有寫完就往生了。《淨土聖賢錄》上也記載有念佛的人常去遊極樂世界,那些記載與阿彌陀經上敘述的也是大同小異。
下面就從極樂世界常有種種奇妙雜色雀鳥,也能夠說法,說明極樂世界的環境莊嚴,不是我們能夠想象得到的。不是業報所生,而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所變現出來的。它們說的都是念佛、念法、念僧。叁十七道品說的這些都是告訴我們學佛的方法。這是“阿彌陀佛”的願力。在那個環境裏面,就連雀鳥都在說法,所以我們生在那個環境裏面,就不會退轉。念不退,不會産生其它的妄想。叁十七道品,當然也包括了六度萬行,種種的法門都在內了。“其土衆生”,那個國土的衆生,“聞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因爲生在那個環境裏到處聞到的都是佛法。聽到這種聲音以後必然産生念佛、念法、念僧的心。就不會産生別的想法,就不會起貪、嗔、癡那些念頭了。自然我們的思想就得到淨化了,時時刻刻處處都聽到念佛、念法、念僧。在極樂世界修行與在娑婆世界修行的條件是沒有辦法可比的。娑婆世界的退緣太多太多,你想清淨,或者用了很大的功夫,有些時候你進一步,就退二步,退叁步。極樂國土就不會有這個問題,因爲環境太好了,時時刻刻我們接觸的都是佛、法、僧。這樣自然我們心地就清淨無染了。極樂國土的說法分兩方面,一方面是有情說法,各種各樣的雀鳥給我們敘述微妙的法門。另一方面是無情說法,“舍利弗,彼佛國土,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種樂,同時俱作。聞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佛又喊舍利弗說:那一位佛的國土,“微風吹動,微微的風吹過來了,風吹都是說法。“諸寶行樹”各種七寶所成的寶樹,七寶所成的羅網都發出微妙的聲音,好像是百千種樂器同時演奏,演奏的內容都是念佛、念法、念僧。所以說聞是音者,聽到這種音樂的自然就生起念佛、念法、念僧的這種清淨心。這裏說的行樹、羅網都是無情的,但是都能夠演奏各種各樣的音樂。極樂世界的音樂不是娑婆世界的音樂能夠比的。就是剛才說的那個徐益修教授,他曾經聽到過極樂世界的音樂,他把那個調子記下來後,他就唱給他的兄弟聽。他的兄弟是個音樂家,他就把它記下譜出來。他說在人世間,他參加過很多的音樂演奏集會,從來沒有聽見過這麼好的音樂。
下面又叫到“舍利弗,其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個極樂國土啊,成就如是功德莊嚴,是總括上面,各種雀鳥都在說法,無情的微風吹動各種寶樹,羅網都會說法。這些當然都是阿彌陀佛的願力所成。這個就是講的極樂國土的依報,就是環境的莊嚴。下面就是講極樂國土的正報,正報就是阿彌陀佛及諸菩薩衆和往生極樂世界的衆生,這就是屬于正報。下面佛又喚到舍利弗,“舍利弗,于汝意雲何?彼佛何故號阿彌陀”?這裏的于汝意雲何,就是說你意下認爲如何。彼佛,這一尊佛爲什麼號阿彌陀?就提出這個問題,然後佛陀又作解答。佛陀又喊到舍利弗說,“舍利弗,彼佛光明無量,照十方國,無所障礙”,什麼東西都阻擋不了佛的光明,“是故號爲阿彌陀” 。佛說的這個問答就是從無量光、無量壽這兩個方面回答。爲什麼稱阿彌陀,先說無量光,是佛的智慧之光。這裏智慧無量,光明無量遍照十方國土。這個就是橫遍十方,就是超越空間,遍滿空間。之所以號爲阿彌陀就是無量光、無量壽這兩條就是阿彌陀佛的功德。當然阿彌陀佛的功德無量,是用無量光、無量壽作代表。下面又從無量壽來說“又舍利弗”佛又喊到舍利弗說“彼佛壽命 及其人民”就是阿彌陀佛的壽命及他的人民的壽命,都是“無量無邊阿僧祗劫,故名阿彌陀”。阿僧祗劫已經就是很長很長的時間了,然後又加個無量無邊。那就是說明壽命無量,沒有限量的,故名阿彌陀。這個就叫豎窮叁際。豎起貫穿了過去、現在、未來,這就是無量壽。無量光,無量壽就是阿彌陀佛的法身。而無量光,無量壽這正是我們衆生人人都具有的佛性。所以說念佛就是念心。你念佛就是是心作佛,所以說“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就是根據這個來的嘛。有人說,你說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爲啥子我們沒有看到呢?這個問題當然就是我們內心不清淨嘛,就等于你是瞎子,雖然站在太陽人,明明太陽照到你,而你就是看不到。又比如一輪明月普照大地,你端一盆水到壩子裏去,假如這盆水是混濁的,動蕩的,那麼月影還是不現,你不能怪月光沒有普照啊!所以這個感應的問題在于自己。正如宣化上人在美國講觀世音菩薩的感應,就有人懷疑說:“你說觀世音菩薩那麼靈,那我就要試一下,那一天我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我往海裏面跳,看淹不淹得死?”他提出這種懷疑。宣化上人回答說:“保證你能淹死,因爲你敢考驗觀音菩薩嘛!你根本不相信、懷疑,這叫做誠則靈,你懷疑怎麼會靈呢?”感應是雙方的嘛,就是剛才舉的那個比喻,月光是普照,但你這盆水是混濁的,動蕩的,當然月影就不現了,這就不能怪月光沒有照到你嘛。還有個問題,爲什麼往生的人,他的壽命能與阿彌陀佛的壽命一樣?這前面說了,彼佛壽命及其人民都是無量無邊阿僧祗劫。阿彌陀佛壽命無量,這個好懂了,但是爲什麼往生的人壽命也是無量,這個是兩方面的原因,主要的是他力,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啊!因爲阿彌陀佛他發了這個願,他說,如果我成佛以後,我國土裏面的人壽命都是無量,阿彌陀佛在修行的時候就發了這個願心,他今後的世界啊,往生的人民都是壽命無量,沒有人能夠知道他們壽命好長。這是由于他的願力啊!所以我們往生的人民,都能得到無央劫數那樣長的壽命,這是主要的。所以說淨土法門是二力法門,主要的是依仗佛力,當然也要靠自力,自己也要努力。我們努力就是自己虔誠的念佛,念到一心不亂,我們的淨業才成就。因爲我們念佛能夠達到這個層次,當然臨命終時,就能夠蒙佛接引,往生以後,蓮花化身。蓮花化身當然就永遠斷了生死輪回的痛苦了,當然壽命無量啰。還有就是這個經裏面,阿彌陀佛的名號,用無量光、無量壽來比喻,所以阿彌陀佛又叫無量壽佛,也叫無量光佛,這個含意也就告訴我們要懂得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呵。其實我們這個心本身就是佛嘛!這個阿彌陀佛就是我們的本性,這就是是心是佛。我們念佛就是去掉妄念,顯露真心,所以念佛就是是心作佛,這個很重要啊!這兩句話就是念佛法門,最重要的理論依據,爲什麼念佛能夠往生淨土?爲什麼念佛就可以成佛?這個理論依據就是這兩句話,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因爲我們這個心,就是阿彌陀佛,我們念佛就是是心作佛,這點非常重要呵。這就是淨土法門的主要依據,也就是《阿彌陀經》的主要內容,希望大家都要注意這個問題。
下面又說到“阿彌陀佛成佛以來于今十劫”,就是說阿彌陀佛成佛到現在,于今,就是佛說法的時候,十劫,十個大劫,這個怎樣理解?十個大劫在我們看起來是很長的啰,但是我們要曉得阿彌陀佛是壽命無量哇!是無量壽佛,無量壽與十個劫比起來說那就算很短很短啦。所以前面說: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就是現在還正在說法,那麼從佛陀這一句話,就可以理解阿彌陀佛壽命無量,他成佛已經有十劫,是很短很短的,他現在仍然在說法,阿彌陀佛現在還是在極樂世界說法。所以通過這個我們就懂得今天,現在佛就是指的阿彌陀佛。釋迦佛是過去佛,彌勒佛是未來佛,只有阿彌陀佛是現在佛。所以我們要想親近佛,那嘛我們就應該要念佛求生淨土,這是最可靠最把穩的事情。上面講的就是極樂國土的教主阿彌陀佛,講正報主要就是阿彌陀佛,當然正報還包括了菩薩衆,包括了往生衆生在內。
下面,佛陀又接著說:“又舍利弗”,又喊到舍利弗說:“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衆,亦複如是”。又喊到舍利弗說,彼佛就是阿彌陀佛,除了阿彌陀佛以外,“有無量無邊的聲聞弟子”。聲聞弟子是無量無邊,這些人都是大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他的數量,都不是用算數的方法能夠算得出來的。諸菩薩衆亦複如是,也是那樣多。這裏我們要注意,聲聞弟子往生到極樂世界已經是回小向大。所以極樂世界的僧人皆是大阿羅漢,這就是大乘的僧人。上面講的就是極樂世界菩薩衆的情況。下面又說往生的人都是不退轉。“又舍利弗,極樂國土,衆生生者,皆是阿髀跋致”。又喊到舍利弗說:極樂世界的衆生,往生的人都是阿髀跋致,梵文譯音,阿就是無,阿髀跋致就是無退轉,不退轉。爲什麼往生的衆生都能夠不退轉呢?比如說帶業往生的人,沒有清淨呐!爲什麼不退轉呢?有五個原因:第一個就是阿彌陀佛的願力,因爲阿彌陀佛早已經發…
《《佛說阿彌陀經》講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