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心,爲利益衆生,爲幫助衆生覺悟,爲幫助衆生離苦得樂,菩薩不辭辛勞。菩薩沒有辛勞,爲什麼?他沒有自己。有自己,他就有累;沒有自己,誰累、誰勞、誰苦?沒有,別人看到有,他自己沒有感覺。這善慧。
末後「法雲地,謂菩薩至此第十地,修行功滿」,第十是畢業班。我們要把它當作學校來看,十信是小學,十住好像是初中,十行是高中,十回向是大學,十地是研究所,等覺是博士班,很像。第十這個位子就是畢業班,最高的這一班。十信是小學最高班,畢業班,十住是初中的畢業班,十行是高中的畢業班,十回向是大學的畢業班,十地是研究所的畢業班。這個階段十個位次,十年級,修行功滿,功德圓滿了,就是功夫圓滿了。「唯務化利衆生」,他對自己沒事情,全心全力都在教化衆生。沒有圓滿的時候,雖然度化衆生,但是偏重在自度;到畢業班,不再想到自己,完全想到衆生。任何一個階段,信、住、行、向、地,任何一個階段第十個位次,都是這個階段的功行圓滿。所以利益衆生的念頭多,尤其是十地,菩薩最高的階位了。
「大慈如雲」,雲是比喻,像雲彩一樣。「普能陰覆」,在夏天,雲彩能遮住太陽,給衆生做陰涼,這叫普能陰覆。「雖施作利潤」,雲帶著雨,雨能夠潤花草樹木,幫助它們生長。這就是講幫助一切衆生破迷開悟,這是佛法,決定沒有迷信。迷信就錯了,不是佛法了,這是外道。佛法決定教你破迷開悟。可是這個世間,尤其在這個時代,真的像古書、佛經上所說的,「邪師說法,如恒河沙」。邪師說什麼?完全是迷信,叫你去信這個、去信那個。你要意志不堅定的話,肯定會跟著別人走。跟著別人走有沒有好處?准沒有好處。小小的感應,小神通,有!妖魔鬼怪都有,說得很靈驗。特別在現前,大家怕災難,這些人都出來了。
我們真正學佛的人,修淨土的人,遇到了怎麼辦?他來了,他給你講的姑妄聽之,他教我們怎麼做法可不能相信。我們應對的方法就是一句佛號,一句佛號念到底,整個身心投靠阿彌陀佛,這是有經教做依據。我們在經教上下了功夫,古人所講的「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我們體會到了。不敢說見,體會到經中的奧義。我們體會到,阿彌陀佛悲心弘願,無量劫修行的功德,四十八願是怎麼來的,我們明白了。我們相信了,不懷疑,死心塌地,一句佛號念到底。知道這一句佛號裏面含攝的功德,不僅僅是阿彌陀佛的,實在是十方一切諸佛如來,十方還要加叁世,一切諸佛功德全在其中,這還得了嗎?正因爲如此,所以十方叁世一切諸佛尊稱阿彌陀佛爲「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我們要知道,這些經句奠定我們堅定的信心。
我們再觀察,過去、現前依教修行人的真實狀況,在《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裏面,我們看到許許多多人,修學這個法門大概叁年的時間,預知時至,自在往生。早年我講經,這總四、五十年前,我有個同學德融法師,這個人早不在了,年齡跟我差不多。問過我,他看《淨土聖賢錄》,問我,是不是這些人叁年壽命就到了?我告訴他,這個說法不符合邏輯,哪有那麼巧的事情!那爲什麼叁年往生?念佛叁年,他功夫成就了。也就是說,只要念到功夫成片,跟阿彌陀佛這個熱線就通了,真想去,佛就來接引你,我還有壽命不要了,這才能講得通。如果念到一心不亂,那更自在了,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一點障礙都沒有。所以這個法門只要念到功夫成片,什麼叫功夫成片?心裏頭只有一句佛號,不再有妄想、雜念夾雜進去,就叫成片,你就有這個能力。我求阿彌陀佛來接引我,還有壽命不要了,彌陀真來,你真想去,不是假的,阿彌陀佛歡喜。
也有你功夫成就了,你求佛,佛不來接引你,這又是一個。這個是什麼?這個你在這個世間還有緣分,佛不度無緣之人,你還有緣分。緣分就是還有人聽你的,還有人相信你的,有一些人要跟你學,你得要多住幾年幫助他們。這就又是一個,這個佛暫時不來。你真正遇到非常困難的時候,佛可能來給你遞一個信息,感應,加強你的信心。所以真正念佛人確實要把身心投靠阿彌陀佛,全靠他,不是自力,他力法門,我完全依靠阿彌陀佛。我自己要幹的,真信、真願、老實念佛。這個世界全放下,名聞利養、七情五欲、貪瞋癡慢統統放下,這就感應道交。這真修,不是半信半疑,真幹!
我在學經教的時候,老師就告訴我,現代發心出來講經不容易。爲什麼?我們的基礎不如古人,我們的環境比古人更差了,古時候人好度,現在人多難度。古時候人從小接受過倫理、道德、因果的教育,接觸過聖賢的教育,現在全沒有了,不懂得孝順父母,不懂得尊師重道,一點禮節都不懂,怎麼個教法?六十一年前,方東美先生告訴我,現在的學校,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我感觸很深。爲什麼?不能怪老師,學生不肯學,你教他沒有用。尤其到大學,到大學的目的就是拿文憑,不想學東西。老師一看學生不想真學,于是就不真教了。真教什麼?真教白費力氣。特別是文史、哲學這些科目,尤其是哲學,哲學沒有真正慈悲心,學不到。方老師講,哲學家他的基礎就是有個真誠的愛心,能愛別人,能真的愛衆生,這才能學哲學;對衆生沒有真誠的愛心,這不行。現在人不知道自愛,連父母都不愛,他怎麼可能愛別人?現在真的都把人教成自私自利,這個問題確實嚴重。
我們今天求學,當然最好真正做到什麼?代衆生苦。代衆生苦怎麼個代法?就是持戒,持戒很苦。爲什麼?我做榜樣給大家看,這就是代衆生苦。我可以不做,但是我要認真做,做榜樣。好像舞臺表演,我表演得很逼真,我演這個角色,演得很逼真,用這一點真誠感動觀衆,讓他覺悟。我們真做,至于是不是真能感動,對方的事情,對方有善根的會感動,沒有善根的難了,這都是事實真相。在現前的社會,我是看得很多,也想得很多,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實驗,實驗讓他看見,他相信了;沒看見,他不相信。像中國古代的家,我們怎麼講,別人聽了,有個模糊的概念,不清楚,這是真的。《紅樓夢》這部小說描寫一個大家庭,可惜對于家道、家規、家學這叁方面寫得太少了,兒女情長這個東西寫得太多了。就沒有出現一部小說,去描寫中國的家道、家規、家學,沒有人寫這個東西。電視的連續劇、電影沒有去表演這些,這個很可惜。
現在有人發心,想把中國傳統的家給它表演出來。深圳有幾個同學來看我,告訴我這個事情。這個家怎麼組成的?中國傳統家是血緣,一家人。現在他們是七個家庭,志同道合,七個家庭合在一起,想組成一個大家庭,把中國的大家庭把它表演出來。這好事,我很贊成。他們還希望再能夠多個叁家,十家,標准是十家,十個家庭組成一個大家庭,來表演。讓我想起齊居士在甘肅做的這個,如果也能在這個地方,她那個地方將來是觀光旅遊區,是個旅遊的景點。建五個城市,也能把這個放在那邊,叫大家有機會看看中國古代家庭是什麼樣子,這很有意義,很有教育的意義。過去二00六年、0七年、0八年,我們在湯池小鎮做了個實驗。這個實驗目的是給聯合國從事世界和平工作的這些會友,給他們看的。做成功了,也産生了影響。這個旅遊區,我們希望是把中國傳統文化做出來。五個城市,我給她建議,一個漢朝的、一個唐朝的、一個宋朝的、一個明朝的、一個清朝的。把這幾個朝代,這幾個朝代都時間很長,都曾經有過太平盛世,漢朝的文景,唐朝的貞觀、開元,這都是非常著名的。把這種文化展現出來,給國內國外的人去參觀,讓大家好好想一想,中國古代人這種生活好不好?值不值得保留?應不應該發揚光大?我們就思考這些問題,都要做出典型。
譬如教育,中國傳統教育就是現在大家所講的一條龍的教育。這個一條龍,老師不多,頂多二、叁個老師,幫助你做紮根教育的老師、啓蒙的老師,全是家學,家庭子弟學校。後人很多,總有幾十人,這幾十個人請一個好老師來教,老師的德行。中國的教育是聖賢教育,教學的內容非常豐富,有中國自己一套的方法,那是主張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學成之後,國家每年都有考試,參加國家考試。如果希望從政,在古時候,學而優則仕,仕就是從政。你的德行、學問達到一定的標准,參加國家考試,省考舉人,中央考進士,進士的主考官是皇上。考取之後,接受國家學校的培訓,那個學校就像現在的黨校一樣。培訓出來之後,分發到各個階層去做領導,像現在的省市長、縣市長,擔任這些工作,各個階層的領導。古時候願意做。
中國古人所謂叁百六十行,從政這一行是人最歡喜的。爲什麼?在社會上有地位,待遇也不錯,而且工作很輕松。這什麼原因?家家子弟都學好了,就是家學。家學跟現在學校不一樣,現在學校只是負責把東西傳授給你,對你的品德修養不重視,于它沒有關系。可是家學不一樣,家學,主持教育的都是老祖宗,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在,他太老了,他不太管事。你說這些老祖宗對于後輩的兒孫都希望他好,真叫望子成龍,他們來主管教育,跟學校校長、主管教育官員大大的不一樣。聘請老師不但要慎重,而且禮貌非常周到。老師請來了,家裏這些大人對老師都叁跪九叩首。這是什麼?教兒孫的,讓兒孫看到,你的爸爸、祖父、曾祖父對老師都這麼尊重,你還敢不聽話嗎?你還敢不好好學嗎?這種方式教尊師重道,不是口頭教的,表演給小孩看的。他看到之後,永遠記在心上,一生他會對從事于教育工作的人員會特別尊敬,當老師的人,這從小學的。
社會上這個行業是神聖的事業,因爲做老師的人不計較學費,因爲教學不是買賣。在中國古時候,兩種人都很清寒,但是這兩種人受社會大衆特別尊敬,第一個是老師,第二個是醫生。醫生是救人命的,也不講求報酬的。古時候沒有說治病之前先講價錢的,沒有。病人來趕緊治,治好之後再送一…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一叁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