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界和諧,都用這個。這本書被發現,我們覺得中國有前途、有希望。《國學治要》被發現,這都是老祖宗的保佑,傳統文化不會滅亡;如果沒有這套書,我們擔心傳統文化會滅掉。《四庫全書》雖然在,怎麼讀法?你沒有辦法。《國學治要》就是《四庫全書》的鑰匙,《四庫》的鑰匙,你先讀這部書,這個讀完之後,對于整個《四庫》你就認識了,你了解它,你也就懂得怎樣去學習。《四庫》是百科全書什麼都有,無論你想學哪一行、哪一業,你就專攻,這都有方法教給你。《群書》這是搞政治的,這是治國、治家的。那現在經商,公司行號用得上,它裏面是講管理的。
管理一個家,從前是大家族,它不是個人的,家裏面五代同堂、六代同堂,不分家的,所以它是個社會組織。中國人從這種家庭出來,所以從小就培養出他沒有私心,他要有私心,這個家就敗了。你生在這個家庭,你是爲什麼?你就爲這個家庭。所以他心量大!他照顧他的父母,還有伯父母,還有伯叔,上面還有曾祖父母、高祖父母,這些父母的兄弟姊妹,你統統都要照顧,統統都要想到。所以他是爲一個家族榮宗耀祖。這是一個人天賦的使命,不能做壞事,不可以帶給家族的羞辱,心行不善,人家不罵你,罵你祖宗,罵你家裏頭沒有家教。所以對于古人相信,一點懷疑都沒有,信而好古。
我們從自己這一生,中國人講叁十年是一世,一世一世的比,過去一世比一世好。現在真是這兩百年來文化走下坡,一世不如一世。那叁十年之後跟現在比又差多了,這怎麼辦?這問題太嚴重了。九十年之後,那社會還像社會嗎?所以湯恩比的話,現在人還不知道重視,往後大家會肯定湯恩比是聖人。提出拯救地球的一個理念,就是今天要救這個世界、要救這個地球,只有中國孔孟學說,他提出這個,只有大乘佛學。孔孟是什麼?仁義忠恕,大乘是真誠慈悲,沒有別的。現在一定要把人喚起,人要愛人,仁者愛人,愛人是真正愛自己。今天人的麻煩不自愛,他怎麼會愛人?爲什麼不自愛?從小沒有受到愛的教育,沒有人教他,這是今天整個世界動亂的根源。拯救這個世界,一定要把傳統文化複興起來,複興的手段就是靠教育。所以今天第一樁大事培養老師。古人的典籍存在,還沒有丟掉,找誰來學?自己真正學好了才能教下一代。學習的方法要用古老的理念、古老的方法,現在新的這套不行,教不出來。
二00七年,劍橋大學的漢學家麥大維教授,他用私人身分到中國大陸參觀旅遊,在湯池住了四天,他親自看到了。回國的時候從香港經過,跟我談了兩天,一天叁個小時,我們交流了六個小時。他誠懇的代表學校邀請我到倫敦去辦學,他想得很周到,要我去辦個書院,大乘佛學。我就告訴他,我說我不能去。他說爲什麼?我說你們學校那個製度框架加給我,我教不出學生來。他說那你用什麼方法?我說我沒有方法,我們老祖宗有方法。他很驚訝,老祖宗的方法是什麼方法?我問他,《叁字經》你知不知道?他會背,四書他都會背,真難得!我說《叁字經》上前面八句話,就是我們老祖宗教學最高的理念,我們中國古人世世代代都遵守。你看他會背,他沒有發現。我說那八句話是最高的教學指導原則。
教育,辦教育首先你要肯定人性本善,要肯定。像佛,佛之所以偉大,佛教學第一個念頭就肯定一切衆生本來是佛。那教育的目的是什麼?目的是教你成佛。人性本善,本善是聖人,那教學的目的是什麼?要把你從個凡夫轉變成聖人,這個教育才圓滿,達到教育的目的。所以「性相近,習相遠」,本來是聖人,本來是佛,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那是什麼?你本性是善,你習性不善,就是習慣不善,就近朱則赤,近墨則黑,你被社會染汙了。所以這個教育就非常非常重要。「苟不教,性乃遷」,如果要不教,肯定是習性代替了本性。那今天是本性完全沒有了,全是習性。要懂這個道理。
教的方法是什麼?「教之道,貴以專」。我就跟他討論,中國古時候,佛法也是如此,「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種方法它出聖賢。學習的期間十年,修學期間十年學一門功課,這個他很驚訝。我說譬如《論語》,《論語》不長。這本書怎麼學十年?他問我。我說十年不但要講,還要去行。「學而時習之」,這他知道,《論語》他會背。要把學的東西用在日常生活當中,習!用在工作裏頭,用在處事待人接物,叫活學活用,這叫學而時習之,那學得怎麼不快樂!真快樂,所以法喜充滿。所學非所用,樂就得不來,得不到。學之樂,世間什麼樣的娛樂都不能跟它相比,爲什麼?這是內心的智慧往外透,那是真樂。佛家講的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你真正學有成就,它就是這樣的,它不需要外面的。外面那是刺激,那個樂等于服毒一樣,打嗎啡,那不是真樂,樂完了之後付出很大的代價。但是聖人之樂,這講孔顔之樂,孔子之樂、顔回之樂,普通人無法想象。那佛菩薩之樂也不是凡人想象得到的,樂此不疲,嘗到法味了。
所以統統要依據一個原則,就是戒定慧,這是佛傳來的,儒采用了,道也采用了。戒就是守規矩,人能夠守規矩、能夠端正,慢慢他就得定,定就開智慧,它這麼來的。所以不能學雜、不能學亂,學雜學亂的時候,戒定慧就沒有了。那你學的是什麼?都是知識。博覽群書,知識淵博沒智慧,這是在今天我們親眼看到了。我們參加國際和平會議,與會的都是學者專家,都是博士學位,大學的名教授、政府高級官員,看到今天社會這個動亂,沒有一個人有辦法來對治。這就是什麼?知識是有局限的,它不是圓滿的,它不能解決問題,今天社會大家看到了。而且知識所用的這些方法都有後遺症,不像智慧,智慧解決問題很圓滿,沒有後遺症。
我們參加聯合國這種會議的時候已經很晚了,聯合國開世界和平會議開了叁十年了,我們才進去,現在四十多年了。我們那個時候在聯合國做報告,就是把中國傳統這套東西跟大家講,大家聞所未聞,聽了很高興、很歡喜,但是他有疑問,這是理想,這個做不到。可是我們中國人的理想曾經做到,曆史上記載的,湯王做到了,七十裏而王天下。他是小國七十裏,七十裏大概現在叁十公裏,這麼一個小鎮他做得好,震動整個世界。那整個世界、天下就是中國中原這一帶,大家向他學習,尊他爲天子。周朝一百裏,得到那個時候中國人所謂的天下八百多個諸侯國向它學習,做到,做過!
所以,我們從湯池小鎮做實驗,這是聯合國逼出來的。那個時候我聽到頭痛,真叫當頭一棒,他信心失掉了。怎麼樣能幫助他們把信心建立起來?那只有做樣子。可是這個,這是做成功了。雖然不能夠繼續辦下去,做成功了,大家對我們說的話有信心了。我們沒有別的意思,就是讓這些參加和平工作的志士仁人,對古聖先賢有信心。所以一個實驗點不夠,我希望每一個宗教都搞一個實驗點,我稱它爲聖城,基督教的聖城、天主教的聖城、猶太教的聖城,每一個宗教搞一個點。你說你宗教好,你把你宗教的精神、你宗教的文化、你宗教的好處,在這個地方、這個小鎮統統做出來,做出來給大家看。我們全世界人看基督教,到你的家去看看,是不是等于說你們基督教講的天堂,你在地球上做一個天堂的模型,那個聖城就是模型,我來看看基督教、看看天主教。我現在在說這些東西。
中國傳統文化也要做出典型、做出榜樣出來,大家就相信了,大家就真的看到光明、看到希望,不至于灰心、不至于消極。我們看到許多人自殺,自殺都是好人,爲什麼?他看到灰心了,他才自殺。自甘墮落的他不會自殺,不甘心墮落的這種人才會自殺,沒看到希望。所以這個實驗點是非常的必要。佛教的文化也要做實驗點,把叁十七道品做出來,把佛的十善、六和、叁學、六度、普賢十願,做出來給你看。你看看這個地方居民生活多快樂、多麼和諧,這一個地區的人像兄弟姊妹一樣,一家人互相尊重、互相敬愛、互相關懷、互助合作。只有朝這個方向走,這個世界才會有前途、才會有希望。
今天最重要的,很多人都想做,誰來教?沒有老師,所以培養老師是當前的急務。如果當前真正有一個國家覺悟了、明白了,走這條道路,能夠培養一、二百個老師,利用現在的科學技術,衛星廣播電臺、網路(網路電視),用這個向全世界播放。播放的內容,就是這個小城小鎮人民日常生活,你天天播出去,就會轟動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到你這來看、到你這來參觀,向你學習,你就變成王天下了。所以學一定要習,學而時習之。在佛法裏面,學了之後一定要修,修是修正。修正什麼?修正錯誤的行爲,這叫修行。念頭有錯誤修正過來,言語有錯誤修正過來,身體造作有錯誤也都修正過來,這叫修行,修正錯誤的行爲。標准是什麼?標准是經典。在中國是傳統古人的教訓,都在經典當中,這是標准。像這裏講的正語,你看不但是心無邪念,心裏沒有邪念,沒有邪念就有智慧,邪念是煩惱,邪念是罪孽。以無漏智,漏是煩惱的代名詞,無漏就是煩惱已經斷掉了。智慧裏頭不帶煩惱,真智慧。那煩惱是什麼?煩惱是自私自利、是名聞利養、是七情五欲,這個東西叫邪思。智慧裏頭摻雜這個東西,智慧就變質了,不是真智慧。這些東西統統淘汰幹淨,真智慧。人一點私心沒有,起心動念爲國家、爲民族、爲全世界苦難衆生,這是中國人所講的聖賢。
所以中國的教育是聖賢教育,接受中國教育的人,他的目的是成聖成賢。聖賢無論在哪個行業,都會是這個行業的榜樣、這個行業的標本,大家都向他看齊、向他學習。團體裏頭有這麼一個人,慢慢就會有兩個人、有叁個人,愈來愈多,他跟你學習。有五個、十個,那團體馬上就變了。這樣的人,他再修正語,不妄語;不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不绮語,绮語是花言巧語,欺騙對方;不惡口,惡口是說話粗魯,這四種過我們都常犯。修得很好,可是習氣難斷,那必須時…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八四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