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有,命裏無時莫強求」,人要明白這個道理。道理明白之後,這個人決定一生安分守己。人人安分守己,不就天下太平了嗎?社會不就安定了嗎?這個道理是真道理,不是迷信、不是騙人,祖宗不會騙後代,父母不會騙兒孫。我們對父母、對祖宗不相信,你還相信誰?對祖宗春秋祭祀,感恩!遠古祖宗的恩德我們還念念不忘,眼前父母、祖父母的恩德怎麼會忘?孝子賢孫是從這個地方培養出來的。所以這句話比什麼都重要,千萬不能夠疏忽。
所以要說至誠,真誠到極處,決定沒有妄念,真誠無妄,真實不虛,這我們的言論人家才會相信你。花言巧語沒人相信你,被你欺騙是一時,一定會拆穿,拆穿之後一文不值,你以後說話人家再不相信你了。所以這是根本的根本,想入佛門,這句話做不到,佛門你入不進去,你永遠在門外。蓮池大師的《彌陀疏鈔》上說得很好,「誠實,明必可信」,這個人說話,這個人心地誠實,他說的話是必定可以相信。
佛法給我們講真相,現在人叫做真理,佛法叫實相,實相比真理,意義相同,但是更好懂。實相是真實的現象。大乘佛法,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教學四十九年。早年我在臺灣遇到一個老同修,前天我治牙齒的時候我還遇到他,他來看我,現在都老了,那個時候是小朋友。他在輔仁大學教書,告訴我一樁事情,利用學生課外活動的時間,給學生講《普賢行願品》。好!好事。我問他一句話,我說你用一句話回答我,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經教學,他到底講些什麼?用一句話回答我,別羅嗦。他想了大概有五分鍾想不出來,一句話回答我,想不出來。他回頭反過來問我,我說佛經上常常講的四個字,「諸法實相」,我說這句話行不行?他說行!
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講什麼?諸法實相,翻成我們白話意思,一切法的真相,《般若經》上常說的諸法實相。佛法哪裏是迷信!把事實真相告訴你。一切法的事實真相,這就是佛經所說,那是什麼?說誠實言,才說出真相。宇宙怎麼來的,生命從哪裏來的,我從哪裏來的,把這真相告訴你。這個真相太深了,所以佛不常說。佛什麼時候說?你的程度夠了給你說,程度不夠不說。你看跟釋迦牟尼佛的學生,二十年之後,跟他二十年之後才講這些問題。前面二十年講什麼?講倫理、講道德,講做人的道理。這個好懂,容易懂,學了之後馬上就有用處。對宇宙的起源,這深密,宇宙的奧秘,這個太深了,必須到你有相當的功夫,你對老師認可了。二十年,釋迦牟尼佛沒有說一句妄語,這些學生們心地踏實,老師不會說假話,老師說的一定是真的,太深了我們無法體會。
給你講生命的起源,不是神造的,不是上帝造的,是有一個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的本體,哲學裏面所講宇宙萬有的本體。本體真有,但是真有,看不見、聽不到、接觸不到,眼耳鼻舌身意想都想不到,它真有。在哪裏?告訴你,遍一切處,遍一切時,它就在你現前,你就是不知道。這是本體,這叫真如自性,佛用了十幾個名稱來形容它。爲什麼說這麼多名字?就告訴你名字是假的,不是真的,你不要執著,你就能見到,你要執著你就錯了。說這麼多名詞是教我們對名詞術語、言說、文字都不要執著、都不要分別,你就會見到真相。這是佛教學的一種手段,非常高明的教學法,顯示出佛的真實智慧。所以你看看佛苦心,讓學生學了二十年,阿含十二年,方等八年,二十年,才給你講諸法實相,給你講般若。
佛也講得很清楚,這大乘經上說過,用我們的思考,用我們的眼見、耳聞、手的接觸、念頭的思惟,他說念頭的能量非常強大,對外可以緣到宇宙的邊緣,對內可以緣到阿賴耶。這就是說它還是有極限,它沒有辦法超越這個極限。今天的科學跟哲學幾乎達到極限了,還沒有完全達到,幾乎達到了,都是在佛說的範圍之內,沒有法子超越。如何超越這個極限?佛說了,你不用心意識就自然超越了。心是什麼?起心動念;意是什麼?意是執著;識,識是分別。換句話說,我們六根接觸外面境界,只要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真相大白,佛給你講的你全懂了。
最近叁十年的科學有很大的發展,由于物質現象被解破了。我看到的報告是德國普朗克,這個人現在不在了,他是愛因斯坦的老師,愛因斯坦也不在了。也不過就是八十年前,他一生研究物質,想找物質的根源,物質到底是什麼?用的方法跟釋迦牟尼佛講的方法完全相同,就是分析。一分爲二,二分爲四,四分爲八,八分爲十六,就這樣分,分到最後,八十年前發現原子,認爲原子是物質最小的單位。以後這些科學家繼續不斷再分,把原子分開,發現原子是什麼?電子、原子核、中子組成。再將原子核分,電子分,中子分,愈分愈多,科學名詞統稱爲基本粒子。基本粒子再分變成誇克,基本粒子幾十種,誇克也有上百種的樣子。最後再分,發現微中子,應該從中子分的,原子裏頭中子分的。微中子,最小的這個中子,它的體積多大?一百億個微中子聚集在一起,它的體積等于一個電子。
這個微中子,我們跟佛法兩個比較的話,就是佛講的極微之微,真的是物質最小的單位,它不能再分,再分就沒有了。佛叫它做鄰虛塵,它跟虛空做鄰居,再一分就沒有了。可是這些量子力學家再把它分析,這一分,真的沒有了,物質沒有了,發現的是什麼?是念頭波動的現象。這個發現可了不起,證明什麼?證明物質是假的,物質是念頭變現出來的。所以普朗克的報告,說根據他一生的研究,最後的結論,這個世間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物質全是我們的錯覺産生的幻相。他說只有什麼東西?只有念頭。念頭從哪裏來的?他們細心去觀察,說念頭是突然生出來,沒有理由,但是很快它就消失了,就是突然起來,立刻就消失。這個現象佛經上說過,「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佛講過。這個現象,你看當處出生,隨處滅盡,科學家發現了,這個非常非常了不起。
現在根據科學這個發現,我們才知道佛經裏頭常說的五蘊皆空。五蘊皆空說的什麼?說的是微中子,最小的物質,最小的物質具足了色受想行識,五蘊。色是什麼?是物質現象。微中子,它有物質現象,雖然它只有電子的一百億分之一,但是它還是有物質現象;它有感受,有受;它有想,就是它有分別;它有行,行是它這個念頭一個接一個、一個接一個,相似,雖然不是真的相續相,相似相續相,後頭一個跟前面很像,不是完全相同的;識,識就是我們今天講記憶,過去的事情它能記憶,未來的事情它能想象,這就是識。五蘊皆空是說這個,極微之微,這是我們以前沒想到過的,量子力學家講的微中子。這是什麼?這是現象,真找出來了,宇宙的奧秘,科學家這個發現是揭秘,把這個秘密揭開了。
但是科學家發現到這個,知道物質現象是心變現的,佛所說的比他更進一步,佛經上說的相由心生,相就是物質現象,物質現象從哪裏來?心現的。你看,叁千年前佛常說這句話,我們不懂,聽不懂,科學家這一發現我們明白了,恍然大悟,相由心生。佛後頭有個總結,「全體是心」,科學沒有這句話,整個宇宙全體是意念。所以《華嚴經》上說,整個宇宙萬事萬物,「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心是自性,能現能生;識就是念頭,念頭能變,宇宙千變萬化是什麼?是跟著念頭變的。所以科學家提出了四個字,提出一個口號,「以心控物」,用我們的念頭來控製物質現象。這是什麼?這是佛法,這是大乘。西方極樂世界爲什麼那麼美好?就是以心控物它做到究竟圓滿了,它完全做到。所以登峰造極的科學在哪裏?在極樂世界,你到極樂世界你就看到了,科學發展到登峰造極,完全是百分之百的以心控物。所以我們這次學這個集注,我完全把近代科學報告應用到裏面去,發現什麼?發現阿彌陀佛了不起。如果說是科學家,他是遍法界虛空界頂尖的科學家,大哲學家、大科學家,真的給你講清楚、講明白了。這樣高層的、登峰造極的,你要知道它的基礎,像爬山一樣,從底下往上爬。基礎就是說誠實言,你才能夠達到登峰造極;有一點點虛僞就是你的障礙,就是你的絆腳石,你就爬不上去。真想爬上去,你要真誠不虛,你一定要做到。
《疏鈔》底下接著說,「所謂獅子吼,無畏說」,這是形容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獅子,獸中之王,獅子一吼,那些小動物腿都軟了,跑都跑不動,有這麼大的威力,形容釋迦牟尼佛說法。爲什麼?他說的是誠實言。心行不正的,常常用言語欺騙別人的,聽到真實言害怕。爲什麼?把他們的弊病統統揭穿了。這些害怕,就好比是小動物。無畏說,佛說法沒有畏懼,因爲什麼?他知道的真是透徹、明了,字字句句都是講的真相,沒有一句話是廢話,沒有一句話是妄言,句句真實。
「千聖複起不能易」,這是比喻,千聖就是千佛。佛說我們這個劫是個大劫,這一大劫當中有一千尊佛出世,釋迦牟尼佛是第四,下面是第五彌勒菩薩來作佛。往後有一千尊佛,往後愈來愈密集,時間不會這麼長,很密集。一千尊佛出世都不會改變,佛說的是真的,這千聖都證得了這個真實,都明白了。佛告訴我們,不是佛有這種智慧、這種能力,人人都有,個個不無。只要你肯說誠實言,你就是佛;你還說假話,你是凡夫。所以問題在你自己決定,不在別人,你想作羅漢、想作菩薩、想作佛,全都操縱在自己,與別人不相幹。作佛,不是佛給我的,不是,佛給我的是個增上緣,我以前不知道這個道理,不知道這個方法,他把這個道理告訴我,方法告訴我,我只要依照這個道理、依照這個方法去做,我也能成佛,我成佛跟他一樣,沒有什麼兩樣,這就對了。所以佛法是平等的,佛法是清淨的,佛法裏頭沒有高下,智慧平等、德能平等、相好平等,沒有一樣不平等。平等是真理,爲什麼?一個自性變現出來的,哪有兩樣東西!
覺悟了用真心,真心沒有妄念,真心離念,沒有念頭是真心,用妄心的是…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二四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