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演教是講經說法的大法師,不如你!天下叢林寶刹的方丈住持也比不上你。這個贊歎一點都不過分。他念了幾年?叁年。他的成就在谛閑老和尚心目當中,天下第一人,老和尚看到念佛成佛的,沒有一個人能超過他。他什麼都不會,不認識字,沒念過書,一天經沒聽過,在一起共修念佛堂,他一支香也沒念過,他能有那麼大的成就!這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叁年就薰修成了。他有什麼本事?一句名號,真信不疑,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這就是他的本事,這個本事一般人做不到。這些教訓我們要記住,我們要認真努力學習。
如果馬雅災難預言是真的,那就是今年十二月二十一號,還有五個月,我們還有時間打閑岔嗎?這五個月的時間要完全學鍋漏匠,了不起,沒有一個不成就。如果還是半信半疑,間斷夾雜,功夫完全破壞了。如果還貪戀名聞利養、還貪戀七情五欲,那你依舊在搞六道輪回,你出不了。鍋漏匠這個人去我們不遠,抗戰期間時候的人,六十年前,我的上面一輩,說起來大家都知道,做榜樣給我們看。信心不能夠建立,原因是什麼?了解不夠透徹。了解不夠透徹是聞經太少。我們是凡夫,中下根性的人,不是上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要能守住自己的本分。中下根性,那就要依靠經教,用經教來薰修,把我們的善根福德因緣提升,我們才能成就。
谛閑老和尚給鍋漏匠的供養是一個人家廢棄的破廟,沒有人住的,叫他去在那個裏面住。聽說廟裏頭門都沒有,大門都沒有,也不給他修。他就孤家寡人一個,一身換洗的兩套衣服,什麼也沒有,也不怕人搶、也不怕人偷,一無所有。附近旁邊的有幾個居士,谛閑老和尚的在家皈依徒弟,老和尚囑咐他們每個月送他一點米、送他一點菜,讓他叁餐能吃得飽。早餐自己料理,中午有一個老太婆給他燒飯,給他洗衣服。他自己一天到晚就是阿彌陀佛,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幹,不分晝夜。叁年念成功了,往生那個樣子就是成績單,那就是報師恩,老師照顧他。生活非常清苦,記住釋迦牟尼佛入般涅槃之前告訴後人,出家的弟子以戒爲師、以苦爲師。如果生活過得太舒服、太自在了,你對這個世間有貪戀,你就放不下。那怎麼樣?那是害你,那不是愛你,是害你,讓你在六道永遠搞輪回,永遠出不去,這個要知道。
我初出家受了戒,我是出家兩年之後才受戒。我一出家教佛學院,教了兩年受戒。受戒完了之後,臺北有個居士,他有個別墅在山上,帶我去看,風景非常好,後面還有一個防空洞。這個別墅是日本式的,爲什麼建的?戰爭的時候怕美國飛機轟炸,所以後頭是防空洞,躲在這個鄉下偏僻地方。他告訴我,這裏好修行,要供養我,給我做個小精舍。我看了之後,回到臺中向老師報告,有這麼回事情。我說老師,我在那裏閉關進修。老師就告訴我,閉關是有條件的,他說你知道,趙州八十猶行腳。爲什麼?八十歲了,閉關修行多好,爲什麼還行腳?沒開悟。于是老人家告訴我,閉關住山(這個住山就是禁足,住在山上不下山了,禁足)都是大徹大悟之人,他明心見性,不需要再去參學了。閉關實際上向天下人宣布,我已經明心見性,我已經可以做你們老師了,你們有問題到我這來請教。你是不是開悟了?要沒有開悟,你要到處去求學,你怎麼能坐在這不動,那怎麼能成就!一定要依止善知識。住山就是住茅蓬,亦複如是。我這才明了,因爲當時不知道,看到很多同學,同屆的,受了戒之後,有好幾個都閉關去了,我也很喜歡。結果老師這麼一說,我才完全知道,錯了,完全錯了。閉關那是什麼?不再去求學,那自己在家裏閉門造車,胡思亂想。這都是沒有知識,沒有人告訴我們。從此以後一生,我都不敢講住山閉關,不敢講這句話。爲什麼?用古人的標准,我們不具備這個條件,還是要處處參學。
如果精舍,原本佛門的精舍是出家人修行的道場,稱爲精舍,精修之舍。那個舍都是小茅蓬。精不是精致、不是豪華!豪華的居處,像住在宮殿裏面一樣,這能修行嗎?肯定增長你的貪瞋癡慢,那是拖你下地獄的,不是成就你的。成就的是什麼?天天鞭你、天天打你、天天呵斥你,那是真善知識,這是我們一定要曉得的。但是供養的人他是好心,他並沒有害我們,他也不知道,我們也不知道,其實我們真的受害了。這都是無知造成的罪過,對修道人影響太大。本來一生可以往生,可以脫離叁界六道,這一來又得繼續搞六道輪回,不曉得搞到哪一生哪一劫,你說多可怕!所以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一生吃盡苦頭,一生守住樹下一宿,日中一食,沿門托缽,往生圓寂在樹林裏頭,不是在房子裏頭。做給我們看的,我們要懂得他的意思,要向他學習。他做給我們看,我們做給後人看,世世代代把釋迦牟尼佛的好樣子傳下去。
從前出門坐的車,牛車、馬車。現在的交通工具好,住的是洋房,出門有高級轎車,前呼後擁,像做皇上一樣的。這種方式修行,能夠不墮落的,那真正是佛菩薩再來,不是凡人,凡人做不到。可是真正佛菩薩再來,肯不肯這樣做?不肯這樣做。爲什麼?不是初學人的好榜樣,佛菩薩不表這個法。佛菩薩表的法一定是苦行,一定是遠離塵勞。居住的環境清淨,聽不到雜音,在古時候的標准,聽不到牛叫的聲音。換句話說,修行人所居住的茅蓬,跟農民家裏一定有一段距離,現在講至少有一裏路的距離,他們養的牲口的聲音聽不到。也不能太遠,太遠怎麼?托缽不方便。所以佛門修行人居住的地方,離村落標准是叁裏路,叁、四裏,也就是現在講的二公裏、叁公裏,二公裏這種距離,一公裏是中國的二裏,托缽方便。
我們讀經,對佛感恩,最難得的不是他的經教,是他表演做出來給我們看。佛是用身教,身行言教。叁十歲開悟,開悟之後,一生講經教學四十九年。我們沒有在經上看到佛做一次法會,打一個佛七、禅七,沒有過。佛的法會統統是講經,華嚴法會、法華法會,他全是講經。所以世尊是什麼身分我們要搞清楚,是個多元文化的教育家,用現在的話來說,本身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天天認真教學,一天不止八個小時,不收一分錢學費,來者不拒,去者不留。常隨弟子出家人,經典上有記載,一千二百五十五個人,他們不離開釋迦牟尼佛;臨時來來去去的多,比常隨的多,所以世尊這個團體在叁千人以上。來來去去的很多,天天都有新來的,新來的人佛都見,提出一些疑難雜症都要跟他解決,都要教他。喜歡的、感恩的,他有時間,在這個團體裏頭多住幾天、多聽幾天,隨著大家一起學習。
我們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不但佛教,所有宗教我都勸他們一定要回歸教學,因爲每個宗教創教的這些大師,全都是教育家、都是講經的老師。猶太教的摩西,《舊約》裏頭所說的,一生教學二、叁十年;穆罕默德,伊斯蘭教的,教學二十七年;耶稣教學叁年,被人害死的,他要不是被人害死,我相信,他也是一生教學。所以宗教教育要不能夠恢複,宗教很難再傳下去,人家不相信。你都是做祈禱,祈禱有沒有效?相信的人愈來愈少了。一定要回歸教育,祈禱是可以的,那是附帶的,不是主修的,主修是在講堂,賓主一定要分開。
經教通達明白了,知道爲什麼要祈禱,祈禱所根據的理論是什麼,這個搞清楚、搞明白了。不但經典上有說,現代的科學家也發現了念力的秘密,祈禱就是運用念力解決一些問題。念力的能量很大,對個人可以治療身心各種疾病,這些跟佛經上所說的都相同,所以佛經不迷信,宗教裏頭經典也不是完全迷信,一定要研究,一定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所以從聞而思,從思起修,如教奉行,這就是把經典教誨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這是真正佛的學生、佛的弟子,在社會上是個標准的好人。今天我們對于戒律做不到,在家學佛十善做不到,出家學佛五戒做不到,沙彌十戒做不到,所以佛教衰了。這些東西做不到,人心就壞了;人心要壞了,社會就亂了;社會亂了,災難就起來了,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爲什麼兩百年前人修行都能如法,現在人爲什麼做不到?有原因,不是沒有原因。最近兩百年,大家把古聖先賢的教誨疏忽了,西方文明進入中國,大家好奇,形成一個錯誤觀念,什麼都是外國好,中國東西沒有用,不學中國東西學外國的,就錯在這裏。現在把自己東西丟幹淨了,前一百年疏忽,傳統的東西還有人講,沒人相信,沒有人肯做;最近這一百年,連講的人都沒有了。一般社會大衆提起傳統文化、提起佛法,非常陌生,不知道這什麼東西,有很重的疑惑,沒有人能夠解釋。所以說,佛是什麼?聽到佛都害怕、排斥。有人告訴我,非洲不知道佛是什麼,有不少的非洲人聽到佛,他們就趕快跑,好像這是一種邪魔,不敢接近。這是我們佛門弟子做得不好,讓大家産生懷疑,沒有把佛的經教講清楚、講明白,我們沒有盡到責任。
我們也遇到很多人問,佛到底是什麼?講什麼?最簡單的,我們每天念叁皈依,「皈依佛,二足尊」,能把叁皈依講清楚、講明白,問題解決了。佛是二足尊,二是什麼?智慧、福報,足是圓滿。佛是什麼?智慧圓滿了,福報圓滿了。這個你要不要?你不要智慧就愚癡,你不要福報就貧賤。你不要佛,就是你不要智慧也不要福報,我甘願愚癡、甘願貧賤,不就這個意思嗎?學佛是什麼?學智慧,學圓滿的智慧;學福報,我要得圓滿的福報。能不能得到?佛氏門中,有求必應,這真能得到。
法是什麼?法是宇宙自然的規則,不是某一個人的學說,不是某一家的學說,不是人建立的,它是自然的。佛一生,所學所教的是什麼?諸法實相。諸法是一切法,一切法的真相,經典所說的,一切法的真相。現在人,哲學是研究真相的,科學也是在尋求真相的,他們最近四百年的努力,跟佛經愈來愈接近,這講宇宙人生真相,宇宙的起源、生命的起源,我從哪裏來的,愈…
《淨土大經科注 第四七八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