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六六集▪P2

  ..續本文上一頁、有英語、有馬來語,叁種語言展開教學。這個事情我不能不去,我不去沒有人可以代替我,再辛苦也得要去跑一趟。這是第一次見面,我把這個理念、方法告訴大家,底下接著一步就得真幹。這些老師當中去相約,誰肯發心專攻一部,這裏頭六十五種。幾個人都歡喜這一種也行,就成立一個小組,譬如它第一部是《易經》,要有叁個、五個喜歡《易經》的,這成立一個小組。可以單獨自己搞,也可以小組,非常好!這個事情很重要。漢學院快要開工了,大概估計要一年多才建好,一年多他們就有很好的基礎,漢學院建好之後他們可以住在裏面。希望漢學院將來培養一、二百個漢學家,對全世界展開儒釋道的教學、《群書治要》的教學,真能救世界,這不是假的。

  這些未來的專家學者,最重要的是德行,德行就是儒釋道的叁個根,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感應篇》、佛家的《十善業》,這是聖賢、佛菩薩的基礎。具足這叁個根就是他具足成聖成賢、成佛成菩薩的根基,任何一部經論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他一定成功。不能貪多,貪多你的心力分散、精神分散、時間分散,搞一生一無所成。一定把力量集中搞一樣,叁、五年成爲專家,十年就是世界一流,馬來西亞成就了。我希望每個國家都有一個這樣的機構。

  上一次我到泰國,行程裏面有跟泰王見面,沒有想到,到泰國,泰王生病了。他跟我同年,住在醫院裏頭,皇後接見。很難得,他的親王要到香港來訪問,親王是皇後的弟弟,今年六十六歲。我跟他們接觸,我有一個想法,泰國是全世界唯一以佛教爲國教的國家,所以我希望他們自己能夠建立一個示範點,佛教文化,把佛陀的教誨完全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學什麼東西?四門功課就可以了,真做到。這四門功課是五戒十善要做到,五戒是一門,十善是一門,六和敬是一門,六波羅蜜是一門,夠了。只要把這四樣東西做好,這個城就是佛教聖城,這裏面居住的都是佛菩薩,人人都修五戒、都修十善、都修六和敬、都修六波羅蜜。這裏面請法師講經教學,落實這四門功課。我跟他們接觸,介紹這個東西。將來看佛教就到佛教聖城去看,看漢學到馬來西亞漢學院去看,我們都有一個示範點,這個示範點是開放的,歡迎大家來參觀、來學習,希望中國文化在全世界開花結果。

  我們此地讀的這一大段經文是講五戒十善。妄語裏面開出了大妄語,這是很大的忌諱,不是小事情。一般人認爲這小事,開開玩笑無所謂,不行,它影響太大,是負面的影響,它不是正面影響。下面,你看這都是佛的話,他的目的是求彼禮拜,貪其供養,「是一顛迦」,一顛迦就是一闡提。一闡提什麼意思?沒有善根的人。這句話是梵語,音譯的,沒有善根的人,這是惡人。「消滅佛種」,這個問題很嚴重。下面佛做比喻說,「如人以刀斷多羅木」。多羅木是樹的名稱,印度有中國沒有。這個樹非常堅硬,你把這個樹砍倒,樹不能再生長了。「佛記是人,永殒善根」,佛說這個人永遠沒善根了,「無複知見」,佛知佛見沒有了,「沈叁苦海,不成叁昧」,叁苦海是餓鬼、地獄、畜生,就是叁惡道,他得不到叁昧。這是大妄語的果報,不能不知道。

  我們再看下面,《沙彌十戒威儀錄要》裏頭所說的,可以做爲《楞嚴經》的補充。這個沙彌戒裏面講,「若未證四果」,四果就是前面講的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沒證得,「妄言已證」,他欺騙別人,說他已經證得。「未得四禅」,這是六道裏四禅天,色界四禅天,得四禅將來往生是四禅天,色界天,這很高,超過欲界。沒有得到說自己已經得到。「未悟道,妄言已悟」。悟道是什麼?開悟了。開悟的人,無論世出世間法你向他請教,他都能夠解答。他不需要看這些資料,像惠能大師一樣,世出世間疑難雜症你向他請教,他隨口就給你解釋,這是開悟的人。沒有開悟,自己妄言已悟,還有大妄語,說他從天上來的,或者從龍中來的、鬼神當中來的,能知道過去未來的事情,現在這個世間很多,這統統叫妄語,不誠實,「虛而不實,诳惑世人」,欺騙世間人,迷惑世間人,這都叫大妄語。這些人「犯重罪,失沙彌戒」。這沙彌戒上講的,如果這個人出家受沙彌戒,有這種行爲,他沙彌戒失掉了,「不通忏悔」。

  「若功夫稍稍得力,不知法相,謂證果等,名增上慢」。像我在前面舉的例子,我遇到這個老人,念佛念了很多年,自己認爲證阿羅漢。他不是騙我,他是誤會,這是功夫稍稍得力。那是個善心人、好心人。我跟他講了很多,他都很難接受,最後我是很不得已,拿出阿羅漢得六種神通,你有沒有得到?這是很明顯的例子。須陀洹就得天眼、天耳通,斯陀含得他心通、宿命通,阿那含得神足通,就是他能變化,他能分身,阿羅漢得漏盡通,這是最明顯的例子。我說我們坐在家裏談話,外面隔著兩道牆,這外頭是馬路,馬路上過去車輛、行人你有沒有看見?他說沒有看見。那不是阿羅漢,須陀洹就有能力,這個障礙就突破了。這樣他才相信。他不是大妄語,不是欺騙人,他是增上慢。我們遇到了要幫助他們,把他的誤會解除,不至于走上岔路,回歸到正道上來,念佛求生淨土,這是對的。

  再往下看,《沙彌律儀要略增注》,這本書出家初學一定要讀的,但是現在很少人去讀它。這裏面說,「或言得禅、得定、得叁昧正受,天龍鬼神來歸依我,以此诳惑世間,而邀名利供養,罪不可悔,墮大地獄,長劫受苦」。這是屬于大妄語,沒有得禅,跟人家說他得禅、他得定、他得叁昧,或者說有天龍鬼神來皈依我、來供養我,用這種手段去求名聞利養。名聞利養可能求到,但是死了之後墮地獄,要長劫受苦。知道業因果報不敢講了。世出世間法成功的秘訣,要老實、要聽話。聽誰的話?聽佛的話,聽祖師的話。這部經,經文是佛說的,注解裏面有一半是祖師說的,一半還是佛說的。能夠做到這四個字,後頭要真幹!學以致用。所學非所用,真實利益得不到;學了就要幹,從今之後決定不再妄語。

  下面說,「佛言:甯啖灰炭,吞食糞土,利刀破腹,不以虛妄稱得聖法,而得供養」,這佛說的。啖是吞食,吞食什麼?灰、炭,吞食糞土,啖就是吞食。利刀破腹,這都是一般人最難接受的。佛說,甯願吞食灰炭、糞土,甚至于利刀破腹,也不敢用虛妄稱得聖法,就是前面講的不敢大妄語,而得供養,欺騙衆生恭敬供養決定不許可。「是最大賊,以盜人飲食故,故言其罪極重」。這是用非法,非常之法,取得別人的恭敬供養,這個罪過比什麼都重。

  末後這一段,「未曾有經雲」。這部經我在五十年前學過,我還做了很詳細的科判,可惜這個東西都丟掉了。我的科判是用毛筆寫的,小乘經。這個經上有說,「妄語有二」,一種是重,一種是輕。「爲供養故,外現精進,內行邪濁」。這都是騙人,爲了名利,外面表現得好像很精進,裏面是貪瞋癡慢、是自私自利、是名聞利養。「向人妄說得禅境界,或言見佛,見龍鬼等,名大妄語,墮阿鼻獄」,這是地獄裏頭最嚴重的地獄。阿鼻地獄是梵語,翻成中國話叫無間地獄。「複有妄語,能令殺人,破壞人家,或違失期契,令他瞋恨,名下妄語,墮小地獄」。這一段是講妄語能令殺人。這是兩舌,挑撥離間,讓這兩個人變成仇敵,互相殘殺。挑撥兩個人,這是小地獄,如果挑撥兩個國家,讓國家發生戰爭,那墮阿鼻地獄。破壞人家的和睦,叫家和萬事興,讓人家夫妻不和、父子不和、兄弟不和,這個罪都很重,都是地獄罪。或違失期契,這就是什麼?今天譬如借錢,借了不還。給人定的有約,到什麼時候還錢,時間到了不還錢。這屬于欺騙,而且裏頭有盜罪,對方當然瞋恨你,這是墮小地獄的。這是經論裏面所引的這幾節,說明大妄語罪。

  下面這一段,『橫行威勢,侵易于人』。這是什麼?有權有勢力,用著自己的權跟勢力欺負善良,諺語所說的「橫行霸道,仗勢欺人」。『欲人畏敬』者,「欲令大衆,俯首聽命,唯我是從也。貢高我慢,不知慚愧,不自戒慎恐懼」。這在今天社會,我們走過許多國家地區,幾乎到處都能看到。什麼原因社會變成這個樣子?倫理教育沒有人教了,道德教育沒人教了,宗教教育沒人教了。今天社會,許許多多人提到宗教就會反感,這是不正常的現象。爲什麼這麼好的教育,會讓一般人産生這麼嚴重的誤會?第一個,宗教教育幾乎都是過去帝王們所護持的。佛法也不例外,釋迦牟尼佛把護法這樁事情付托給國王、大臣,不是給普通人,只有國王、大臣能推動宗教教育,他能幫助你國泰民安。

  宗教這兩個字的意思好!現在大家把它曲解了、誤解了。我們查查字典,這兩個字怎麼個解釋?什麼叫宗?一般字典上都查得到。宗有叁個意思,第一個是主要的,第二個是重要的,第叁個意思是尊崇的,是被大家尊重、崇高的,有這個意思。教也有叁個意思,教育、教學、教化。這兩個字連起來是什麼?是人類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好!人不能沒有這個教育。現在爲什麼社會人提到就討厭它?第一個因素,宗教沒人護持。不像從前,從前帝王護持,帝王接受、帝王學習,上行下效,普國人民都學習,所以社會安定,國泰民安。現在講民主、講科學,連這麼好的教育也不要了,社會亂了,想什麼方法來拯救都枉然,找不到方法,也沒人想到宗教。第二個,宗教徒本身變質了,打著宗教的名義欺騙善良的老百姓。他們並沒有依教奉行,這本身腐壞了。所以産生今天宗教的腐化、宗教的衰落,宗教對于社會大衆失去信仰,這都是原因。所以宗教必須放下那些祈禱、那些煩瑣的儀規,回歸到教育。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他給我們表現的叁十歲開悟,大徹大悟,悟後他就教學,開悟之後就接著教學,教了四十九年。叁十歲開始教學,七十九歲圓寂,經上講的,「講經叁百余會,說法四十九年」。佛教如是,其他宗教亦…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六六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