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擾大,絕不是一般人能夠敵得住的。我們這些年遭受得很多,還能勉強維持,靠什麼?我跟大家講得很多,靠天天講經,我就靠這個。天天講經,天天要備課,我們就不離開佛菩薩。這裏頭最重要的是要依教修行,如果不依教修行,那就搞假的。拿著佛菩薩經典、經教去獲得世間的名聞利養,這個罪過是無間地獄,這個太可怕了。世尊當年在世,爲什麼拒絕一切人供養?意思我們全明白了,他不帶這個頭,不開這個端。
《還源觀》上的四德,第二個「威儀有則」,這個則就是榜樣。自己日常生活當中,言行舉止都要做大衆的榜樣。做社會大衆的榜樣,做修行人的榜樣,無論在家、出家,做好樣子給他看,這是真學佛!假的不行,裝假的,你以爲會騙人,人很容易騙,鬼神不容易騙,鬼神看到你是假的,諷刺你、笑話你,來戲弄你,你就受不了了。尤其是淨土法門,魔特別多。爲什麼?其他八萬四千法門,魔知道你修不成功,他不障礙你,沒事。這個法門你能夠往生,他決定不讓你往生。不讓你往生,在六道裏他會報複你,常常來折磨你,你一往生他就沒辦法了。這個道理不深,你細細去想完全明了。所以學這個法門爲什麼會有這麼多的障難?只有這個能出輪回,只有這個路能走得通,能成佛,所以他拼命把這條路障礙了。
魔之障礙人沒有別的,不外乎名聞利養,你只要有這個念頭,他就得其便。他用這個來誘惑你,讓你偏失正道,對淨土起懷疑。你看看,曆代關於會集是有批評,但是說幾句就了了,沒影響;這部經的出現,在國內、在國外,那個障礙力量多大,幾乎恨的不能把這個經消滅掉,這麼大的障礙。什麼原因?世尊末法九千年,真正能得度的就這部經,就這個法門。所以我們明了、清楚。你障礙我,我還有一口氣,我就念一聲阿彌陀佛;我頭腦還清醒著,我就學這部經,就來講這部經,勸導大家。
過去有一批同修,想搞個小組,來反駁。外面對我們批評的,有文字上的、有口頭上的,我們找一批人來反駁。來告訴我,我說沒有必要,不可以這樣做法,這樣做法,古人所謂愈描愈黑。他說那怎麼辦?隨他去,愛說就說,說累了他就不說了;愛寫他就寫,寫累了他就不寫了。現在聲音小了,什麼原因?累了。我們沒有被他嚇到,我們沒有放棄、沒有改變,他目的沒達到。我們念佛求生淨土,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來接引,他障礙不了,他沒有那麼大的能力來障礙。他的障礙,實在講就是叫我們自己起疑惑,他就成功了;我們自己這個地方不疑惑,堅定信心,他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火燒功德林,他沒有辦法燒你的功德,怎麼樣?勸你,你發脾氣、發脾氣。你就真發脾氣,自己把自己功德燒掉了。他燒不掉的,一點辦法都沒有,他只有在挑撥,讓你發脾氣。那你一想,我不幹,不上你的當,我就不發脾氣,你叫我燒我就不燒,他有什麼辦法?他一點辦法都沒有。順境裏面我不起貪愛,逆境裏頭我不生瞋恚,他就沒辦法了。我們堅定心念,我們的護法神有力量。
境界裏頭一定學得如如不動。我們看古人的例子,《慈悲叁昧水忏》,悟達國師,十世高僧,了不起!你看,十世沒有失人身,死了以後又到人間來了,而且又出家,十世都出家,非常難得。到第十世,這修行功德很大,做了國師,皇上封爲國師。供養他一個沈香寶座,我們講太師椅,太師椅是沈香木做的,看著可名貴了。他接受之後,心裏有一點傲慢心起來,覺得在出家人當中我是第一人,哪個都比不上我。這個念頭才一起,護法神離開了,魔得其便,冤親債主立刻附身,得了個人面瘡,差一點送他的命。這也是十世修積的功德,感動迦諾迦尊者,阿羅漢,來給他們調解。把事情講清楚,不再冤冤相報,他離開了,人面瘡好了。如果不是十世修行的功德,不會感得阿羅漢幫助你,你要是被魔抓去,死了之後肯定墮地獄。所以人要記住,決定不要跟人結怨,跟人結怨決定不是好事情。所謂冤冤相報,生生世世沒完沒了,何必跟人結怨!
我自己親身看到的,老師跟學生不結怨,這是我在李老師學到的。當年我們這個小班,經學班上課,二十幾個學生,上課是封閉式的,不能讓人聽見,教室外面都有人看著,巡邏,不能讓人靠近。爲什麼?李老師上課是有打有罵的,很難聽,不能讓外頭人看到、聽到。對真正肯學的人,老師是一點都不客氣,打你罵你;對不肯學的人,一說幾句話臉就紅了,老師對他非常客氣,他錯事一句都不提。我最初在班上看到看得奇怪,老師爲什麼對人不一樣、不平等?大概一個多月,老師看出來了,看出我有這個疑惑。有一天把我叫到房間裏,告訴我,你是不是有疑惑?我說是有疑惑,老師爲什麼對幾個人特別好,從來不說他;有幾個人天天有打有罵,從來沒有好眼色看他?老師說,那是真學的,打不走的,你打了他,他還跪那磕頭感謝,這個要打,要真教,不教對不起他;那些人愛面子,你說他幾句的話臉上馬上紅了,不能再說了。我這恍然大悟,老師特別開這堂課教給我。既然不真學,愛面子,那就當旁聽生好了,何必認真?認真就跟學生結怨。
方東美先生那時候在學校教書,還不就是這個態度嗎?學生不肯真學就不能真教,真教他討厭你。學生到學校目的何在?混文憑。老師爲什麼去上課?爲了生活。他職業是老師,就拿那一點工資回家去吃飯,不能不去應酬一下,不是真教。我們想真學一點東西,老師叫我到家裏來,一個星期兩個小時,在家裏上課。我一分錢學費也沒繳,補習班繳學費的,一分錢學費也沒繳。你真學就真教你,你假學就敷衍你,讓你歡歡喜喜。不跟衆生結冤仇,這是正確的。
一個人成年之後,有過失,誰肯教你?太難了。在古時候,一生教導你的只是父母,他不客氣,他教你。第二個就是老師,老師對你也不客氣。朋友之間,頂多勸你一次、兩次,不會有第叁次。兩次不聽,以後見你都很恭敬,不敢再說你了,怕結怨。古時候就有,現在更多、更普遍。所以現在察言觀色,你說話,他心裏有一點不高興的表現,別說了,就到此爲止,話題轉一轉讓他歡喜。人與人之間相處大學問,這是真實智慧。
「如《千手經》雲」,《千手經》就是千手觀音,就是大悲咒,《千手經》就是大悲咒,很多人常常念的。「若於此陀羅尼生疑不信者,當知其人永失大利」。現在一般人只念《千手經》裏頭的咒,經都不念了,經裏頭有這句話。大悲咒感應不可思議,誠心去念真有感應。我在早年見到的,在臺中求學的時候,周邦道的夫人,我稱她周師母,她的大悲咒非常靈,什麼病都可以治。這也是個在家修行的好榜樣,讀書不多,確實是典型的賢妻良母。她好像是生了六個孩子是七個孩子,她的老四跟我同班同學。周先生做我們的校長,這夫妻兩個愛學生勝過他自己的兒女,對學生照顧無微不至。因爲抗戰時候生活非常艱難,有吃的穿的一切先學生,學生多下來的兒女才有份;如果沒有多的,兒女決定沒有份,他們排在最後。所以同學沒有不服,對這校長夫妻兩個,那就是我們真正的父母,比我們父母照顧還周到,真感恩!
做官,天下第一等官。在臺灣,晚年,考選部的部長跟他是朋友,他做部長,請他去做他的政務次長,就等於是第一副部長。當然,家裏面給他裝了電話,公用的,電話。他這個電話,不是公事不用這個電話;私事,家裏人有私事,兒女有事,到巷口有公用電話去打,不能用這個,這公家付錢,不可以的。外面打進來可以,不可以打出去,這老先生規定的。公家配的汽車,上下班他坐這個汽車,私人出去乘巴士,公共巴士,決定要替公家節省一滴汽油。中國的官要都像他那個樣子,那是太平盛世。所以他的兒女在我們面前抱怨,做他的學生好,做他的兒女很糟糕。你說這些方便,一點方便都不開,不開緣,規定非常嚴格。真正是清官,名符其實的,到哪裏去找?全世界我看都找不到。讓我們看到,這真的不是假的。待遇也不是很高,除了自己家庭,省吃儉用,節省下來的錢寄到家鄉,家鄉還有親戚朋友,過得很苦的,月月都寄。我們這一生沒看見第二個。晚年學佛,遇到李老師,住在臺中,住在一起,晚年學佛。
《千手經》上這幾句話,「若於此陀羅尼」,這個陀羅尼就是大悲咒,「生疑不信,當知其人永失大利。百千萬劫中,輪轉惡趣,無有出期。常不見佛,不聞法,不睹僧。是明疑惑爲大損害之義」。經教、咒語是如來從自性當中流露出來的,爲我們宣說,就是對我們這個世界衆生的根機決定有利益,沒有利益佛不說。決定能夠幫助我們離苦得樂、破迷開悟、化解災難、消除業障,決定有這些作用。你要不相信,你就當面失掉了。「反之」,反過來,「則如《十往生經》曰」,《十往生經》裏頭說,「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正信是經,愛樂是經,勸導衆生,說者聽者,悉皆往生阿彌陀佛國」。這是相信的人,對佛菩薩所說的相信,不懷疑,而且能夠依教奉行的人,得大利益。
前面這兩句話要緊,善男子、善女人,這一定要注意到的。有些人念沒有效應,爲什麼?他不是這個標准,他不是善男子、善女人。善男子、善女人這個善的標准就是十善業道,十善真正做到了,心裏有十善,行爲上有十善。在心,我們叫它做道,這是智慧之道、是德行之道、是善果之道;在行爲上那就是德,你真正得到,得到離苦得樂,得到破迷開悟,你真得到。這個善,一定要記住,一定要常行,爲什麼?這是佛法的大根大本,十善沒有了全都沒有了。像蓋大樓一樣,這是地基,你沒有基礎你就不能往上建築。佛的基礎是《十善業道》,在中國傳統的基礎是《弟子規》,這儒家的,道家的是《太上感應篇》,我稱它作儒釋道的叁個根。如果沒有這叁個根,你搞儒釋道全是假的,爲什麼?沒有根。你的成就非常有限,你用功用一輩子,你到不了聖賢的境界,可能連君子都達不到。你學佛,沒有十善業道,小乘初果你達不到,大乘…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二五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