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泛流通,能度很多人。让我们看看身为帝王,而且在历史上是个好帝王,大家没有不尊敬、没有不赞叹的,还是堕无间地狱,你想想这个事情多可怕。他护持佛法,当代这些高僧大德都封为国师。他不是不懂,经教他也听,译馆翻译经典他也常常去看,为什么还堕地狱?他有信、他有解,他没有行;他懂得,没做到。虽然是佛门护法,也是宗教里面的护法,在他的时代,基督教传到中国,伊斯兰教传到中国,他都下令为他们建教堂,听他们的经典,对宗教一律平等看待,还堕地狱。这次能离开地狱,得力於《群书治要》重现在人间,这是他的功德,他告诉我们,这本书能救全世界。所以我把它比喻,四天王当中广目天王,广目天王手上拿的是龙,龙代表善变,今天这个社会变化太大了,真的像龙,龙蛇,会变;可是另外一只手拿了个珠,那个珠是什么?不变。以不变应万变,取这个意思,你才能够化解冲突,恢复安定和谐。这个珠就是《群书治要》。所以我告诉很多外国朋友,我把这本书介绍给他们,这套书是中国智慧的精华,它里面的内容包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世界上古往今来每一个政治家他们所向往的,这些智慧、理念、经验、方法、效果全在这书里头,真是宝!修身之宝、齐家之宝。
今天的家可以解释作团体,你有个公司,那就是个家,你有个团体、有个组织,这就很像中国过去古时候的家。你能治家就能治国;你能治国,你才能帮助化解国际上这些冲突,促进国际社会的安定和谐。这部东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只有五十万字。今天讲管理,学管理必读这部书,不能不读,你才能把人管好,人管好了事就管好了。那在今天的社会,中国传统的东西学什么?对症下药就是这部书,这服药非常有效,等到你健康恢复了你再去读别的。中国东西太多、太丰富了,大乘是真实智慧、真实利益,决定不虚。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六道沾恩」。请看经文:
【诸天人民。以至蜎飞蠕动。睹斯光者。所有疾苦。莫不休止。一切忧恼。莫不解脱。悉皆慈心作善。欢喜快乐。】
念老的注解,「右段经文复明」,就是再明了、再说明阿弥陀佛第十四愿,「触光安乐愿之成就」。这一品,「礼佛现光」,我们在这段经文看到了,阿难跟一切大众礼拜阿弥陀佛,礼拜极乐世界的圣众,看到佛光,佛放光明,看到极乐世界树木花草没有一样不放光的。「愿文中」,这是第十四愿里面说的,「见我光明,照触其身。莫不安乐,慈心作善」。光有这么大的威力,有这么多的好处,能够叫你接触到光明你就感觉到安乐,今天我们讲磁场,这磁场好,慈心作善这个念头自然就生起来,就是这段经文里头所说的,『悉皆慈心作善,欢喜快乐』。
「又《光明遍照品》云:若在三途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能不能见到光?有缘的都能见到。可见缘多重要,与佛要有缘。经上常说缘成熟的人,成熟的人他不但欢喜,他完全落实,他会认真做,这就是成熟,成熟的人决定得生。不成熟的人,他欢喜,但是没有办法完全依教奉行,他能不能往生是未知数。这里头也有临命终时觉悟,临终时候忏悔,这些人如经上所说的,往昔、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如来,现前业障深重,迷惑在尘境之中,临终的时候他一念善心兴起,真正希求往生,得到一切诸佛的加持,他能往生。
我们在《净土圣贤录》看到一个明显的例子,宋朝的莹珂法师,这是个破戒、不守清规的出家人。他有个好处,他怕因果,所以他自己想想他自己出家之后起心动念、所作所为,他自己心里很明白,他造的是地狱业,命终之后一定堕阿鼻地狱。想到地狱他就吓到了,所以向这些同学们去请教,有没有方法能救他,让他不堕地狱。同学当中就有个人送他一本《往生传》,他认真的把这《往生传》看完,看完之后流眼泪,非常感动。他对西方极乐世界他真信,所以他把寮房门关起来一心专念,那是真诚心。为什么?他面前就两条路,一个极乐世界,一个无间地狱,没有当中路可走。不想堕地狱就拼命念佛,念了三天三夜阿弥陀佛示现了,真诚心的感应。
释迦牟尼佛讲这个经,讲到这个地方问大家,你们想不想见阿弥陀佛?大家想见,好,我们大家面向西方,一心称念阿弥陀佛。佛号才念完,佛就现前,极乐世界现前,大家都看见了。大家看到极乐世界,看到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人,极乐世界的大众也都看到现前释迦牟尼佛讲经这个境界,他们也看见,无量的欢喜!所以心不诚、功夫不深没用处,一定要知道那只是结个善缘而已。这个善缘我们生生世世都在结,这一生又遇到了,这一生去不了,这个善缘就又加一点。遇到了,换句话说就是你有往生的机会,这个机会你遇到了,愿不愿意去在自己,不在别人。说实在话,任何人都不能障碍你,别人诱惑你,你动心了,你被他障碍了,不是他障碍你,是你自己障碍自己,你为什么动心?你为什么起念头?不动心不起念头这才行。
前面我跟大家说过,大乘教里头,《华严》、《法华》告诉我们,此处就是常寂光,常寂光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就是我们的真如自性。六祖惠能大师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万法是宇宙。大乘教里面遍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刹土,这就是自性所现的,一个自性,没有一法离自性。这给我们透的什么信息?要知道,给我们透出的信息是清净、平等、觉悟。众生跟佛平等,佛跟一切众生平等,蚊虫蚂蚁、蜎飞蠕动,无一不是诸佛如来。它是真的,只是它迷得比我们重,它跑到这一道去了。这一道我们也去过,六道里头哪一道我们都去过,我们迷了不知道,有分别、有执著,觉悟了之后原来完全相同,没有两样。
所以经上讲,「当相即道,即事而真」,真平等、真清净。清净就是没有污染,在染中而不染,为什么不染?假的,不是真的。所以染是什么回事情?你的念头在里头,只要你有念头你就染污。念头是假的,自性本定。能大师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我们才动、才摇就坏了,就堕落了。不动、不摇那是自性本定,《楞严经》上所说的首楞严大定,净土经典里面所说的常寂光净土,常就是不动,不生不灭。动是妄心,不是真心,动是阿赖耶,一念不觉就动了,觉就不动。那惠能大师开悟是怎么回事情?就是从动回归到不动,这就叫明心见性。六根在六尘境界上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没起心、没动念,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叫性见,见性见色性,叫明心见性。见性是性,色性也是性,性与性之间没有妨碍,《华严》说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你得契入境界才行。於是我们就晓得什么叫罪、什么叫业?起心动念是业,分别执著是罪。为什么?因为这法是假的,它存在的时间,弥勒菩萨告诉我们,真正存在的时间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也就是一秒钟它生灭已经一千六百兆次,这里头的一次你能捕捉到吗?所以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不能执著、不能分别,来不及。
我们所见所闻、所接触的境界,是无量无边无数生灭幻相聚集在一起产生的妄相,相似相续相。我们用电影的屏幕比较容易体会,现在用数码式的不太容易体会到,过去的电影是幻灯片做成的,幻灯片一张一张,我们就很容易体会。我这是电影的底片,这个影片,一张一张的幻灯片,张张独立,张张不一样,没有两张完全相同。在放映机里面,它的速度是一秒钟二十四张,所以我们看到银幕上的相是假的,是这些幻灯片的影像,不是真的。而且是重叠在一起的影像,不是一个单独的,单独的你见不到,它速度太快了,你感觉到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已经不存在了。这叫业相,这种波动频率叫业相,我们误会了,把这东西当真,当作真有,所以在里头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还在计较,起了贪心,占有的念头、控制的念头、支配的念头,起了这些,统统是假的,这叫罪业。
你要问诸佛菩萨,诸佛菩萨跟我们在一起,他看、听,他没有起心动念,他没有分别执著。为什么?他知道全是空的,能见所见了不可得。虽然了不可得,一点妨碍都没有,这些妄相不妨碍真性,真性也不妨碍幻相,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才叫真相!所以修行人在这个现相里头,他心是定的。明心见性了,他的心如如不动,外面清清楚楚,像镜子照外头的景象,照得清清楚楚,他没有分别,他没有执著,用心如镜,这佛菩萨。凡夫跟著外面境界转,生什么?生喜怒哀乐,七情五欲生起来了。七情五欲也是假的,也是了不可得,一定要晓得都是跟著波动频率在产生变化,这个频率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这样的速度在波动。没有一样是真的,你把它当真,错了。这里面有没有生死?没有生死;有没有苦乐?没有苦乐;有没有祸福?没有祸福。什么都没有,完全是常寂光。所以说「当相即道」,道就是寂光,所有现相全是寂光,「即事而真」,所有一切事相都是真如、都是自性。自性有没有变?没有。所以有本事从现相上见到自性,从一切现相里面看到真性,这个人是菩萨、是佛。菩萨里头是大菩萨,小菩萨见不到,大菩萨见到了。
我们自己,如何能把我们的身心跟常寂光融会在一起,迷的时候就这个现相,觉悟的时候一片光明。现相也放光明,光明大小与你迷悟有关系,你迷得愈深光愈小,迷得愈少光就愈大,到完全没有迷惑,光是圆满的,就这么回事情。融入,这就是契入境界,就是大彻大悟,入佛境界,就是入他的磁场、入他的光明。光明是永恒的,没有生灭,不生不灭。光里头没有染污,光里头没有高下,光里头没有迷悟。好比一个大讲堂,这里面有一千支灯光,当然它有按钮,一个灯泡一个按钮,按下去它光明出来了,跟其他的光融合在一起,这叫证入常寂光。那个按钮没有按,它不放光,它也在这个常寂光里头,只是它不放光而已,它没…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0四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