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二四集) 2012/5/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32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七百二十页倒数第二行:
『说诚实言』。「说至诚无妄,真实不虚之言。《弥陀疏钞》曰:诚实,明必可信。以诚则真恳无伪。实则审谛不虚。所谓狮子吼,无畏说,千圣复起不能易,万世守之则为楷者也」。学佛,无论是大乘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从哪个地方学起?从哪个地方入门?就从这一句。所以佛在《无量寿经》上告诉我们善护三业,心净则佛土净,往生极乐世界要靠清净心。善护三业第一句,「善护口业,不讥他过」,这很少见的。一般经论里头排列的顺序都是身口意,先讲身三、口四、意三,都是按照这个顺序排的,唯独这个经把口业摆在第一,为什么?口过是最容易犯的,口业不清净,心怎么能清净?这个顺序一颠倒,太有道理了!
「说诚实言」,第一个不妄语,绝不说假话;第二个不两舌,决定不挑拨离间;第三个不花言巧语,欺骗别人,口是心非;第四个说话柔和,不粗暴。学佛从这里学起,这是学佛的入门处。为什么佛能够不妄语?佛应化在这个世间,于人无争,于世无求,所以诚实言他能做到。我们的心有自私自利、有名闻利养,于世有所求,于人有所争,才会言语不诚实。言语不诚实,是不是就能够争得到?如果真的能争得到,佛就不可以说这句话。真可以争得到吗?要知道任何人一生,古人有两句话说得好,「一生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一生皆是命你还争什么?怎么争也争不过命。
《了凡四训》,在近代印光大师提倡,我们也继续大师之后,大师不在了,我们继续提倡。中国、外国读这本书的人很多,《了凡四训》有很好的英文译本、日文的译本、韩国文的翻译本。了凡先生就是一个认识命运的人。他十五岁被孔先生算定,算流年,一直算到五十三岁,他寿命只有五十三岁,五十三岁善终。那个时候他做县长,孔先生告诉他,你五十三岁那一年辞职,回到老家去,落叶归根,善终。从十五岁到三十五岁二十年,每一年他的运跟孔先生算的完全吻合,一点都不差。读书人年年参加考试,考第几名,果然没错。
那时候读书人国家供养,这从前的制度,你只好好的念书,你不需要找别的工作,你的生活,国家给一分资粮给你,你足够生活。在那个时候好像是九十多石米,除了你自己吃的,卖掉之后养家糊口够了。有九十多石米,不是斗,九十多石米,国家养你。学校是家庭学校,就是私塾。那个时候这些秀才们,考中秀才国家就给你一份俸禄,给你生活费用,你就安心教学,安心读书,这就是你的工作,将来再参加高等考试。秀才是县考,这是第一个国家考试的;再参加第二个层次的,省考,省考举人,考中了就是举人。举人就有资格做官,接受政府的任命,可以做个县市长,举人。再更高的国家考试叫殿试,主考官是皇上,考取了叫进士。进士大概外放做官,最低的都是像现在国家讲的市长,他要管好几个县,管十几个县,在从前叫道台、府,就是知府。这是国家考试取人才,来用你。
书是你自己念,国家不办学校,学校是家庭办。所以中国从前的家对社会的贡献太大了!人民,谁教好的?家把他教好了。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弟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做圣人、做贤人,光大门楣,我这一家出圣贤。圣贤人哪有不发达的?做大官的很多;他有智慧,他能够经营事业,所以发大财的也很多,称为世家。家里面的家长都把自己的子弟教好了,社会上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所以从前三百六十行,做官最舒服,每个读书人都想做官。做官怎么样?地位很高,待遇也不错,没事情办,没有案子办。都是好人、都是好事,哪有案子办?一个月有三、五件案子很多了,你怎么有这么多的事情?当时地方官员只是拜访这些大家,就是家管得非常好的,表扬他们、鼓励他们,让别的家都向他学习。
所以家有家道、有家规、有家学、有家业,这是家庭四大支柱。家庭负的重要责任就是养老育幼,怎样培养下一代,怎样照顾退休的这些老人。社会安定,退休的人回家享福,五代同堂,儿孙绕膝,那天伦之乐。只有中国人能享受到,外国人没有,跟他讲他也不懂,不但他没有见过,听都没听说过。人生最快乐是晚年,应该享乐。你看少年辛辛苦苦的学习,中年付出,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服务,缔造幸福,晚年自己退休享福,合情合理。所以人人从小就学诚实言,不可以妄语,不可以有欺骗别人的念头,决定不容许。圣贤、君子当然不会欺人,即使做个小人,也不可以随便欺骗别人。这个社会是祥和的社会、是诚敬的社会,这个地区是诚敬的地区,这个国家是诚敬的国家,谁不尊重你、谁不仰慕你!
这桩事情在中国曾经做过实验,做成功了,商汤,汤王。中国行政统一是秦始皇,秦始皇之前,中国这块大地没有统一。国君,古时候称侯王、诸侯王,那时候一个诸侯王也不过就现在县市长而已,一个县市就是一个国。我俗家姓徐,徐国,现在的徐州,就那么大个小地方。这个国是谁封的?大禹王的儿子启,他做国王的时候封我们的老祖宗若木为徐国的国君。这个国享国相当久,从禹王到周穆王,周穆王才把徐国灭掉,我们就用徐做姓。在当时徐国的国君深得名望,许多小国都拥护他,周穆王怕他做大了,将来夺取他的地位,把他消灭了。没有抵抗,我们老祖宗躲到山里面去了。所以他还是把徐家的子孙找来,继续来管理这个地方。爵位降低了,原来是侯,侯爵,降到子;从前是帝、王、公、侯、伯、子、男,降到子,降了好多阶级。这是古人,没统一。
商汤,这是第一代的皇帝,商汤,汤王。他的领土只有七十里,方圆七十里,七十里是现在的一个小镇。中国商朝的里不大,比我们现在里还要小,七十里大概要打对折,现在算公里,大概三十多公里的样子,是个小镇。政治办得好。就像我们以前在汤池做实验一样,这个小区,居住在这个地方的人,人人相亲相爱,互相尊重、互相关怀,像一家人一样。在汤王领导之下,这个小国自自然然就变成周边许许多多小国的一个示范点,都来向他学,尊汤王为天子。这个天子不是统一的,天子是尊称他的,你是我们的老师,你是我们的模范,我们有困难都来向你请教,请你指教,所以大家尊称他为天子。不像后来,后来天子是皇帝,是国家统一的领导人,那时候不是的,就像联合国一样,得到别人自自然然的尊重。商亡了,商亡之后周取而代之,周武王灭了商纣王。那个时候中原地带八百诸侯,就是八百多个这样的小国家、诸侯,都拥护周武王。周武王是他的祖先把这个国家就治得非常好,周文王就治得很好,一个典型、榜样就出现了。周大一点,一百里,他自己的国土一百里,成为八百多个小国家的示范点、模范。所以治国,真的领土不在大小,真正做好了,为全世界做示范点,你们搞政治、管理人民要像我这样,这就成功了。
统一之后,全国统一,示范点是什么?京师,就是首都。京是大城,皇上所住的这个城,在全国第一大城,任何地方建立城市不能超过京城,京是最大的。师是什么?师范,就是示范。这个城市是模范城市,天下所有的城市都要向它学习。中国世世代代把商汤这些历史继承下来,落实在京师,在京城,落实在这个地方。这个教训我们不能忘记,我们要认真去研究。京师里面的人还打妄语,那还得了吗?那天下人对皇帝都不相信了。那是直接归皇帝管的这个地方,决定不可能有一个人说妄语,决定不可能发现有一桩事情是假的事情,不可能。中国几千年来长治久安,太平盛世是这么来的。
你的一家,我要做人中第一个标准的好人,从哪里做起?说诚实言。我的家庭做天下所有家庭的好榜样,我家庭里面每一个成员说诚实语。我这个小乡镇,这个乡镇长如果是圣人、是贤人,他领导这个乡镇,教化这个乡镇,这个乡镇的人都说诚实言,自自然然它就是所有乡镇的榜样、模范。做一个县市长,那就是从前的诸侯王,要让这个县成为所有县市的榜样、所有县市的模范,从哪里做起?说诚实言。这句话太重要了!我们要记住,从本身做起,利益无边。
一个人一生能说诚实言,这个人肯定不堕三途,来生的福报肯定比这一生还要大。为什么欺骗别人?欺骗别人自己可以得点利益。你要晓得,自己得的利益太小了,对自己伤害太大了。为什么?犯四种口过,妄语、两舌、绮语、恶口,这是堕地狱。堕什么地狱?拔舌地狱。你一生说话不诚实,妄语,挑拨离间,绮语,花言巧语,以为自己很聪明,占尽别人的便宜,到地狱你要受尽苦报。地狱罪满了,变畜生还债,欠命的还命债,欠财的要还钱债,有什么好处!为什么不老老实实做人?老老实实做人,你这一生得人身,过去修得好;这一生修得更好,来生的福报比这一生更大,生生世世你能保全你的福报。怎么可以干这些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
老祖宗爱护后世的子孙,用的是真实智慧、真实利益来教导你,你要不相信、不接受,自以为聪明,自以为超过老祖宗,你的亏就吃大了。眼前你纵然是用非法的手段,花言巧语欺骗别人得来的名闻利养,要知道你还能够享受,那就是说明你的福报太大了,造作罪业还享福,可是你的福报打折扣了。譬如你命里头有一百个亿,你用不正当的手段去夺取来的,只能拿到一半,五十个亿,你已经损掉一半了。你要规规矩矩,名正言顺所得到的,会比你现在得到的加一倍。你愚痴,还自以为聪明。你有那么高的地位,那是你的福报,你积功累德,你的地位上升。你要用不正当手段,用些计策来夺取这个位子,夺到了是你命里有的,如果命里没有,夺到了你也无法享受,不是寿命到了就是出横祸,就是意外的灾害,说不定连命都丢掉了,为什么?命里没有!这些道理都是给你说明,「命里有时终须…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二四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