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淨影》所雲,是指修得者。生于色界諸天自然生得之淨眼,是爲報得」。這個人要生天了,到天上去之後自然有五種神通,漏盡沒有。所以諸位一定要知道,今天很多說是有外星人,坐著飛碟到我們這訪問,那是什麼?那是人道,不是天道,天道不要交通工具,鬼道也不要交通工具,鬼也很厲害,他有神足通。所以那是什麼?報得的五通,就是沒有漏盡;換句話說,他還有煩惱,有煩惱、有習氣,報得的。天道跟我們不同一個空間維次。我們所看到的太空,跟我們是同一個空間維次,你才能看到,不同空間維次看不到。所以整個宇宙很複雜,不是那麼簡單的,真正修行人能觀察得到。科學也不行,科學也只能夠看叁度空間,高維度的空間科學儀器也看不到,儀器不能夠突破空間維次。底下說報得的,「從果報而得,不賴修成」,不是他修成的。
「又通達者,如《智度論》曰:肉眼見近不見遠」,遠了就看不見。「見前不見後」,眼睛只能看前面,看不到後面。「見外不見內」,外面可以看見,身體裏面五髒六腑看不見,不見內。「見晝不見夜」,白天能看見,夜晚看不見。「見上不見下」,上面可以看見,下面地底下看不見。「以此礙故求天眼」,這麼多的障礙,肉眼障礙太多了,所以我們要求天眼。「得是天眼遠近皆見,前後、內外、上下」統統都沒障礙,這是天眼的好處。爲什麼要修行?修行就是要得天眼,要得天眼。天眼是最容易得到的,小乘初果得到了,大乘初信位的菩薩,十信裏頭初信也得到了。「又穢土天眼所見,不出叁千大千」,這是講我們娑婆世界,叁千大千世界也就是六道輪回,他不能超越這個境界。「彼土菩薩天眼」,這極樂世界,極樂世界菩薩天眼他是報得的,他不是修得的。我們這裏念佛,往生到極樂世界就得天眼。這個天眼可了不起,「見十方恒沙世界」,十方如恒河沙無量無邊無數的諸佛刹土,以及諸佛刹土裏頭所有衆生,他們生生世世的事情你全都看到。修行不容易,修成初果、大乘修成初信位比往生難,往生容易。這是個易行道,千萬要把握住,稀有難逢。遇到這個法門,你一生可以成佛;你遇不到這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個法門修行都要無量劫才能成就。全是真話。只有這個法門一生成就,如果舍棄這個法門叫真可惜。遇到這個法門就是你遇到這個機會,這個機會是可以幫助你一生成佛的。這是說天眼。
第叁個『法眼』,望西法師說,「緣俗谛智,能照法故,名爲法眼」。法眼緣俗谛智,俗谛是世間法,當然能照是照世間法。憬興法師說,「法眼即以有智爲體」,有智就是俗谛智;真谛智是空,俗谛智是有。「能見衆生欲性心及諸佛法,故名法眼」,就是能知事相,這個世間所有一切的事相它能知,這是法眼。「《箋注》」,《無量壽經箋注》,丁福保居士他的著作,說「分明觀達緣生差別之法,謂之法眼」,這個講得也很清楚。分明,觀是觀察,達是通達,通達什麼?因緣所生法,那就是我們十法界的依正莊嚴。因緣所生法他都能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明白,這就叫法眼。
「《魏譯》曰:法眼觀察,究竟諸道。今經雲法眼清淨,其義應如《叁藏法數》所雲」。五種原譯本,《魏譯》是康僧铠的本子,翻譯的本子說,「法眼觀察,究竟諸道」,這個諸道就是六道,法眼能看六道,六道是因緣生法。不但六道,十法界四聖法界也是因緣生法,對于一切因緣所生法他都能看得很清楚。本經說「法眼清淨」,這個意思比較深,《叁藏法數》裏頭說,「法眼者,菩薩爲度衆生,以清淨法眼,遍觀一切諸法,能知能行。謂因行是法,得證是道。亦知一切衆生種種方便門,令修令證」。《叁藏法數》裏頭這段話,下面是黃念祖老居士給我們的解釋。
他說「由上可見菩薩于一切法,能知,能行」。法眼是菩薩有的。有法眼當然有天眼,後面他沒有,前面他都有。法眼照俗,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俗,所以菩薩爲度衆生,對一切法他知道,不但知道,他能做得到。他知道衆生的根性,衆生過去生生世世修的是什麼法門,用他過去生中曾經修過的,他就很容易學習,他阿賴耶識裏頭有種子,所以他很熟,學起來容易;過去生中沒有學過的法門,這一生讓他學他很生疏,他學起來很困難。所以衆生根性不相同,菩薩個個都知道,他教你的方法,教每個人不一樣的。他爲什麼教你這個方法?過去生中你學過,你再努力向上提升,你能成就。所以,知一切衆生種種方便門,教他修、教他證,這才能普度衆生,稱它爲清淨法眼。「極樂菩薩之法眼,亦複如是,故雲法眼清淨」。
極樂世界不但是五眼圓明,因爲他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極樂世界最特殊的就是平等世界,智慧平等,神通、道力樣樣都平等。一切都平等,我們就能想到這個社會和諧。社會不和怎麼?不平等,人不服。西方極樂世界這一招,阿彌陀佛太高明了,它一切都平等,讓大家都沒有爭,都能夠歡歡喜喜在一起學習。所以智慧平等,神通、道力樣樣平等。理上講得通,爲什麼?自性裏頭一切具足,只是煩惱習氣障礙住,造成不平等。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最了不起的地方,就是用他的神力、用他的智慧、用他的神通加持給這些人,這些往生的人煩惱習氣沒斷,也能得到像佛一樣的神通、道力、智慧,這點了不起,這是在一切諸佛刹土裏頭看不見的,只有極樂世界有。
下面第四『慧眼』,「望西曰:緣真谛智,能照空(真空)理,故名慧眼」。法眼照俗谛,慧眼照空谛。慧眼看到自性,自性是真空,真空不空;法眼看的是俗谛,俗谛是妙有,妙有非有。妙有非有,慧眼見到了;真空不空,法眼見到了。法眼見到不空,慧眼見到真空,但是一樁事情裏頭,空、有都在其中。譬如說法眼看到是事,慧眼看到是性。像我們看電視一樣,法眼看電視頻道裏頭的表演,這色相,慧眼看什麼?慧眼看到屏幕,屏幕什麼都沒有。你看有跟沒有合在一起,這就是屏幕裏頭有色相,色相裏頭有屏幕,我們講分不開,其實是兩回事,頻道關起來,頻道沒有了,屏幕在。慧眼看真空是看屏幕,看電視知道屏幕不動,畫面是動的,所以畫面是假的,屏幕是真的。我們所看到十法界依正莊嚴的現象,現象是假的。什麼是真的?能夠現相的那個自性是真的,它如如不動。就跟惠能大師講的,「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能生萬法的自性不動,生出來的這些現象,萬法它是動的,它是刹那生滅的。
菩薩全都見到,一點都不迷惑,所以菩薩能隨一切衆生的緣,不執著,高明處就在此地,妙處就在此地,他跟一切衆生和光同塵。雖然和光同塵,他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動念;換句話說,他沒有占有,他沒有控製,他沒有支配,這些念頭全沒有,所以他非常自在,他看到事實真相。爲什麼不占有?假的,生滅法,就像《般若經》上講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不可得你怎麼占有?你占不了。不但一切物質現象不能占有,身體都不能占有,身體有生有滅,你怎麼把它占有?如果真有本事占有,這身體就不死。你能不能把它占有?不行,到時候你得要走,身不是你的。所以,一切萬物不要生占有的念頭,不要生控製的念頭,你的貪瞋癡慢疑就斷掉了。貪瞋癡是叁毒煩惱,怎麼樣把它斷了?你搞清楚、搞明白,知道那是絕對錯誤的觀念。
我常常跟一些同學們說,說是說了,聽懂真做的人很少。我說的是真話,我自己常作如是觀,什麼是我的?穿在身上的衣服是我的,脫下來就不是我的;身上帶的錢是自己的,不是身上帶的都不是自己的,你就會很自在。不是自己的什麼?別人拿去也好,就若無其事,你多快樂!你不會擔憂,沒有擔憂的事情,沒有牽挂的事情,你說你多自在。你有憂慮、有牽挂、有得失,很苦,那全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你要看得破、要放得下。我學佛,第一次跟出家人見面就是章嘉大師,他就教我看破放下。我向他請教學佛,入佛境界從哪裏下手,他告訴我看破放下。說的是真話,一點都不假,只要真能看破、真能放下,你就得大自在。所以人要有法眼、要有慧眼。
我們看這個文,「又見真者。淨影曰:能見真空,故名見真」,見真是慧眼。「《大乘義章》曰:慧眼了見破相空理及見真空」,這是慧眼,了了見,就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見,了見,破相空理。我們用電視做比喻就很容易體會,你真的把電視裏頭的現象看破了,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你不會執著它,你不會分別它,你也沒有意思去占有它、去控製它,你曉得是空的,你見到了真空。有就是空,空就是有,空有不二,你在這裏看到了,在電視上看到了。然後再轉變一下,現實的環境跟電視沒有兩樣,完全一樣,把人生當作看電視。
可是這個問題解決不了,我怎樣超越、怎麼契入佛法界,這個重要。今天我們遇到這個法門太好了,這個法門確實保證我們一生成就,這本《無量壽經》是保證書,往生極樂世界的護照,往生極樂世界的保證書。只要求我們六個字,真信、真願、念佛,你看多簡單。要把念佛當作一回大事,其他的都是雞毛蒜皮小事,一概可以不理會,把這句佛號念好,決定生淨土。要多長的時間?根據《阿彌陀經》上所說的,最快的一天,若一日,最遲的七天。但是那個七天,一二叁四五六是數目字,七不是數目字,七代表什麼?你功夫圓滿的那一天,七代表圓滿。七的意思是四方、上下、當中,是這個意思。那我們看過去跟現前念佛往生的人,他念了多久往生?絕大多數不超過叁年,真成功了。
倓虛老法師晚年就是住在香港,這是谛閑老法師得法的法子,天臺宗近代的一位祖師。在世的時候他老人家常講,講他的同學鍋漏匠,鍋漏匠是他同學,同一個老師。鍋漏匠是谛閑法師的徒弟,倓虛法師是谛閑法師的學生,不是徒弟,學生,所以他跟鍋漏匠是師兄弟。鍋漏匠厲害,不認識字,吃了一輩子苦,到四十多歲覺悟了,找到谛閑法師,一定要出家,死…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八六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