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八叁集) 2012/6/1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383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八百四十五頁,第八行當中看起:
「六、定覺分,若發諸禅定之時,善能覺了諸禅虛假,不生見愛妄想,是爲定」。定的前方便是忍,定是真心,沒有定,換句話,都是用的妄心。凡夫爲什麼出不了六道輪回?爲什麼學佛得不到真實的利益?就是不能舍。爲什麼不能舍?不知道身心世界的事實真相。佛雖然常說,我們也常聽、也常讀這些經文,可是幾十年來都不起作用,什麼原因?沒放下。不但煩惱習氣沒放下,甚至于煩惱習氣還在增長,中年的時候比少年增加了,老年的時候比中年又增加了。中國古人所謂人到年老,患得患失的心很重。年輕的人沒有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年老了,直到退休了,如果兒女不孝順,沒有真正的人關心自己、照顧自己,晚年怎麼度過?所以憂慮重重。特別是在現前的社會,這個環境對人的影響我們很了解。
可是佛教我們要舍。佛說的話對不對?我們覺得佛說得很正確,因爲你種種憂慮沒有用。諺語所謂說「人算不如天算」,我們自己怎樣算計,到時候事與願違,不是我們自己想象的。所以不如把一切都放下,一切都隨緣,相信命中有的決定是有,命中沒有的求也求不到。想盡心思求得了,自己享受不到,還是被別人拿去了,你說冤不冤枉!所以佛說的話是真的,要相信。佛告訴我們,從哪裏放起?從身體放起,不要執著身是自己,頭一個關口。真正的佛弟子,跟著佛修行的,沒有不知道的,沒有做不到的。把身體看作什麼?看作衣服一樣,不是我,是我的衣服。衣服髒了,換洗;身體老了、衰了,不管用了,換一個。身要真正是自己的話,身死了,就拿什麼去輪回?拿什麼去往生、拿什麼去成佛?不就全都落空了?所以身不是自己。
什麼東西是自己?世俗人說的靈魂。靈魂跟身體不一樣,靈魂可以離開身體獨立存在。誰去投胎?他去投胎。誰去往生?他去往生,他去成佛。其實靈魂他是有,但是他並不靈,他要靈,問題就解決了,他迷惑顛倒。孔子稱他作遊魂,很有道理,爲什麼?他的運動量太大了,在這個地球上無論什麼地方,他一想就到達了,他非常不穩定。不但這個地球,地球之外,現在講外太空,他們去遊曆外太空很方便,也是想到哪個星球他就到了,他沒有障礙。爲什麼?在那個境界裏頭,沒有時間跟空間,沒有時間就是沒有先後,他可以看到過去,也可以看到未來;沒有空間就是沒有距離,再遠的地方,他念頭一想他就到了,自然就到了。《楞嚴經》上所說的「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是事實真相。他迷了,如果他覺悟了,就不稱靈魂,叫自性、靈性。那是真靈,那不是假的。大乘教裏頭,明心見性這就成佛了,不但脫離六道,他脫離十法界了。他住在哪裏?常住在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這是真的。
極樂世界是實報莊嚴土,極樂世界值得一切諸佛贊歎,是因爲他們的四土都是法性土,沒有例外的。我們這個世間,凡聖同居土就是六道,十法界那是講的叁千大千世界,這都叫世間,爲什麼?住在這個裏頭的人都是迷而不覺。四聖雖然說覺,不是真覺,爲什麼?沒有徹底放下。四聖法界,身放下了,法沒放下,就是人我破了,法我沒破。他知道人身是假的,但是五蘊諸法是真的,他執著這個,所以他有法執。知道一切諸法也是假的,也不執著了,這才能超越十法界,往生到實報土,這是真正的聖人,真正成佛了。成佛就是成就徹底明了,對于宇宙人生怎麼回事情全清楚、明白了,這個人叫做佛,這個人叫法身菩薩,我們稱爲大成就的人。
確實舍重要,叫行舍,舍就是放下。我感激老師章嘉大師,第一次跟他見面,他就教我看破、放下。看破是明了事實真相,明了之後,不要把它放在心上,這叫放下。心是清淨的、心是空的,心裏頭沒有東西。六祖惠能大師見性,明心見性,說出來真心的樣子,他說了五句。第一句說真心本自清淨,從來沒有染汙的。我們現在也沒染汙,縱然造作罪業,墮餓鬼、墮地獄,也沒有染汙。那佛經上常講穢,垢穢,這個染汙是什麼?這個染汙是阿賴耶,特別嚴重的是第七末那識。你看看,一般人不知道,執著末那爲自己的靈魂,執著這個肉身是自己的身體,錯了,大錯特錯!末那識執著爲心,這個肉身執著爲身。什麼時候真的覺悟,把這個東西放下了,放下就得大自在,清淨心證得了。第二,真心的樣子不生不滅,佛經上叫大般涅槃,般涅槃就是不生不滅,妄心有生有滅。你看,妄心就是念頭,前一個念頭滅了,後個念頭又生了,永遠不停止。而且念頭生滅速度太快,我們沒有辦法把它捉摸到。佛經講真、講妄它的標准,有生有滅都是妄、都是假的,不生不滅是真的。我們的靈性不生不滅,所以它是真的,它是清淨,永遠不染汙,這個東西重要!
八萬四千法門,包括淨土念佛法門,沒有一個例外,最後求的是什麼?就求的是真心。跟禅宗一樣,明心見性,是佛法修學最高的目標,那就叫做成佛,成就究竟圓滿的智慧。究竟圓滿智慧是自性裏頭本有的,不是從外頭得來的。不但智慧圓滿、德能圓滿、相好圓滿,換句話說,沒有一樣不圓滿。壽命無量,壽命圓滿,受用無量,我們生活所需要的,物質生活、精神生活也是圓滿的,沒有絲毫欠缺,這是你的自性、是你的本來面目。《華嚴經》上釋迦牟尼佛說得好,一切衆生本來是佛,你本來是這個樣子。現在爲什麼變成現前的樣子,變現出六道、變現出十法界?十法界、六道全是假的,永嘉禅師比喻得好,說「夢裏明明有六趣」,六道輪回是夢中事,醒過來之後,「覺後空空無大千」,一下覺悟過來,六道不見了,六道沒有了。六道確實是在作夢,夢中境界。不但六道是夢,四聖法界也是夢,也不是真的。
大乘經上,我們在一起學習常常講,時時刻刻提醒,爲什麼?我們沒做到。放下見思煩惱,見煩惱頭一個就是身體,思煩惱裏頭頭一個就是末那識,就是我們的妄心。念佛堂的堂主常常提醒念佛人,放下身心世界,那就是見思煩惱斷了。放下身體,見惑斷了;放下我們的妄心,這個一天到晚胡思亂想的這個心,憂慮的心、牽挂的心,這是末那識。末那識的執著,第六意識的分別,執著造罪業,分別還輕一點,分別是迷惑,他沒造罪業。這兩樣東西放下了,身心放下了,世界當然放下了,證阿羅漢果,超越六道輪回。這個東西要不放下,不但出不了輪回,怕的是什麼?念佛不能往生。阿彌陀佛來接你去,你有這麼大的累贅、有這麼大的障礙,佛沒法子,只好把你暫時放棄。什麼時候再來?真正放下佛就來了。所以這個東西障礙我們往生。
我們希望阿彌陀佛接引我們的時候非常方便,十分順利,不要有一點障礙。障礙決定是自己造的,就是放不下。所以七覺支前面有個行舍,太重要了!我們現前所擁有一切這些財物,念念要想著供養別人,布施給別人,這個心就好,不是我的。絕對沒有占有的念頭、沒有控製的念頭,也沒有分配的念頭,你想你多自在!一切隨其自然,隨緣度日,恒順衆生,隨喜功德,普賢菩薩教導我們的。我過去曾經說過多次,我說什麼是我的?現在這個身體是我的,穿在身上的衣服是我的,沒有穿在身上不是我的,要有這個概念。今天我住在這個房子,這房子是我的;我離開這個房子,走出門,這房子不是我的,這是事實真相。裝在口袋的錢是你的,不在口袋都不是的。這叫放下。真放下了,你才真的把障礙擺脫掉,身心才能得自在。能舍你才能得定,所以舍是定的前方便,就是得定的預備功夫。不能舍,怎麼能得定?
念佛,說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定。能舍就能得一心,得一心那個境界好!得一心的人見到極樂世界,一點懷疑也沒有了。得一心的人,想什麼時候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來接引你,你念頭才一動,阿彌陀佛就知道了。如果還想在這個世界上多住幾年不礙事,一切都可以聽便。你住在這個世界爲什麼,這世界太苦了?不是在世界受苦,是來幫助苦難衆生,接引他們到極樂世界,你是做這個工作。這個工作是替阿彌陀佛做的,阿彌陀佛大願普度衆生,你幫他的忙,這阿彌陀佛歡喜。我們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就跟阿彌陀佛一體了。阿彌陀佛什麼都沒有,連身體都沒有,阿彌陀佛清淨法身,法身沒有身體的相。不但沒有身體的相,也沒有末那那個心的相,妄心的相都沒有。所以經上說,形容法身,真實智慧無爲法身。它清淨,它不生不滅,它本自具足,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缺。自性裏頭本自具足,具足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壽命在德能裏頭,受用在相好裏頭。真心、自性不動的,本無動搖。整個宇宙,今天科學家告訴我們,都是波動現象産生的,它是動的。只有真心、只有自性是不動的。但是自性能生萬法,整個宇宙一切法是自性變現的。換句話說,我們執著這個身是我,錯了。我的自性變出整個宇宙,爲什麼你不執著整個宇宙是自己的身相?單單執著這麼一個小身體做爲身相,錯了。說實話,全宇宙是自己的身相,爲什麼?真心變現的,惠能大師講得好,「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個是佛法裏講的倫理。
倫理是什麼意思?關系。佛跟我是什麼關系?菩薩跟我什麼關系?整個宇宙萬事萬物跟我是什麼關系?一體,是我自性變現出來的。就好像作夢,夢從哪裏來的?夢是心變的,夢中所有一切都是心變現的。你爲什麼執著夢中那個身是你,身外之物不是你?這叫迷惑顛倒。你一醒過來,整個夢境沒有了。不是醒過來,我人沒有了,夢境還在,不是。一有一切有,一空一切空,同時的,沒有先後。這個道理、事實真相一定要認識清楚,然後我們做個明白人,明白人就是佛菩薩,不再做糊塗人。幫助一切衆生就是幫助自己,自他是一不是二。諸佛菩薩覺悟了,覺悟之後,真的…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八叁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