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二七集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二七集)  2012/9/2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527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一零叁七頁,第四行看起,科題,「問答免輪回之所以」。請看經文:

  【慈氏白言。此等衆生。虛妄分別。不求佛刹。何免輪回。】

  這部經典經文不長,含義無有窮盡,真的是博大精深。大乘教常說徹法底源,那就是說,十方叁世一切諸佛所說之法全在其中,這個經統統都包括了,一法不漏。這是圓滿的大教,所以句句話都非常重要。彌勒菩薩慈悲,在這個地方提出這個問題。『此等衆生』,就是說前面兩類衆生。第一類的,有疑問往生的。第二類就前頭所說的,他也修善,不想求生極樂世界,認爲極樂世界比不上天道,這樣的人很多,占絕大多數。彌勒菩薩就說了,這些人『虛妄分別』,他們怎麼能夠避免六道輪回。

  我們看念老的注解。「慈氏複雲」,彌勒菩薩又說,『不求佛刹,何免輪回』,不求往生西方淨土,決定不能夠脫離六道輪回,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這裏頭有兩個意思,「其一者,專指如上之人」,他們都是說西方極樂世界不如天道。中國人向往的天界,都知道有個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就是忉利天主,印度人也非常相信。中國的道教也是以這個爲目標,都是求生天府,不知道求生淨土。「如是虛妄分別,不求生淨土。不知修善之福,雖得生天,但天壽盡後,仍複輪轉」。這個他們沒有想到,也沒有說這些話,好像生天,就像外國宗教講,就永生了,永遠生在天堂享樂。不知道天有壽命,二十八層天每一層天都有壽命,長短不同,這是福報不一樣。天福享盡了怎麼辦?有壽命,總有一天享盡。

  佛經裏面告訴我們,天人福報享盡了,阿賴耶識有宿世不善的種子,它會起現行。這個種子起現行,就墮叁惡道。愈是高,所以說摔得愈重,四禅天以上,還有四空天,他們壽命終了,幾乎沒有一個不墮地獄。那是什麼原因?這些人誤會,把四禅天、四空天認爲是佛說的般涅槃,永生不滅了。到壽命終了的時候,他懷疑,這些佛菩薩所說的涅槃,你看我們都證得了,現在我們還有生死,這個話是假話、是騙人的。這叫謗佛、謗法、謗僧。因爲他毀謗叁寶,所以落在無間地獄,都是把這個誤會了。印度所有宗教終極的目標都是說般涅槃,他們把四禅天、四空天誤會那就是般涅槃,生到那裏就證得大涅槃。這是很大的誤會,真叫「虛妄分別」。

  第二,「泛指各宗行人」,這個講得好,淨土宗以外的修行人,「雖能精進修持,但不以彌陀淨土爲歸宿,專仗自力。則難於現在生中,坐斷生死」。這個坐斷生死就是禅宗講的明心見性,教下講的大開圓解,那個沒有問題,那真的證得大般涅槃。沒有到這個境界,「仍受後有」,後有就是還是要搞六道輪回,這個問題就嚴重了。我們看悟達國師,修得不錯,十世高僧,他要修淨土,他一世他就成佛了。十世,修到什麼果位?修到皇帝拜他做老師,封他爲國師,十世修行得到國師。這一點我們要知道,世間大福德的人,過去生中幾乎都是在佛門修的福,要不然哪有那麼大的福報?做帝王的、做宰相的、做大富長者的,全都是過去生中在佛門修的大福報。梁武帝一生在佛門修福,大概修福沒有人能夠超過梁武帝。梁武帝沒有求往生,在哪裏?在忉利天。福享盡了,還是要依自己的業報去搞生死輪回。

  我們自己必須要知道,叁界六道裏頭,哪個地方我們都住過。說不定我們在天上做過天王,也在地獄受過苦難,你出不去,總在圈子裏兜圈子,在這裏轉。知道這種事實真相,我們對淨土的決心就下去了,我不幹這些傻事了,我一心一意就求生淨土。在這個世間無論幹什麼事情,附帶的,縱然是積功累德,要把這個功德回向求生淨土,不求人天福報,更不能求現前的福報。現前福報是什麼?名聞利養,名氣很大,大家對你恭敬,取得社會的地位、財富,得這個東西。這些東西都是生死業因,決定不能要,決定要生淨土。

  善導大師爲我們說,「如來所以興出世,唯說彌陀本願海」。這個如來是指十方叁世一切諸佛如來示現在世間,這個世間是指十法界。無論在哪個法界,佛示現出來教化衆生,教什麼?就是勸導大家求生淨土。不生淨土,靠個人成就,太難了。幾個人有惠能大師的本事?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他沒有生淨土,他到哪裏去了?肯定是華藏世界。一般不求淨土的人,終極的目標,正知正見,都在華藏世界,住在毗盧遮那佛的實報莊嚴土。華藏世界跟極樂世界沒有兩樣,但是比極樂世界還要差一等。這是什麼原因?華藏世界四十一個階級,你要循序漸進,十住菩薩,初住升到二住,二住升到叁住,循序漸進,到等覺,這才能究竟圓滿,證入妙覺。西方極樂世界,他可以躐等,他可以不循序,從一年級跳到五年級、跳到六年級,他能夠跳班。這個在其他的世界裏頭沒聽說過的,極樂世界有。爲什麼有?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阿彌陀佛無量劫修行功德的加持,有這兩種力量加持你。你自己宿世有善根,你就得到佛的圓滿加持,你的速度就很快,就往上升去,不必經過一階一階的。

  根性大利的人,縱然在這一生當中迷惑了,宿世的善根非常深厚,往生的時候見佛,聞佛說法。確實有一等這樣的人,他不是生同居土,不是生方便土,他一下到極樂世界就生實報土,地位特高,上輩上生。那個地位什麼?等於佛經上常常講的八地以上,他一下就跳到那個等級上去了。我們看到這樣的經文能相信,爲什麼?理上講得通。這種人不是普通人,你看起來是很普通、很平常,好像沒什麼,我們不知他的過去世。過去世無量劫來生生世世累積的善根,這一生當中沒有遇到佛法,還幹了不少壞事。臨終有這個緣分,有人勸他念佛,他一回心、一得佛力加持,過去的善根統統現前,就把他舉到最高地位。這是淨宗無比殊勝!

  我們了解這些道理,現前的障礙必須要除掉,過去障礙不會礙事,現前障礙礙事。現前什麼?就是放不下,把眼前這夢幻泡影的境界當真了,這是我們眼前最嚴重的障礙。現在我們遇的緣好,這個緣太殊勝!這緣是什麼?災難,逆增上緣,沒有這個災難,我們勇猛心、精進心生不起來,還慢慢在走。這個東西來了,那不幹不行,擺在面前兩條路,沒有第叁條選擇。一個就繼續搞輪回,一個就到極樂世界,就兩條路擺在面前,你走哪一條?真正把身心世界一切放下,選擇淨土,求生淨土,沒有一個不成就。所以,無論修學哪個法門,把歸宿都定在往生淨土,那就對了。

  我們這部經上,也並不是完全說修淨土的人才能往生,「叁輩往生」這品經文末後一段,一心叁輩。這個「一心叁輩」的科題是慈舟法師說出來的。前面叁種,上輩往生、中輩往生、下輩往生,是世尊在這個法會裏頭講的,末後這一段,不是修淨土的這些人,是說修學其他的法門,八萬四千法門。實際上包括其他宗教,你好好的學這個宗教,到最後的時候把修學的功德回向淨土,最後念佛,沒有一個不往生。這個法門廣大,太大了,不可思議,包含萬有,回向都能往生。如果不是回歸淨土,決定不能夠脫離輪回,這是一定要知道的。

  底下世尊爲我們解答。這個科題,「答輪回因」。爲什麼會有輪回?「著世間福田」,「邪見修福難出」。請看經文:

  【佛言彼等所種善根。不能離相。不求佛慧。深著世樂。人間福報。雖複修福。求人天果。得報之時。一切豐足。而未能出叁界獄中。假使父母妻子男女眷屬。欲相救免。邪見業王。未能舍離。常處輪回而不自在。】

  這些話是佛說的。邪見修福,邪見是對正見說的,正知正見的人少,邪知見的人多。正知見是佛知佛見,那才叫正知。我們看注解。『佛言』以下就是我們讀的這段經文,「更明著相與離相之得失利害」。著相,你得的是什麼?失去的是什麼?離相,你失去的是什麼?你得到的是什麼?這個要搞清楚、要搞明白。「著相修福,難免輪回。離相求生,永得解脫」。這是總說,把你說清楚、說明白了,下面再給你細細分析。這四句我們一定要記住,著相修福,難免輪回;離相求生,永得解脫,他成佛去了。右面這段經文首先說明,貪著世間福報出不了輪回。「蓋彼等雖種善根」,這個善根是叁善根。現在人種的不是善根,叁善根是不貪、不瞋、不癡,那叫叁善根。現在人心裏全是貪瞋癡,他種的是叁惡根,不是叁善根。叁善根的福報在人天,得人天福報。如果是叁惡根,果報在叁途,餓鬼、地獄、畜生。他修福,但是他是貪瞋癡修的。

  我聽說中國大陸過年的時候,許多達官貴人廟裏燒香燒頭一炷香,那頭一炷香聽說要幾十萬,超百萬以上的,那是修福。什麼心修福?貪。我爲什麼燒這炷香?我今年,佛保佑我升官發財,我供養佛一百萬,希望我將來得一個億回來。舍一得萬報,是這個心情去燒香的。如果是你燒香什麼都得不到,他不去了。所以他的心是貪瞋癡,也肯修福,尤其聽說佛門舍一得萬報,它一本萬利,哪個生意比這個生意更好?找不到。這樣心態去修善,貪心墮餓鬼道,他在鬼道裏頭做福德鬼。爲什麼?他過去有這個福報在,他到鬼裏頭去享福。鬼裏頭福報大的做城隍,福報小的做土地,一個小村的土地就等於村長,城隍就是縣市長,都城隍等於省長,鬼道。

  畜生道也有享福的,你看我們現在家家養的寵物,真享福!一家人都愛它,都伺候它,家裏人彼此不和,但是對小動物都愛。畜生道裏頭有福報的。我們在傳記裏面看到安世高,安世高有個同學,過去世的同學,都是在一起修行的。明經好施,明經,能講經教學,又喜歡布施,這難得的好的出家人。可是每天出去托缽,托的飯菜不好,他心裏就不高興。好像自己是這樣好的一個修行人,爲什麼今天供養這樣薄、不誠意?有怨恨心,死了以後墮在畜生道,這是愚癡。得的是個蛇身,當了龍王,宮亭湖的龍王,是一條大蟒…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二七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