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二二集▪P2

  ..續本文上一頁這部經全通了,一點障礙都沒有,一切經全通了。一經通一切經通,一個法門通,所有一切法門也都通了,爲什麼?一切法不離自性,你明心見性,哪有不通的道理!

  西方人沒有這個思想,他不懂得密益,他什麼都要親自看見,看不見的他都不承認,跟東方學習的理念方法完全不一樣。東方人求智慧,西方人求知識,智慧解決問題圓圓滿滿,沒有後遺症;知識不行,知識解決問題是局限的,而且有後遺症。所以,二十一世紀的社會遇到困難了,這個困難是知識造成的,這大家看得很清楚。怎麼挽救?知識救不了,要靠智慧。真的還很幸運,這一批年輕的量子力學家找到一條出路,這個出路就是心理,心理是智慧,但是他們的智慧不是究竟圓滿的智慧,它是智慧。比物理大幅度的向上提升了一步,知道心理跟物理是一不是二,是不能分的,知道心理可以影響物理,意念可以控製物質,發現這麼一樁事。

  所以只要把念頭導歸到正直,斷惡修善,改邪歸正,端正心念,你就能身心健康,你就能改變居住環境。中國人講風水,自己用意念把風水改變好,不好的能改好,用意念就把它改好了。這個念頭主要是不貪、不瞋、不癡、不傲慢、不懷疑,這是最淺顯的;往深處,那就是發大菩提心,舍己爲衆生。這種意念的能量不可思議,太大了!可以改變整個地球,可以改變太空的星系。佛經上所說的,掌心可以承載大千世界,這個話現在我們相信了。爲什麼?整個大千世界可以在一粒微塵裏頭,可以在一毛端裏頭,那掌心承載大千世界還有什麼問題!世界沒有縮小,掌心也沒有擴大,因爲在自性裏面,沒有大小、沒有先後、沒有時間、沒有空間,這是法性身、法性土,普賢菩薩有能力入這個境界。我們就知道,這個境界重重無盡,不可思議。因爲微塵世界裏頭還有微塵,那個微塵裏頭又有世界,世界裏頭又有微塵,沒底!古人講的兩句話,「大而無外,小而無內」,這個話只有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諸佛如來才說得出來,凡夫說不出來,科學家也說不出來,哲學家也說不出來,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佛與大菩薩,這個大菩薩經上常說八地以上,他們看到了,這叫事實真相。我們這個世界上人迷失自性太久了,迷得太深了,所以極樂世界這種殊勝莊嚴我們把它看作密益;在極樂世界,它是明顯的,這些事情沒有一個人不知道,沒有一個不明了,所以它是顯益。

  「又曰:若爲現生密益者,今家不共義也」,今家是稱贊善導大師的,不稱他的名,稱他爲今家。這個家是大家,我們一般稱爲大師、大聖、大賢,這個家有專家學者的意思,這大家。「可見《甄解》極贊善導大師所說」,這就是肯定善導大師的說法,肯定善導大師的見解。信願持名,在我們現前是密益,往生到極樂世界就變成顯益了,現在有多少好處不知道,一往生全知道了。因爲信願持名太簡單了,人人都能做到,而且修學的時候不會産生任何障礙。無論在什麼環境裏頭,你一切都放下了,一心念佛,念在心裏,別人看不出來;自己受益,別人也看不出來,你自己心裏很清楚。生到極樂世界一生成佛,你的顯益看清楚了,這個世界上人還是不清楚。甚至于你的顯益、密益,人家還都沒有看清楚,這多!真正看清楚,他就跟你學了,爲什麼不跟你學?這種利益他沒有看到。

  善導大師所說的,「當生之人」,就是將來他一定會往生,雖然「身在娑婆」,在這個地球上,「已獲入正定聚之密益」。這句話重要!你怎麼獲得了,真正獲得了?對這個法門真信、真願往生,而且願意現前就往生,對這個世界沒有一絲毫的留戀,這個很重要!佛現在來接引你了,問你,你還有什麼沒放下的?還有什麼人你還沒見面的,要不要去見個面?還有沒有事情沒做完的?還有沒有什麼事情需要交代的?如果有,佛就走了,不接你了,走了,就不見了;如果沒有,一切都沒有,蓮花就現前,你就跟佛去了。這是個機緣!必須要掌握住,如果哪一天遇到了可不能放棄,這是真的,這不是假的。

  「又《小本》」,《阿彌陀經》,「亦有與此相呼應之經文」,哪一段?「經曰: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這叁種人,「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于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這一句話裏頭,「是表現在當來一切發願求生西方淨土之人,皆不退轉于無上菩提。可見不退轉之勝益」,殊勝的利益,「亦複通于彼此二土,與今經文同一玄旨。阿彌陀佛大願大力,不可思議」。這是我們要記住、要明白。我相信同學們都很可能遇到這個境界,境界現前清清楚楚,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留在這個世間只有一個理由,幫助阿彌陀佛接引大衆。這個地方衆生跟自己還有緣分,阿彌陀佛要我們留就留幾年,要我們走就趕快走,留不爲自己,爲正法久住,爲接引衆生。

  接引衆生的方法兩個,一個是言教,一個是身行。身行是做出榜樣,真正放下的榜樣給大家看;言教是把西方極樂世界介紹給大家,講清楚、講明白,只要是喜歡聽的人,不厭其煩的給他講解。不是這樁事情,就沒有留在娑婆世界的理由,用不著留在此地。這是自己的慈悲心,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跟佛的心願完全相同,縱然壽命到了,可以延長。我們看到,交光法師注《楞嚴經》,他壽命到了,阿彌陀佛來接引他。他跟阿彌陀佛說,《大佛頂首楞嚴經》傳到中國也經過幾百年了。唐朝時候傳來的,交光是明朝時候人,你看經曆唐、宋、元到明,幾百年,有許許多多的注解。交光大師說,這些注解沒有知道佛的真實義,大家有個誤會。這個誤會是有來源的,這部經沒傳到中國來之前,印度高僧在中國弘法,跟智者大師見了面,聽智者大師講《摩诃止觀》,很佩服、很贊歎。說智者大師說的這個方法,跟《大佛頂首楞嚴經》佛講的非常相似,所以中國人知道有這部經。這部經,很多到印度去留學的人沒看見,印度人吝法,把這部經看作國寶,不傳給外人。外國學生到他那裏去留學,這個經看不到的,吝法。因爲吝法,現在印度佛法沒有了。般剌蜜帝真難得,偷渡,想把經送來,兩次偷渡都被發現了。最後用個方法,不知道他用什麼東西寫,把經寫成很小的字卷在一卷,把胳膊剖開,藏在裏面再縫起來,養好之後到中國來,出關檢查沒有發現。這麼帶過來的,真難得!傳到中國來,傳來之後趕快回去,回去是什麼?認罪。我把這個經偷渡送到中國去了,應該受什麼處分,甘心情願來接受。這個不得了!

  可是《楞嚴經》上所說的,就是主要修行的方法,奢摩他、叁摩、禅那,跟天臺的叁止叁觀是很相似。但是天臺沒有離開八識,而《楞嚴經》上不用識,叫舍識用根,這一點確確實實古來大德沒有注意到,都用叁止叁觀來解釋奢摩他、叁摩、禅那。那舍識用根就高了,不用心意識,那是高級的止觀,天臺止觀沒有離開心意識,這個不用心意識,不用心意識,所以他那個確實是禅宗的境界,離心意識。交光大師想重新作一部注解,不用天臺的這個止觀,阿彌陀佛就答應了,准他的假:讓你寫這部注解,注解寫好之後再來接引你。都是爲正法久住,都是爲接引大衆,不爲自己。《楞嚴經》的注子,從這部他的注解叫《正脈疏》,以這個爲新注,從前那個叫古注。古注確實是以《長水疏》,多半是以那個做根本的依據。長水是宋朝時候人,完全用天臺的,這個新注不用天臺的止觀。

  所以要發心護持正法,幫助正法久住,幫助衆生認識淨土、學習淨土,我們真正明白了,只有這個法門一切衆生都能得度,其他的法門靠不住,爲什麼?其他的法門是以戒律爲基礎。現在人都不持戒了,你怎麼會成就?這個法門帶業往生,五逆十惡,毀謗正法,善導大師說,只要你能夠認錯、能夠忏悔,後不再造,念佛統統都能往生,阿彌陀佛還是會接引你的。這個不得了!四十八願度衆生的對象,上面是等覺菩薩,下面是無間地獄,統度。所以這個法門才是真正名符其實的究竟方便,遇到這個法門沒有不成就的。我們再看底下這一段,「征釋因果」。

  【何以故。若邪定聚。及不定聚。不能了知建立彼因故。】

  這經文說出來了,我們看注解,這念老說,「彼邪定聚及不定聚之人」,第一種知見不正,這裏頭多半都是所知障障住了,『不定聚』的人是煩惱障,見異思遷,中國人所謂是見利忘義。現在人很糟糕,見利把孝順父母都忘掉了,都不要了。我們在美國看到的,真有其人、真有其事,在美國把媽媽賣掉。媽媽不認識字,老實人,到美國去跟他們住在一起。他把媽媽賣給個老先生,美國人,錢拿到就搬家。他媽媽不認識路,介紹給這個老人看,聊天,然後自己就走了。走了好久沒有回來,這個老人才告訴她,你的兒子把你賣給我了。她沒有辦法只好跟他去了。真有這種人!這世界變成這個樣子,沒有一絲毫的恩義,只有名聞利養,這還得了!

  災難從哪來的?就從這來的。古人講高名厚利,人很不容易敵得過。給你很高的位子,給你很多的財富,你動不動心?今天這個世界,小名小利就動心了,不要高名厚利。這什麼原因?沒有接受過倫理道德、聖賢教育。有受過的,表現得還不錯,可是名利一當前,變節了,把古聖先賢這些東西統統都忘掉了。這什麼緣故?我們知道,他不是紮根學的,他是到二、叁十歲才學,他沒有受過紮根教育。雖然知道這個好,很清楚,可是利益擺在面前,必須要把這個東西放掉,他取利。從這些地方讓我們真正體會到,古人紮根從胎教。嬰兒生下來到叁歲這一千天,這紮根教育,古人說這個根紮得好,一生都不會改變。所以古諺語有一句話說「叁歲看八十」,那看紮根教育,根紮得深,他一生不會變。

  現在紮根沒有了,學習傳統教育遇到好的環境,也就是十幾歲、二十多歲開始學習,沒根。十幾歲、二十歲,真正能學得好契入境界,那我們知道,過去生中根深,他才能守得住。如果過去生中根不深厚,這一生學習了幾年、十幾二十年,遇到名利…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二二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