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九四集) 2012/6/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39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八百五十八页第四行,从当中看起:
「又《净影疏》曰」,从这看起,「善知习等」,这个习就是集,「是其教解。习善之教,名习音声」。在四谛里头苦集灭道,习就是集的意思,就是集。这个是教解,释迦牟尼佛教导,听音声,就是听讲经明白的,这个叫做习音声。「灭恶之教,名灭音声」,灭,也是听佛讲经。前面听佛讲经是解其义,末后这个佛是教你怎么行,怎么修行,你才真正能够转迷为悟,离苦得乐,这是灭恶。
「菩萨于此悉能善解,故名善知」,菩萨听佛讲经说法都能够理解。理解,真正理解,境界转过来了;如果境界没转,不算是理解,这句话很重要。因为许多人都以为我已经明白,我了解了,其实没有。我们年轻也犯这个毛病,得力于章嘉大师的教诲,老师多次提醒我,什么叫真懂得?真做到就是真懂得。听经听明白了,没做到,没做到不是真懂得,还要认真努力去学习,一定要真正做到。老师举了个例子给我,譬如现在桌上,这边一堆黄金,这边一堆是黄铜。你真懂得了,现在送你一堆,随便你选择,你真懂得一定选黄金,不会选黄铜。这就说明,真懂得一定做到,没有做到不是真懂。即使真正懂得了,你还有业障,你放不下,等于不懂。没有做到的话,等于不懂,老师说这个话很有道理。以后我们听经学教,都是用这个标准来衡量自己,我是不是真懂了。
布施,真懂了吗?真懂就真干了,真干就真懂了;必须从真正去干当中你才真懂。我们干了这么多年,果然像老师说的,愈施愈多,三种布施都不例外。财布施,财富增长。法布施,聪明智慧增长;同样这部经,遍遍有新意思看出来,这就是增长。上一次我也很细心读过,为什么没有看出来?这次一看,突然冒出来了。还有没冒出来的。这书真是「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一遍有一遍的悟处。无畏布施亦如是,健康长寿。这三样东西都是从布施得来的。布施是什么?真诚布施,布施不后悔。所得到的还是要布施,不能够拥为己有,为什么?没有自己。所以施报的理要透彻,我们的行才会相应,信心才会坚固,愿心才会不变,最后一定达到目标。我们的目标是往生净土,亲近弥陀。开悟的事情不要去理会,古大德说得好,「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我们把开悟这桩事情留着到极乐世界再成就。这一个时代成就我往生的资粮,真信、真愿、一心念佛,我只寻求这一个目标,不附带其他,附带其他会产生障碍。
「于中巧知,故曰方便」,巧是巧妙,音声方便。巧在什么地方?巧在心地清净,这就巧了。妄念少、杂念少、欲望少,愈清净就愈巧妙。不必要去苦心研究,那个苦心研究距离真正的意思(如来真实义)愈去愈远。不用苦心去研究,怎么会知道?我们昨天看了高雄刘医生带给我们的水实验的这些照片,我们看到效果超过日本江本博士,内容非常丰富。让水听念佛号的声音、看佛像,接受我们的意念,你看它的反应,结晶里头还有图腾,好像有什么信息要告诉我们,这个图腾每个人看的感受不相同,确实是有意思。为堕胎祈祷的这个法会,法会台上有一杯水,特别做实验的,法会完了之后,这杯水现出图案也非常之美。图案当中就像一个母亲在那里哭,流眼泪忏悔,看得很清楚,有眼睛、有口,口还涂了口红,在一只眼睛里面看到有眼泪出来。这种现象江本博士那时候没有,所以它有感应在。这些都是证明六道轮回,因果报应是真的,真实不虚。让它听佛号,这个结晶看起来太美了,双重的,它这个图案是六角形的,两重六角形,里面一个大的,这个大的里头有个小的,也是六角形,双重,没见过。这说什么?佛号功德无比殊胜,让我们产生信心,这个信心是加持我们。这些就是经上讲的善知、巧知。
你看水,实验的水善知、巧知,它没有思考。但是我们知道水确实有见闻觉知,不但水,所有物质现象统统有见闻觉知。这就说明心跟物是一体,永远分不开。小到不能再小的物质,佛经上讲的极微之微,现在量子力学家告诉我们微中子,微中子就是经上讲的极微之微,它具足五蕴,佛讲的五个条件,色受想行识,极微之微里头。这个物质多大?科学家告诉我们,一百亿个微中子聚集在一起,它的体积等于一个电子。电子我们肉眼看不见,一百亿个微中子,原子里头有电子、有原子核、有中子,等于原子里面的一个电子,一百亿个。这个不能再分,再分就没有了,跟佛经上讲的完全相同,佛说再分就没有了。他们再分,果然没有了,物质不存在,看到什么?看到是念头波动的现象。这个让科学家大开眼界,恍然大悟,原来物质是念头变现出来的。所以普朗克说这句话,物质的基础是意念,肯定了意念的能量不可思议,有非常大的能量,它能变现物质,当然它能改变物质,就是念头能改变物质。
这个佛在经上讲了很多,佛说「一切法从心想生」,不就这个事情!佛三千年前说的,被最近三十年这一些新的量子力学家发现了。佛说这一句话,我们完全明白了;听了几十年,都有怀疑,什么叫一切法从心想生不知道,科学将这个谜底揭穿,我们才恍然大悟,对释迦牟尼佛佩服得五体投地。佛说出宇宙人生的真相,这是科学。今天我们也可以说,什么是佛法?佛法就是究竟圆满的科学、究竟圆满的哲学。现在人讲科学、讲哲学,佛法讲到最后,究竟圆满,这个让人不能不相信。
古时候,讲经说法的大师都有定功,为什么?没有定功他不能开悟,开悟之后才能讲经,你不会把经讲错。没有开悟,讲经就免不了过失,过失很麻烦。唐朝时代百丈大师,百丈是禅宗第八代,惠能大师的徒孙,曾经说过,这是他亲身经历的一桩事情,错下一个字的转语,说错一个字,堕五百世野狐身,受苦受难,大法师!有人向他请教一个问题,说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他回答人家说,不落因果。就这一句话说错了,死了以后畜生道,狐狸,做了狐狸。狐狸还不错,有修行,修行五百年才得人身,一个人身,老人,胡须都白了。老人去拜见百丈大师,把这个事情说出来,他知道为什么他堕这个狐狸身。百丈大师就告诉他,明天我上堂,你把这个问题当众提出来。
到第二天,百丈大师上堂说法,这个老人进来了,就把从前人家问他这一句话,大修行人还落不落因果?百丈禅师告诉他,大修行人不昧因果。你看,改一个字。他以前回答是什么?不落因果。百丈给他改,不昧因果。他磕头礼谢,回去了。第二天他就脱离狐狸身。百丈大师知道,带了几个人,带了锄头、畚箕,去把这个狐狸埋葬。到那里后山,果然一只狐狸死在那边。这是什么?昨天就是它来问的。所以说错一个字,「错下一个字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这个故事让当时、后世多少人,讲经、说法、解答问题特别谨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可以强不知以为知。你不是真知道,你看错说了一个字,惹这么大的麻烦。百丈大师给他一点醒,他就明白了。这一桩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这说明大修行人对因果报应清清楚楚,他不能逃避。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不能说大修行人因果就没有了,这讲不通。
我们看安世高,这汉朝时候来的,到中国来弘法,还过两次命债。弘法之前的事情,不是以出家身分,到中国来还两次命债。两次都是误杀,过去他误杀别人,现在还是被人误杀。这是说明「业因果报,丝毫不爽」,这个世间不可能有占便宜的事情,也不可能有吃亏的事情。眼前你吃了亏,将来有果报;眼前占了便宜,将来要还人家。所以你真正明白这个道理,这个占便宜的念头就没有了。念头尚且没有,怎么可能有这个事情?再贫困,见到人家丢的钱,你也不会把它捡起来自己用,不可能。佛经上给我们讲这些理事,完全是真相。你明了,这叫真实智慧。你能够修行,依教奉行,就真实的利益。真实智慧跟真实利益与自性相应,与真实之际相应,这是善知、巧知,故曰方便。方是方法,便是方法里头最殊胜的方法、最好的方法。
「《嘉祥疏》曰:善知习灭音声,明辞无碍」。世尊说法,辞无碍。「诸说不妨同参」,这一句经文,黄念祖老居士引用《会疏》、《净影疏》、《嘉祥疏》,引用三种祖师大德注疏来解释,所以这是集解。你看看这些大德,对于这一句经文的讲法,可以互相参考,同参。「本段末后曰不欣世语,乐在正论」,这说菩萨,菩萨对世俗言语不羡慕,我们今天讲不欣赏、不羡慕,随缘,喜欢正论。正论是佛菩萨的教诲。为什么?《会疏》里头说:「明其离过,谓非世间无益之论」。什么叫无益?不能帮助你脱离六道轮回就是无益的。这世间没有,世间喜怒哀乐都离不了六道轮回,只有出世间诸佛菩萨教诲,声闻缘觉这些小圣的教诲,都能帮助你脱离六道轮回,这叫正论,这个正的标准在这个地方。所以说非世间无益之论。「专乐」,专门喜欢说,「出世大乘究竟了义」,这个高了,这不是脱离六道轮回,是出世大乘究竟了义。「究竟了义第一义谛之言」,究竟了义第一义谛是什么?就是这一部《无量寿经》,就是这个信愿持名的法门。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是第一义谛之言,这是「正论」,正中之正,纯正。谁知道?你要是真知道了,恭喜你,你这一生必定成佛。为什么?你会真干,你真成就。
我们再看下面这段经文,「二利圆满」。这下面分四科,第一小段,「寂尽二余」。请看经文:
【知一切法。悉皆空寂。生身烦恼。二余俱尽。】
这个『二』,就是一个是『身』、一个是『烦恼』,这两种都尽了,这超越了。我们看注解,这一段注解说明「极乐菩萨德行圆满」。首先,『知一切法,悉皆空寂』,你看念老引用多少注解。「《维摩经.弟子品》曰」,这是引用的经,「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一切法真的没…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九四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