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九九集▪P2

  ..續本文上一頁,現在我們都知道了,心沒有安在上面。這就是科學家發現的,物質現象、精神現象都不可得。物質現象搞清楚了,假的,是起心動念的副産品。起心動念,現在科學家也發現,起心動念是突然起來的,沒有原因。但是它起來立刻就消滅了,就是佛在《楞嚴經》上告訴我們的,叫「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你看看時間多短,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起、滅是在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當中,有生有滅。這個時間我們沒有辦法想象,不但眼睛看不見,我們的意識,第六意識、第七識都抓不到,它太快了,它是事實真相。

  今天被科學家發現了,科學家已經發現到,生滅速度已經看到了,這個是一千兆分之一秒,就是一秒鍾一千兆個生滅。彌勒菩薩所講的比這個多,但是一千兆分之一秒就了不起了,我們眼耳鼻舌身,再加個第六意識,眼耳鼻舌身意都緣不到。所以這個事實真相,世尊當年在世不說的,爲什麼?說了沒人相信。一定是在般若會上才講起來,般若會前面已經二十年的基礎,可以聽聽這樁事情了。現在這樁事情被科學證明了。科學證明這樁事情,佛知不知道?知道。佛在大乘經上說過,跟我們講八識能緣的境界是有局限性的,而第六意識的能緣境界是最大的、最廣的、最寬的,就第六意識。第七識因爲執著,所以它的局限更小,範圍更小。第六意識不執著,它只分別,所以它的局限,對外它能緣到整個法界,法界虛空界,對內它能緣到阿賴耶。

  今天科學家發現阿賴耶,也就是說明,佛說第六意識的局限性他達到極點了。但是對于阿賴耶叁細相現在還講得不清楚,只是物質現象講清楚了,意念這個現象沒講清楚。但是發現到「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個很了不起,這個現象被他看到了。也就是說,科學今天有能力見到一千兆分之一秒的現象,能夠見到這個,這個不容易!這是過去科學做不到的事情,它能夠發現一千兆分之一秒,這就是它的界限。這個現象從哪裏來的、怎麼産生的?佛清楚,科學家沒有法子爲我們解釋,只說是沒有原因,突然的。佛告訴我們,這種現象從哪裏來?從阿賴耶業相變現出來的。業是什麼?業就是動,也就是整個阿賴耶是一個波動現象。

  從波動,這個波動好像現在科學家也有發現,稱爲宇宙的一個原理,叫弦定律,弦就是波動現象。彈琴這一撥的時候,這個琴波動則發音,振動大的時候音量大,振動小的時候音就比較微弱,完全靜止就沒有聲音,這是個波動現象。這個波動現象它不停,一個接一個,到什麼時候停?必須自己把它放下,它就停了。徹底放下,一念不生,就停了;只要你還有一個念頭,它就不停。所以起心動念。不起心不動念了,就好像我們彈這個弦,彈琴,不彈了,你聽還有余音。它還要等一會,它真的弦不動了,音聲就沒有了,它還有一點余音。那個余音是什麼?那個余音就是實報莊嚴土,我們從這裏能體會到。實報莊嚴土是無明斷了,就是不起心不動念了,他的習氣存在,我們感覺不出來,習氣感應到的實報莊嚴土。習氣斷了、沒有了,實報土不見了。所以實報土也不是真的,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沒有說實報土例外。

  什麼是真的?常寂光是真的,常寂光什麼都沒有。就是真如、自性是真的,真的只有這一個,不生不滅,永遠沒有染汙。惠能大師見性,五句話描繪它,第一個是清淨,不染汙。我們明白這個道理,一絲毫沒有染汙,可以不必洗澡,也可以不必洗衣服,衣服也可以不必換了。有沒有這種人?有,距離我們不遠,抗戰期間就有一個,金山活佛妙善法師,江蘇鎮江金山寺的這個出家人。他就是一生不洗澡,一生,裏面是一套小褂褲,外面一個長褂,春夏秋冬都是它,從來沒有改變的。衣服沒有洗過,領子你就看見油垢,領子都是黑的,油垢黑的,可是聞聞,蓮花香氣。身上長年不洗澡,跟濟公一樣,搓一搓,髒東西拿下來可以治病,什麼病都治。你只一吃下去之後,五髒六腑就恢複正常,什麼病都沒有了。就像小說《濟公傳》裏頭寫的差不多,有這個味道。這個書我們這裏有,《金山活佛傳奇》,裏面講他一些故事,真的,樂觀法師寫的。

  有兩個人,在臺灣,煮雲法師寫了一部,但是煮雲法師沒見過,到處打聽,聽跟他相處過、認識的人講故事,他把它記錄下來。樂觀跟他相處四個月,所以樂觀寫的那個非常可靠。有神通,有他心通,我們起心動念他知道。樂觀法師初跟他在一起的時候,對他懷疑,心裏想著,沒有說出來。他把你說破,「有什麼好懷疑的!」他很輕松的就把你念頭說出來。以後覺得他真的有他心通,所以在他面前不能起惡念,他會把你點醒。抗戰期間,有一段時間他在緬甸,好像他圓寂在那邊。在一個居士家裏,一定請他洗個澡,他是用沖涼,沖的,他去洗了,就在那裏往生了。在沖涼,在浴室裏頭往生,站著走的。說明他真幹,爲什麼?他對這個道理懂得,清清楚楚,所以心裏頭不著相,清淨無染。心清淨,身就清淨,身上沒有髒東西。我們看到那個髒,那都是治病的藥物,衆生稀奇古怪的病他都能治。來無蹤,去無影,你想他、念他,突然他從外面走進來了;走出去之後,你再也找不到他,不曉得到哪去了。人家稱他活佛,金山活佛,不稱他的名字。

  所以曉得一切法無起作之理,沒有這個道理。所以無明,佛叫它做無始無明。無明有沒有起作?沒有。有起有作是真的,假的,不是真的。所以叫無始,無始就是根本沒有開始。無明什麼時候起來?就是當下,就是現前這一念,現前我們自己不知道,現前這一念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迷,就在這一秒,這一秒迷了,念念它接著迷。雖然接著迷,要曉得,一個現象是一樁事情,與前面不是相同的,是相似的,不是相同,過去這一念永遠就過去了。明白這個道理,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所以要緊的是慧心安此。你明白了,你肯定,不再疑惑了,心要住在這個道理上,一切法不生不滅,經教裏頭是重要的開示。無生法,哪一個法都是無生法,不是真的有。而且都是從妄念生的,有念就有,沒念就沒有了。

  這是科學家給我們作證,所有物質現象是念頭生的,念頭沒有,物質就沒有了。我們還看到物質,說明我們的念頭沒斷;念頭要斷了,物質現象就沒有了,就這麼個道理。物質現象沒有了怎麼樣?你就見到涅槃,就見到常寂光。念頭沒有了,還有念頭的習氣,你見到實報土。只要你有念頭,你就脫離不了阿賴耶;換句話說,你脫離不了十法界。這個東西愈說愈清楚。有妄念,妄念裏頭有執著,你就脫離不了六道輪回;不再執著,執著真放下了,就證阿羅漢果。像金山活佛至少都是這個境界,他沒執著了。如果連分別都沒有了,他就是菩薩,升級了。不起心、不動念,他就回到實報莊嚴土,就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在裏面等,等什麼?等到習氣斷盡。習氣沒有辦法斷,我要用什麼方法斷,不又起心動念了嗎?沒法子斷,就隨它去。時間長了,自然沒有了,用這個方法。多長的時間?叁大阿僧祇劫,自然就沒有了。習氣不好懂,什麼叫習氣?古人用個比喻,譬如酒瓶,酒瓶裝酒的。把酒倒幹淨,裏面擦幹淨,一點酒都沒有了,聞聞還有味道,那叫習氣。怎麼辦?酒瓶打開,放在那個地方,放個半年再去聞,沒有了。法身菩薩修行就用這個辦法。

  法身菩薩明心見性了,還要聞法?不需要了,沒有法好聞了,法都是假的,「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法身菩薩連法都舍掉了,唯一清淨平等覺。他有什麼事情?有,十法界的衆生,有緣衆生,有感他就去應,跟妙覺如來沒有兩樣。他那個應是自然的,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這一點我們要知道。釋迦牟尼佛當年在這個世間示現,講經說法四十九年,示現八相成道,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如果起心動念,他是凡夫。根本沒有起心動念,當然沒有分別執著。所以這是什麼?法爾如是,自然的道理。

  虛雲老和尚朝五臺,這跟文殊菩薩有關系,他去拜菩薩。拜菩薩當然這就是緣,有緣,這個人半路上病倒的時候,菩薩要去照顧他,自然的。菩薩的身遍法界,無處不在。你問他從哪來的?就這一念,就在當下,來無所從來,去無所去,都在當下。當下我們凡夫有念,他沒有念。他怎麼現的?是因爲你有念,他現身給你看,這個身是從你的念頭上現的。你病好了,一心去朝山,不再去想這個乞丐,他就沒有了。第二次病倒了,又想上一次碰到有人照顧,現在,他就又出現了,就這麼個道理。這叫妙法,這叫不可思議!這個道理一定把它搞清楚,爲什麼?把我們的疑根拔掉,對我們就有大幫助,就解脫了。我們再不要去刻意照顧身體,刻意照顧身體是個妄念。能不能照顧得好?照顧不好。我們今天明白這個道理,照顧不好,只要把心照顧好,身就好了。這是今天新興科學提倡「以心控物」,一切法唯心所現,只要心好,只要心清淨,你什麼都好了。

  菩薩在這個世間,隨緣不攀緣,恒順衆生,隨喜功德。你看那個金山活佛,隨順衆生,大家看到活佛來了,對他都非常尊敬、都非常歡喜。吃飯的時候,做了很多菜,這個人端一碗給活佛,當面,當他面吃,吃得很歡喜。高興!那個人看到,又端一碗,一下吃了十幾二十碗。旁邊,樂觀法師坐在他旁邊,樂觀法師叫這些信徒:你們不可以這樣子,這樣子會把活佛撐壞了,怎麼可以這樣做法!才把他呵止。再問金山活佛,怎麼樣?金山活佛對他笑笑:不增不減。樂觀法師聽了這個話覺得很慚愧,你看人家不增不減,一個星期不吃飯可以,一次吃幾十碗也沒關系,不增不減。這才曉得人家真有功夫,不是假的。這個功夫的道理我們今天搞清楚、搞明白了,我們承認他真有這功夫,爲什麼?有理必有其事。只是他契入境界,他起作用了;我們今天沒契入境界,不起作用。我們這個悟是解悟,他是證悟。所以科學家是解悟,不是證悟。

  八地以上見到阿賴耶,他起作用,就是能夠應化在十方世界,隨衆生心,衆生起什麼念頭…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二九九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