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伸出君臣有義,那種親愛用在君臣上叫義,用在夫婦上叫別,用在兄弟上叫有序,有秩序,用在朋友叫信,都是一個愛字。這是中國人做人的根本,人要沒有倫常就不是人!
常是必須遵守的道德,五個字仁義禮智信,五個字。仁者愛人,你看仁這個字的寫法,一個人,這邊是二,就說明不是一個人,我想到自己就要想到別人,這叫仁。我愛自己就要愛別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自己不願意受的,我不能叫別人受,所以說愛人,這就是親愛的擴大,擴大到「凡是人,皆須愛」。義,義是講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合情、要合理、要合法,法是國家法律,不違背法律,不違背人情,不違背道理,這叫義。禮是禮節,禮節是人跟人接觸不能缺少的,爲什麼?社會它就嚴整、不亂,這社會有秩序。中國古人所說的太平盛世、天下大治,那什麼?人人都守禮,就守規矩,所以這個社會安定,社會穩定,繁榮興旺,每個人都懂道德,都遵守。智是理智,理智的反面是感情,聖教教給我們起心動念、待人接物要依理智,不要依感情,依感情會把事情做錯,依理智不會有過失。最後一個是講信用,人與人決定要遵守信用,這叫五常,常是永遠不能變更的,這叫常。天天要去做的,不能夠斷,這常的意思,從早到晚不能離開,叫倫常大道!這是端心正意,不爲衆惡。
再從倫常大道延伸出來的,四維八德,四維,管仲說的,一個國家要能夠富強、能夠安定、能夠繁榮、能夠壯大,必須要守住這四德。禮,一定要有禮,有禮人都有規矩、懂規矩;要有義;要有廉,廉就是沒有貪汙;要有恥,羞恥,不敢做壞事,這個事情見不得人決定不能做。在大庭廣衆人人都能夠看得到的,人人都可以能聽得到的,接觸得到的,光明正大,這個事情可以做。見不得人的事情決定不能做,這知恥。所以每個國民都能遵守禮義廉恥,這個國家一定強盛,人民一定安樂,這是大治之世。對于普通國民來講,講八德,八德是孝悌忠信、仁愛和平,所以中國古聖先賢教學的總結,實在講就十二個字,中國人!這十二個字就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五倫八德全在裏頭,十二個字不多。這十二個字要記住,要搞清楚、搞明白,變成自己的思想行爲、生活習慣,那你就稱之爲聖人,比聖人低一階的是賢人,比賢人低一階的是君子。社會上人分叁等,最上面的聖人,中層的賢人,普通一般老百姓都是君子,君子之國,聖賢的教化。
在佛法也有叁等,上等的是菩薩,中等的是聲聞,最下面的是善男子、善女人,標准都高。最下面的是受持叁皈、五戒、十善,這最下面的,往上提一層那就是聲聞、緣覺,聲聞、緣覺上面是菩薩,大善,聲聞、緣覺是中善,受過叁皈五戒的小善。佛以十善治天下,佛以六度十願教菩薩,上中下叁等人都必須要修六和敬。所以佛法基本上是個和敬,內裏面要和,和睦相處;外面是恭恭敬敬,自己謙虛,尊敬別人,佛能治國。今天佛教已經變成宗教,宗教做不到。所以宗教要回歸到教育,天下才能大治,才能真正有永久的和平。所以在這點,我們要認真學習、要努力。今天教化衆生是非常非常的艱難,比過去任何一個時代都困難很多倍。爲什麼?一百年前你講佛教大家相信,有懷疑的,懷疑的少,相信的多。今天你給人講佛教,幾乎是百分之百的懷疑,你到外面去調查一下,你問一百個人當中,有沒有一個人相信?這個困難。聖賢教育要從恭敬當中才能學到,印光大師常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你得十分利益」,沒有誠敬,佛菩薩來教,你也得不到。現在人都懷疑,哪來的誠敬心?唯一的一個方法我們把它做到,他真看到,他相信。他要沒有看到,他怎麼會相信?
今天早晨這朋友打來的電話,他們那也是個朋友,真的,夜晚開車看到那裏人很多,就開進去了。進去之後看到每家門戶都關著,只有一家開著門,有人招呼他,請他進去,他不敢進去。轉了四、五個鍾點轉不出來,人迷惑顛倒。最後想的什麼?走回頭路,想走出這個村子,開了一、二個小時才轉出來,轉出來之後人慢慢清醒了,一夜沒有睡覺。到了第二天早晨,究竟怎麼回事情?覺得不對,白天回去再去看看,走原路看一片墳地,才知道昨天晚上開車遇到鬼了。從前不相信,不相信佛教,不相信鬼神,這下自己真碰到,相信了。看到這個朋友學佛的,家裏佛堂供的佛像,趕緊磕頭,從來沒有磕過頭的,趕緊磕頭了,這人還是有善根,真的回頭。這個朋友就勸他,到念佛堂去念佛。一夜的折騰臉上發黑,陰氣很重。
所以我們讀這個經文,真正要發心,要聽佛的教誨。我們在現前這個世間,這個世間是不好,但是這個世間成就比任何時代都高,就是難能可貴。成就難,愈是難愈可貴,愈是難愈值得人尊敬,在這個環境裏頭真能放下,大家都爭名逐利,你把名利放下,給大家看看不爭名、不逐利,我過的日子,你過的日子,你冷靜好好比較一下,是你幸福,還是我幸福?你要比較出來了,還是放下好,放下自在。你對于聖賢教誨,對佛菩薩的經教你會生起一點信心,從這點信心慢慢增長,把你的善根福德找回來。你不是沒有善根,你有善根福德,只是被眼前名利蒙蔽了,被眼前不正確的思惟迷惑了,你才受這些苦難。你要是覺悟回頭,你災難就遠離,你的福慧就增長。福慧年年增長,煩惱年年減輕,你就感到非常幸福、快樂。真能爲大衆做出好榜樣,你的功德無量!所以末後這句,「甚爲大德」,這是佛對大家的贊歎,對那個肯回頭的人,不再造惡了,佛對這些人是贊歎大德。特別是我們現在的社會,在這個世界社會裏頭回頭,真的是大德,不是大德他回不了頭來。
義寂法師他這個說法是更上一層樓,這完全是以大乘爲標准。直趣菩提,這叫端心,這什麼意思?心中真有佛,心中除佛之外什麼也沒有,這叫直趣菩提。不求余事名正意,能把這個世界,佛家所說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這叫正意。對念佛人來說,心裏頭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他的事情?事情照做,做完之後心裏幹幹淨淨,心裏頭只有佛號沒有別的,這叫真念佛人,這叫真正的念佛叁昧,念佛功夫成就了,這個人決定往生。下面這一小段是黃念老的話,他說蓋以唯趣菩提始稱端心,余無所求方名正意。真的是這樣,絕不求自私自利,決定不求這個,只求念佛往生淨土親近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圓滿成佛,成佛之後在十方世界教化衆生。這是端心正意到極處,沒有比這個更高的,這樣的人他怎麼會作惡!自然不爲衆惡。積功累德,教化衆生破迷開悟,心裏頭一塵不染,叁輪體空,作而無作,無作而作,就完全對了,跟自性圓滿的相應。
好事、善事我們要隨緣不攀緣,緣,我們一般人講條件,條件就是緣。我們想做一樁事情條件具不具足,具足很容易,不具足就很不容易,佛家講緣。條件是可以創造的,創造未必會成功,也有成功,也有不成功,都不要去計較。成功、不成功,我們不爲自己爲衆生,那就是衆生的福報,衆生有福它就成了,衆生沒有福它就搞不成。不管成也好,不成也好,心裏頭都不落痕迹,這點比什麼都重要,心地永遠安住在「清淨平等覺」,這就對了。譬如說最近這十年跟上面十年去比較,上面十年的社會安定,現在社會亂了。上個十年跟再上個十年比較,那個上十年的社會安定,後面這個十年的社會已經不安定,我們遭遇到,親身經曆了。
十年前,我想大家都記得,美國紐約出了一樁事情,九一一,九一一代表恐怖戰爭出現,世貿大廈被毀掉,這樁事件震動了全世界。對我來說,這是個緣分,當時我住在澳洲,住在昆士蘭。應該是一年之後昆士蘭大學校長派了兩位教授,我住在山上,到山上來看我,邀請我跟他們和平學院的教授舉行一次座談會,座談的主題就是怎樣消弭沖突,促進世界的和平。這個題我們佛門決定要接受的,爲什麼?「慈悲爲本,方便爲門」,幫助這個世界恢複到安定和平,佛弟子有責任,所以我就答應他。在將近兩個小時座談會當中,我才了解國際間一些事情。以前不注意這個事情,因爲我不看報紙、不看電視,每天問我世界怎麼樣?天下太平,沒事。佛經講的「日日是好日,時時是好時」,這世界很好。才知道離開我們這個小圈圈之外,這世界沖突太多了,災難頻繁。
他們把這些狀況提出來告訴我,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來幫助他們解決?我就把中國傳統聖賢教育講給他們聽,他們聽了很有興趣。在我想他們從前沒聽過,聞所未聞,聽了非常歡喜。問題出在哪裏?問題全出在教育,現在的教育偏重在科學,偏重在研究物理,科學家大多是物理學家,心性的學問疏忽,沒人去研究它。那個時候科學家已經提出「以心控物」,但是知道的人很少,不普遍,連我們都沒聽說過,這是科學圈子裏面的事情。到最近這十年才公開,書店裏面很多這種參考資料,他們的研究報告出版了,我們看到了。這些報告確實有利于化解沖突,有利于促進安定和平。可是理曉得了,怎麼落實?從哪裏做起?這個很多人沒想到,我們是被逼想出來的。
這次座談會效果不錯,所以學校到第二個星期又邀我,我們舉行第二次會談,第二次會談,學校就正式聘請我做和平學院教授。大學裏頭有和平學院,我從前沒有聽說過,才知道全世界的大學,只有八個大學設有和平學院,一般學校都沒有的,澳洲昆士蘭有,其他學校也沒有。這個學院有學位,就是有博士學位、有碩士學位,畢業的學生多半在聯合國服務,可能這幾個學校是爲聯合國培養特殊的人才,這些人專門來調解糾紛。所以我就變成學校的教授。我當時還拒絕他們送我學位,我說這是我出家人不需要的,你找我來聊聊天,談談這些問題,我很歡喜,這個事情很好,至于教授這些名義統統不要。校長告訴我,你一定要接受。我說爲什麼?他說你的想法確實給聯合國開辟一條新的道路,希望你代表學校、代表澳…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五二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