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九九集) 2012/6/28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399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八百六十四頁,第四行看起:
【真實功德第叁十一】
念老有個簡單的介紹,「本品續前」,這品經文的內容,是接著前面所說的菩薩修持真實功德,「同明極樂菩薩自利利他之妙德」。經文先以比喻來說明,第二「明真實功德」,最後一段是「蒙佛贊歎」。先說自利利他的功德,這叫二利,第一段「自德無礙」,首先要知道的「德體尊勝」。斷惡修善,積功累德,這個德的體是什麼?請看經文:
【其智宏深。譬如巨海。菩提高廣。喻若須彌。自身威光。超于日月。其心潔白。猶如雪山。】
德體尊勝裏頭,還是說很多比喻,這些比喻不是比喻阿彌陀佛,是比喻往生到極樂世界這些菩薩。每個衆生,乃至于無間地獄衆生,認錯、忏悔、念佛統統都能往生。善導大師所說的,彌陀不是不攝受,還是會攝受的。這些人生到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沒有例外的。所以全是極樂菩薩,還是阿惟越致菩薩。我們了解這個事實真相,真的明白、真搞清楚了,兩個世界都搞清楚,這個娑婆世界也搞清楚了,你自自然然會選擇。縱然跟娑婆世界的情很深,多生多劫住在這個地方,跟這個地方有緣人多,他們在受苦受難我們不忍心,總是想幫助他,這是好事,這是菩提心。可是幫助別人,先要成就自己,自己不能成就,我們對別人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今天這個法門無比殊勝,我們想想,我們有資格,我們夠條件。其他的法門我們不敢講,這個法門條件很簡單,真信,真有西方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
明朝末年,明末清初蕅益大師,這個人不得了。我們現在大家知道,印光大師是大勢至菩薩化身再來的。蕅益大師的身分沒有暴露,但是印光大師對他老人家的贊歎,贊歎他所注的《彌陀經要解》,說「即使古佛再來,給《彌陀經》做一部注解,也不能超過其上」。這句話是大勢至菩薩贊歎的,那蕅益大師是什麼人,我們心裏就有數了!蕅益大師告訴我們,這個法門真的是萬修萬人去,能不能往生決定在信願之有無,你真信、真願,你就取得往生的條件。生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有四土叁輩九品,品位高下,決定在念佛功夫的淺深,不是說多少。什麼是功夫淺深?你的真誠心有多少度,那就是功夫淺深。萬分誠敬,一絲毫懷疑都沒有,這最深的功夫,生到那邊,什麼地位?成佛了。這個地方舍身,那個地方往生,往生就成佛,萬分誠敬。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百分誠敬得百分利益,千分誠敬得千分利益,這萬分,萬分往生極樂世界,就是經上常講的上上品往生。
我們能不能爭取到?人人都能爭取到。關鍵在哪裏?關鍵在放下,你是不是徹底放下。徹底放下的人,心裏頭只有阿彌陀佛、只有極樂世界,除這個之外,什麼都沒有。這個事情,于外人不相幹,于佛力加持也不相幹。佛力加持,我們在學經教講得很多,是相對的,我們有一分誠敬,佛加持一分;我們有萬分誠敬,佛的加持是萬分。這還得了嗎?加持這個事情是感應道交,我們有感自然有應,感應道交分毫都不差,這個道理我們得搞清楚、搞明白。然後看看極樂世界這往生的人,這些菩薩。
我們繼續看注解,「首以大海,喻菩薩智慧之宏深」。宏是大,海的面積大,看不到邊際,海水深。佛講經常常用這個來比喻,因爲這是人看得見的,看不見的講了沒用處,你沒有概念,海,大家看見了。古時候釋迦牟尼佛教化這個地區是印度,印度叁面環海,北面是喜馬拉雅山(雪山),所以大家對大海都非常熟悉。用海來比喻菩薩智慧的大,智慧的深,宏就是廣大。「如《華嚴》雲:當願衆生,深入經藏,智慧如海」,這是叁皈依裏頭皈依法,我們常念。我們是不是有這個願?口裏有,心裏沒有。如果別人智慧高過我,我就嫉妒他,那就是眼中釘,想盡方法要把它拔掉。所以心跟口不相應,口裏說得很好,他心裏不是這樣的。這就是學了多年的佛法,什麼都沒學到,原因在此地。我們真想成就,我們把原因找到,把這個原因消除掉。對于比我好的人,智慧比我大的、比我深廣的人,我聽到了歡喜,我有緣向他學習,沒有緣我也常常贊歎他,這個對了。
大乘經教裏佛告訴我們,「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贊僧」,這句話不能不在意,不能小看了它。如果我們學會贊歎,出家人彼此互相贊歎,這是什麼?這是興教;如果出家人互相毀謗,這是滅法。興教,不求往生,果報在天堂;滅法,果報在無間地獄。天堂、地獄是你自己進去的,沒有人教你去。佛在經典上非常慈悲,都把這些理事講得很清楚、很明白,我們能不贊歎嗎?我爲什麼要贊歎?我想到極樂世界去。如果是毀謗佛法的,極樂世界去不了。第十八願說得很清楚,五逆十惡臨命終時,忏悔求往生都能得生,唯除毀謗佛法。爲什麼?毀謗佛法他不相信,不通忏悔,他不肯忏悔。如果說現在忏悔面子過不去,我臨終的時候再忏悔。假如你臨終得了癡呆症怎麼辦?臨終在災難當中死了怎麼辦?沒人照顧、沒人提醒,這個不能不想到。因爲五逆十惡害人害自己,毀謗佛法斷一切衆生法身慧命,這個果報阿鼻地獄。我們就曉得,這個事情是決定不能幹的。
真正修忏悔法,我這一生沒有謗佛,過去曾經謗過佛,沒有學佛的時候謗佛,又何況過去生生世世謗佛的事情肯定做得很多。什麼叫忏悔?贊歎就是忏悔,我今天宣揚,今天贊歎,贊歎叁寶,贊歎佛、贊歎法、贊歎出家僧。爲什麼?佛法會興起來。出家僧做得如不如法是他的事情,不是我的事情,我只要他披上袈裟,我就贊歎他,我就把他當作真的僧寶來贊歎,他所作所爲是他自己的業,于我不相幹。你說爲什麼要贊歎?我要佛法興,我的目的在此地。如果我要批評他,佛法會滅,爲什麼?社會大衆對他不尊重,就對叁寶不尊重。這個禍害是滅法,這個事情怎麼能幹?
經書是法寶,這是佛陀滅度之後,真正的叫法身舍利。佛的這些靈骨,手指舍利、頂骨舍利,那都不重要,經典重要,那些是個紀念。今天大家對這個很尊重,對經典不尊重,聽說許多地方對經典懷疑都拿去燒掉,都把它毀掉。我們真正學佛人,看到報紙雜志上印著一個「佛」字都不敢隨便丟掉,不敢去燒它,怕造罪業,這是什麼?這是懂得因果的人。來問我,怎麼辦?祖師大德有教誨,把這個字剪下來,其他的可以燒掉。有佛像的、有佛菩薩名號的,或者是經文的,剪下來,用幹淨紙包起來,找很清淨的地方把它埋在土底下,對它尊重。如果能用的,可以幫助大家學習的,這就決定不能夠糟蹋,要好好的保存,好好的去流通,功德無量,流通法寶增長智慧,毀滅法寶世世代代愚癡。你看,小動物生活在地底下,沒有眼睛,也沒有耳朵,那是什麼果報?毀謗法寶的果報。人怎麼能幹這種事情?對佛法僧一定要尊敬,他是佛陀的代表,決定不敢輕慢。
接著以須彌山來做比喻,『菩提高廣』,「菩提」是覺悟,覺性高廣,全都是性德的流露。智是體,覺是用,覺是體,智是用,這兩個字可以互爲體用。用大海、用須彌來比喻它,菩薩菩提之高廣。須彌山乃一個世界的中心,確實須彌山不在我們這個世界,也不是太陽系,黃念祖老居士跟我討論這個問題。在我們過去,都把單位世界看作太陽系,那太陽系,太陽是中心,須彌山就是太陽。黃念老是個研究科學的,他在學校裏頭教無線電,他告訴我,佛經上講的單位世界是一個銀河系,須彌山就是銀河系的中心。銀河系中心有天體,叫黑洞,現在科學家發現了,引力非常強大,連光線都會被它吸進去。
馬雅人的預言,也就是他們的天文數學,推算到今年十二月二十一日,銀河的中心、太陽、地球排成一條直線。這是個天文的現象,它有周期性的,大概二萬多年會有一次,這一次我們遇到了。凡是遇到這種情形,地球上都有一些變化,變化的程度並不一樣。我們知道爲什麼不一樣?與人心有關系,人心要善良,它的變化小,帶來一些幹擾,不嚴重;人心不善,問題就很嚴重,會給地球帶來大災難。所以,災難有沒有、災難之大小,不要去問別人,問自己。每個人存心善良、存心仁義,待人接物決定不傷害別人,這個災難的幅度就很小。很小,科學家的推論,大概是我們放在空中這些人造衛星全部被它摧毀掉,地球上通訊的系統受到幹擾,這就是小事,影響不是很大。如果重大的,那就怕什麼?怕銀河中心的黑洞這種引力,引發太陽風暴,把它的太陽風暴提升,提高了,提高了可能太陽風暴就傷到地球,那就很嚴重。嚴重到什麼程度?會把地球上的火山引發,爆發。
地球上有超級火山十幾個,大多數都在海底,這超級火山;在地面上只有一個,大家都知道,美國的黃石公園。我們在網路上看到這個信息,科學家估計,黃石公園如果爆發,火山口多大?長四十五英裏,不是公裏,是英裏,比公裏大,寬是叁十多英裏。這麼大的火山口,從來沒聽說過。我們到日本去參觀火山,活火山,裏面還在冒煙的,火山口不大。幾十英裏這還得了嗎?所以這個火山爆發,美國西部幾十個州刹那之間就沒有了。火山灰升空,升到空中,科學家估計是二萬公尺,也就是二十公裏,火山灰。現在國際航班飛太平洋的飛機,只飛到十公裏,一萬公尺,在它的半當中,你就知道這個嚴重。這些火山灰跟著地球轉,一轉的時候,在這個同緯度裏面就都遭殃,這對地球傷害就大了。這個火山灰在空中,要讓它完全落下來,大概要一年多的時間。在這一年多時間,在這個範圍之內看不到太陽,月亮、星星都看不到,都黑暗了。沒有陽光,這裏面一些動物、生物、植物都不能生存,這個嚴重就太大太大了。如果海底火山引發,那就引發大海嘯,講幾百尺高的海嘯,這個很可怕。還有人講的,也有可能到一千尺的海嘯,日本上一次海嘯才十米。預估的是今年…
《淨土大經科注 第叁九九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