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九四集▪P3

  ..續本文上一頁念頭,沒有這個念頭,知道什麼都是假的。我們說得粗、明顯一點,決定沒有占有的念頭、決定沒有控製的念頭、決定沒有支配的念頭,這些念頭都沒有,他得大自在。爲什麼沒有這些念頭?因爲他知道一切法悉皆空寂,連生身煩惱都是空寂的,都不可得。你爲什麼執著于煩惱?就是因爲執著;你不執著,煩惱就沒有了。不分別、不執著,哪來的煩惱?不分別、不執著,哪來的業障?全都沒有了。所以不能有念頭,有念頭錯了,沒有念頭,正確了。

  現在這個世界上,居住在地球上這些衆生,衆生裏頭特別是人類,每天念什麼?妄念紛飛。妄念裏頭全是邪念,全是負面的念頭,這個不好。現在大家念什麼?念災難。有沒有災難?念它就有,一切法從心想生,不念就沒有。你們念,我不念。我常常收到有這些信息,從各個方面來好多好多。我如何應對?我用一句阿彌陀佛應對,不管什麼信息到我這裏,統統是南無阿彌陀佛,除了阿彌陀佛之外,我沒有別的念頭。你問我有沒有災難?我告訴你,沒有。爲什麼沒有?我沒有這個念頭。一切法從心想生,你有念頭就有,你沒有念頭就沒有了。我們沒有念頭,有沒有産生效果?有。你看多少人給我的信息,都說今年五、六月份有大災難,五、六月份沒看到。有人說這是我們這個好的念頭把災難又延遲了,我不敢這樣承認,那些話是恭維的話,不能看作是真的。但是從理上講,念頭純正,正中之正,就是念阿彌陀佛。

  《無量壽經》,我們講了十幾遍,這一次也有個緣分,抽出一點時間跟同學們在一起,把阿彌陀佛再做一個介紹,采取天親菩薩《往生論》。《往生論》裏面說西方極樂世界依報正報二十九種莊嚴,那是什麼?那是《無量壽經》的精華,天親菩薩用偈頌寫的。昙鸾法師的注解,這是淨宗大德,出現在南北朝時代,注解注得好。我們再簡單的讀一遍,感到還不夠,最好把它再講一遍。我會找時間把整個《往生論》昙鸾法師的注解講一遍,我們會對于淨宗、對阿彌陀佛、對極樂世界認識得更清楚。信心堅定,願心不退,一向專念,沒有一個不往生,真像善導大師所說的萬修萬人去。這個機會我們要好好的掌握住。

  般若妙慧重要,般若妙慧怎樣得來?大乘教裏頭佛告訴我們,般若妙慧是自性本有的智慧,不是從外來的。我們凡夫沒有了,失掉了;佛告訴我們,不是真的失掉了,叫迷失,迷了,它不起作用,暫時不起作用;什麼時候覺悟了,它就現前了。迷失,怎麼迷失的?因爲你起了無明妄想、分別、執著,就迷了,它就不起作用;換句話說,你能夠放下妄想、放下分別執著,它就現前了。這叁種障礙統統放下,你就成佛了。叁種不能放下,能放下一種,最粗的,這種就是不執著,我能在世出世間一切法裏頭不再執著了,你就證得阿羅漢果了,阿羅漢的智慧現前了。如果再能把分別也放下,不但不執著,分別也沒有了,恭喜你,你得到菩薩智慧,升級了。妄想放下了,妄想是什麼?起心動念;六根接觸外頭六塵境界,真的不起心不動念,你成佛了,佛的智慧現前。所以這個與研究教、與什麼修行不相幹。六祖惠能大師,當年也是在逃難期間,遇到無盡藏比丘尼,無盡藏比丘尼捧著《涅槃經》向他請教,他說我不認識字。比丘尼很奇怪,你不認識字,怎麼有這麼大的智慧,把這個經講得這麼清楚?這個與識字不識字、學不學沒有關系,與什麼有關系?放下有關系。惠能大師什麼都沒學過,就是放下,徹底放下了,這是了不起的人。

  一念之間,一念一心,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這在大乘叫頓舍,不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的,同時,頓舍、頓修、頓證。什麼叫頓修?從一時頓舍,這叫頓修。頓舍之後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什麼都知道,叫頓悟,頓證,一念當中完成。你看,放下、修行圓滿、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是一念當中完成的。凡夫成佛,你要問要多長時間?告訴你,一念。你一念不肯放下,那沒辦法,那你的事情,理上確實如此。釋迦牟尼佛當年在菩提樹下,夜睹明星,大徹大悟,跟惠能大師同一個境界,也是一念頓悟、頓修、頓證,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一念頓悟的人很少,真的,宗門稱爲上上根人。

  我們知道惠能大師沒有聽過經教,沒學過禅,他在黃梅八個月,五祖分配他的工作是義工,碓房裏面舂米破柴,他幹了八個月。道場裏頭有講堂,一天沒去過;有禅堂,一支香沒坐過,沒進去過。傳法,是五祖半夜叁更召見他,給他講《金剛經》大意,我們估計不會超過兩個小時。經沒講完,大概是四分之一,《金剛經》總共五千多個字,大概講一千多個字的樣子,他就開悟了,他就放下了。放下,他提出他的報告,那就等于博士論文,五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五祖說行了,不必講了,衣缽就傳給他,叫他趕快走路。

  這給我們什麼啓示?讓我們看到這樁事情,真理就是真理,是自性本具的,不從外頭來。所以佛法稱爲內學,佛法求內證,不向外求。煩惱業障特重的人,回不了頭來的,跟他講了他也做不到,那就不屬于上上根人,屬于什麼?上中下根。上中下根從經教入門,走這個路子,先求解悟,聽經。世尊講經像辦學校一樣,有次第,逐步逐步幫助你提升。辦小學就是阿含,阿含只講到人空,講到這裏爲止,這相當高了,講到人無我,讓我們放下身見,不要執著身是自己,能證須陀洹果。世間教育達不到,世間教育出不了六道輪回。小乘能出輪回,不能出十法界。十二年,再辦中學,做大學的准備工作,講方等八年。連著前面,二十年,二十年基礎教育。有這二十年的基礎,可以學大乘,可以給你講叁空。方等講到法空,再向上提升講般若,般若是佛的真實智慧,講叁空,人空、法空、空亦空,這才講到真正究竟圓滿。

  怎麼契入?最後八年講法華。《法華》是一乘法,像研究所一樣,怎麼樣證得如來究竟果位,回歸自性,這就是成佛的《法華》,開智慧的《楞嚴》,《楞嚴》從頭到尾都在辯論,佛跟菩薩在辯論,我們在旁邊聽了,開智慧。那些問題我們問不出來的,人家問,我們不能回答,都是非常尖銳、非常深奧。開智慧的《楞嚴》,成佛的《法華》。你看世尊的教學,它有順序、有次第,佛反對躐等。不是上上根性的人,一定走這個路子,躐等,他不相信。他說,「佛子,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不承認你。你那樣走是走錯了路,你一生不會成就。老老實實聽話,由淺而深,像爬樓梯一樣,一層一層的爬,你會有成就。

  佛法的修學跟中國古聖先賢的聖學(聖賢的學問),第一個因素就是老實,人不老實學不到。老實是什麼?真誠。第二個條件,聽話,老師怎麼教,我就怎麼做,依教奉行,不敢違背。第叁個條件,真幹,把我所學到的用在我生活上。今天的話說,活學活用,用在生活、用在工作、用在處事待人接物,你就有成就。成就高低,善導大師說的,「總在遇緣不同」。要懂得跟人結法緣,比什麼都重要,決定不跟人結惡緣,也不能跟人結善緣。爲什麼?善緣、惡緣都生生世世糾纏不清,很痛苦。佛教我們結法緣,結法緣好,法緣裏頭斷惡修善,不著相;換句話說,法緣跟清淨平等心相應,法緣裏面沒有貪瞋癡慢疑、沒有七情五欲,所以它清淨、平等。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念佛往生沒障礙,修行證果也沒障礙。西方極樂世界全是法緣,這個地方好。

  這裏頭一句,了知一切諸法,皆畢竟無所有,不可得,平等空寂。意思不能錯解。但應谛知,這個谛是真實,真知道。一切皆空,不是斷滅。空不等于無,因爲它能現相。此空寂是實際理體,實際理體就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不是斷空。這個斷空什麼?什麼都沒有。不是這個意思,它是第一義空。第一義空是什麼意思?不斷之無;換句話說,這個無,它是相續相,相似相續,它不斷。你看一秒鍾一千六百兆個念頭,一個接著一個永遠不斷,生生世世都不斷。真的,它是不可得,無所有,畢竟空,但是這一種頻率的波動它沒有停止。

  如是契入寂滅平等,故雲知一切法,悉皆空寂。這一句話裏頭含義很深很深,你真知道,你沒有把它錯解,沒有誤會。那結果是什麼?生身煩惱,二余俱盡。生身是什麼?「指分段生死之身,與變易生死之身」。經裏面所說的,是說極樂世界的菩薩們,那菩薩們是變易生死之身。我們今天兩種都有,分段生死之身,是我們一生壽命,從生到死這一段,這叫分段,這一段。變易,變易是我們跟著整個宇宙的脈動,脈是像人的脈絡,脈在跳動,這個跳動就是彌勒菩薩說的,一秒鍾一千六百兆的頻率。我們的身、我們的念頭統統都隨著這個波動,這叫變易生死。也就是前一秒鍾的我跟後一秒鍾的我,不是一個,這叫變易生死。人還是這個相,可是一秒鍾之前跟一秒鍾之後,不是一個相。

  我們用攝像機照出來,你就曉得了,你就知道不是一個相。特別是在你行動的時候,譬如走路,我用攝像機來拍你,一秒鍾你從這裏走到那裏。那個鏡頭裏面像,一個一個,一個一個一個,前面跟後面不是一個。這個你可以能看得到,現在科學技術可以辦到,讓你了解變易生死,怎麼叫變易生死。昨天的我不是今天的我,今天這個我不是明天的我,這叫變易。菩薩知道,菩薩看得清清楚楚。法身菩薩,佛說八地以上,八地以上看到你什麼樣的生滅?看到你一秒鍾一千六百兆的生滅。最高的五個階層,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妙覺,這五個位次上能看到我們一秒鍾一千六百兆的生滅,變易生死。哪個身是你?念念不可得,念念無所有,身心世界全是假的。只有自性真如,它如如不動,它什麼都沒有。所以分段生死容易明了,變易生死不太好懂。我們現前兩種生死具足。

  「又生身者乃二余之一」,是二余裏頭的一種。「二余者,生身之苦報與煩惱之殘余。生身是苦果,煩惱是惑因」,就是苦的因。「此二俱盡,謂之二余俱盡」,這兩…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九四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