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泛流通,能度很多人。讓我們看看身爲帝王,而且在曆史上是個好帝王,大家沒有不尊敬、沒有不贊歎的,還是墮無間地獄,你想想這個事情多可怕。他護持佛法,當代這些高僧大德都封爲國師。他不是不懂,經教他也聽,譯館翻譯經典他也常常去看,爲什麼還墮地獄?他有信、他有解,他沒有行;他懂得,沒做到。雖然是佛門護法,也是宗教裏面的護法,在他的時代,基督教傳到中國,伊斯蘭教傳到中國,他都下令爲他們建教堂,聽他們的經典,對宗教一律平等看待,還墮地獄。這次能離開地獄,得力於《群書治要》重現在人間,這是他的功德,他告訴我們,這本書能救全世界。所以我把它比喻,四天王當中廣目天王,廣目天王手上拿的是龍,龍代表善變,今天這個社會變化太大了,真的像龍,龍蛇,會變;可是另外一只手拿了個珠,那個珠是什麼?不變。以不變應萬變,取這個意思,你才能夠化解沖突,恢複安定和諧。這個珠就是《群書治要》。所以我告訴很多外國朋友,我把這本書介紹給他們,這套書是中國智慧的精華,它裏面的內容包括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世界上古往今來每一個政治家他們所向往的,這些智慧、理念、經驗、方法、效果全在這書裏頭,真是寶!修身之寶、齊家之寶。
今天的家可以解釋作團體,你有個公司,那就是個家,你有個團體、有個組織,這就很像中國過去古時候的家。你能治家就能治國;你能治國,你才能幫助化解國際上這些沖突,促進國際社會的安定和諧。這部東西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只有五十萬字。今天講管理,學管理必讀這部書,不能不讀,你才能把人管好,人管好了事就管好了。那在今天的社會,中國傳統的東西學什麼?對症下藥就是這部書,這服藥非常有效,等到你健康恢複了你再去讀別的。中國東西太多、太豐富了,大乘是真實智慧、真實利益,決定不虛。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六道沾恩」。請看經文:
【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睹斯光者。所有疾苦。莫不休止。一切憂惱。莫不解脫。悉皆慈心作善。歡喜快樂。】
念老的注解,「右段經文複明」,就是再明了、再說明阿彌陀佛第十四願,「觸光安樂願之成就」。這一品,「禮佛現光」,我們在這段經文看到了,阿難跟一切大衆禮拜阿彌陀佛,禮拜極樂世界的聖衆,看到佛光,佛放光明,看到極樂世界樹木花草沒有一樣不放光的。「願文中」,這是第十四願裏面說的,「見我光明,照觸其身。莫不安樂,慈心作善」。光有這麼大的威力,有這麼多的好處,能夠叫你接觸到光明你就感覺到安樂,今天我們講磁場,這磁場好,慈心作善這個念頭自然就生起來,就是這段經文裏頭所說的,『悉皆慈心作善,歡喜快樂』。
「又《光明遍照品》雲:若在叁途極苦之處,見此光明,皆得休息」。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能不能見到光?有緣的都能見到。可見緣多重要,與佛要有緣。經上常說緣成熟的人,成熟的人他不但歡喜,他完全落實,他會認真做,這就是成熟,成熟的人決定得生。不成熟的人,他歡喜,但是沒有辦法完全依教奉行,他能不能往生是未知數。這裏頭也有臨命終時覺悟,臨終時候忏悔,這些人如經上所說的,往昔、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如來,現前業障深重,迷惑在塵境之中,臨終的時候他一念善心興起,真正希求往生,得到一切諸佛的加持,他能往生。
我們在《淨土聖賢錄》看到一個明顯的例子,宋朝的瑩珂法師,這是個破戒、不守清規的出家人。他有個好處,他怕因果,所以他自己想想他自己出家之後起心動念、所作所爲,他自己心裏很明白,他造的是地獄業,命終之後一定墮阿鼻地獄。想到地獄他就嚇到了,所以向這些同學們去請教,有沒有方法能救他,讓他不墮地獄。同學當中就有個人送他一本《往生傳》,他認真的把這《往生傳》看完,看完之後流眼淚,非常感動。他對西方極樂世界他真信,所以他把寮房門關起來一心專念,那是真誠心。爲什麼?他面前就兩條路,一個極樂世界,一個無間地獄,沒有當中路可走。不想墮地獄就拼命念佛,念了叁天叁夜阿彌陀佛示現了,真誠心的感應。
釋迦牟尼佛講這個經,講到這個地方問大家,你們想不想見阿彌陀佛?大家想見,好,我們大家面向西方,一心稱念阿彌陀佛。佛號才念完,佛就現前,極樂世界現前,大家都看見了。大家看到極樂世界,看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人,極樂世界的大衆也都看到現前釋迦牟尼佛講經這個境界,他們也看見,無量的歡喜!所以心不誠、功夫不深沒用處,一定要知道那只是結個善緣而已。這個善緣我們生生世世都在結,這一生又遇到了,這一生去不了,這個善緣就又加一點。遇到了,換句話說就是你有往生的機會,這個機會你遇到了,願不願意去在自己,不在別人。說實在話,任何人都不能障礙你,別人誘惑你,你動心了,你被他障礙了,不是他障礙你,是你自己障礙自己,你爲什麼動心?你爲什麼起念頭?不動心不起念頭這才行。
前面我跟大家說過,大乘教裏頭,《華嚴》、《法華》告訴我們,此處就是常寂光,常寂光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就是我們的真如自性。六祖惠能大師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是宇宙。大乘教裏面遍法界虛空界,十方叁世一切諸佛刹土,這就是自性所現的,一個自性,沒有一法離自性。這給我們透的什麼信息?要知道,給我們透出的信息是清淨、平等、覺悟。衆生跟佛平等,佛跟一切衆生平等,蚊蟲螞蟻、蜎飛蠕動,無一不是諸佛如來。它是真的,只是它迷得比我們重,它跑到這一道去了。這一道我們也去過,六道裏頭哪一道我們都去過,我們迷了不知道,有分別、有執著,覺悟了之後原來完全相同,沒有兩樣。
所以經上講,「當相即道,即事而真」,真平等、真清淨。清淨就是沒有汙染,在染中而不染,爲什麼不染?假的,不是真的。所以染是什麼回事情?你的念頭在裏頭,只要你有念頭你就染汙。念頭是假的,自性本定。能大師說,「何期自性,本無動搖」,我們才動、才搖就壞了,就墮落了。不動、不搖那是自性本定,《楞嚴經》上所說的首楞嚴大定,淨土經典裏面所說的常寂光淨土,常就是不動,不生不滅。動是妄心,不是真心,動是阿賴耶,一念不覺就動了,覺就不動。那惠能大師開悟是怎麼回事情?就是從動回歸到不動,這就叫明心見性。六根在六塵境界上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沒起心、沒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叫性見,見性見色性,叫明心見性。見性是性,色性也是性,性與性之間沒有妨礙,《華嚴》說理事無礙、事事無礙,你得契入境界才行。於是我們就曉得什麼叫罪、什麼叫業?起心動念是業,分別執著是罪。爲什麼?因爲這法是假的,它存在的時間,彌勒菩薩告訴我們,真正存在的時間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也就是一秒鍾它生滅已經一千六百兆次,這裏頭的一次你能捕捉到嗎?所以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你不能執著、不能分別,來不及。
我們所見所聞、所接觸的境界,是無量無邊無數生滅幻相聚集在一起産生的妄相,相似相續相。我們用電影的屏幕比較容易體會,現在用數碼式的不太容易體會到,過去的電影是幻燈片做成的,幻燈片一張一張,我們就很容易體會。我這是電影的底片,這個影片,一張一張的幻燈片,張張獨立,張張不一樣,沒有兩張完全相同。在放映機裏面,它的速度是一秒鍾二十四張,所以我們看到銀幕上的相是假的,是這些幻燈片的影像,不是真的。而且是重疊在一起的影像,不是一個單獨的,單獨的你見不到,它速度太快了,你感覺到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已經不存在了。這叫業相,這種波動頻率叫業相,我們誤會了,把這東西當真,當作真有,所以在裏頭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還在計較,起了貪心,占有的念頭、控製的念頭、支配的念頭,起了這些,統統是假的,這叫罪業。
你要問諸佛菩薩,諸佛菩薩跟我們在一起,他看、聽,他沒有起心動念,他沒有分別執著。爲什麼?他知道全是空的,能見所見了不可得。雖然了不可得,一點妨礙都沒有,這些妄相不妨礙真性,真性也不妨礙幻相,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才叫真相!所以修行人在這個現相裏頭,他心是定的。明心見性了,他的心如如不動,外面清清楚楚,像鏡子照外頭的景象,照得清清楚楚,他沒有分別,他沒有執著,用心如鏡,這佛菩薩。凡夫跟著外面境界轉,生什麼?生喜怒哀樂,七情五欲生起來了。七情五欲也是假的,也是了不可得,一定要曉得都是跟著波動頻率在産生變化,這個頻率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這樣的速度在波動。沒有一樣是真的,你把它當真,錯了。這裏面有沒有生死?沒有生死;有沒有苦樂?沒有苦樂;有沒有禍福?沒有禍福。什麼都沒有,完全是常寂光。所以說「當相即道」,道就是寂光,所有現相全是寂光,「即事而真」,所有一切事相都是真如、都是自性。自性有沒有變?沒有。所以有本事從現相上見到自性,從一切現相裏面看到真性,這個人是菩薩、是佛。菩薩裏頭是大菩薩,小菩薩見不到,大菩薩見到了。
我們自己,如何能把我們的身心跟常寂光融會在一起,迷的時候就這個現相,覺悟的時候一片光明。現相也放光明,光明大小與你迷悟有關系,你迷得愈深光愈小,迷得愈少光就愈大,到完全沒有迷惑,光是圓滿的,就這麼回事情。融入,這就是契入境界,就是大徹大悟,入佛境界,就是入他的磁場、入他的光明。光明是永恒的,沒有生滅,不生不滅。光裏頭沒有染汙,光裏頭沒有高下,光裏頭沒有迷悟。好比一個大講堂,這裏面有一千支燈光,當然它有按鈕,一個燈泡一個按鈕,按下去它光明出來了,跟其他的光融合在一起,這叫證入常寂光。那個按鈕沒有按,它不放光,它也在這個常寂光裏頭,只是它不放光而已,它沒…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0四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