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叁七集▪P2

  ..續本文上一頁然一句話不說,你都很想跟他在一起,坐在一起,享受他的磁場。所以古人的教學方法,永遠保持心平氣和,沒有浮躁,這樣的人怎麼會跟人起沖突?可是今天用這種方法來教學生,可能一個學生都沒有,學生禁不起考驗。這是真正道學的傳授,是在定中。讓我們真正認識,心浮氣躁可以得一點知識,不能得學問,不能開智慧。智慧決定要通過戒定慧,戒是規矩,你得守規矩,這個規矩是恭敬,真誠、恭敬,又有耐心。去除浮躁的習氣,你的六根在六塵境界上起作用自然生智慧,往往一樁事情,你看到,爲什麼別人沒看到。

  我出家之後,這些年在海外結的這些緣分,到底從哪來的?爲什麼會有這個緣分?偶然一個機會。我到臺中,那個時候把工作辭掉,一心想學經教。講經教學這一套是從臺中李老師那裏學來的,在臺中先後住了十年。好像是我到臺中第二年,臺灣大學生學佛的這才開始,大學正式學校允許他們組織一個團體。晨曦學社,在臺灣大學,領導他們的老師是周宣德先生。周老師跟李老師是好朋友,他到臺中來訪問,把這樁事情告訴李老師。李老師聽到非常歡喜,認爲高等知識分子學佛,可以告訴社會大衆,佛法不是迷信。他們兩個談話那天我在座,我們聽到很贊歎。

  周先生離開之後,我跟老師報告,我說老師,這未必是一樁好事。老師很驚訝,你怎麼說出這個話?這怎麼不是好事?我告訴老師,我說古人講的,先入爲主,如果這個佛學社這些學生學佛,要是遇到一個對佛法不是真正透徹了解的,把他們誤導了,將來誰能夠把他糾正過來?老師聽到這個話,表情就很嚴肅,說這是有道理。他問我,那怎麼辦?我就給他出主意,我們也辦一個大專講座。因爲老師那時候辦了個圖書館,慈光圖書館,慈光圖書館附設一個大專講座。星期天,每個星期天上課,讓臺中附近的學生都可以來,來報名參加。我說我們培養一班,跟他們是同等的,他們可以開辯論會。老師就接受了,慈光大專佛學講座。老師爲這個事情找了我很多次,研究排哪些課程,請哪些老師,做得非常有成就。寒暑假,就開時間長一點的,兩個星期到四個星期,全省各個大專學生都可以來,免費,吃住都供給。十幾年,所以這裏頭的學生我都認識。以後道安法師在臺北辦一個大專佛學講座,用中國佛教會的名義,請我去做總主講,我在那裏教了四年。

  這兩個講座,十年當中我認識了將近一萬學生。這些學生以後畢業出去,到海外留學,拿到學位之後在外面工作,都在海外生根了。所以我一出去之後,大家曉得,統統聯合起來,你看我在全世界每個地方都有據點。偶然一句話,結下全世界弘法的緣分,要不是這個,誰認識我?沒人認識。只是無意當中的一句話,這是什麼?看到這個問題不是那麼簡單,這個問題以後有沒有流弊。我當時在座的時候就想到這個問題,跟周老師不好講,跟自己老師就可以談談這個問題,看老師的看法。緣是這麼結的。這一結緣,緣的確很殊勝。

  那個時候出家人出國,護照要經過佛教會來辦理,佛教會是決定不給我辦的,我自己心裏有數。爲什麼?我的佛法是跟李老師學的,是居士,所以出家人對他有意見。那時候諷刺李老師,稱他爲四寶,佛教不是叁寶嗎,稱他爲四寶,四寶的學生。所以我在臺灣每個寺廟,想去挂個單住一晚上都不行,都排斥、拒絕,走投無路,你說多痛苦。他怎麼會給你辦護照?那個時候我的護法,就是韓館長,她是東北人,東北有一個好像世界道德會,她參加了這個組織。道德會在美國洛杉矶開全世界第叁次代表大會,她請他們道德會的董事長聘我做顧問,我就跟他們這個隊,道德會替我辦護照,我的護照這麼來的。不是佛教支持我的,佛教希望我不要離開臺灣,封鎖住。

  我這護照辦的時候也特別奇怪,這個團到洛杉矶去差不多四十多個人,我們拿著護照到美國大使館去簽證。護照發還給我們,那個領隊的是旅行社的老板,他親自領隊,告訴我,他說你們兩個人很特別,說我跟韓館長,他說你們護照簽的跟大家不一樣。我說怎麼不一樣?我們怎麼看也看不出來。他告訴我,你們兩個人的護照是五年多次進出,他們的護照簽證是叁個月一次。我一看這樣,這就方便了,五年隨時可以到美國去,隨時進出。我們不知道,我們也沒有請求。他問我的時候,我說到美國開會。多久?半個月。他給我這樣的護照,而且就是我跟韓館長兩個,其他的都沒有,都是叁個月一次。這是好像冥冥當中有這個緣分。

  一到美國,同學們知道了,立刻就傳遍了。在美國有叁百多個同學,分住在各個大城市,都要邀我去逛一下。十個城市,一個城市講一個星期就十個星期。從這之後,每年至少到美國去兩次,做巡回講演,包括加拿大,十幾個地方。緣是這麼結的。這個影響愈來愈廣,美國的同學希望我在美國多住,最好拿個永久居留,拿個綠卡,避免簽證的麻煩。十個同學,十個陪著我跟韓館長,我們十二個人到移民局去辦這個手續。在移民局拿的表格,在那裏填,大概十幾塊錢的費用,填好之後我們就送去。送去,這個移民官拿到我們這個申請,他拿不定主意,大概德州移民可能是第一次看到出家人,他不知道出家人怎麼辦法。他就找資深的移民官,隔壁,兩個人商量很久,不能決定,把他們的主管找來。

  他主管一看到我們這些資料,申請的,他說他們這個,說我們這個案子不在美國移民條例之內,他說他這個可以立刻馬上就辦。所以我們就立刻拿個號碼,要我們去排隊,就辦正式申請手續。手續只有十分鍾,我說這比臺灣報戶口還簡單。因爲有人告訴我,有人等了七、八年都等不到,怎麼我這個不到十分鍾就拿到了,緣分太殊勝了。跟我們去的十個人都看呆了,不但沒有見過,聽都沒有聽說過。怎麼一送件,人家還請律師,花多少錢,我們是自己辦的、自己填的,立刻就拿到。十分鍾,給我們一個臨時的證件,告訴我,你可以在美國工作。那麼簡單,這是緣分。這樣子我們就選擇兩個基地,一個在加州,一個在德州,在德州建了道場。

  所以,什麼都是緣分,廣結善緣好。我給李老師這個建議,把臺灣大專學佛的風氣帶動了。以後臺灣,像佛光山、法鼓山,好幾個地方都辦大專佛學講座。多替別人想,多替別人做事,自己才能夠一帆風順。結緣是李老師教的,一定要結法緣,法緣殊勝不是偶然的,要懂得結緣。

  四攝法就是佛門的公共關系法,要會用,用在日常生活當中。與任何一個人都不發生沖突,懂得忍、懂得讓,知道這個世間夢幻泡影,不是真的,無論是順境、逆境,都要用清淨平等覺去應對。讓決定有好處,讓跟施是一個意思,布施,愈施愈多;讓,愈讓愈向上提升。有嫉妒障礙的他障礙不到,在國內能障礙,在海外他障礙不住,那個地方勢力他達不到。最後,你看我們能走向聯合國,跟聯合國建立這個關系。昨天他們還問我,問我想不想用個人身分參加聯合國的會員?還有這種事情,他們要替我辦。我說我沒這個興趣,我說我想作客,不想作主,我是聯合國的客人,我不參加它的會員。這都是一些好事情,能夠幫助正法,對整個世界增長一分影響力,這好事情。

  這種事情,「或時心诤」,我們常常見的,我們自己能克製,可是一般人克製不了,不肯讓。因爲這個就結怨了,引起往後冤冤相報,這決定的錯誤。我們學佛,在這方面要特別謹慎,特別是小的怨恨、小的不如意,一定要懂得讓。有一方讓,這個問題就化解了,決定不要去堅持。如果是個人名聞利養,那根本無所謂,我們相信命運,命裏有的時候決定有,命裏沒有,求也求不到,命裏有,愈讓愈多。這是我們學佛真正得到最大的受用,就是忍讓。一次大的忍讓,就有大的提升,這在我一生當中大家都看到的,方方面面都提升了,好事!所以要從心地裏頭把那個爭,名聞利養、貪瞋癡慢,要真正把它拔掉,你在菩提道上才一帆風順。特別是受到冤枉的時候、受到別人陷害的時候、受到別人侮辱的時候,一定要忍得住。這個什麼?我們要把它看作考試,老師來考試,看看你功夫夠不夠?你通過就及格、就提升了,不能通過你就墮落了。要想到佛經上所說的,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你只要真正了解事實真相,真的是好事。

  忍辱仙人遇到歌利王割截身體,好事,他提升了,提前成佛。這個機會誰給他的?這國王給他的。國王真的是瞋恨心,但是菩薩是慈悲心,不但沒有結怨,把這個事情化解了。歌利是梵語,翻成中國是暴君。忍辱仙人告訴他,我將來成佛,第一個度你。忍辱仙人就是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成佛,第一個得度的憍陳如尊者,證阿羅漢果,憍陳如尊者就是那個時候的歌利王。不但沒有怨恨,雙方都成就道業,這個好,這永遠要記住,要學習。

  「一時忽起相鬪與爭訟之心,故雲或時心诤」,這個情形有,在這個時候要特別提起智慧,決定不能爭。要平時養成習慣,什麼樣的爭端,到我這裏來統統化解。爭名,名給你,爭利,利給你,總讓你滿意,爭就化解了,我們自己決定沒有損失。『恚怒』,「瞋恚忿怒也,乃叁毒之一,一時瞋心,造成小恨」。這個小恨要不化解,麻煩很大,爲什麼?底下說,「但冤冤相報,無有已時」。這是真的,大家去讀《安士全書》,前面一半《文昌帝君陰骘文》。文昌帝君自己說,他一十七世爲士大夫,爲了小不忍,犯了過錯,跟這個冤家冤冤相報,愈報愈慘,愈報愈嚴重,最後還是遇到佛菩薩,幫他解決了。這些案例我們都要記住。「怨憎常會,互相殺害,愈演愈烈」,果報都在叁途,都在地獄。「故雲後世轉劇,至成大怨」。括號裏說,「如琉璃王爲報宿怨,欲盡殺釋種」。這個裏頭有一段故事,好像我們參考資料裏頭有這段,在《叁藏法數》。

  這是說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波斯匿王新紹王位,使臣求親于迦毗羅國釋種之家,時摩诃男婢生一女,顔貌端正,送與波斯匿王」。以後她生了一個…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叁七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