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二六集▪P3

  ..續本文上一頁樂世界,我們的身相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這都是在蓮花裏頭變化出來的,所以是法性身,住的環境是法性土。身跟土都不衰不變,雖然長壽,永遠年輕,沒有生老病死,這個現象在極樂世界找不到;植物沒有生住異滅,你看到的大地沒有成住壞空,這是法性身、法性土。個個都轉識成智,在哪裏轉?在蓮花裏頭轉的。這個蓮花太妙了,太不可思議了。住真實慧,以求成就也。在極樂世界人人都住真實慧,說明他沒有煩惱,他沒有業障;也就是說到極樂世界,業障沒消自然沒有了,煩惱沒斷也不見了。這什麼原因?全是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的。

  「下雲含哀,大悲心也。又慈愍者,大慈心也」。大慈大悲是性德,自性本具的,這個時候真正現前了。沒有大悲大慈就沒有度衆生的大願,雖有大悲大慈,也沒有分別執著,妙就妙在此地。所以隨緣妙用,真有大慈大悲,無盡的大慈大悲,他自己沒有大慈大悲這個念頭,如果起了這個念頭煩惱不就生起來了?沒有起心動念,自然的。這就是我們講天性,本性法爾如是。「以大慈悲故,雖明知實無衆生可度」,這是《金剛經》上的話,「而度生之行願無有窮盡」。知道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十方刹土如是,一切諸佛世界裏面的六道衆生亦如是。可是衆生有感,菩薩們有應。

  他怎麼感?起心動念是感,是意念感,我們身體所有造作也有感。爲什麼?現在我們知道,身體是物質現象,物質現象是由念頭變現的,所以這個物質現象也是波動現象,沒有波動它就不存在。波動現象才動,這個動的頻率一定要知道,一秒鍾一千六百兆,在那個地方起的波動現象,這個波動現象才動,遍法界虛空界統統收到了。這是《還源觀》上所說的兩種現象的叁個周遍,第一個周遍叫「周遍法界」。才動就周遍法界,這速度太快了,爲什麼?遍法界虛空界是一體。所以才動就周遍法界,遍法界虛空界裏面所有的諸佛如來、法身大士統統收到信息。收到信息,看你跟他有沒有緣。什麼叫有緣?過去生中有過往來,他才肯親近你,他才相信你,他才歡喜你,能聽你的教誨,這叫有緣。沒有緣的就是他不會相信你,你去了沒用,你就沒有去的必要;如果有緣,你說他肯聽,他肯依教奉行。那是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不是自己起心動念,都是自然的,都是法爾如是。誰的心?對方,衆生心,隨衆生心應所知量。這些應感的菩薩們確實沒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決定沒有分別執著。就跟釋迦牟尼佛示現完全相同,釋迦牟尼佛示現八十年,沒起心動念。

  我們在《虛雲老和尚年譜》看到老法師四十多歲的時候發心朝五臺山,他出發從普陀,朝五臺山,山西。叁步一拜,去拜文殊菩薩,以這個功德回向給過去的,他的父母都不在世了,報父母恩。這個念頭一發,文殊菩薩就知道了。叁步一拜拜到五臺山,用了叁年多的時間,一天只走幾裏路,叁步一拜,很辛苦。兩次生病,病倒在路上,都在曠野,四邊沒有人家,躺在地上不能動。來了一個乞丐,乞丐照顧他,討飯來喂他吃,找些草藥給他治病。照顧十幾天,他好了,恢複健康,能再拜了他就拜去,乞丐去討他的飯去了。第二次又生病,大概隔了一年時間,又一次大病,又碰到這個乞丐。他很感恩,問乞丐的名字,他說他叫文吉,文章的文,吉祥的吉,叫文吉。問他家住哪裏,他說我家就住在五臺山,你到五臺山問他們,他們都知道我。老和尚沒在意。你看兩次救了他,跟他在一起,兩次大概總共住了將近一個多月。到五臺山就打聽這個人,沒有人知道。拜到廟裏面,問廟裏的法師,廟裏法師告訴他,那是文殊菩薩,恍然大悟!

  這就是什麼?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這個現身不是短時間,把他的病照顧好,十幾天。我們相信老和尚《年譜》這個記載不是假的,真人真事。你心裏頭真有佛菩薩,佛菩薩就在你周邊照顧你,你看不到,你要有急難他就出現了,感應!不管你有沒有求,他就感應。人,最重要的是真誠心,能感動天地鬼神,天地鬼神在冥冥當中照顧你,諸佛如來、法身大士他會現身,應該用什麼身來幫助你,他就現什麼樣身。你說在那曠野當中,菩薩示現乞丐身,讓虛雲老和尚一點都不懷疑,路上遇到乞丐了。其他的身分就懷疑了,怎麼能照顧我這麼多天?乞丐反正是要飯的,他也沒有家,也沒有一定的住處,你碰到他一點懷疑都沒有,很自然的。這妙!妙在第二次又遇到,這麼巧。

  我們讀了這些公案,對我們增長信心。虛雲老和尚朝山感動文殊菩薩,我們今天生在這個時代,這個時代是世界大亂,災難頻繁,佛菩薩照不照顧我們?肯定照顧。心一定要定下來,決定沒有懷疑、沒有憂慮。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就在身邊,觀音、勢至時時刻刻照顧到,只要你的心不退轉,你的心不改變,這個路一定能走通,一定順利。虛雲老和尚目的地是在五臺山,我們今天的目的地是在極樂世界,決定沒有改變,堅定的信心。災難有沒有不放在心上,如果真有,我們就到極樂世界去,他真接我們去;沒有,我們繼續留在人間,認真努力去做。要像菩薩一樣,明知實無衆生可度,度生之行願無有窮盡。「心常谛住度世之道,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真實之利是什麼?就是釋迦牟尼佛多次宣講的這部《無量壽經》,這就是真實之利。

  我們要勸別人信受奉行,一定先做出樣子,他看到真正的效果,他相信;如果沒有看到效果,你跟他講他不相信。我們學佛,把葷腥舍掉,素食六十多年,身體健康,沒有毛病,這就是示現。最近這幾年,我們從四面八方收到很多信息,都講災難。綜合這些信息,講化解的只有叁樁事情,第一個說素食的人可以免這個災難,第二個是有愛心的人,也就是慈悲心。愛人就不會害人,愛動物你就不會吃這些動物,所以要有愛心。第叁個,心地要清淨,要有耐心,也就是說,遇到狀況他不慌不亂,就能平安度過這個災難。這話說得很有道理,災難如果來了,你一慌一亂,你被嚇死了,所以一定要很冷靜,要能夠定得住。我們淨宗就一心定在佛號上,養成一個習慣,天天念佛、時時念佛,念佛不要中斷。很多信息它是普遍的,它沒有講學佛的,但是講得很有道理,你看素食、愛心,危急的時候心是定的,就能解決問題。這個他說得有道理,我們就可以做參考。素食我們已經做到了,愛心我們也有。

  心常谛住度世之道,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我們學習這部大經,這部大經因爲是新會集的,夏蓮老在抗戰時期發心會集這個本子,抗戰勝利之後,他先後用了十年的時間,這個本子完成了,所以流通量不多。抗戰勝利之後又遇到國共的戰爭,這內戰,所以他在山東印過兩次,分量很少,我相信只有一、二千本,很少人看到。律航法師從山東到臺灣帶了幾本,送了叁本給臺中李炳南老居士。老居士看到這個本子,前面梅光羲大師的序文,梅光羲老居士是他的老師,看到這篇序文非常親切。夏蓮老名聲很響亮,在當時佛教,在家學佛的都知道南梅北夏,南方是梅光羲老居士,他是江西南昌人,夏蓮老是山東人,南梅北夏。所以看到這個本子非常歡喜,在臺中講過一遍,大概印了二、叁千本的樣子。以後有人有意見,對這個本子有意見,李老師就不再講這個經,講過一遍就不再講了。

  我到臺中聽他講《無量壽經》是用康僧铠的本子,用小慧遠的注解,《無量壽經義疏》。這個本子是他早年講的,我還沒到臺中去,他把他的眉注給我。我那時候的學習,看他這個眉注我全能夠體會,我很歡喜,我就想講,也印了叁千本。給老師報告,老師說不行,你太年輕,如果有人來批評,你招架不住。所以我也就不敢講了,改講《楞嚴經》。一直到老師往生,我才把這個本子拿出來給大家看,這個本子很多人沒見過。那時在美國加州,給大家看,看到的人都歡喜,都希望我把這個本子講一遍。所以我開講這部經是在加拿大溫哥華,第二遍在加州聖荷西,這緣才成熟。那個時候是用錄音帶,還沒有光盤,用錄音帶。這個錄音帶傳到臺灣,大家聽到歡喜,回到臺灣之後,大家要我講這個經。還好,我沒有遇到障礙。先後講了十遍,大概從第叁遍我才看到黃念老居士這個注解,非常歡喜,采取注解裏頭一些資料,先後講過七、八遍。這就是經上所說的欲拯群萌,惠以真實之利,這個本子、這個注解,確實,真實之利。

  念老把這個注解送給我,我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把它統統看完。那時候是油印的,蠟紙油印的稿子。我讓同學跟他聯系,他有沒有版權,有版權就算了;沒有版權,我說我在臺灣翻印。他回答我非常高興,歡迎翻印,沒有版權,還要我給他寫一篇序文。我們在臺灣第一版就印了一萬冊,精裝本,一萬冊,他非常歡喜,從這之後就大量流通,流通在海內外。可是還是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應該超過五年,國內跟臺灣反對會集本的聲音很大,我知道。會集本有叁種,有王龍舒的、有魏默深的,爲什麼不反對,偏偏要反對這個本子?大概就是我這麼多年講這個本子講得多。我可不可以改?我不敢改。如果我要一放棄這個本子,這個本子是李老師傳給我的,我要放棄它,馬上罪名就來了,那是真的,不是假的,背師叛道。所以我宣布,全世界人反對,我聽老師的話,我一定依這個法門修學,一生不會改變。老師給我的,這還能錯嗎?所以到晚年,八十六歲了,我是八十五歲開始講這部經、講注解,細說。二0一0年清明節,我把《華嚴》放下,專講這部經,以大經功德回向給這個地區,回向給國家,回向給全世界,希望消災免難。一天講四個小時,我自己學習也是四個小時,每天八個小時。好像是前年,中國國家宗教局出版了一套《淨土五經》,有同修送來給我看,裏面《無量壽經》就選的是夏蓮居的會集本。沒人反對了,國家承認,國家宗教局承認,所以現在這個聲音逐漸小了,聽這部經的人愈來愈多。我們也在經曆考驗,決定不能動搖。…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二六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