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0二集▪P2

  ..續本文上一頁藥留下來,那又是病。這就說明佛法不是真的,覺悟就好,覺悟,病就好了。沒覺悟,需要用它,覺悟了就不要了。

  佛法幫助我們看破,看破幫助我放下,我只要一放下,佛法就不要了。如果要佛法,你還沒有放下。那我們今天,確實這個是佛法裏頭最高深的、最深密的,一般人不容易理解。理解都不容易,他怎麼能修得?所以我們今天一定要有個正確的概念,那就是我們全身投靠阿彌陀佛。這個法門好修,這個法門甚至于不需要觀想,只要真信,相信真有阿彌陀佛、真有極樂世界,相信他在西方,沒有懷疑,到我們臨去的時候,阿彌陀佛決定來接引,這是他的本願。到極樂世界去就成就了,圓滿成就了。所以這個法門能真正普度末法時期九千年的一切衆生。那這些所有有爲的都要知道不是真的,要放下。

  「無爲空」,無爲是「無所作爲,則非有相,今對有爲,故說無爲」,所以無爲是從有爲相對而建立的。「若有爲法既不可得,則無爲之法何所可著」,這講你不能執著。佛講無爲是讓我們舍棄有爲,有爲舍棄了,還執著個無爲錯了。無爲是大乘,不能執著,這叫無爲空。有爲、無爲統統空。下面第九個叫「畢竟空」,謂前面八種空,「破一切法,令無遺余;既無諸法,亦無空之可著,是名畢竟空」。畢竟空不能執著,這一空到底,你的清淨心現前,真的是幹幹淨淨,一塵不染。

  下面第十個叫「無始空,謂世間衆生無有始相。如今生從前世因緣有」。那前世?前世又有前世,「如是展轉,無始亦不可得,是名無始空」。你輾轉去推究,實際完全是妄想。可是衆生很容易打妄想,這什麼原因?迷在六道輪回裏頭時間太長,習染太深,染汙、習氣這個東西在作祟,根深蒂固,阿賴耶裏頭的種子強而有力,不知不覺它就現行,我們講習氣。所以空觀就是對治的方法,我們曉得萬法皆空,這些空全包括在裏頭。「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教我們放下,教我們一無所求,爲什麼?你有所求,你得到的很有限,很辛苦,還有業報在後頭。無所求,你得到的是圓滿,爲什麼?無所求跟性德就相應了。見性之後你什麼都不缺,自性裏頭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才藝、無量相好,一切都無量,是你自己本有的,整個宇宙都是你自己心變現的。現在不知道,佛說這些話我聽不懂,怎麼是我變現的?真是自己變現。我們今天所變現的,裏面一半是業力在操縱,我們自己不能做主。如果煩惱業障放下、斷掉了,你自己就能做主宰了。阿羅漢以上,阿羅漢恢複局部的自在,不是圓滿的,在十法界裏頭他自在,一真法界他沒分,所以還要向上提升,在遍法界虛空界裏頭得大自在。

  親情裏面是煩惱,煩惱是嚴重障礙,障礙你出不了六道輪回。如果你能暫時把它放下,明心見性了,生生世世無量劫來跟我們有緣的衆生,有恩的、有怨的,有互相殘殺的、有互相債務的,全都知道了,知道什麼?知道是過去一場惡夢。迷的時候,在六道做惡夢;清醒過來了,看到他們還在作夢,還沒醒過來,這些人跟自己有緣,叫有緣衆生。有緣衆生,他們的起心動念,不知道求,求我們,我跟他有緣,他不知道求,迷惑,可是他念頭一動,我這就知道,他需要什麼幫助,菩薩就有能力幫他。我們明白這個道理,我們自己就很清楚,我們遇到困難有沒有人幫助?幫助的人太多太多了。極樂世界、十方諸佛、實報土裏面的法身菩薩多少跟我們有緣的,我們有困難,他能不幫助我們?那有人說他幫助我不知道,我還是受這麼多苦,他爲什麼不來幫助我解決?他真看到了,他真來幫助你。受苦是什麼?受苦是消業障的,他不幹擾你,等你業障消掉。業障消不了不行,他不能代我消業障,這個東西自作自受。我們知道,我在這裏消業障,有人看到、有人關心到、有人在旁邊助我,雖在這裏遭受業障,不感覺到苦。爲什麼?你心裏很安慰,這是我自己造作的,我應該要受,很快業障就消掉了。消掉,可能這些幫助的人就現前了,現前我們不認識,他知道。

  就像虛雲老和尚朝山,生病了,文殊菩薩來幫助他,文殊菩薩知道,他不知道。路上生病,也是業障,這個業障要到要命的時候,佛菩薩現身了,命要給他保住,他後面還有很多事沒做完。無論是順境、是逆境,真正學佛的人心裏很清楚,都是佛菩薩安排,佛菩薩在照顧。我們遇到順境逆境、善緣惡緣,統統佛菩薩照顧,也是我們業力現前所感的。無論在什麼境界裏,不怨天、不尤人,歡歡喜喜,學看破,學放下,一句佛號念到底,究竟圓滿的修行就是一句佛號。這我們今天真正認識到了,農村裏頭的阿公阿婆,好像癡癡呆呆什麼都不知道,但是你看到他滿心的歡喜,他沒有憂慮,對待任何一個人、對待任何一樁事情都是歡歡喜喜,像彌勒菩薩一樣。你跟他講什麼話,他回答你就是一句阿彌陀佛,他不會有第二句話,他也沒有疑問來問你,一句彌陀念到底。這種人,經上所講的「暗合道妙」,他們才是真正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你問他什麼菩提心,他不知道,他真發了。

  什麼是無上菩提心?蕅益大師說得很好,他真信,真信有極樂世界,真信有阿彌陀佛,他真想往生,這就是菩提心,真念阿彌陀佛。你看看,一向專念,這兩句完全具足,「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不但往生,往生地位之高,品位高,我們意想不到。彌陀弟子,那個樣子是真正的彌陀弟子,我們跟他比差很遠。李老師當年在世,常常跟我們這些學生講,對這些阿公阿婆念佛的人贊歎,甚至于自己說很想學他們,學不上。古人講的上智下愚,難能可貴,這是最容易得度的。上智的人,他沒有懷疑,他聽得懂,一聽就懂了。下愚之人,他雖然什麼都不懂,他不管,他不問,你教他這個方法,他就依教奉行,就一生不改、不變、不退轉。所以這兩種人的成就是平等的,幾乎都是上輩往生,上輩往生是生實報莊嚴土。那下愚?下愚是講暗合道妙,他一見彌陀,他就開悟了。往生的時候,往生的時候第一個你見到佛光,有人見佛光得定,有人見佛光開悟。這些下愚見佛光就開悟。

  無始空,這是前世還有前世,往上推,無始不可得,未來還有未來,往後推也不可得。實際上,這都是妄想,爲什麼?根本沒有時間,時間是假的,空間也是假的。什麼是真的?就在當下這一念是真的。整個宇宙就是這一念産生的,當下一念産生的,不是過去、不是未來。當下這一念斷了,宇宙馬上消失,就跟作夢一樣,一念之間。我們這個念頭相續,所以沒有感覺,統統在一念,一念不可得。

  第十一叫「散空,謂五陰和合,故有人相。若以智慧分別破散五陰與人,則空無所有;如輻辋轅毂,衆合爲車,若離散各在一處」,車就不見了,這叫散空。這是用個車做比喻,車有車輪、有車軸,你要把它統統拆開,車就不見了,你把它組合起來,車的形狀就出現了。這就是緣聚的時候好像是有,緣散就空了,一切法從因緣生。一切法沒有自體,也叫一切法無自性,這個自性就是自體的意思。無性之性就是實性,那就是真如本性。無性之性,那是真的,只有這是真的,這個真的是共同的,萬法自性是一個性,就是自性變現出來的。惠能大師所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個萬法就是整個宇宙,太空當中無量星球統統是自性變現的,離開自性一無所有。所以見性之人,無量無邊的星球,他想到哪個地方去,人就到了。爲什麼?因爲一切法不離自性,自性沒有距離,自性沒有先後,所以想到他就到了。自性遍一切處,所以示現爲一切衆生,一切艱難困苦都在當下。世間人,緣散,他看到空,緣聚,他沒有看到空,聚也是空。這些總的一個原則教給我們什麼?教給我們對一切法全不要執著,就這個意思。不執著就叫做佛法,不執著就是佛菩薩,執著就是凡夫。

  第十二講「性空,謂一切諸法自性本空,皆從因緣和合而生,若不和合,則無是法。如是諸法性不可得,是名性空」。諸法的體性不可得,這是通常說性空的意思。這個性是體,一切法都有個自體。這是個帽子,它是一法,它的體是什麼?它的體是毛線,線織的。把它拆開來,它是一條線,帽子就沒有了,空了。線的體是什麼?線的體是纖維,纖維織的。你細細觀察,這東西有沒有?相有性空,事有理空。任何一法都如是,所以《金剛經》上說的,「一合相」。真的,基本的物質是什麼?這個東西分到最後是什麼?微中子。佛經上講的極微之微,那就是一。所有一切萬物,統統是這一個東西組成的,一切法都是這一法組成的,叫一合相。合就是組合,就是緣生的,緣散了的時候,一切法都沒有了。散到最後,物質散到最後變成什麼?變成念頭波動的現象,就說明物質根本不存在。這個非常難懂,要不是今天量子力學家發現,我們對這個始終是一個謎,解不開的謎。八地才能見到,我們什麼時候能修到八地?到八地,破迷開悟,今天我們是得力于量子力學家的報告,但是我們這個悟是解悟,不是證悟,八地菩薩是證悟。證悟管用,解悟還不管用,雖不管用,幫很大的忙,能讓我們相信這樁事情,有了科學根據。

  第十叁叫「自相空,謂一切法有二種相」,一個總相,一個別相。「總相,生滅不住,本無今有,已有還無,皆是無常」。這就是什麼?這總相,不管什麼相,它離不開這個原則。大,像這個地球,或者講太陽系、講銀河系都可以,生滅不住。這個生滅不住就是彌勒菩薩所說的,一秒鍾一千六百兆的頻率在波動,它不停。波動的現象就是生滅,波起來的時候是生,伏下去是滅,有生有滅,它就是不斷的。所以我們在前面念到一句「不斷之無」,這句話說得妙絕了,無就是自相空,但是它不斷。它是不是一個相?不是的,不是一個。每一個相都是獨立的,相似,不是完全相同。所以是一種相似相續相,我們都把它誤會了它是真有,是相似相續相。本無今有,本來沒有,不是過去、不是未來,就是當下這一念。可是這一念,已有還無,它時間太…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0二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