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有財庫,你看算命看相的,命裏頭有財庫,你這一生有多少財。財庫從哪裏來的?是你前世所修的財布施,叫財庫。前世前生修財布施修得多,這一生你命裏財庫滿滿的。財庫是滿的,這因有了,隨便你做什麼你都賺錢,無論你從事哪個行業,那是什麼?那是緣。因是命裏有,因加上緣,果報現前,財滾滾而來,這麼來的。
如果你命裏頭沒有,再好的緣,你都得不到。皇上賜給你千億兩黃金,你得不到受用,你命裏沒有,你要接受,可能命就送掉了。爲什麼?那財把你壓死了。你命裏沒有那麼高的地位,你爬到那麼高,高上去的時候,不是災就是禍,命裏沒有。命裏有的你能得到享受,命裏沒有的決定得不到。如果你真的明白這個道理,你的心就定了。你要不要求財?不必求。爲什麼?求不到。命裏有的,到時候它就來了,緣成熟了,財富就現前了。所以決定不會用非法手段去取得財富,非法手段這都是緣,取得財富了,得到的是你命裏有的。爲什麼?你沒有生病,你沒有遇到橫禍,命裏所有的,你看看冤不冤枉?所得到的跟你財庫裏頭打折扣了,因爲你非法得到的。你命裏頭有一百個億,你現在只得到五十個億,打對折了,還自以爲了不起,我得這麼多財富,其實打折扣了。手段愈毒辣,愈不正常,打折扣愈多,一百億可能一生你只能享受到十億,自己還感覺到很滿足,其實十分之九沒有了,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如果你是正常的緣所得到的,無論你從事士農工商,你是正常所得到的,你就是圓滿的。如果得到了財富,你又肯幫助貧窮的人,你的財庫上升,好像利息一樣,它會上漲,你命裏本來有一百個億,說不定會變成兩百個億。你以財去養財,以財去積德,這是真正有智慧、真正有大福報。這一生做大官發大財,來生的地位比這一生還高。我們就知道,這個世間做大官發大財的,那個命都是從行善積德而來的。地位愈高,他積得久,叁世、五世、十世。帝王的命決定超過十世,他要沒有十世行善積德,他到不了這個位子,他得不到那麼大的財富,生生世世累積的功德,不是偶然的。
了解這些業因果報,我們心就平了,對于富貴不會羨慕、不會嫉妒。爲什麼?人家過去修的,他這一生應該得到;我過去沒修,我當然沒有,心平了,人就老實了,安分守己。這是因果教育。別人有你沒有,你不服氣,你去奪取別人的,偷人家、搶人家的,不行,你還是得不到,你所造的罪業,來生在叁途,更苦,你做錯了。安分守己,安貧樂道,這是什麼?消業障。業障消除,我所積累的功德成就,這使你一世比一世好。世出世間法裏頭有大道理在!這個道理,佛經裏頭講得透徹,儒跟道裏面也講得非常好,要多讀、要多學,你就明了。明了的時候,改善自己的命運。
改善命運最著名的一個小冊子《了凡四訓》。他這個書,于本意不是流通給大家看的,他是給他兒子的,告訴他兒子他的命運是怎麼改過來的。以後這本書傳出來了,讀的人多,受益的人無窮,了凡居士的功德就大了,連外國人都學習。這個書在日本社會普遍流行,讀這個書,依照這個書學習的比中國人多,日本天皇都念這個書,喜歡這部書。所以人不能不知道因果,不能不知道命運,不能不知道輪回。輪回是可以超越的,放下世出世間一切法的執著,六道就沒有了,就超越了。放下分別、放下起心動念就超越十法界,就成佛了,你就生到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大概不是修淨土的人都到華藏世界去了,毗盧遮那如來的實報土,都到那裏去了。
這是講解脫。這叁大類的煩惱放下了、斷掉了,你就脫離十法界,作佛去了,叫脫。解脫光輪,輪意思好,輪在佛法裏頭代表圓滿,佛取這個。你看,輪有心,輪是圓,有心,有周,心是內,周是外,有內外。心不動,圓周動,這個意思好。佛教給我們養心,心要不動;養身,身要運動,身就是輪外面的周,它不動就沒有意義了。我們現在人心顛倒,心,想這個東西多,不動的它偏動;身,要動的它不動。身要不動,身就壞了;心要動,心就壞了。輪的意思好,圓滿具足的意思。解脫光是智慧,沒有智慧,你不肯放下,智慧是看破,看破自然就放下。
這一樁事情,早年章嘉大師是多次提到,不是一次,我的印象很深。千萬不要以爲你懂得了,很多人都自以爲我懂了。章嘉大師說你沒懂,爲什麼?你沒有放下,你要懂你決定放下。他跟我舉了個比喻,就是懂跟不懂有關系。他說譬如我桌上,我這邊放的是黃金,這邊放的是黃銅,你要真正識貨,我說這兩樣你隨便挑一樣,你要懂得,你一定取黃金。這就說明,看破決定放下,沒有放下就是沒有看破,你還要努力。最怕的是這個,以爲自己看破了,他就不能再前進了。知道自己還沒有看破,我得在這上下功夫,在解門上下功夫,我解得不夠透徹。真正透徹了,哪有不放下的道理!因爲一切法是假的,它不是真的。
解脫就是放下,光輪就是看破,這兩樁事情是沒有邊際的,「無限齊」,沒有邊際的。大師告訴我,從初發心到如來地,看破幫助放下,放下又幫助你看破,它兩個相輔相成。到以後我們才曉得,老師講的就是止觀,止幫助觀,觀幫助止。他不用佛學名詞,我那時候剛剛學,剛剛初學,說得我們印象非常深刻。所以阿彌陀佛又號無邊光,蒙光觸者離有無,你看把有無放下了,平等智慧現前,有無沒有了,有無是分別。是故稽首平等覺,解脫就平等了,沒有解脫不平等。平等比前面的清淨又提升了一級,清淨是阿羅漢,平等是菩薩,這向上提升了。「昙師以解脫光注無邊光。解脫者,涅槃叁德之一。複名之爲輪。輪者,圓具之義。表解脫之德圓滿具足」,這意思好,念老說得很對。
「無限齊者,離一切局限與齊同」。無邊光沒有邊際,智慧沒有邊際,有邊際就有局限,就有可以跟它平等的,齊同就是平等的。沒有能跟它平等的,這就是無量無邊的意思。「離有無者,離有無之二邊。離一切邊,從容中道。邊中俱離,究竟解脫」。這大乘教裏頭,祖師們常說二邊不立,二邊就是有無,有無二邊都放下,那叫中道,中道也沒有。立一個中道,是把有無二邊做爲一邊,從這裏又産生一個中道。中道也沒有,也是假的,不是真的。你看邊中俱離,究竟解脫。佛說中道,不要被中道迷了,以爲真有個中道,錯了。中道是對二邊說的,有對面是無,無的對面是有,二邊都放下了,那叫做中。從邊又立個中,這叫中道,叫第一義谛,名字有,實際上沒有。從名字上你要能夠悟入真實,這叫開悟,所以不能執著。這就是佛《般若經》上所說的,法,佛法,佛法不能執著,非法你自然放下了。
佛法是智慧,一執著就是煩惱,不是智慧,它變成知識。知識跟智慧是兩樁事情,知識有局限,不圓滿,智慧沒有局限,它是圓滿的。智慧能解決一切問題沒有後遺症,知識解決問題,後頭一大堆後遺症。今天都崇尚于知識,我們在國外參觀很多著名的大學,我們去訪問,跟他們做交流,統統是知識,包括倫敦著名大學裏頭的漢學系,我們很關心的。看看外國人研究中國東西,我們不能不佩服!我們看了,增長了我們的信心,那就是中國的文言文可以恢複。外國人講中國的北京話,比我講得好,我都不會講,他們一口北京話。能看中國的古文,我們現在中國人連古文都看不懂,他們能看懂,他們學文言文。我問他們,你們用了多長的時間把中國文言文學會?他告訴我,叁年。不難!在英國叁個學校,牛津大學、劍橋跟倫敦大學,我去訪問。
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裏面有學中文的,到臺灣去留學,一個女生,她學什麼?她學《華嚴經》。正好我在臺灣講《華嚴經》,她就找到我了。她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跟臺大交換的學生,到臺灣來留學,在我圖書館裏面住了叁個月。我問她,中文學了多久?叁年。歐洲人學也是叁年,可見得這個不難!我們中國人不會,爲什麼?中國人怕文言文,嚇到了,爲什麼?太深了,學不會。外國人沒有這個概念,沒有這種畏懼心,叁年就學會了。我們想想,中國古人教學,就想到可能。爲什麼?民國初年,我們看到小學生寫的作文,文言文寫的。年齡多大?大概十歲。十歲的小朋友寫的作文,現在大學文學系畢業的可能都寫不出來,沒有教,一點都不稀奇。小孩從六、七歲開始讀書,全讀的是文言文,四書五經背誦,他就學成習慣。所以叁年確實是能成功。
從前李老師告訴我們,熟讀五十篇古文,這個熟讀,要能夠背誦,要能夠講解。一個星期學一篇,一年五十篇,這一年的時間,你就有能力閱讀文言文。你再用一年時間,熟讀一百篇,你就能寫文言文,那中國人兩年。外國人叁年可以,中國人兩年。一個星期背一篇不是難事。以前老師給我們選的課程是《古文觀止》,《古文觀止》裏面有叁百多篇文章,老師不給你選,你自己選,選五十篇,自己去讀、自己去背,老師只把這個方法教給你。你能夠繼續兩年去背一百篇,那你文言文的基礎就非常好。
臺灣國語日報所編的《古今文選》,編得好,有注音、有注解、有翻白話文,最好的學習教材。我是讓蔡老師他們將《國學治要》裏面這些文章,跟《古今文選》去對照,對照有相同的,大概有兩百多篇相同的,這就省事了,我們不要再去搞注音、注解了,有現成的。從《古今文選》裏頭抽出來,跟《國學治要》裏頭的目錄對照,你就讀這些東西。因爲《國學治要》是《四庫全書》的入門,那你學會這個,你將來讀《四庫全書》沒有問題,文字上沒有障礙了。中國五千年的文化都在《四庫》裏頭,寶藏!祖宗留下來的。我們選東西,確實我們讀得不多,不曉得從哪裏選起。好在古大德已經把這個事情做好了,留給後人,古人用心,真難得!爲後世人著想,這個恩德要知道,我們認真學習就真報恩。
他們編《國學治要》有不少人,專家學者八年時間編成的。我看到他的序文,編成的時候寫了一篇序,序文是丁卯年,那一年是我出生…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八六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