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七五集▪P2

  ..續本文上一頁爲你疑惑,信心不真,信心不堅固。這個信心是兩個,一個是對佛有信心,一個是對自己有信心。你對佛、對自己信心都不足,災難來了,恐怕我罪很深,佛不能救我。你看,對自己沒有信心、對佛沒有信心,你去修善積德,來生叁善道,也不錯。

  一個人真正認識淨土、認識極樂世界,真正一心一意想求生,大乘經上佛常說,這種人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如來,這樣深厚的善根。如果沒有這樣深厚的善根,他遇到了,半信半疑,這個根沒成熟。尤其是遇到這個會集本不容易,這個會集本、黃念老的集注,是世尊末法時期九千年度衆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門,我說過很多次。對這個法門生信心,那是大福報、大智慧,這個人不是平常人,善根福德因緣這叁種具足,哪有不往生的道理!我們自己能不能往生,回過頭來要問問自己,信心堅不堅定?是不是想在五個月當中我們就把這個資糧准備妥當?這資糧就是我們往生的條件,預備具足。這個條件是什麼?真信、真願往生、真念彌陀。聽經也是念彌陀,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這比什麼都重要。每天都要把它當作是我生命最後的一天,那我還想什麼?什麼都帶不走,包括身體都帶不走,我就什麼都不想了,什麼都放下了,一切時、一切處,起心動念就是阿彌陀佛。這個時候一心投靠阿彌陀佛,佛法叫歸命,皈依、歸命阿彌陀佛,沒有第二念。

  我們這一念頭一生,《妄盡還源觀》上講得很清楚,這一念阿彌陀佛就收到了,就起感應道交。我們的念頭是真是假,佛知道;我們這一念裏頭幹淨不幹淨,佛知道。不幹淨是什麼?還摻雜別的念頭在裏頭,這就是不幹淨。沒有別的念頭在裏頭,就是一念阿彌陀佛,念念阿彌陀佛,我這一生極樂世界去定了,哪裏我都不要去。到極樂世界完成自己的學業,決定得到圓滿成就,真正做彌陀弟子,這不能不知道。這是諸業病,知道這些病從哪來的,也知道怎樣應對。

  「殃者,殃禍」,底下講,「水火之災」,今天所謂的自然災害,這屬于災,這些災全是不善業所感的,這我們一定要知道。「刑罰之禍」,禍是什麼?人禍。今天人禍是戰爭,戰爭確實有可能爆發。爲什麼戰爭?將來是爲糧食戰爭、爲飲水戰爭。糧食歉收,地球上這麼多災難,許多糧食大面積沒收成,這怎麼辦?人吃什麼?再就是飲水,現在水裏頭都有毒,幹淨的水源愈來愈少,將來人爲了活命,要爭取水源。戰爭不是爲別的,是爲糧食、是爲幹淨的水來發動戰爭。那我們知道,將來戰爭不打則已,打都是核武戰爭、生化戰爭。這種戰爭實在講也是最愚癡的,爲什麼?雙方都死,能爭得到嗎?爭不到。

  核彈、氫彈爆炸我們沒有看見過,但是六十年前,投在日本廣島、長崎這個我們看到了。那是原子彈的雛形,最初製造出來的兩枚,做實驗的,在日本爆發。我到長崎去參觀,在紀念館裏面仔細看了一看,知道,佛經上所講的小叁災。這個小叁災,講經講了幾十年,沒講清楚。因爲佛經上只是說,小叁災,七天七夜戰爭;戰爭完了之後,有七個月七天瘟疫;瘟疫過後,有七年七個月饑餓。這叫叁災,戰爭、瘟疫、饑餓。結果到長崎看到了,我們去的時候好像是第九年,地上已經長草了。當地人告訴我們,整整七、八年,草木不生,被炸的地方草都不生,真是到八、九年地上才長草。草木不生就是饑餓。那瘟疫我們就曉得,核輻射,核彈爆炸之後的核輻射,這個時間是七個月;七個月之後,核輻射就沒有了,七個月之內核輻射。

  所以佛說的話說得很含蓄,小叁災就是核武戰爭,這個非常可怕。現在核彈的威力比廣島、長崎超過一百倍都不止,那個時候這個炸彈下去,一個炸彈大概死七、八萬人;現在這種武器,一個炸彈下來大概會炸死一百萬人。在我們這佛經上,造這麼重的殺業,怎麼可能有好的果報?哪有這種道理!心不善,行爲不善,所以災難重重。

  「作惡之人,于現在世,或生重病,或招災禍,求生不得,求死不得」。發動戰爭的人、執行戰爭的人,都是作惡之人。一次叫他出去殺這麼多人,人要稍稍有一點良知,決定不肯幹這個事情。現在,現在用飛彈,按鈕,不必用飛機了。這種先進的科技,在這個地球上,想哪,打哪個點,打得很准,按鈕戰爭。那麼按鈕的那個人就是作惡之人,這些人要叫他念念這些經,聽聽這些話,他就不敢了。餓死事小,殺人罪重,尤其殺那麼多人。所以唐太宗那個光盤真是值得一看,他那時候殺人很有限,雖然打仗打了十幾年,他是用弓箭射殺,一支箭射一個人,一次出去打仗,能殺幾個人?十幾年的戰爭,我相信他不可能殺人超過一萬人,那不可能。現在的武器厲害。這是講他現在,一個是得重病,一個是招災禍,現世報!「憂苦萬端,不能出離,故雲死生不得」。「下雲示衆見之」,這示衆,造惡業受果報,你看,給大家看看。「顯此惡果,普令大衆,皆得見之」,讓大家都看到。「令知因果不虛,而生戒懼」,你看到了,你才曉得因果報應是真的不是假的,你自己自然有個警覺。

  再看後面一段,「後世果報」,前面是這一世的,你造作惡,你會受果報。請看經文:

  【或于壽終。入叁惡道。愁痛酷毒。自相燋然。】

  『或于壽終,入叁惡道』,這就是來世必定在叁惡道,地獄、餓鬼、畜生。凡是在戰場上死亡的,照唐太宗那個報告,都在地獄。而且現在還不斷都在打仗,那個戰爭是沒完沒了的,因爲他沒有覺悟,他沒有回頭。地獄果報,業化解了離開地獄,離開地獄,那是餓鬼道跟畜生道,這就是還有余報。畜生報多半是還債,你過去殺他,現在要被別人殺。所以,這是講死後的果報,「明五燒也」,五燒是指地獄。

  『愁痛』,「憂悲苦痛」。『酷毒』,「極慘之苦痛」。究竟苦痛到什麼程度,我們無法想象,佛在經上有個比喻,阿羅漢聽到地獄,心有余悸。因爲阿羅漢有天眼、有他心通、有宿命通,知道過去世他墮地獄。這出來很久了,聽到地獄、想到地獄那種情形,還非常恐怖,還流血汗。我們從這個形相當中細心去體會,那真痛苦。我們在唐太宗那個碟片,有人問他,無間地獄到底怎麼個苦法?他說你別提了,不要提地獄。你看那個神情、動作,那個痛苦的樣子,能看得出來。從地獄出來的衆生,附身,你看到他在地獄那種樣子,那種驚慌失措、痛苦的樣子,能夠體會到一些。「燋,炙也」,這些都是在地獄裏頭的被火燃燒的。地獄是一片火海,這個火海很大,全部都在燃燒。無間地獄,受罪的人感觸到他的身體多大?跟地獄一樣大。地獄裏面是化生,地獄裏頭有多少這些刑罰,他一時同受,不是分別一個一個受的,不是,所有刑罰一起受,這無間地獄。

  無間地獄,頭一個就是殺業。佛經上告訴我們,五逆十惡,五逆,殺父親、殺母親、殺阿羅漢。阿羅漢是聖人,他福報大,你也找不到他。但是殺老師等于殺阿羅漢,殺在這個地方有道德、有學問、有慈悲心的這些人,等于殺阿羅漢。爲什麼?阿羅漢住在這一方,他教化一方,一方人都得他的好處。你把他殺了,讓這一方人都沒有福報,這個罪過要承當。有一個好老師在這個地方,是這個地方人有福報,都能接受到好的教訓。這老師被你殺了,跟老師不結罪,那是聖人,原諒你,不會責怪你,結罪是跟衆生結罪。結罪大小,看這個阿羅漢在這個地方教化影響面多大,多少人跟他學,時間有多長,從這裏結罪。如果跟他學的人很多,你的罪就很重,時間愈長罪業愈重。確確實實一切法從心想生,無一不是自性變現出來的,離開心想,無有一法可得。

  「然者,燃燒。《會疏》曰:燋然,獄火劇貌」,劇是太大了,這火燒得太猛、太盛了,讓受罪的人都燒焦了,通身都是火。這一燒就死了,但是地獄裏頭有風,風一吹就活過來,活過來又燒死了。就是在這個裏面生死、生死,所以說「一日一夜,萬死萬生」,苦不堪言。地獄裏頭真的死了那就有福了,他就不再受罪了。風一吹又活了,又得再受,永遠不間斷,一分一秒都不停,這個罪重。『自相燋然』,「自者,自業所感也,故雲自相燋然」。這個火不是外面的火,這火是什麼火?瞋恚之火。瞋恚心斷掉,沒有了,地獄火就滅了。所以,從哪個地方去消災?從內心。確確實實,貪息掉,于一切法不起貪心,水災就沒有了;沒有瞋恚心,火災沒有了;沒有愚癡,風災就沒有了;沒有傲慢,地震就沒有了;沒有懷疑,大地就堅固,不會有山崩地陷這些災難。

  我們再看底下一段,「約果報以重誨」,這就果報上來說,再做一次的教誨。經文:

  【共其怨家。更相殺傷。從小微起。成大困劇。】

  注解裏頭說,「《淨影疏》謂上四句,乃從燒起惡」。燒是地獄,在地獄裏頭,不知道悔改、不知道忏悔,充滿了憤怒、不平、怨恨,那就愈燒愈厲害。你看『更相殺傷』,這些經文「據望西意」,望西大師說,「是則燒生殺生惡也」,我們能想象得到。「惡人在獄火中,痛極生瞋」,生瞋恨,變成「互相傷殺」。在地獄裏還繼續不斷在造業,「重複造惡,結怨成仇,故雲怨家」。互相,這應該是報償,這個字是債,應該是個償字就好講,「甲殺乙,乙複殺甲,故雲更相殺傷」。

  「從微至著」,原本是個小小的不高興,就動手了,很小的沖突演變成很大的殺傷。這是什麼?惡道裏頭常見,地獄、餓鬼我們看不見,畜生道我們看見了。畜生裏面也有善良的,遇到比它凶猛的這些獸類,弱小的,它能回避,不敢靠近它,這就不至于引起殺傷。如果力量差不多的,就會有互相沖突、互相打鬥這個事情發生。餓鬼道、地獄道這樣事情很多很多。「愈演愈烈,無有窮期,故雲從小微起,成大困劇」。劇有甚的意思,有烈的意思,有多的意思,有增的意思。「行惡不止,苦增不已,乃成大困,創重禍深,故雲成大困劇,又《魏譯》作久後大劇」,這個也很有道理。

  「《淨影疏》曰:身受勞苦,苦增不息,名久大劇」。大的冤仇,它在阿…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七五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