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二0集▪P3

  ..續本文上一頁二段,「安立正道」。

  【如是諸佛。各各安立無量衆生于佛正道。】

  這是什麼?利益。對一切衆生無條件的幫助、無條件的付出,這種恩德比父母恩德還要大,我們要以感恩的心、真誠的心、清淨的心來接受。但是今天去找有這叁種心的人很難,爲什麼?因爲對佛法不認識。對它不認識怎麼會生起真誠心?怎麼會生起恭敬心?這是一定的道理。這什麼原因?是我們把傳統文化,傳統文化裏頭有佛教,儒釋道叁教疏忽了兩百年。清朝末年慈禧太後執政,廢止宮廷裏面講經教學。在慈禧之前,清朝曆代帝王,在宮中是經常不斷禮請儒釋道叁家,現在講是專家學者,到宮廷裏面去講學。帝王嫔妃、文武大臣都來聽課,他們懂!慈禧太後把這個廢除了,自稱老佛爺,把諸佛菩薩、聖賢都擺在一邊,她坐到當中。這個表法不好,讓天下人看到,對聖賢、對佛菩薩信心慢慢就淡薄了。所以到滿清最後的一百年,佛教還有,有講的,沒人照做,衰了。滿清亡國,民國建立,不但沒有人學,連講的人都沒有了,這兩百年了。所以今天大家對傳統文化沒有信心,對佛教不認識,這個決定不能怪現在人,丟掉兩百年七、八代了。

  所以佛在這個經上有一句話說「先人無知」,父母、祖父母、曾祖父他不知道,「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沒人講給你聽,「殊無怪也」,今天你做什麼樣的錯事,都要原諒你,不能怪你,爲什麼?沒有學過,你完全不知道。所以安定現在社會、整個世界的,確實只有孔子「忠恕之道」能把它穩定下來。穩定下來之後要好好學習,不好好的學永遠不知道。我最初跟方老師學哲學,要以百分比來說,我不過頂多二、叁十分的真誠恭敬,一半沒有,只有二、叁十分的真誠恭敬,老師就特別照顧。由此可知,學校裏讀書的這些學生們,大概只有二、叁分的真誠恭敬,我這個真誠恭敬比他多十倍。但是跟古人比我們差遠了,古人真誠恭敬心可以及格,至少要百分之六十,我只有他一半。只有他一半的人已經不好找了,所以老師特別給我開課,每個星期天到他家裏去學,不在學校。這是我們對老師感恩,我們一分錢學費沒有繳。這個課程最後一個單元是「佛經哲學」,我們才真正認識佛教,原來佛教是哲學,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才搞清楚。在那個時候沒多久,我認識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叫我學釋迦牟尼佛,你想學佛你對佛要認識,你才不至于走錯路子。第一部教我讀的書,是釋迦牟尼佛的傳記,唐朝人寫的,叫《釋迦譜》、《釋迦方志》,在《大藏經》裏頭。那個時候外面買不到,所以我們找寺廟,到寺廟裏借經書來抄。好在分量不算太多,每天去抄,大概一天可以抄一萬字,很辛苦,辛苦有代價!

  我們看念老的注解,「又此法益殊勝」,這個法是佛法。佛法兩個字,你要懂它的意思,法是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用這一個字做總代名詞,佛的意思是覺悟。佛法連起來,對于一切法你都覺悟,你都能夠通達明了,這叫佛法。所以說佛法無邊,真的沒有邊際,這世間、出世間所有的學問都包括在其中。這個世間任何一個大學都沒辦法跟它比,它東西太豐富了,連今天尖端的這些科學統統在裏頭,所以這是一門大學問。經典,《大藏經》是大寶庫,《四庫全書》分量雖然多,一千五百冊,精裝本這麼厚的一千五百冊,《大藏經》才一百多冊。一部《四庫全書》差不多相當于十五部《大藏經》,但是真正講內容,這一部《大藏經》的內容超過《四庫全書》,超過太多太多,不可思議。你學這個東西會很有趣味,趣味無窮。

  古人講的法味,佛法的滋味超過世間任何滋味,說世味(世間的滋味)哪有法味濃!你只要真正入進去,懂得了,其味無窮。所以它的攝受力量非常強大,像磁鐵一樣引力非常強大,愈看愈歡喜,愈看愈舍不得放手。這一天不吃飯可以,不睡覺可以,不讀經這個不可以,爲什麼?歡喜,享受!老師把佛法,佛教哲學介紹給我,告訴我,「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六十一年前講的,我在這六十年當中,把他這叁句話證明是真的,不是假的。不但是哲學的最高峰,也是科學的最高峰,這是今天量子力學家們發現。原來他們所研究的成果,叁千年前釋迦牟尼佛早就知道了,佩服得五體投地。

  『各各安立無量衆生于佛正道』,佛的正道也有叁個階層,初級、中級、高級,初級是阿羅漢,中級的是菩薩,高級的是佛陀。那諸位要曉得,佛、菩薩、阿羅漢,在佛學裏面是學位的名稱,最高的學位是佛陀,相當現在學校的博士;第二個學位是菩薩,相當碩士;第叁個學位阿羅漢,相當于學士。所以在佛門裏面,人人皆可以成佛,也就是說,人人都可以拿到博士學位,你只要好好用功你肯定會拿到。所以這是叁個學位的名稱,他不是神,他不是仙;把佛菩薩當神仙看待,那是迷信,就是現在人所講的宗教。佛教它不是宗教,變成宗教,你看到寺廟裏頭燒香拜佛,那就是宗教,你不能說它不是宗教。它本來不是宗教,它現在變成宗教,誰變的?不是釋迦牟尼佛變的,是我們這一代迷信人把它變成,把他當作神仙看待。對佛菩薩來說莫大的冤枉,怎麼會搞成這個樣子?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要像這個社會一般迷信,我們是不會進門的。我們年輕的時候,什麼宗教也不相信,偶爾看看,這佛的經典太深看不懂,基督教的經典、伊斯蘭教的經典看得懂,佛教經典看不懂,文言文寫的。那有人講我們就懂,慢慢就體會了。所以釋迦牟尼佛辦學,有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他有體系一點都不亂,跟著他學習的人那麼多,世代相傳,傳到今天。今天看這個樣子快要滅亡了,爲什麼?真正在經典上用功的人不多。經典不但要透徹了解,要把它變成生活,你才能享受到,你不能把它變成生活,你享受不到。那變成什麼?變成學術,跟我們自己生活、生命不發生關系。所以一定要把它變成生活、變成工作、變成處事待人接物,生活在佛陀教誨當中,那個快樂無比,那才叫真的人生最高的享受。人生最高的享受,于貧富貴賤毫不相幹,這真樂,一點都不假。

  我們再看下面的文,「以上深顯事事無礙,重重無盡,不可思議法界」。上面這幾品經文爲我們介紹西方極樂世界的環境,人事環境、物質環境,一般的生活、學習的生活統統講清楚、講明白了。在這裏我們特別要認識,西方極樂世界是學校,是修學的道場,它不是一個普通地方。雖然稱它爲佛國土,它沒有國家,國家一定有個領導人,天上有個上帝,極樂世界沒上帝,極樂世界沒有總統,極樂世界沒有部長,極樂世界也沒有縣市長,也沒有士農工商。極樂世界只有兩種人,一個是老師阿彌陀佛,另外一個是學生,這衆菩薩,往生到那邊去的都叫菩薩,它就兩種人很單純。這個要認識清楚,它是個校園,這個校園就是一個城市,就是一個國家,它是校園。校園裏頭老師,阿彌陀佛好像是校長,自己天天上課,幫助阿彌陀佛的十方諸佛,常常到極樂世界去講經、去開課,所以在那個地方,能夠有機會見到一切諸佛如來。

  「佛界中蓮」,這跟我們講蓮花,極樂世界七寶池裏頭的蓮花。「從佛心生」,前面跟諸位介紹過,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力的成就,四十八願就是阿彌陀佛的心。「蓮花放光,光現多佛,佛複放光,說法度生。深顯重重無盡」。重重無盡在極樂世界是普遍的現象,每個人都有這個能力,都能看到。這個現象現在科學家剛剛發現,科學的名詞叫全息現象,是無盡的,他們用照片來展示這個稀有的現象。我們照一張照片,它的照片光源是兩個激光,兩道激光交叉這樣拍攝出來的。這個照片洗出來之後,看不到人像,必須放在激光,一支激光就可以,照它像就現前。把這張照片剪成兩張,在激光底下去看,每張都是完整的,沒有欠缺;分成四張,每張還是完整的;把它剪碎分成一百張、二百張小點,再去照裏面還是完整的,永遠是完整的。這也是最近被科學家發現的,叫全息照片。

  這說明什麼?說明佛在經上說,一微塵裏頭有世界。佛講毛端,我們人身體上汗毛,汗毛端是最小的,物質環境裏面最小的是塵沙,再小的塵沙,甚至于講到極微之微,現在講到微中子,那麼小不能再小。微中子裏頭有什麼?有整個宇宙的信息,就像全息照片一樣,它是完整的,一樣都不缺。所以佛經上我們常念,《華嚴經》上「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們會念,真正意思體會不到。看到科學家全息的這個報告,我們明白了,就是那一點它有整個宇宙都在裏頭,整個宇宙的信息跟色相,一絲毫都不缺,奇妙!所以佛說這是不可思議,你沒有辦法想象,你也沒辦法說出,太奇妙了,叫微妙法。這事實真相被現在科學發現,我們對佛所講的話一點不懷疑了,知道是什麼?我們程度不夠。如果我們修到八地菩薩,這所有現象你都是親證的,你完全親自看到,不是聽佛說。你所見到的、所聽到的、所接觸到的,跟佛所講的完全一樣,把佛所說的一切經教統統證實。

  我們再看下面文,「又應著眼,如是境界,非僅示現妙相而已,而實具有無邊妙用」。它有作用,它不是沒有用的,不是叫你看到這幻相,它真有用。起作用,我們在《華嚴經》上讀到,微塵裏面有世界,世界沒縮小,微塵沒有放大,微塵裏頭有世界,這就是什麼?大小不二,小中可以含大。起作用,誰能到微塵境界裏去?普賢菩薩,普賢菩薩到微塵世界裏面去參學、去供養諸佛、去聽經聞法,在一微塵裏頭。可是我們要曉得,那個世界裏頭又有微塵,那個微塵裏頭又有世界,重重無盡。這就像什麼?我們用兩面鏡子對照,人站在當中,重重無盡。我們在這個現象裏頭能看出來,它是真的一點都不假。也就是大乘經上所說的,八地菩薩就有能力入微塵的世界裏頭,微塵跟外面完全一樣,那是融入一個點,點裏頭無有窮盡。

  中國古人,那時候佛法沒到中國來,說了兩句話,「…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二0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