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心,为利益众生,为帮助众生觉悟,为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菩萨不辞辛劳。菩萨没有辛劳,为什么?他没有自己。有自己,他就有累;没有自己,谁累、谁劳、谁苦?没有,别人看到有,他自己没有感觉。这善慧。
末后「法云地,谓菩萨至此第十地,修行功满」,第十是毕业班。我们要把它当作学校来看,十信是小学,十住好像是初中,十行是高中,十回向是大学,十地是研究所,等觉是博士班,很像。第十这个位子就是毕业班,最高的这一班。十信是小学最高班,毕业班,十住是初中的毕业班,十行是高中的毕业班,十回向是大学的毕业班,十地是研究所的毕业班。这个阶段十个位次,十年级,修行功满,功德圆满了,就是功夫圆满了。「唯务化利众生」,他对自己没事情,全心全力都在教化众生。没有圆满的时候,虽然度化众生,但是偏重在自度;到毕业班,不再想到自己,完全想到众生。任何一个阶段,信、住、行、向、地,任何一个阶段第十个位次,都是这个阶段的功行圆满。所以利益众生的念头多,尤其是十地,菩萨最高的阶位了。
「大慈如云」,云是比喻,像云彩一样。「普能阴覆」,在夏天,云彩能遮住太阳,给众生做阴凉,这叫普能阴覆。「虽施作利润」,云带着雨,雨能够润花草树木,帮助它们生长。这就是讲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这是佛法,决定没有迷信。迷信就错了,不是佛法了,这是外道。佛法决定教你破迷开悟。可是这个世间,尤其在这个时代,真的像古书、佛经上所说的,「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邪师说什么?完全是迷信,叫你去信这个、去信那个。你要意志不坚定的话,肯定会跟着别人走。跟着别人走有没有好处?准没有好处。小小的感应,小神通,有!妖魔鬼怪都有,说得很灵验。特别在现前,大家怕灾难,这些人都出来了。
我们真正学佛的人,修净土的人,遇到了怎么办?他来了,他给你讲的姑妄听之,他教我们怎么做法可不能相信。我们应对的方法就是一句佛号,一句佛号念到底,整个身心投靠阿弥陀佛,这是有经教做依据。我们在经教上下了功夫,古人所讲的「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我们体会到了。不敢说见,体会到经中的奥义。我们体会到,阿弥陀佛悲心弘愿,无量劫修行的功德,四十八愿是怎么来的,我们明白了。我们相信了,不怀疑,死心塌地,一句佛号念到底。知道这一句佛号里面含摄的功德,不仅仅是阿弥陀佛的,实在是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十方还要加三世,一切诸佛功德全在其中,这还得了吗?正因为如此,所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尊称阿弥陀佛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我们要知道,这些经句奠定我们坚定的信心。
我们再观察,过去、现前依教修行人的真实状况,在《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面,我们看到许许多多人,修学这个法门大概三年的时间,预知时至,自在往生。早年我讲经,这总四、五十年前,我有个同学德融法师,这个人早不在了,年龄跟我差不多。问过我,他看《净土圣贤录》,问我,是不是这些人三年寿命就到了?我告诉他,这个说法不符合逻辑,哪有那么巧的事情!那为什么三年往生?念佛三年,他功夫成就了。也就是说,只要念到功夫成片,跟阿弥陀佛这个热线就通了,真想去,佛就来接引你,我还有寿命不要了,这才能讲得通。如果念到一心不乱,那更自在了,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一点障碍都没有。所以这个法门只要念到功夫成片,什么叫功夫成片?心里头只有一句佛号,不再有妄想、杂念夹杂进去,就叫成片,你就有这个能力。我求阿弥陀佛来接引我,还有寿命不要了,弥陀真来,你真想去,不是假的,阿弥陀佛欢喜。
也有你功夫成就了,你求佛,佛不来接引你,这又是一个。这个是什么?这个你在这个世间还有缘分,佛不度无缘之人,你还有缘分。缘分就是还有人听你的,还有人相信你的,有一些人要跟你学,你得要多住几年帮助他们。这就又是一个,这个佛暂时不来。你真正遇到非常困难的时候,佛可能来给你递一个信息,感应,加强你的信心。所以真正念佛人确实要把身心投靠阿弥陀佛,全靠他,不是自力,他力法门,我完全依靠阿弥陀佛。我自己要干的,真信、真愿、老实念佛。这个世界全放下,名闻利养、七情五欲、贪瞋痴慢统统放下,这就感应道交。这真修,不是半信半疑,真干!
我在学经教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现代发心出来讲经不容易。为什么?我们的基础不如古人,我们的环境比古人更差了,古时候人好度,现在人多难度。古时候人从小接受过伦理、道德、因果的教育,接触过圣贤的教育,现在全没有了,不懂得孝顺父母,不懂得尊师重道,一点礼节都不懂,怎么个教法?六十一年前,方东美先生告诉我,现在的学校,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我感触很深。为什么?不能怪老师,学生不肯学,你教他没有用。尤其到大学,到大学的目的就是拿文凭,不想学东西。老师一看学生不想真学,于是就不真教了。真教什么?真教白费力气。特别是文史、哲学这些科目,尤其是哲学,哲学没有真正慈悲心,学不到。方老师讲,哲学家他的基础就是有个真诚的爱心,能爱别人,能真的爱众生,这才能学哲学;对众生没有真诚的爱心,这不行。现在人不知道自爱,连父母都不爱,他怎么可能爱别人?现在真的都把人教成自私自利,这个问题确实严重。
我们今天求学,当然最好真正做到什么?代众生苦。代众生苦怎么个代法?就是持戒,持戒很苦。为什么?我做榜样给大家看,这就是代众生苦。我可以不做,但是我要认真做,做榜样。好像舞台表演,我表演得很逼真,我演这个角色,演得很逼真,用这一点真诚感动观众,让他觉悟。我们真做,至于是不是真能感动,对方的事情,对方有善根的会感动,没有善根的难了,这都是事实真相。在现前的社会,我是看得很多,也想得很多,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实验,实验让他看见,他相信了;没看见,他不相信。像中国古代的家,我们怎么讲,别人听了,有个模糊的概念,不清楚,这是真的。《红楼梦》这部小说描写一个大家庭,可惜对于家道、家规、家学这三方面写得太少了,儿女情长这个东西写得太多了。就没有出现一部小说,去描写中国的家道、家规、家学,没有人写这个东西。电视的连续剧、电影没有去表演这些,这个很可惜。
现在有人发心,想把中国传统的家给它表演出来。深圳有几个同学来看我,告诉我这个事情。这个家怎么组成的?中国传统家是血缘,一家人。现在他们是七个家庭,志同道合,七个家庭合在一起,想组成一个大家庭,把中国的大家庭把它表演出来。这好事,我很赞成。他们还希望再能够多个三家,十家,标准是十家,十个家庭组成一个大家庭,来表演。让我想起齐居士在甘肃做的这个,如果也能在这个地方,她那个地方将来是观光旅游区,是个旅游的景点。建五个城市,也能把这个放在那边,叫大家有机会看看中国古代家庭是什么样子,这很有意义,很有教育的意义。过去二00六年、0七年、0八年,我们在汤池小镇做了个实验。这个实验目的是给联合国从事世界和平工作的这些会友,给他们看的。做成功了,也产生了影响。这个旅游区,我们希望是把中国传统文化做出来。五个城市,我给她建议,一个汉朝的、一个唐朝的、一个宋朝的、一个明朝的、一个清朝的。把这几个朝代,这几个朝代都时间很长,都曾经有过太平盛世,汉朝的文景,唐朝的贞观、开元,这都是非常著名的。把这种文化展现出来,给国内国外的人去参观,让大家好好想一想,中国古代人这种生活好不好?值不值得保留?应不应该发扬光大?我们就思考这些问题,都要做出典型。
譬如教育,中国传统教育就是现在大家所讲的一条龙的教育。这个一条龙,老师不多,顶多二、三个老师,帮助你做扎根教育的老师、启蒙的老师,全是家学,家庭子弟学校。后人很多,总有几十人,这几十个人请一个好老师来教,老师的德行。中国的教育是圣贤教育,教学的内容非常丰富,有中国自己一套的方法,那是主张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学成之后,国家每年都有考试,参加国家考试。如果希望从政,在古时候,学而优则仕,仕就是从政。你的德行、学问达到一定的标准,参加国家考试,省考举人,中央考进士,进士的主考官是皇上。考取之后,接受国家学校的培训,那个学校就像现在的党校一样。培训出来之后,分发到各个阶层去做领导,像现在的省市长、县市长,担任这些工作,各个阶层的领导。古时候愿意做。
中国古人所谓三百六十行,从政这一行是人最欢喜的。为什么?在社会上有地位,待遇也不错,而且工作很轻松。这什么原因?家家子弟都学好了,就是家学。家学跟现在学校不一样,现在学校只是负责把东西传授给你,对你的品德修养不重视,于它没有关系。可是家学不一样,家学,主持教育的都是老祖宗,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在,他太老了,他不太管事。你说这些老祖宗对于后辈的儿孙都希望他好,真叫望子成龙,他们来主管教育,跟学校校长、主管教育官员大大的不一样。聘请老师不但要慎重,而且礼貌非常周到。老师请来了,家里这些大人对老师都三跪九叩首。这是什么?教儿孙的,让儿孙看到,你的爸爸、祖父、曾祖父对老师都这么尊重,你还敢不听话吗?你还敢不好好学吗?这种方式教尊师重道,不是口头教的,表演给小孩看的。他看到之后,永远记在心上,一生他会对从事于教育工作的人员会特别尊敬,当老师的人,这从小学的。
社会上这个行业是神圣的事业,因为做老师的人不计较学费,因为教学不是买卖。在中国古时候,两种人都很清寒,但是这两种人受社会大众特别尊敬,第一个是老师,第二个是医生。医生是救人命的,也不讲求报酬的。古时候没有说治病之前先讲价钱的,没有。病人来赶紧治,治好之后再送一…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一三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