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有。德國普朗克博士通過他一生努力的研究,把什麼叫物質,他搞清楚了,徹底明白了。他總結一句話說,根據他一生的研究,這個量子力學,他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物質的存在,把物質否定了,物質是假相,完全是我們看走了眼。《金剛經》上說得好,叫「一合相」。一是什麼?一就是科學講的微中子,這是物質裏頭最小的。這個最小的物質,具足色受想行識,佛家講的五蘊。所有一切物質現象,包括星球,統統是這一組合成的。這個東西是假的,這個東西不是真的,相有性無,事有理無,你要真的把它看清楚、看明白了,你就相信《般若經》上所說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
我們現前在這裏坐,坐在此地,在這聚會,是真的、是假的?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念頭一秒鍾波動的頻率,波動頻率就是生滅的次數,一秒鍾一千六百兆次。一千六百兆個生滅,每一個生滅就在我們眼前,我們知不知道?不知道。爲什麼?它速度太快了,沒看見。如果這個速度是二分之一秒、叁分之一秒,我們會有個感覺,好像有個東西一閃,立刻就沒有了,是什麼東西?沒看清楚。我們可以利用幻燈片做例子,幻燈片放在放映機裏面,電影的放映機,一秒鍾生滅,它的速度是二十四次。也就是這一張幻燈片打在銀幕上的時間,是二十四分之一秒。我們看這一張,感覺得有個東西一閃,什麼內容不知道,沒看清楚。你看必須二十四張重疊在一起,讓我們産生一個錯覺,我們看到一個畫面。現在我們擺在眼前的事情,無論是物質現象、是精神現象,你一定要知道,一秒鍾一千六百兆次的頻率在生滅,我們怎麼會知道!
這種生滅相續,它不斷,但是每一個畫面都是獨立的,跟前面有相似,絕對不是一樣的,沒有相同的。江本博士做水實驗,告訴我,做了十幾萬次,那一年我到東京去參觀他的實驗室,從來沒有兩個結晶是完全相同的。他給我提出這麼個問題。我就告訴他,不可能有相同的。他說爲什麼?就是我們自己一個人做實驗,我前念跟後念不一樣,那水看的這個結晶,它怎麼會相同?這個不是論秒,這個要論什麼?百分之一秒、千分之一秒、萬分之一秒,佛經上講的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不一樣,沒有一個相同的,所以它這種現象是相似相續相。這個我們在講席裏頭說過很多次,不是真正相續,真正相續是完全相同的,決定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
所以佛告訴我們真相,宇宙之間一切法,悉皆空寂。性是空的,能生的、能現的,惠能大師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能生自性是空的,它沒有物質現象、沒有念頭的現象,也沒有自然現象,所以性空。從自性現的這些現象,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萬法的相是假的。萬法的相,就是一千六百兆次的頻率在這波動。今天科學提出弦定律。我們彈琴,弦樂器,像中國的古筝、古琴都是弦樂器。撥動這個弦,它在振動,弦就振動,振動産生音聲。整個宇宙都是波動現象,波動現象如果一停止,宇宙沒有了,星球沒有了,什麼太陽系、銀河系全沒有了。波動的現象在,它有;不在,它就沒有了。
佛經上說的這個,這是高等科學。所以,能生能現的自性,不可得,它沒有現象。所生所現的這些現象,現象總不外乎叁大類,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這叁種現象是假的,完全是一個波動現象。不動了?不動就沒有了。波動現象是妄心,妄心是動的,真心不動。這佛在大乘經上常說,真心不動,真心離念,真心沒有念頭。這個念是起心動念。真心,不起心、不動念。你見到真心,你就成佛了,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那就是你的念頭沒有了,放下了。六根在六塵境界當中,見色聞聲,他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佛,這就是法身菩薩。
法身菩薩,把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了,但是他還有起心動念的習氣。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了,有余習在,這個余習非常微細。這麼微細的余習,只障礙一樁事,不能回歸自性,在自性的門口,這就是他們所住的,叫實報莊嚴土,一真法界。除這一樁事情之外,智慧、神通、道力,一切的一切跟法身如來沒有兩樣。他確實有能力,跟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有緣衆生起感應道交的作用。沒有緣,信息他收到了,他如如不動,沒有反應;有緣,立刻就起反應。這個反應就是感應,衆生有感,佛就有應。感應有四種,這前面都說過,有顯感顯應、顯感冥應、冥感顯應、冥感冥應,有四種,決定有感應。
我們跟佛菩薩有緣,不是無緣衆生。只要我們跟阿彌陀佛有緣,就跟所有一切諸佛如來統統都有緣。跟其他諸佛有緣,不見得跟一切諸佛有緣;跟阿彌陀佛有緣,所有佛全都有緣,這真正不可思議法門。諸佛如來贊歎彌陀,「光中極尊,佛中之王」。你才知道我們善根多厚,我們跟佛的緣多深,這才知道。知道,佛就來幫助我們,不管我們有沒有起心動念求佛菩薩,他全曉得,無時無刻不知道。我們起心動念,發出去這個波動,他收到了。我們身體狀況,這個細胞也是波動現象,它不動,它就沒有了;動,它才會存在,這個細胞就是物質現象的波動現象,他也收到了。換句話說,我們的心、我們的身體健康狀況統統知道。佛菩薩在加持,加持爲什麼有的時候還有病痛,還有不舒服?那是什麼?那是你的業障、業報。佛菩薩看,小事一樁,忍受一點,報完就沒事了。真有大問題的話,他真來幫助你。
我們看虛雲老和尚朝五臺山,叁步一拜,從普陀山拜到五臺山,叁年多才拜到。這當中難免不生病,果然生過兩次病,都是一個乞丐來照顧他,幫助他到山上找草藥,照顧十幾天,身體恢複健康了,他再去朝山,這乞丐依舊出去討飯。兩次同一個人。後來知道了,那乞丐是誰?文殊菩薩。文殊菩薩真的是一路照顧你,你真病倒了,沒有辦法了,他就現身,真幫你忙,真幫你解決問題。你完全不知道。你要曉得他是文殊菩薩,那好,我朝山就拜文殊菩薩,現在拜到了,就不必再走、再朝了。他不會讓你知道,讓你一絲毫感覺都沒有。路上碰到一個討飯的,這很平常的事情,討飯的人居無定所,所以不奇怪。這說明,理,能生能現的理空寂,所生所現的一切現象,叁種現象: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也是無所有,也是空。
又《大乘義章》第二卷說:「空者,就理彰名,理寂名空」。空這個名詞從哪來的?從理上來的。因爲理,叁種現象都沒有,所以叫它做空。但是佛家的這個空不當作無講,不是說空無。一般人講空,什麼都沒有,叫空。佛法這個空,空是沒有叁種現象,這叫空。怎麼不當作無講?它能現叁種現象。雖然現叁種現象,叁種現象都不是真的,所以佛法把它形容作「夢幻泡影」。夢中有沒有現象?有。夢中現象是個生滅法,有生有滅就是假的。也就是波動現象,波動現象是有生有滅,就不是真的。真的,不生不滅。學佛,首先要認識真妄。認識真妄,我們心可以定了。真的是什麼?我們不生不滅。一切萬法的性,就是能生能現的,不生不滅;所生所現的,生滅法。這是首先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不生不滅的我們要攝取、要去體會,有生有滅的不要放在心上,那是假的,要放下。
「又《會疏》曰:般若妙慧,證寂滅平等,故雲知一切法皆悉寂滅」。空寂,《魏譯》作寂滅,我們這個經上叫空寂,《魏譯》,康僧铠的本子,這是五種原譯本裏頭的一種,叫寂滅。要用般若智慧,你才能夠證得寂滅平等,你真正能看到,你才曉得一切法畢竟空、不可得。「又《萬善同歸集》曰:教所明空,以不可得故」。教是釋迦牟尼佛的經教,經教裏面說明空。空是什麼意思?空是不可得。給空加了一個定義,「無實性故」,它沒有真實的性,這個性是體性,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是不斷之無」,這四個字好!無,但它不間斷。一個念頭、一個念頭,真的是無,不可得。速度之快,你想想看,一秒鍾裏頭有多少個生滅?一千六百兆,一個接著一個、一個接著一個,全是無,它不斷,不斷之無,這四個字妙極了。你別以爲它有,你以爲它有是錯了,大錯特錯,它的真相是不斷之無。
「綜上引證」,上面《大乘義章》、《維摩經》、《會疏》、《萬善同歸》,經論跟祖師大德所說的,「簡要言之」,把這四樣合起來看,簡單扼要來說明,「極樂菩薩以般若妙慧,了知一切諸法,皆畢竟無所有,不可得,平等空寂。但應谛知一切皆空,不是斷滅。此空寂是實際理體,不是斷空,是第一義空,乃不斷之無。如是契入寂滅平等,故雲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煩惱,二余俱盡」,你的煩惱斷掉了,習氣斷掉了,這「二余俱盡」,成了法身菩薩,也就是成佛,不是究竟圓滿佛,也不得了!《華嚴經》上所說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你入了他的俱樂部,這是他們的境界。
所以這一句不斷之無,妙極了。因爲它不斷,所以我們很多人誤會,以爲它真有。不斷之無什麼意思?你看電影是不是不斷之無?一張一張幻燈片不斷,每一張都無。現在的電影是數碼,數碼速度更快,很難發現。以前這個電影是幻燈片、膠片,跟你講,你很容易體會。我們這是一段電影的底片,在放映機裏頭以一秒鍾二十四張的速度,打在銀幕上,不斷之無。電影是什麼?電影是不斷之無。現在的電視,速度比電影快多了,所以我們看起來比電影逼真。電影,你細心去觀察,它還在波動,一閃一閃的波動。但是今天電視你看不到波動現象,爲什麼?它速度快了。速度再快,也沒有達到一秒鍾一千六百兆。高雄劉醫生給我一份資料,這從電腦上傳過來,這劉醫生給我的。這份資料說明什麼?現代科學家已經捕捉到一千兆分之一秒,捕捉到這個,一千兆分之一秒科學家把它捕捉到了。彌勒菩薩告訴我們的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科學家還沒有達到這個頻率。
知道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得你要得它,那不叫自尋煩惱嗎?所以佛與大菩薩解脫了,解脫什麼?他了解事實真相,對于一切萬物沒有一個得到的…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九四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