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薩。雖然你講戒律、你教戒律,你自己本身沒做到。《觀經》上的淨業叁福是學佛最高的指導原則,不限于淨宗,佛講得很清楚,這叁條末後佛說的,這叁種,佛講的叁種,是「叁世諸佛,淨業正因」。那就是說,不是淨宗一樣,叁世諸佛,過去現在未來,所有菩薩修行成佛不能離開這個原則,你說這多重要。淨業正因,佛說得這麼清楚,怎麼可以疏忽?我說儒釋道的叁個根有依據,就根據叁福裏頭第一福。第一條四句,「孝養父母」排在第一,第二句「奉事師長」,第叁句「慈心不殺」,第四句「修十善業」。所以我就將孝親尊師落實在《弟子規》,這個做不到,你不懂得怎麼孝親,不懂得怎麼尊重師長,尊師重道你不懂,要從這裏下手。
慈心不殺,我們就用道教的《太上感應篇》,完全給我們講因果。惡業裏頭第一個就是殺生,今天整個世界災難爆發,什麼原因?殺業太重。聯合國發表的,全世界每年被人殺掉、吃掉的這些動物,陸地上走的、水裏遊的、空中飛的,多少?叁千叁百七十億,殺這麼多,每一年叁千叁百七十億。再第二個,殺人,每天殺多少?超過十五萬,每天,你們都沒有注意到。這殺什麼?墮胎。全世界每年墮胎的人數超過五千萬人,平均每天十五萬,超過十五萬。不是別人,自己的兒女,他能不恨你嗎?再到你家來投胎的,那都是報仇來的。佛在經上告訴我們,父母跟子女的緣四種緣,報恩的、報怨的、討債的、還債的,沒有這四種緣不到你家來。既然來了,你懷孕,他來了,就是這四種關系,這好!四種關系來了,你要是善于處理,把這個緣轉變成法緣,全家學佛,從小帶領他學佛。本來是這些關系,變成我們學佛的同參道友,這問題就解決了,孩子從小都把他教成孝子賢孫。冤家宜解不宜結,遇到時一定把它化解掉。所以我們看看聯合國這些報導,你就想到這災難怎麼來的。讀這品經,你看佛講的殺盜淫妄、貪瞋癡慢,這種罪業所感得的苦報。現世的苦報這是花報,像植物一樣先開花後結果,果報在叁途,來生是果報,多可怕!所以教導我們所作至誠,這是我們一生做人基本的態度,要真誠,對人、對事、對物。
底下這幾句說得更好,現在社會亂了,大家都在造業,我怎麼樣?『獨作諸善,不爲衆惡』,不能跟大衆同流合汙,我自己要知道回頭。衆人作惡,我也不要去批評他,也不必去勸導他,爲什麼?他要不接受的話,他看我們是異類,麻煩就多了。我們要有智慧,隨緣,隨緣裏面保住自己的原則。譬如飲食,我們素食,這樣好!他想占一點便宜,隨他占,歡歡喜喜,這樣就能跟他們在一起相處。善根深厚的人,長久跟我們相處會被感動,肯定的。他們的妄想多、煩惱多,我們的心清淨自在,時間長了,他看到我們活得很自在、很幸福、很快樂,這是很容易看到的。看到我們健康,他會向我們請教,我們就老老實實告訴他,健康從哪來的?從素食來的,從心地善良、清淨來的,你身體才健康;沒有惡念,沒有不善的行爲。
不爲衆惡,『身獨度脫』。甚至于一家人,我們看到很多例子,不是一個,老太太念佛修行,功夫成就了往生,沒有告訴家人。告訴怎麼?告訴怕惹麻煩、障礙。她真的走了,這是有智慧,聰明。她清清楚楚,沒有生病,站著走的、坐著走的,不簡單!四十多年前我在佛光山教書,在佛光山時間不長,我只住了十個月就離開了。佛光山這塊土地,鄰居有個村莊叫將軍鄉,裏面有個老太太,念佛叁年。老太太人非常厚道、仁慈,喜歡幫助別人,大家都歡喜她。不懂佛法,拜神,什麼都拜。叁年前兒子娶媳婦,媳婦學佛,懂得佛法,勸她婆婆不要到處去拜,家裏設個佛堂,專念阿彌陀佛、專拜阿彌陀佛。她婆婆很聽話,接受了,真的哪裏都不去了,在家裏念了叁年,往生沒告訴家裏人。
往生的時間是在晚上,吃晚飯的時候,老太太就叫她的兒子、媳婦、小孩,叫你們先吃飯,不要等我,我去洗澡。她真的去洗澡了,可是兒子、媳婦很孝順,一定等她,等了很久,怎麼還沒出來,去看看。叫她沒有人答應,房間裏看看,她真的洗了澡,換了衣服。然後看到家裏小佛堂,她站在佛堂佛像面前,穿著海青,拿著念珠,站在那個地方。再叫不答應,仔細一看,走了。不必要人助念,不要那種麻煩,幹淨利落。我們能想象得到,她早就預知時至了,不把這個消息透給人,免得家裏人找麻煩,總會勸你再多住幾年,一定就是這些話,那打閑岔的,就不說。這真的不是假的。一心專念,叁年「身獨度脫」。『獲其福德』,這個福德可太大了,到極樂世界去了。『可得長壽』,到極樂世界是無量壽,跟阿彌陀佛一樣。決定成佛,『泥洹之道』就是成佛。
這些人都在我們面前表演。我們在這個地方,好像是四年前,四、五年前,深圳黃忠昌居士,叁十才出頭。聽我講經,講到《往生傳》裏面總有一半,念佛叁年就往生了。曾經有人問我,臺灣基隆一個德融法師,他現在不在了,他問過我,是不是這些人剛剛好叁年壽命就到了?我說這個話不合乎邏輯,講不通。應該是什麼?他叁年功夫成就了,雖有壽命他不要了,這才能講得通,要不然哪有那麼巧?功夫真成就了,這個世界這麼苦,留在這裏沒有必要,幫衆生也幫不上忙,自己經教也不通。不如這樣走,還給別人做個好樣子,讓很多人生起信心,這也是弘法利生,也是幫助很多人。這個老太太往生四十多年了,我們還常常想著她、常常念著她,對我們産生的影響多大。
所以,不必告訴人,告訴人只是來找麻煩的。「我將來走了,你一定幫助我助念」,他未必能往生。爲什麼?他還要靠別人幫忙,自己沒把握。真正用功,就像此地所說的,「獨作諸善」、「身獨度脫」,走的時候不需要別人幫忙。別人往生,我幫他助念可以,我往生不需要別人助念,這才真能往生。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地球上災難這麼多,真正念佛往生的人他沒有災難,他有什麼災難?真正災難到面前了,正是往生的時候,決定他看到阿彌陀佛來接引他走,他沒事,心是定的,信心不逆,信心不亂。所以我們看到這段經文感慨很多,一定要認真學習。
下面我們看念老的集注,這是這一品最後的一段。「勸翻轉五惡,而成五善」,把五惡,殺生、偷盜翻過來,在這個世間,不殺生、不偷盜、不淫欲、不妄語、不飲酒,要真正做到。不但沒有這個行爲,念頭都沒有。爲什麼念頭都沒有?知道這個世間法不是真的。《金剛經》上說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不是真的你把它放在心上,那就是罪過,那就是麻煩,所以不要放在心上。既然想往生淨土,一定要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念頭都沒有,這樣就對了,你什麼問題都解決了。
看下面注解。『譬如大火,焚燒人身』,這是比喻五燒,五燒是果報。「若人能于五痛五燒之中,專一其心,製止意業之叁惡」,叁惡是殺盜淫、貪瞋癡,也就是念頭。製止,不讓念頭裏頭有貪瞋癡慢、有殺盜淫妄,這個好,這叫真功夫。「端正身心,言行如一,誠實不欺」,這做人的基本原則,以真心待人。別人以妄心對我,我以真誠對他,爲什麼?我要求生淨土,要親近阿彌陀佛,那一定要真誠;他,他還繼續搞六道輪回,我們各人的方向不同,目標不一樣,這不能隨順。「諸惡莫作,衆善奉行。則能得福」。善惡的標准是什麼?利益衆生是善,自利就是惡。修福,爲自己是惡,爲什麼?因爲你將來的果報在天上,出不了六道輪回,天福享盡了還要墮落,所以善也不是真善,這個要知道。叁惡道我們不想去,叁善道也不想住,我們要離開六道,去作佛、作菩薩去,這是一條正路。佛菩薩真實智慧、真實利益,這個利益是利益廣大衆生的,幹這種事情。在這個世間,隨緣而不攀緣,你說你多自在、你多幸福。有緣,遇到好事要做,沒有緣不去求,不要去攀緣,隨緣就好。惡的事情連念頭都沒有,當然你更不會去做,所以這能得福。「度脫生死」,生死指的是輪回,能超越輪回,能往生淨土,這是我們的目標、是我們的方向。
「《會疏》曰:尋言起行,以行踐言。是名言行相副。副,助也,稱也」。就是言行一致,說到就要做到,別人才會相信;說到自己沒做到,別人不相信。夫子所謂的「聽其言而觀其行」,我聽你說的,再看看你是不是真做到,你真做到我相信你,你做不到就不相信你。我們在這個世間要做到言行相副,我們不是想別人相信我,是希望別人相信佛法。我們是個學佛的人,不要給佛丟臉。言行相副就是持戒,持不妄語的戒。五戒是世出世間法的根本戒,出家要遵守根本戒,在家也守。「長壽者,長生也。世間焉有長生之事」,這話說得好,世間沒有真正長生的。「唯證無生,則不生不滅」,佛法裏頭真有長生,你明心見性你就沒有生死了。
在中國,禅宗六祖惠能大師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他二十四歲開悟的,開悟給五祖報告,說了五句話,那五句話就是他的畢業論文。五祖衣缽傳給他,就是學位給他了。那是什麼學位?成佛,明心見性、見性成佛。見性是什麼樣子?他說了二十個字。第一句話說「本自清淨」,自性本自清淨,從來沒有染汙。本性就是真心,每個人都有,我們只是迷了,迷而不覺,並沒有丟掉。我們今天用妄心,妄心是從真心變現出來的,沒有離開真心,妄心的背後是真心。但是今天真心不起作用,起作用的全是妄心。能大師告訴我們,我們的真心本自清淨,這就是說明,一心製意、端身正念是應該的,它本來就是這樣的。恢複我們本有的,這就對了。
第二句話說「本不生滅」,說明真心是不生不滅,妄心是有生有滅。妄心是念頭,前念滅了它後念又生了,後念不是前念,這個道理一定要懂。所以這種現象是相似相續相,不是真的相續相,每個念頭都是獨立的,跟前面是有關聯,但不是完全一致的。這個做水實驗,江本博士做的水實驗,做了十幾年,告訴…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七一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